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万安山姚崇家族墓地碑志略说

2016-04-12吕九卿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姚崇伊川县万安

◎吕九卿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河南洛阳471002)

洛阳万安山姚崇家族墓地碑志略说

◎吕九卿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河南洛阳471002)

洛阳万安山是继邙山之后又一处重要的丧葬之地,向为唐宋士人所钟情,唐代姚崇家族墓地便是其中之一。众所周知,姚崇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四朝为相,政治显赫,光耀史册。千百年来,尽管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颂扬之声远大于非议,社会各界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姚崇及其相关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近些年来,学界对姚崇文化的研究在不断拓展和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姚崇家族墓地及其成员墓碑墓志发现情况,进行再梳理再探讨,以期就教于方家。

洛阳;万安山;姚崇家族墓地;墓碑墓志

姚崇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重量级政治人物,四朝为相,勇于担当,政绩显赫,光耀史册。其为政思想和处世之道,尽管褒贬不一,但颂扬之声远大于非议。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给予姚崇高度评价:“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北宋司马光对其评价更是中肯透彻:“姚(崇)宋(璟)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力辅佐,使赋役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姚崇及其相关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学界的研究在不断拓展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可喜可贺。

一、姚崇家族墓地

洛阳南郊的龙门山,因其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特有的佛教艺术宝库龙门石窟驰名中外;而与之毗连的万安山,历史上也曾是一座名山。之所以有名,除了有被称为洛阳八小景之一的“石林雪霁”景观和作为数代帝王的游猎场所外,更重要的是它是北邙之后又一处归葬佳域。唐宋时期,这里埋葬了为数众多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当然也不乏宗教信徒和布衣百姓,并由此形成了姚氏、卢氏、裴氏、李氏、范氏等几大显赫的家族墓地,其中唐代姚崇家族墓地和宋代范仲淹家族墓地尤为突出。

姚崇家族墓地位于今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范仲淹墓园东侧。这里西望伊水,东眺嵩岳,前临曲河,后依万安,可谓山重水复、气聚风藏。根据已发现的十余方碑志情况,我们推断唐代姚崇家族墓地的规模和气势应该是相当可观的。只可惜千余年来,历经风雨剥蚀,特别是人为因素的破坏,今留存于地面上的原墓葬建筑几乎荡然无存,仅有一通姚崇长子姚彝神道残碑孤立在旷野中,不禁使人感慨万千!据《伊川县志》记载:姚崇墓地“1958年平整土地时墓冢被毁,仅留一通4.3米高、1.24米宽的神道碑。1962年该碑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姚氏后裔恢复墓冢,并树立三通碑”[1]。

二、姚崇家族墓地碑志

姚崇出生于陕州硖石县(今三门峡市陕州区张茅镇),工作主要在两京(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地区,终葬于东都万安山南原。基于此,姚崇家族成员绝大多数葬于万安山,形成姚氏祖茔,仅有少数人葬在北邙山或陕州硖石故地。根据姚学谋先生《大唐贤相姚崇》[2]、柳金福先生《洛阳新出唐志研究》[3]、张乃翦先生《龙门区系石刻文萃》[4],以及《洛阳新获墓志续编》[5]《画像砖墓志石刻研究》[6]《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叁·千唐志斋》[7]等书籍,本人约略统计出姚崇家族碑志总计27方,其中洛阳万安山南原姚崇家族墓地为18方。现仅将万安山墓地碑志简介如下。

(一)姚崇神道碑

即姚崇墓碑。碑文仅见于董诰等编辑的《全唐文》中,关于碑石,至今下落不明。

该碑全称《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由唐代著名宰相洛阳人张说奉敕撰文。碑文曰:“公讳崇,字元之。姚氏有虞之后,远自吴兴,近徙于陕,今家洛阳焉……享年七十有一,开元九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之慈惠里。皇上悼焉,国人慕焉……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之南原。”这段文字很清楚地表明了姚崇的郡望、迁徙地、落籍地,以及卒葬地、享龄等。

