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西花鼓戏现状及传承发展

2016-04-12◎李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豫西花鼓戏三门峡

◎李 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河南三门峡4 7 20 0 0)

豫西花鼓戏现状及传承发展

◎李 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河南三门峡4 7 20 0 0)

豫西花鼓戏是三门峡地区的戏曲剧种,是豫西地区重要的文化财富。针对豫西花鼓戏传承发展人才匮乏、作品不新、品牌不响等问题,要着眼从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扶持力度、借鉴外地花鼓戏发展经验等方面,积极推进豫西花鼓戏传承发展。

戏曲;豫西花鼓戏;传承;发展

花鼓戏是我国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陕西、河南等地。其前身是花鼓舞,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南宋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记载了临安城的艺人在节日期间表演花鼓的情况;李声振于清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五年间(1696年至1706年)写成的《百戏竹枝词·打花鼓》中记载:“凤阳妇人多工者,又名‘秧歌’,盖农人赛会之戏。其曲有‘好朵鲜花’套数。鼓形细腰。”[1]清代以后,在花鼓舞吸收各地民间歌曲和地方戏曲唱腔的基础上,渐渐增加了故事情节,进而发展成在舞台上表演的地方小戏,如湖南和湖北的花鼓戏等;而花鼓舞仍作为民间歌舞形式继续在各地流行。[2]豫西花鼓戏是指流行于河南西部地区的民间歌舞戏,主要分布于三门峡卢氏县、陕县、渑池县等,又称小调戏,在陕县东部有的群众也称其为高跷戏,[3]是河南西部地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

一、戏曲瑰宝——豫西花鼓戏

据《三门峡市文化志》记载,清代中叶,“陕县和卢氏的山乡农村十分盛兴花鼓戏”;逢年过节“高跷社火多哼唱花鼓戏”。[3]民国以来,受连年战乱、民间社火逐渐衰退、外来剧种传入等多种因素影响,使花鼓戏未能推广开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文化多元化发展和媒体信息技术的变革、社火表演、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等,豫西花鼓戏的传承文化土壤受到冲击侵蚀,其发展形势更为严峻,传播范围不广、传承人才不多,特别是随着豫西花鼓戏演出的中坚力量——民间艺人年龄增长,新一代传承力量比较薄弱,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创新和传承发展受到很大影响。[4]

经查阅有关资料,豫西花鼓戏的传承以极少数业余剧团、班社和民间艺人为主。据《三门峡市戏曲志》记载,1932年,陕县观音堂村成立“同乐社”,其发起人为李凤林,当时人员30余人,最初演出花鼓戏;后来根据发展又增加了眉户、豫剧等,人员增加到50人;后改为“群声剧团”,1953年剧团被解散。义马张马岭村花鼓戏班成立于1898年,当时人员15人,领班为华清莲(生),主演还有郑根堂和张邦彦(旦);义马裴村花鼓戏班成立于1906年,当时人员20人,领班为陈西营;主演有陈三虎等;义马茹沟村花鼓戏班成立于1919年,当时人员20人,领班为茹志超,主演还有茹青松(丑)、王志国、茹民兴(花旦)和茹彦章(小生)等。[5]其他的豫西花鼓戏业余剧团、班社中,陕县大延乡芦槽村的业余剧团能够演出《三女研磨》《争夫》等花鼓戏剧目。特别是在其演出的《三女研磨》中,三女扮为小旦,嫂嫂扮为丑旦,哥哥扮为丑角,并以风趣和诙谐的手法表演人物,这一接地气的剧目,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其主要演员有杨尚礼、董帮水和王百岁等。陕县张茅乡邢家沟民间艺人庞增俊、庞玉龙、杨富西、杨志英等擅长演出此剧。[5]

豫西花鼓戏唱腔的最大特点,是虚词和衬词使用较多,增强唱词的整体表现力。豫西花鼓戏的曲调主要有参神曲、跑马曲、闹五更等十几个,多是在豫西民歌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参神曲是豫西花鼓戏古老的、代表性的曲调之一,属于民间俗曲,旋律比较简单,唱词通俗易懂,半说半唱,上口易记。如曹苟圣演唱的《参神曲》第一段:“进来(这)庙来用目观,奶奶爷爷在(哎)上边,奶奶爷爷上边的坐(呀啊),香火层层下边燃。”在虚词(注:括号里的词为虚词)的衬托下,演唱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二、豫西花鼓戏传承发展现状

