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治疗发热的学术思想研究
2016-04-12陈妙琪李家庚
陈妙琪 李家庚
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
六经辨证治疗发热的学术思想研究
陈妙琪 李家庚
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
发热为临床常见症状,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对各种发热进行归纳,各医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发热有指导意义。
发热;六经辨证;各家学说
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37.2℃),或自觉身热不适。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最终引起发热。《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发热的六经分证,《伤寒论》在其基础上将其发展为六经辨证,提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不仅将致病邪气由热邪扩大为伤寒、中风、湿痹、病温等六气,又运用内经脏腑、虚实表里等理论将其发展为具有理法方药的完整辨证体系,为后人认识发热及临床治疗发热的灯塔。
1 发热的六经辨证
1.1 太阳病发热
太阳病提纲“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此为太阳经证的基本症状。由于人体卫气强弱不同,太阳表证可分为表实和表虚证;前者由于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可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身骨节疼痛、苔白薄脉浮紧,可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后者除恶寒发热还可见汗出(翕翕发热)、头项强痛、苔薄白脉浮缓,治宜用桂枝汤疏风解肌、调和营卫[1]。
外邪自表而入,先犯太阳,卫气与邪气交争;卫气浮盛于外故见发热,卫气被风寒遏,不能温煦分肉,故见恶寒,所以太阳病发热特点是与恶寒并见。若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抗邪不及,可见恶寒重于发热;若风寒较轻,则卫气可以及时抗邪,则发热早于恶寒;无论迟早,太阳病有发热,则必有恶寒[2]。
太阳病经证可以分为寒证和热证,寒证可以分为伤寒、中风、风湿,热证可以分为温病和中风,其中第六条“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启发了后世医家对温病的研究[3]。
1.2 阳明病发热
阳明病提纲概况阳明病病机为“胃家实是也”,实者满也,此“胃”取《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阳明邪热与气血津液是伤寒热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矛盾。阳明胃肠为多血多气之腑,疾病过程中大量消耗津液,邪热与燥屎互结阻碍通降,故见身热、口干舌燥、大便难[4]。
潮热是指发热如潮水至,定时增高,多发于午后阳明经旺之时,日晡潮热说明里实已成,可用攻下之法;但应与潮热但见大便溏,小便自可的小柴胡证相辨别,其虽有潮热,但腑实证未具,不可滥用清下;又大陷胸证可见潮热,但大陷胸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应与阳明实满在腹相鉴别。[1]
杨学,彭文强等以《伤寒论》阳明病篇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数据库并从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①便秘、发热、汗出为阳明病基本症状,表现了阳明病里实热证的病理属性②阳明病最主要的症候是阳明腑实证和发黄证③阳明病治疗的基本思路是通畅腑气,保护胃气,清泻郁热,方用承气汤类方;阳明发黄的治疗思路是清热利湿退黄,方用茵陈蒿汤,可合用小柴胡汤[5]。
1.3 少阳病发热
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主证包括“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往来寒热指的是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为少阳病所独有[1]。
少阳其病位在半表半里,内寄相火,易从火化而为热证;正气尚实,与邪气纷争,故少阳病性为实热证。外邪侵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动扰清窍,故有口苦、咽干、目眩,犯胸胁则苦满;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邪胜则寒,正胜则热;柯韵伯提出少阳病“法当清火”,应泻少阳郁热,清降胆火与透邪外出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枢机利少阳合的目的[6]。