(二)姚崇夫人刘氏墓志

全称《大唐开府仪同三司紫微令梁国公姚公夫人沛国夫人刘氏墓志铭并序》。“左补阙许景先撰。”1998年12月出土于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北宋范仲淹墓园东侧。志石近方形,高74厘米,宽73厘米,厚17.5厘米。现存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志文中说:“(刘氏)閟虹光于厚穸,坠瑶华于早春。以垂拱元年八月四日终于郑州官舍,春秋三十四。时以圣历元年十月廿三日权归殡邙山,礼也……乃下制追封沛国夫人。以开元五年岁次丁巳二月任申朔十三日甲寅,改葬万安山南大茔,礼也。”看来刘氏去世13年后由郑州至洛阳,先权殡邙山,18年后再改葬于万安山南原姚氏祖茔。不论“归权殡邙山”,还是“改葬万安山”,都遵从礼制,符合当时传统丧葬习俗。

(三)姚崇父姚懿墓志

姚懿墓志民国年间出土于万安山南原,现存新安千唐志斋博物馆。该志全称《大唐故幽州都督姚府君墓志铭并序》。这是姚懿之妻刘氏卒后,由姚崇(元之)、姚元景兄弟主持为母刘氏与父姚懿镌刻的合祔墓志。志称:“君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因官北徙,今为河南洛阳人也。”“以龙朔三年十二月一日薨于洛阳慈惠之馆舍,春秋七十三。”

另有姚懿墓碑和姚懿玄堂记发现于今三门峡市陕州区。姚懿碑记载“其先吴兴郡大姓。明考以官历陕圻,遂留家于硖石也”,也就是说姚懿为陕州硖石人。那么,碑与志前后记载不一,看似矛盾,其实不然:碑建于开元三年(715),树于姚懿衣冠冢前,而志是姚懿继室刘氏于景龙二年(708)卒葬时姚崇为父母所刻的合祔墓志。姚懿在硖石期间,前妻张氏、李氏已卒。后娶刘氏,即在洛阳定居下来。姚崇事母至孝,当他为母亲刘氏制作墓志时,遵从其遗愿,不再称父亲为硖石人,而直呼洛阳人;母故时又将父遗骸迁洛,与母一起合葬于万安山南原。所有这些都符合常理和葬俗,也是万安山姚氏家族墓地之缘起。

(四)姚崇长子姚彝神道碑

即姚彝墓碑。全称《大唐朝议大夫光禄少卿虢县开国子□□姚府君神道之碑并序》。“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博陵崔沔撰。正议大夫行将作少匠上柱国东海徐峤之书。”碑迄今虽已残缺漫漶,但这是目前万安山姚崇家族墓地唯一的地上原件石刻品,且撰、书者皆为当时名流,显得尤为珍贵。

该碑大小尺寸,一如前面提及的《伊川县志》中的记载。因年久风化,文字剥落尤甚,但碑文撰书者、墓主人卒葬时日等仍可辨识。文曰:“粤以开元四年岁次景辰八月廿六日遘疾终于东都慈惠里第,春秋卅……以其年十一月癸酉朔十八日庚寅葬于东都万安山之南原。”

撰文者崔沔,两《唐书》均有传。书丹者徐峤之,与子徐浩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并与姚崇私谊甚笃。

(五)姚崇孙姚闉墓志

全称《大唐故魏郡贵乡县令姚府君墓志铭并序》。近年于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出土。志石出土后下落不明,有拓本在洛阳流传。据志文内容,知姚闉为姚彝次子,历任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宋城丞、高平县令、正平县令,“丁太夫人忧去职,……服阕,授魏郡贵乡县令。未之官,遇疾终于东京慈惠里之私第,春秋四十有四”。“公以天宝十一载四月二日终,逾年而窆”。

(六)姚崇曾孙姚伾墓志

全称《吴兴姚氏长殇墓志铭并序》。志石近方形,高29.5厘米,宽30厘米。2000年7月出土于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现藏千唐志斋博物馆。

姚伾系姚闉长子、姚崇曾孙。墓志开篇即叙其卒葬日期,且以“圣武”纪年,说明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文曰:“维圣武元年七月六日,唐魏郡贵乡县令姚府君讳闉长男伾,字天赞,卒。以圣武二年□月廿日,陪葬于先茔之西北二百步,礼也。春秋一十有六。”16岁亡,且志中仅说长殇,未提何因,想必家人忌惮,恐与“安史之乱”遭难有直接关系。