(一)豫西花鼓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一是经济发展拉动戏曲文化消费。近年来,三门峡市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稳中趋升。2015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达到126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万元,1.1万元。[6]经济发展使文化艺术发展有了支撑,文化艺术消费不断增加,豫西花鼓戏也成为一些群众的文化消费选项。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文化发展,近年来,三门峡开展了戏剧“送农村、送基层、送群众”“政府采购百场戏”演出活动,每年演出各类戏曲100场次,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受众规模较大使豫西花鼓戏演出市场广阔。三门峡农业人口仍然占主体地位,农闲和节庆、庙会等活动仍是戏曲演出的重要时机。据统计,2014年末三门峡市总人口227.79万人,常住人口224.7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36%,农业人口仍然占有较大比例,春节等节庆活动中仍然有闹社火、唱大戏等传统。在陕县、卢氏县等农村地区,仍然有庙会、唱戏等传统。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有利于豫西花鼓戏破浪前行。近年来,三门峡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公布了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办了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工作水平,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豫西花鼓戏发展营造了较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豫西花鼓戏传承发展存在困境

尽管豫西花鼓戏得到一定的传承保护,但其传承发展仍处于困境。一是传承人才匮乏。目前豫西花鼓戏的传承艺人,基本上都是散居农村的老年艺人,有时无法正常演出;受经济和文化发展、收入、演出环境等因素影响,年轻传承艺人青黄不接;师徒班社的师傅带徒弟模式,使豫西花鼓戏传承人才没有社会化的培养储备。二是作品创作乏善可陈。豫西花鼓戏传统剧目本身并不多,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形势新创新编的作品更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播发展。三是品牌意识较弱。缺乏整体推介和组团发展的意识,不利于提升作品的艺术品质和扩大作品的影响。在豫西花鼓戏的剧目中,鲜有在全市、全省等更大舞台上响当当的名剧,这限制了豫西花鼓戏的传播。四是保护力度不大。在豫西花鼓戏流行的陕县、卢氏县、渑池县等地,基本上都是靠农村地区的民间艺人传承传唱,政府也出台了有关保护政策,建立了有关机构,但总体看,有些保护政策落实不够好,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促进豫西花鼓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人才培养储备,为豫西花鼓戏传承保护提供智力支撑

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记录形式有文字和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三种。物质遗产包括古人生活留下的废墟以及石器、甲骨、石碑等。但物质遗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把所有的文化历史全部记录下来,比如各地的方言,这就需要用人来记录传承,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促进花鼓戏的传承发展,首先就是要加强人才的培养。要大力培养创作、表演和推广等各类人才,使豫西花鼓戏有人才智力的支撑。要依据院校培养豫西花鼓戏传承人才,通过与本地的大中专院校、相关剧团和传承艺人积极衔接,采取开展短期培训班等形式,不断提升花鼓戏人才的储备。要通过文化部门组织骨干培训班等形式,对老艺人进行创作、创新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使豫西花鼓戏的唱腔音乐、剧本品味得到提升,不断给群众以美的享受。

(二)加大扶持工作力度,为豫西花鼓戏传承保护创造有利环境

在传统戏曲传承保护方面,政府、社会团体的大力扶持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保障力量。近年来,三门峡市政府重视包括花鼓戏在内的传统戏曲发展保护,2005年4月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出台了加强庙会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为推进豫西花鼓戏剧种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卢氏县把当地民间艺术纳入全县中小学乡土教材内容,举办学习培训班,开展创新曲目和改进音乐形式、培育新人等工作,组织对外民间交流活动,以此推进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自2013年1月起,陕县在河南省率先对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予以资助和奖励。其中,对10名省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月资助传承经费400元,49名市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月资助200元,在72名县级非遗传承人中每年选出10名优秀者奖励1200元。[7]要进一步拓展这些积极有益的政策扶持的范围,把豫西花鼓戏传承人纳入政策扶持范围之内。要利用文化“三下乡”活动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契机,不断加强传承载体建设,大力保护庙会、社火表演等民俗文化,给豫西花鼓戏表演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同时,要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开展花鼓戏艺术交流活动,取长补短,促进豫西花鼓戏的发展。

