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共生——浅谈中国当代文艺电影发展

2016-04-12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艺文化

高 旸(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91)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共生——浅谈中国当代文艺电影发展

高旸(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以文艺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深入探讨其作为文化产品所具有的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张力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文艺电影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为我国文艺电影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以期达到促进我国文艺电影发展,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为电影产业化发展提供助力。

文艺电影大众文化文化安全

一、文艺电影中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张力

文艺电影是以情感为主线建构整部影片的,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彰显着导演的创作个性,因而文艺电影应当归属于艺术电影一类。文艺电影在叙事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凸显而不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着重讲述,同商业电影过分依赖事件或理念进行展开相比,文艺电影更加强调其文本创作的文化底蕴、影片拍摄的艺术技巧以及导演的独特个人风格。

(一)不排斥商业元素的艺术电影——文艺电影

相较于纯粹的艺术电影,文艺电影对商业元素并没有强烈的排斥性。艺术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大多重意义而轻叙事,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往往深深的隐藏在影片中,这就导致了艺术电影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毫无趣味性且晦涩难懂。对商业元素的接受使得文艺电影在创作过程中能够考虑到社会大众的需求喜好和接受程度同时也会对影片投放市场后的经济收入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这一特点使得文艺电影比艺术电影具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文艺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文艺电影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电影,是游走于商业性与艺术性交界处的一种新的电影样式。

(二)文艺电影中的商业性与艺术性

电影从其诞生时就承载着社满足社会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使命。在丰富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同时,电影也创造了巨额的商业收入。因此电影既是一种文化作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产品。作为文化产品的电影必然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控制与影响。文化产品的商业性所表达的,是文化产品的社会性对其生产所规定的“结构从属性”。这种社会性借商业性的表达,要求文化产品服从地位群体和普通大众的需要。文艺电影自然也兼具着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性。首先,电影是一种以艺术性为基础的精神文化产品。抛弃艺术的电影仅仅是供大众娱乐的一种浅显的生活体验方式。文艺电影更是以其蕴含的深厚文学艺术内涵和独特的精神象征意义区别于其他形式的电影。文艺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丰富的情感结构、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鲜明的导演个人创作风格无疑是文艺电影艺术性的突出体现。与此同时,包括导演在内的电影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社会受众需求的考虑,对电影市场现状的思考乃至先进技术的采用又都体现了文艺电影内在的商业性或是说社会性的客观要求。这种现实的局限性与意义追问的无限性集中的作用于文艺电影创作者及其创作的作品之中,具体的表现为文艺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张力。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每一个文艺电影创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正如学者陈庆德在《文化经济学》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既要拒斥现实的某种主流生活模式或与主导价值标准保持一定距离,又急于得到现实的社会承认,成为文化产品中商业性和艺术性张力的核心内容与典型表现,并凝结成文化产品创意性生产者的、普遍的内心焦虑。”①

文艺电影正是在这一矛盾环境中得以创作生成,“为艺术而艺术”可以说是文艺电影创作者在多重社会需要的两极之间进行作品生产的形象表达。

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中国文艺电影发展困局

与西方社会高度的现代化程度不同,我国社会还处于一个正在逐步体现出现代性的过程。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文化因素相纠葛伴随着整个现代社会文化建构,改革开放后从西方社会舶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使我国现代社会文化的建构更加复杂化。传统的文化因素、现代性文化自身的弊端、后现代的文化因素成为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三重阻碍。在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文艺电影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大众文化的偏娱乐性发展

伯明翰学派在对大众文化含义进行界定时,认为大众文化是以现代都市和城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依托现代传播媒介进行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并能够充分的表达平民的思想、价值观更好的参与到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大众文化是一种都市文化、媒介文化、平民文化和日常文化。大众文化依托现代传播媒介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使文化的传播更加快速、广泛。因而大大提高了社会大众的文化参与能力,使大众文化能够更好的体现社会大众文化诉求,同时也使大众文化不断走向多元化。大众文化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实现勃兴。本雅明认为,文化因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复制手段而成为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权力。然而,随着大众文化主导地位的确立,其民主性却在渐渐的消失。在市场的作用下,大众文化在内容和价值观上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其文化产品也变的同质化、简单化。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大众文化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发展困境。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各类外来文化不断的进入中国本土。有的迅速影响了国内大众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有的则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样式在国内相互交流碰撞,对国内大众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使我国社会的大众文化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大众文化的偏娱乐化。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生活使大众偏好于寻求简单直接的精神愉悦和身心放松。情节简单、娱乐性强的商业电影无疑正好符合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因而抢占了我国电影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国外“快餐式文化”大量涌进中国本土,进一步冲击了中国大众的文化观念。这些都导致了中国电影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大众文化向娱乐化不断发展。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形式体系作出精绝的探索,苦心地搜寻配置象征的微言大义,以造型的瞬间丰富力量表达着不可名状、难于理析的情绪”的文艺电影是不符合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的。需要对作品的叙事、风格、画面等更方面要素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与分析才能理解作品寓意的文艺电影无疑造成了社会大众的接受障碍,使文艺电影陷入发展困境。

(二)不健全的电影市场机制

电影因其自身的商业性和大众性而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品,在商业时代的今天,电影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电影由“事业”向“产业”转变的时间尚短。因此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