周仲英认为少阳少火郁化,三焦不利,热邪常与湿邪并见,与湿温病中湿邪与温病缠绵,表里兼夹有相似之处。枢机不利,脾胃肝胆湿热,和降失司,并可进一步发展出现但热不寒或微恶寒,是病情发展,上下气机不宣,湿热遏伏,治当分销湿邪,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7]。
1.4 太阴病发热
太阴病主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主寒湿之化,常不见发热。脾胃同主四肢,太阴兼表时,阳气不能起而应外,但其正气犹实,故其所主之处见温,症见手足自温,是虚寒兼表发热,治用理中汤加桂枝之桂枝人参汤表里双解[8]。
曾毅龙认为太阴为湿土之脏,阳气被寒邪所遏,湿蕴而化热,湿热交蒸故而发黄,症状表现为手足自温,四肢苦烦,小便不利。湿郁发黄治疗遵循《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热在里,当下之”,当清热利湿退黄,方用茵陈蒿汤或栀子大黄汤加减。脾为生化之源,升降之枢,气血不能濡养四肢课件手足烦热,四肢酸痛;气血不能上承可见口舌干燥,此所谓虚劳发热,《内经》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治用小建中汤甘温建中除热[9]。
1.5 少阴病发热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经与足少阳肾经,主水火两脏,主证为“脉微细,但欲寐”,其病理性质为里虚证,可以出现阳虚寒化挣和阴虚热化证。其中阴虚热化是病邪从火化热,耗液伤阴,致肾水枯竭于下,心火亢盛于上,出现心烦不眠,口燥咽干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育阴清热,方用黄连阿胶汤或猪肤汤加减[10]。少阴寒化是阳气虚衰,病邪从水化寒,为虚寒证候;其本不应发热,但阴寒太盛,将虚阳格据于外,浮阳在表出现身热不恶寒,面色潮红,心神浮越,躁扰不宁,脉沉微,用茯苓四逆汤宁心安神,回阳救逆[11]。
1.6 厥阴病发热
厥阴者阴尽阳生,与少阳相表里,其肝藏胆腑相火,心包下通三焦,相火以三焦为通路,下蛰于肾,温暖和煦,血脉通利,不致凝滞;病则肝挟肾水生寒,包络挟心火生热,寒热混淆,阴阳不相顺接,或有厥热内闭外欲脱,或有上热下寒,或有火炽液凅,发为厥阴热复向愈、上热下寒、厥阴寒化、厥阴热化[10](43-45)。
通过观察厥阴寒热进退变化,发现以乌梅丸证为本证原点,分别有寒进热退、寒退热进两种病理变化,分别对应寒盛厥逆的四逆汤证、阴寒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之通脉四逆汤证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方,及表邪外郁太阳而内陷厥阴的麻黄升麻汤证、脾胃阳虚下寒格阳于上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等寒热错杂热大于寒者,其阳复太过还可以出现厥阴热利[12]。
2 总结
发热患者病种多,病情变化多样,许多感染性发热患者难以正确快速的诊断,常规检查敏感性或特异性差,门急诊医师常规使用抗生素,导致抗生素滥用及耐药性增加;六经辨证可以快速准确的诊断包括感染在内的其他发热性疾病的病因,指导临床治疗,及时进行正确的分诊,减少抗生素用量,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原因不明发热患者的死亡率。
[1]李家庚.《伤寒论》发热证的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3(02):15-19.
[2]梁龙华.伤寒论评括:太阳发病分阴阳表证寒热有五种[J].中医学报,2014,29(05):649-652.
[3]王旭荣.伤寒论六经病症发热浅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1):24-25.
[4]刁人政.从症状和病机特点讨论阳明病的实质[J].江苏中医药,2014,46(09):4-6.
[5]杨学,彭文强,岳小强.《伤寒论》阳明病篇证治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2331-2332.
[6]杜凤文.《伤寒论》少阳病治法临证浅谈[J].世界中西医杂志,2007,4(01):54-55.
[7]董筠,沈洪.试析周仲英教授辨治少阳病发热的学术理念[J].内蒙古中医药,2012(17):72-73
[8]李培生.李培生医学文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1):123.
[9]曾毅龙.从仲景原文探析太阴发热的证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02):87-88.
[10]李培生.李培生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9-41.
[11]李培生,李家庚.略论《伤寒论》中之烦躁[J].新医学杂志,1978(06):9-10.
[12]黄琰.从厥阴下利证变化探讨厥阴病寒热进退[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0):106-108.
陈妙琪(1989-),女,现为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方的研究与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