(七)姚崇曾孙姚侑墓志

全称《唐故朝散郎前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姚公墓志铭并序》。“再从外生朝散郎前行河南县主簿徐放撰。”姚侑为姚闉次子,与姚伾系同胞兄弟,也是姚崇曾孙。该墓志呈正方形,边长56厘米。2000年2月在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出土,现藏千唐志斋博物馆。姚侑“贞元十八年五月廿二日……启手足于东都慈惠里之私第,享年五十有六……以其年九月十八日葬于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之南原,克从先茔,礼也”。

关于撰文者徐放,为志主姚侑再从外生(甥)、姚崇外曾孙,其墓志亦于万安山出土,后面将有专述。

(八)姚崇玄孙姚勖墓志

姚勖系姚崇玄孙、姚彝曾孙。志载:“府君以大中七年三月改夔王傅分司东都。其年八月廿三日辛巳启手足于道化里,享年六十九。嗣子环等号奉遗旨,以是年癸酉十月戊午十六日癸酉,以皇妣祁县王夫人合窆于寂居穴。”

志文非常独特:一是由姚勖生前自己撰写。二是内容分为五部分——叙宗族、外族祁县王氏、叙婚娶、纪子孙、叙入仕。三是最后一段,从称谓上看,当为姚勖卒后由其子姚环添入。这在以往墓志中从未有过,实属特例。

姚勖墓志全称《唐故通议大夫守夔王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吴兴姚府君墓志》。近年在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万安山南原出土,志石为私人收藏。

(九)姚崇玄孙姚栖云墓志

全称《唐节士姚君墓志铭并序》。由次兄姚栖简撰文。姚栖云系姚崇玄孙、姚异曾孙。姚异是姚崇次子。志文中记载姚栖云“以元和四年五月廿五日将寝疾,终于濮州(雷)泽县之谷林里,享年廿七。便以其年六月一日权殡葬于谷林山之东岫。至九年十一月廿八日自雷泽归葬于故里。属以山川路远,不及本用时日,遂又权殡于万安山南。至十二年四月廿八日,方卜祔于大茔之次”。看来,从卒到葬,历经数次波折,备尝艰辛,最终魂归故里,且入于祖茔。姚栖云墓志2002年12月出土于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现藏洛阳师范学院。

(十)姚崇侄子姚辨义墓志

全称《大唐朝请大夫齐州临济县令吴兴姚君墓志铭并序》。志石近方形,高75.5厘米,宽74.5厘米,厚13.8厘米,1995年秋出土于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现藏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据墓志知,姚辨义系姚崇侄、姚懿孙。“开元五年十一月六日卒与官舍,春秋六十有六……以六年十月廿五日,窆于河南府河南县万安乡之原。”

(十一)姚崇从曾孙姚合墓志

全称《唐故朝请大夫秘书监礼部尚书吴兴姚府君墓铭并序》。“族子朝议郎宋尚书右司郎中上柱国赐紫鱼袋勖撰。”姚合为姚元景曾孙,姚元景与姚崇系同母兄弟,那么姚合也就是姚崇的从曾孙。姚合墓志于近年出土于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志石归私人收藏。志载:“会昌二年壬戌夏五月,辞以目视不明,颐摄私第。冬十二月寝疾,旬余,是月廿有五日乙酉,启手足于靖恭里第,享年六十有六……以会昌三年正月廿三日护輤舆归东周。以其年八月有八日甲申,窆于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南原,祔皇祖茔,礼也。”靖恭里,在西京长安。说明姚合在长安有私宅。

(十二)姚合妻卢绮墓志

全称《唐故秘书监姚府君夫人范阳县君卢氏墓铭并序》。由外生故藏李洙书丹。近年在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出土,志石为私人所收藏。墓志记载:“庚午岁,自夏四月慈膳违裕,至秋八月二十四日启手足于邓州南阳县襄山里之私第,春秋五十九……以其年十一月乙酉,号奉輤舆归东周。是月廿二日丙申,窆于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南原,启祔先府君茔。”

(十三)姚崇从玄孙姚潜墓志

全称《唐故摄河东节度推官前试大理评事吴兴姚公墓铭并序》。由朝议郎前守太原府晋阳县令常撰文。志石出土时间不详,但出土地点明确——伊川县彭婆镇柏树沟,现藏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姚潜系姚合之子。卒时“是乙酉之正月十九日也,寿止四十五……以其年四月五日归葬于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南原列考尚书茔之侧,启故夫人玄室祔窆焉”。

