APP下载

江阴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思考

2016-04-12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江阴市江阴农民

庄 敏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江苏 江阴 214405)

江阴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思考

庄 敏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江苏 江阴 214405)

乡村旅游产业是以自然风光景貌、农业文化内涵、农村生活习俗等为主题,巧妙地把旅游产业与乡村生产相结合,并且因此把旅游发展、推广到农村。目前,农村经济也将迎来千年不遇的历史性改革,乡村旅游业如火如荼。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带动农民增收、创收,为促进县域经济、促进农业增效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扩大了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本文以江阴市为例,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入手,浅谈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乡村旅游;问题;发展路径

乡村是相对城镇而言的概念,是土地利用的一种类型。在中国一般指的是县域以下所有的区域,不仅包括村庄,也包括农田、森林等。旅游是居民到居住地以外的地方,为了休闲、娱乐,而不从事赚钱的活动。乡村旅游指的是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土地、地貌,设计、规划与施工,把农产品、农艺展示、乡村建筑等融为一体,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以带给人们乐趣的一种社会活动[1]41-43。

一、江阴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江阴市建设局和住建局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开始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截止到2016年9月,江阴市3223个自然村得到了全面整治,480个规划发展村庄中,有39个已建成省级星级康居乡村。像江阴大道、海港大道、暨南大道沿线一些村庄的环境已经焕然一新,村庄环境、城乡绿化、生态农庄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红豆村是江阴市的一个美丽小盆景,而如今却已经变成了美丽宜居的后花园。红豆村只有7.4平方公里、6000多人口,却有着被传颂1500年的“红豆相思”的故事,爱情文化便成了红豆村发展乡村旅游明确的主题。临港街道、月城镇和青阳镇等区域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二、江阴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种类单一

江阴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多沿溪流、江海等为依托,大部分是以公司、集团的经营方式在运作,属于典型的企业主导型。在经营项目上除了采摘、垂钓等,没有有效结合其他的活动,比如:初恋草莓园吧,主要是采摘,没有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进行精心设计,对地域文化挖掘不到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乡村旅游规模较小

江阴市的乡村旅游点除去溪流、停车场等固定场所外,供游客娱乐的地方较少,基本上以“一处餐馆+一处旅馆”为主,较多地偏重餐饮方面,而忽略了娱乐、体验生活的场所。比如,双泾农渔文化体验园由生态休闲区和农渔民俗馆两大部分组成。注重的是餐饮方面的打造,忽视了娱乐场所、方式的建设。江阴双泾农渔文化体验园着重体现江阴本地区的农、渔文化和风土人情,缺少了让游客参与的场所。

(三)乡村旅游的游客多以自助游为主

由于乡村旅游的时间较短、消费水平总体不高,而且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私家车的数量逐年增多,游客到达江阴的每一个乡村旅游点都十分便利,因此来乡村旅游的大多是散客,以家庭为单位的居多。因此乡村旅游者多不愿意接团,导致旅行社与乡村旅游点的合作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江阴市没有有效协调旅行社与乡村旅游景点的合作关系。

三、江阴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

经济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和成效。乡村旅游不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并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政治、经济平台。在乡村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学会把握住历史性改革的机遇,迎接挑战,与江阴市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为核心,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建设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是由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因此它也将成为目前及以后阶段内全党和全国人民为之努力的新内容。其次,江苏省政府也增加了对农业旅游产业的经济投入,并且在前三年已经完成的农村五件实事的基础上,逐渐开展和建立一系列“千村示范、帮扶”工程。面对旅游业这个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与人民的生活与发展一样,完全地依赖于党的中心工作[2]25。2016年8月,江阴市“1310工程”全面启动,牢固确立了“八大理念”:要用好山水资源,要挖掘历史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呼应重大设施,要坚守大气精致,要永葆绿水青山,要统筹城乡建设,要提升人文素养。所以要与党和政府保持同一战线,为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添砖加瓦。

(二)紧扣二十字总方针,积极建设新农村、新村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虽然简单但是内涵丰富,这正是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它可以充分体现出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农民心中的强烈愿望,也明确解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缘由和它们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也能使得农村容貌变得优美舒适,并且农民素质也会显著提高。进行乡村旅游项目,把可以用于旅游的资源与乡村经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业产业的优势,扩大发展区域和加大发展力度。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紧扣二十字总方针,避免发展方向出现错误。

