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语码混用的语用分析

2016-04-12张晓丽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码混用模因

张晓丽

(忻州师范学院 外语系, 山西 忻州 034000)

●语言学研究

英汉语码混用的语用分析

张晓丽

(忻州师范学院 外语系, 山西 忻州 034000)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英汉语码混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和日常交际中,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文章以当今汉语中普遍出现的英汉语码混用现象为例,尝试从语用学视角分析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从语言顺应论看,英汉语码混用的产生是语境顺应和语言顺应的结果;而根据语言模因论,英汉语码混用模因的时尚性、实用性和委婉性又是其得以存在的原因。

语码混用; 顺应论; 模因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载体,也在相互的接触。因而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即英汉语码混用,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这样一种语言现象越来越频繁,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关于语码混用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冉永平(2006)[1]认为语码混用是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局部词语或结构的替换;而宋恩敏(2008)[2]给出的定义更为详细一些,认为语码混用是以一种语言作为基础,其他语码夹杂其中的语言现象。语码混用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从西方引入的,国内王得杏[3]的《语码转换述评》、于国栋[4]的《语码转换研究述评》综述性地总结了英汉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杜辉[5]在《语码转换与社会规则》中阐述了语码转换所要遵守的社会规则;李经伟[6]的《语码转换与称呼语的标记作用》分析了语码转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英汉语码混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体运用语用学中的顺应论和模因论分析其产生的途径和存在的原因,以更好地探讨英汉语码混用所具有的语用价值。

一、顺应论视角下的英汉语码混用

Verschueren 于1999年在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中系统论述了顺应论,认为语言是人类与生存条件之间不断顺应的结果,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与环境或“生存条件”的互动。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也要做出顺应性的自身的内部调整。(Verschueren, 1999)[7]

(一)语境顺应

“语境”,顾名思义就是指语言交际的环境,所有影响话语产生和话语处理的因素都可以称之为语境。下面从社交语境和语言语境两方面来分析语码混用是怎样通过顺应不同的语境因素来达到交际的目的。

1、顺应经济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必定会出现在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这就会出现许多英语词汇和缩略词与汉语混杂在一起的现象。

在经济领域,我们所熟悉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国力和财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随着中国与国际化的接轨,为了顺应国际发展趋势,GDP这个英语缩略词,逐渐混杂在汉语中,被人们所熟知、接受。

在科技领域,一些源于外国的理论名称和人名,为了保证语言的准确性,也以原语形式直接出现混杂在汉语中。比如,在介绍语用学中的模因论时,在许多国内文献中,都会有这样的语码混用句子:“Meme一词是由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 Richard Dawkins 提出的。”(英语教学中的模因论 2010年第9期);不仅如此,在时尚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商品品牌、流行歌曲涌入国内,比如:LV 、Dior、I Phone、 Fancl 、Only、 IPAD等服装品牌或电子产品品牌,说话人无需翻译成汉语,直接使用不仅确保其准确性,而且赋予语言一种时尚感。

2、顺应交际双方的身份

在不同的语境中,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往往具有不同的身份或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了顺应对方的身份,我们往往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例如下面一组对话:

A: Hello! How are you? 我来介绍一下。John, this is Mary. Mary 这是 John.

B: 你好,我是 Mary.

C: 你好,我是John.

以上这个例子中,A和C是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因此,A和C在对话时使用英语 “John, this is Mary.”。而B是中国学生,A 用“Mary 这是 John.”这样的英汉语混用句子和B 进行交流以顺应对方的身份。同样,B和C 在互相介绍自己时也进行了英汉混用。

还有一些语码混用更具有时尚性和创意性,一般交际双方为具有平等地位、关系亲密的年轻人。他们追求时尚,被称为“新新人类”。因此,会使用所谓的中式英语,比如,学生和学生之间会说“从今天开始我该good good study 了.”朋友之间“ 我们long time no see了.”幽默的语言顺应了交际双方的身份;在一些娱乐节目中,主持人也会夹杂一些英语词汇,如“ready? Go! Come on!”来顺应观众的心理,达到娱乐搞笑的目的。

(二)语言顺应

语言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者为了顺应不同的话语建构方式而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1、顺应语用策略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和对方进行交际时,往往会顾及对方的面子,即所谓的面子策略。例如,拒绝别人的请求时,不会直接用“不”来拒绝,而会找各种理由进行委婉的拒绝,或者夹杂英语“No”来避免伤害对方的面子;英语“I love you!”在中国的使用频率就很高,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国家里,人们往往不喜欢很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说出“我爱你”。相反,“I love you!”好像更容易说出口。因此,为了顺应不同的语用策略,出现了汉英语码混用的现象。

2、填补词汇空缺

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词汇空缺,即英语的某一概念在汉语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词汇。因此便会直接把这一概念借用过来以弥补这一空缺。比如:出现在报刊中的一些专有名词和缩略词,DNA、3D、CT等,这些词尽管也有人翻译成汉语,但是鉴于翻译的准确性,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而且,翻译成汉语后显得非常繁琐,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因此,为了顺应词义空缺的语言语境,直接使用英语要比翻译成汉语更能够让人接受。

二、从模因论分析语码混用存在的原因

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Richard Dawkins 首次提出了meme,认为模因是一种文化信息单位。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语言、文化习俗或一些社会观念和行为不断得以复制和传播,因此,这些得到复制和传播东西都可以看做是模因 (Richard Dawkins,1976)[8]。从模因论角度看,一些模因之所以能够得到成功传播,是因为其像病毒一样,能够感染宿主的大脑,从而进行传播。比如:生活中的一些标语、流行语、时尚音乐等,只要牵个头,其他人就会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从而使这些模因传播开来,成为众人皆知的模因现象。