(十四)姚潜妻马琬墓志

全称《唐姚氏故夫人扶风马氏墓志铭并序》。由“夫前乡贡进士姚潜撰”,说明姚潜夫妻感情深厚。该志石出土时地和现存地与姚潜墓志同。志载:姚潜夫人马琬“以大中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殁于东都道化里之私第,享年二十有四。以其年五月十六日窆于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尹樊里万安山南原,祔先舅姑兆之东北,礼也”。

(十五)姚崇五代孙姚缙墓志

全称《唐故夔王傅分司东都吴兴姚府君室女墓志铭并序》。由“兄乡贡进士瓒撰”。志石2008年出土于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后为私人收藏。

志文记载,姚缙为姚勖之女、姚崇五代孙、姚彝玄孙。“无何婴恙,以咸通十一年十二月廿一日乙酉终于上都亲仁里姊之私第,享年二十有七。”上都,即西京长安。“以明年二月廿六日壬申,护葬于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之南原,祔先茔之侧。”

(十六)姚崇曾侄孙姚品墓志

全称《唐故濮州临濮县令赵郡李公夫人吴兴姚氏墓铭并序》。由“从子乡贡进士潜撰并书”。志载姚品“以大中八年八月十三日殁于兖州金乡县官舍,享龄六十九……以十年丙子四月一日,号奉輤车,发自金乡。其月廿三日乙未,窆于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梁村北谷,祔于赵郡茔,礼也”。

(十七)徐恽妻姚氏(姚崇侄孙)墓志

全称《唐故河南采访使汴州刺史徐公夫人嘉兴县君墓志铭并序》。检校虞部员外郎陆长源撰文,河南府颍阳县丞徐珙书丹。志石高61厘米,宽62厘米,厚12厘米,1998年8月在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出土。

徐恽夫人姚氏为姚懿曾孙女、姚崇侄孙女。“以大历九年四月十八日薨于南阳升平里之私第,春秋八十有五……以十三年七月壬申,合祔于河南府万安山之南原,礼也。”

(十八)姚崇外曾孙徐放墓志

全称《唐故朝散大夫守衢州刺史上柱国徐君墓志铭并序》。“守尚书驾部郎中骁骑尉元佑撰。孤子姚朴书。”

志文曰:“元和十二年龙集丁酉正月十九日,朝散大夫、使持节、衢州诸军事、守衢州刺史、上柱国徐公终于位,享年五十二……外曾祖元崇,中书令……以其年十月五日,迁祔于万安山南旧茔,礼也。”志石正方形,边长69厘米。2000年2月出土于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现藏千唐志斋博物馆。

[1]伊川县志编纂委员会.伊川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567.

[2]姚学谋.大唐贤相姚崇[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3]柳金福.洛阳新出唐志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4]张乃翥.龙门区系石刻文萃[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5]乔栋,李献奇,史家珍,等.洛阳新获墓志续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李献奇,黄明兰.画像砖墓志石刻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7]中国文物研究所,千唐志斋博物馆.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叁·千唐志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卞建宁)

Luoyang Wanan Mountain Yao Chong Family Cemetery Epitaphs Brief

Lv Jiuqing(Office of the Eighth Route Army in Luoyang,Luoyang 471002,China)

Luoyang Wanan Mangshan Mountain is the second after another at a funeral important place to the love for the Scholar,the Tang Yao Chong family cemetery is one of them.As we all know,Yao Chong Tang Dynasty famous statesman, four Korean relative,prominent political,glorious history.For thousands of years,although it varies its Judgments,the voice of praise but criticism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community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angles of Yao Chong attention and research and related issues.Need to emphasize that,in recent years,research in academic circles Yao Chongwen of expanding and deepening 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The author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tentatively on Yao Chong family cemetery tombstone epitaph its members found that the situation,then re-carding discussed to teach in Fang.

Luoyang;Wanan Mountain;Yao Chong family cemetery;Tombstone epitaphs

K878.8

A

1671-9123(2016)02-0015-05

2016-06-03

吕九卿(1963-),男,河南伊川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汉唐丝绸之路及碑石研究。

猜你喜欢

姚崇伊川县万安
姚崇研究:20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
伊川县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姚崇拒住四方馆
苏万安
苏万安 藏石欣赏
姚崇拒住四方馆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