(三)遵循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乡土旅游文化

江阴市的每个村庄、每个乡镇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基础条件等不同,且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之际,要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原则。因人:农民一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力,所以对于那些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景点,需要积极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激发他们进行旅游产业的兴趣,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来,能够积极配合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工作[3]15。因地:一是由于乡村旅游的游客主要是大中城市人群等,因此乡村旅游景点应该安排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二是对于乡村所独有的农副产品、特色产品等,要积极开发,深入挖掘,以此吸引大量的游客。因时:由于时间季节对农村旅游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度,所以应该学会坦然面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的大起大落,保持不浮不躁的心态。比如在假期期间,它会吸引来大量的旅游人群,也会刺激旅游消费;而对于平时周末等,乡村旅游会进入到淡季状态,在这期间就不会具有大量的游客[4]47-48。当然,旅游产业也会受天气,节气等方面不同的影响,对于这些不可避免的因素,我们需要做到的是积极面对,挖掘乡土旅游文化,去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此观光、游玩。

(四)规范经营,做好产品塑造、打造工程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同时,需要做好产品的塑造,打造工程。对于之前的农业生活只是农民自己种庄稼、收获农产品。但是现在的农民可以饰演不同的角色,农民可以变成销售员,可以把农村的一切农业生产成果向游客销售。比如苏州西山橘子是早红产品,但是它的味酸、果苦不能供人食用,但它具有挂果时间长、颜色鲜艳等特点,可以把它当作一种风景,可以用来供人观赏。对于一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农耕用具,比如水井、灶头等可以让观光客人学习使用的方法,体验农耕的乐趣。还可以让客人对农家院里饲养的家畜进行喂养、捕捉等,这些都可以吸引游客进行消费[5]18。

江阴市应该根据本地所具有的特色、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姿态等特点进行发展,设置出属于本地的特色新兴产业、本地的特色产品,打造特色的农村旅游工程。农村有了现代气息,但是曾经向往的农村田园风光、乡土气息、农家美食,却容易一去不复返。因此江阴市要多保留一些农村的“土气”,保持当地民俗和建筑风格,让“世外桃源”重回人们的记忆。

(五)“农”字当头,树立乡土意识

农村旅游产业应该表现出的是田园、风俗、乡村风格,重要的是对于农村产业中我们需要做到“农”字当头,展现出一种令农民和城里人都满足的风景。没有农民,就没有农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因此,乡村旅游必须体现出一个浓浓的“农”字,需要以“农”为根,尤其是以“农民”为根。可以总结得出的是农村产业旅游可以吸引人的是“三农文化”,即:农家习俗、农耕景象、农民的憨厚淳朴[6]38。

当然乡村旅游对那些不同经历和不同文化的游客,所具有的意义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村生活的人,到农村旅游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以前只能在课本上看到的山水、村宅、鸡牛羊、庄稼等,都能在农村、农庄见到。对于那些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他们到农村旅游是为了自己进行一定的追忆,寻找自己的童年感受;当然,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游客,他们到乡村旅游都是因为他们喜欢农村带给他们的一种自然、快乐、幸福的感觉。因此,乡村景象就需要保持农村本该具有的特性。也正是由于城市与农村就有不同的水平和形态,具有各自不同的风味。而对于城市里的人,他们喜欢的正是农村特有的纯天然、小清新、大自然的五彩世界,原汁原味的乡土本色,农村特有农民淳朴风格和特有的新兴产业项目。

四、结语

乡村旅游是人们全新的一种生活体验,是一种特有的放松娱乐去处。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富裕农民、实现小康的有效办法。发展乡村旅游也从某种程度上,让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位,开拓了眼界。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也能有效地保护环境、保存原有的水土风貌。

[1] 高庆华.发展县域乡村旅游经济的思考: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J].镇江社会科学,2009(3).

[2] 黄玉玲.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安吉县乡村旅游为例[J].旅游纵览月刊,2012(5).

[3] 张玉蓉.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基于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视角[J].农业经济,2010(10).

[4] 江立峰.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思考:以象山县定塘镇为例[J].宁波通讯,2015(5).

[5] 李丽利.关于嵩明县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思考[J].中文信息,2015(11).

[6] 董金明.关于门源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党的生活:青海,2013(6).

[责任编辑 乐 知]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Tourism in Jiangyin

ZHUANG Min

(Departmentofmanagement,JiangyinPolytechnicCollege,Jiangyin214405,China)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s based on the natural scenery, agricultural culture connotation, rural life customs and so on as the theme, skillfully combin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rural production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rural economy will also meet a historic reform of the millennium, and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s in full sw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s also driving the farmers to increase income and create income,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unty economy, promoting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and other aspects. And it also expands the new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al economy. Taking (Jiangyin)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oints out some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tourism.

rural tourism; problem; development path

2016-10-05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课题“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耦合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A-GL-13)

庄 敏(1975- ),女,江苏无锡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研究。

F592.7

A

1671-8127(2016)06-0057-03

猜你喜欢

江阴市江阴农民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魅力江阴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登江阴黄山要塞》
江阴特产——马蹄酥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