(三)积极借鉴外地经验,为豫西花鼓戏传承保护提供艺术营养

一方面,要从其他地区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借鉴经验,以长沙花鼓戏为例,2014年1月,经湖南省文化厅、外事侨务办和长沙市委、市政府批准,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赴新加坡参加为期半个月的第21届文化艺术交流演出活动,期间演出了《海哥与九妹》《送友》《书房调叔》《认夫》等长沙花鼓戏的代表剧目,使长沙花鼓戏成功走向国际舞台。豫西花鼓戏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借鉴外地,特别是湖南省花鼓戏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促进戏曲创作、创新和交流、展演等。另一方面,要从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保护中借鉴经验,如2015年12月5日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的第三期《中国之星》节目中,因为歌手谭维维的一曲《给你一点颜色》结合了现代摇滚与陕西古老戏曲“华阴老腔”,使“华阴老腔”瞬间成为网络热词,同时也使歌手谭维维一举成功夺冠。2006年,华阴老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歌手谭维维合作的五位艺术家之一张喜民,于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华阴老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8]因此,豫西花鼓戏的传承艺人也要把握时机,创作精品,使其能够成为更加知名的戏曲剧种。

(四)融入本地元素,在有机融合地方文化中促进豫西花鼓戏传承保护

怎样把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文化、函谷关文化、黄河文化、大天鹅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花鼓戏艺术中去,使豫西花鼓戏与三门峡文化元素充分融合、相得益彰,是豫西花鼓戏作品创作首要考虑的问题。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而在作品中充分、合理地融入本地文化元素,是展示作品的地域特色、提升作品品味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反过来,通过艺术作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三门峡文化元素,提升豫西花鼓戏的品位、水平和影响。豫西花鼓戏要积极提升艺人的创作能力,充分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剧本之中,给广大观众以新的视觉享受。

(五)加强理论研究与作品评介,在加强理论指导中促进豫西花鼓戏传承发展

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总结豫西花鼓戏发展中的经验和不足,发现和运用其传承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借鉴其他曲艺艺术成功发展的经验,是促进豫西花鼓戏发展传承的重要指导。首先,要加强横向理论研究。加强对湖南、湖北和陕西、安徽等地花鼓戏的比较研究,重点研究其在争取政策扶持、作品创新、人才保护、唱腔音乐改革、宣传推介等经验和理论,为豫西花鼓戏传承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特别要积极借鉴湖南省发展花鼓戏的有益经验,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结合豫西地区实际灵活运用。其次,要加强纵向理论研究。重点研究豫西花鼓戏自身发展规律,加强唱腔、音乐等研究,为当前形势下结合时代特征创作更好的花鼓戏作品服务。最后,要加强作品鉴赏研究。通过鉴赏豫西花鼓戏作品,引导群众在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对豫西花鼓戏的审美认同,为繁荣社会主义的戏剧事业,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服务。

[1]陈树林.〈茉莉花〉与打花鼓、打连厢[J].中国音乐,20 0 6(1):1 7 7-1 8 1.

[2]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卷1 0[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 0 9:8 4.

[3]郭炎堂,高庙锁.三门峡市文化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 0 0 7:2 8 1-2 8 2.

[4]游晓鹏.保护河南卢氏民间艺术[N].郑州晚报.20 0 4-1 2-0 3(4).

[5]戴征贤.三门峡市戏曲志[Z].内部资料.

[6]纪雨童.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N].三门峡日报,2 0 1 6-0 3-22(1).

[7]李博,黄云启,何艳鹏.陕县为非遗传承人发放补贴[N].三门峡日报(西部晨风),2 0 1 4-0 4-1 1(1).[8]韩轩.谭维维:给摇滚一点新颜色[N].北京日报,2 0 1 5-1 2-0 8(1 1).

(责任编辑卞建宁)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lower Drum Opera

Li Zhen
(Sanmenxia Polytechnic,Sanmenxia 472000,China)

The Flower Drum Opera of Sanmenxia area opera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wealth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According to Western Flower Drum Opera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alent shortage,work is not new,the brand does not ring and other issues to focus from strengthening personnel training,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field flower drum opera development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Western Flower Drum Opera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he Folwer Drum Cpera of Sanmenxia;Inheritance;Develapment Drama

J825

:A

:1671-9123(2016)01-0042-04

2015-12-10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5-1610)

李真(1983-),女,河南三门峡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豫西花鼓戏三门峡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
文物普查——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在行动
豫西“三软”煤层支护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