不同的语言在相互交融过程中,总会出现强势语言渗入弱势语言当中,所以当语言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时,人们往往会模仿一些强势语言,直接混用在自己的语言当中,出现语码混用。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反映,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这种语码混用现象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比如,在一些电影当中出现的“ I 服了you!”“ 小case”。超女之后出现的“PK”,迅速被各大媒体和报纸所模仿,火了起来,可见模因的威力所在。因此,基于模因论的观点,语码混用现象的流行与语言使用者的模仿、复制和传播密不可分。如果一种语言得不到人们的模仿和使用,那它必然会走向灭亡。英汉语码混用的时尚性、实用性、委婉性是其存在的必然原因。

(一)时尚性

时尚,英语为“fashion”,通常是指在某一时间段由少数人牵头尝试而后为其他人所接受并效仿,如流行音乐、流行服装、流行发型等。大众媒体的发展使得追求时尚蔚然成风,尤其是在音乐、娱乐领域,由此便产生了语码混用现象。比如杜德伟的《原来我Love You So Much》的歌词:

……(略)

我愿共度 baby say the I love you

原来我还 love you so much

没有了你就没有我

YEA love you so much

比爱自己还要多

YEA love you so much

想要给你幸福

重爱一次 with you

懂不懂懂不懂我的心

懂不懂懂不懂我的心

语码混用表现出年轻人敢于打破常规以及追求创新、潮流和时尚的心理,因而会引起社会大众的注意并加以效仿,使得流行歌曲这一语言模因得以复制、传播并广泛流传。

(二)实用性

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一种语言或一个符号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其实用性,然后不断地进行模仿、复制、传播。

语码混用在日常交际中的实用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见面打招呼模仿一些外来词hello、thank you!Bye等,这些词的广泛使用是因为英语学习在中国的普及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认为要想学好英语,就要在日常交流中多说、多练。此外一些缩略词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ELTS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雅思), EMS( Express Mail Service 邮政特快专递服务) 等等,如果翻译成中文则显得过长不易于听话人记忆,而且也会浪费时间、精力。直接引用过来,简洁、易记,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因此得以被人们广泛复制,产生语码混用现象。

(三)委婉性

任何言语行为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交际双方默契的合作,即不仅要遵循一般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还要避免一些禁忌语。在日常交际中,一些用汉语语言模因表达会引起误解、尴尬的场合,往往会用英语语言模因来代替。比如:“同性恋”这个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社会大众还不能够接受,说出来会使双方产生尴尬,所以会用 gay 来替代;同样在中国这样一个含蓄内敛的国家,人们往往不会用“我爱你”来直接表达爱意,而用另一语言模因 I love you ,这样既避免了尴尬又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还有一些表示竞争、命令的词语说出来会显得生硬、不礼貌,用英语 order、PK来表达不仅显得委婉,还会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在日常交流中,很多时候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我们往往不好意思用“不”来直接拒绝别人,因此也会用No 来替代。正是因为这些英语语言模因的委婉性,人们才不断地模仿、复制,使其混用在汉语语言模因中传播开来。

三、结语

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根据语言模因论,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那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语言作为强势模因会保留下来,成为固定语言的一部分,而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则作为弱势模因在传播过程中被淘汰。文章基于语用学中的顺应论和模因论分析了英汉语码混用现象。在当今国际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英汉语码混用现象之所以广泛存在是因为其顺应国际化发展的潮流。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流的日渐频繁,一些英语词汇会不可避免地进入汉语中,成为人们日常表达的手段;英汉语码混用也顺应了人们的认知心理,尤其符合年轻人追求新奇、与众不同的心理。此外,从模因论角度看,英汉语码混用已经成为一种强势模因被人们不断地模仿、复制和传播。然而,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就可能导致不良的、甚至严重的社会语用问题,引起社会用语的混乱(冉永平,2006)。因此,我们应该在维持民族语言地位的同时,对英汉语码混用这一现象因势利导地进行规范,合理吸收,丰富我们的语言。

[1]冉永平. 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宋恩敏. 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语码混用现象[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67—69.

[3]王得杏. 语码转换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31—36.

[4]于国栋.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 现代外语,2001(1):85—95.

[5]杜辉. 语码转换与社会规则[J]. 外语研究,2004(1):37—41.

[6]李经纬. 语码转换与称呼语的标记作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8—10.

[7]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London, New York, Sydney and Auckland:Arnold,1999.

[8]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9]赵莉. 语码转换人际意义建构的社会认知模型[J]. 现代外语,2014(5):618—627.

Pragmatic Study of English-Chinese Code Mixing

ZHANG Xiao-l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Xinzhou 034000, China)

As a common language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English-Chinese Code Mixing appeared in mass media and daily communication and also received universal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Based on common phenomenon of English-Chinese Code Mixing appeared in today's Chines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its generation and exis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 generation of English-Chinese Code Mixing is the result of contextual adaptation and linguistic adaptation; while according to language memetics, the fashionability, practicability and mildness of English-Chinese Code Mixing are the reasons for its existence.

English-Chinese Code Mixing; adaptation theory; memetics

2016-10-10

张晓丽(1981— ),女,山西吕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用学与语言教学研究。

H030

A

2095-7408(2016)06-0078-04

猜你喜欢

语码混用模因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农药配制和混用
不能在一起混用的东西还有哪些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应用研究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眼药水混用致一过性全盲一例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
动态顺应视域中的语码混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