为了查清水温奇异变化的现象是否真实、客观,现场又对水温仪主机、传感器、通信系统、供电线路、UPS、供电电压、避雷设施等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主机、传感器、通信系统工作正常;供电线路正常,供电系统正常;避雷模块正常,接地电阻正常。并在2017年7月6日~7月30日期间进行了平行对比观测,即在同一深度段上加放另一个水温探头。结果发现,除了两套观测系统产出的水温绝对值有差异外,变化的趋势和起伏度等基本一致,截至7月30日,水温仍处于异常状态,未恢复。由此认为,原水温观测系统6月28日出现的奇异变化不是观测系统工作不正常引起的,此变化是真实出现的、客观的。

首先,商业电影“一家独大”的产业结构是我国电影产业的主要问题。当电影成为一种文化经济活动而融入市场之后就必然会受到价值规律的作用。“票房”成为了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在世俗文化和商业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大制作、大场面的商业电影以其较强的感官冲击和娱乐性稳稳的占据了主要的商场份额,各大院线和档期也因此向商业电影倾斜。资本的逐利性使得资金更多的进入商业电影而不是文艺电影。这种产业现象最终导致了文艺电影的融资困难,也加剧了文艺电影的边缘化。

其次,文艺电影自身定位的失误也是造成其边缘化现状的重要原因。在文艺电影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创作者偏激的认为与社会主流相反的、不易被社会大众所理解的影片就是文艺电影,因而在创作过程中完全忽视社会大众的文化情感诉求。另一方面,又将文艺电影在中国发展惨淡的状况归咎于国内大众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而无法欣赏文艺电影。从而将目光转向国外,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投入国际市场的文艺电影虽然获得了不少的成功但同时也进一步丧失了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使我国文艺电影长期的边缘状态无法改变。

(三)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关系到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因而在我国电影同其他文化活动一样是长期由国家政府主管的。这也直接造成了我国电影样式三分法的想象出现。建国初期,国家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对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活动纳入体制内进行监管。国家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资金的投资者主导我国电影业。这一时期的电影业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丰富社会大众文化生活。其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基本上是隔绝的,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一时期的电影业为电影事业。改革开放后,为了繁荣社会文化生活,满足社会大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政府对于电影业的监管开始放松,电影业的准入门槛降低。加入WTO后,来自世界电影行业的冲击使我国电影行业发展出现巨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观念上的改变,电影业开始与市场联系在一起被重新认识,电影产业化、市场化被逐渐接受并应用于实践。尽管从2003年起,电影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并将电影业归入文化产业体系,从政策上促进了我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但长期的政策环境仍然对我国文艺电影的发展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一方面,电影作为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主旋律电影在我国电影发展历程中一度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我国电影发展历史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电影作品都是主旋律电影,文艺电影的生存发展空间十分狭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电影体制改革起步较晚。国家关于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针对文艺电影发展的扶持政策更是十分欠缺。因此,缺少相关政策扶持的文艺电影在当今国内电影发展大环境下的生存发展形势愈加严峻。

(四)外来电影的冲击和影响

加入WTO后,我国的电影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国产电影在与国外电影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概括的讲,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融入世界市场后的中国电影,拥有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关于电影产业发展的不同思想和观点的交流碰撞对我国电影业的整体提升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融入世界市场的中国电影同样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国外电影作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以其领先的电影技术、拍摄技巧和宏大的场面迅速的吸引了中国观众的眼球,培养了大批的忠实粉丝。外来电影对国内电影发展的影响并不仅仅停留在抢占院线、档期和观众的层面上。外来电影在涌入国内市场的同时带来了西方快餐式电影文化,并以其成功的票房使部分电影制作者盲目的相信具有先进的技术特效、宏大的制作场面的电影就是成功的电影作品。这种思想从其诞生起就迅速的影响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我国电影业的商业电影比重逐年扩大,电影作品形式日益单一、内容浅显。追求感官刺激和一时娱乐性的商业电影成为国内电影市场主流的直接影响就是文艺电影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这种片面追求票房而进行的商业电影创作的主流化和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为创作基础的文艺电影的边缘化的最终结果就是我国大众可选择的电影文化消费样式越来越少,观众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而我国的电影业也因其作品单一化而走向衰落。

三、商业性与艺术性共生带来的当代文艺电影发展契机

宏观社会环境变动给中国文艺电影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同时也是发展契机。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大众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电影产业化道路的开辟以及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都为中国文艺电影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虽然大众文化偏娱乐化发展成为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娱乐化就是大众文化的全部。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在的深刻的精神反思仍然是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文艺电影的边缘化地位并不意味着文艺电影正在淡出人们视野并终将消失,与此相反,文艺电影正凭借着其边缘地位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文艺电影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内在的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批判是对娱乐大众文化的重要补充。受众在选择时对表面化、娱乐化的文化样式的偏好并不意味着具有教育和批判意义的社会文化不再拥有存在的意义。而正是因为这种具有深刻反思和教育意义的文化样式存在才使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不至于过分单一化,也正是因为其文化蕴含上的深度使大众没有失去对未来的憧憬和想象。近年来,文艺电影的发展历程正是对大众文化需要的充分诠释。我国著名导演贾樟柯和他拍摄的众多优秀作品的成功正是对文艺电影成功之路的具体诠释。贾樟柯导演以现代影像技术进入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真实的描述了青春的躁动和苦闷,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贾樟柯导演曾经说过,“我的片子拍摄的都是当代中国,我很大程度上特别的依赖和享受即兴的创作。比如说我的剧本写的不是太完整,包括我的筹备不是太好,我可以随时借助现有的环境,随时激发灵感进行创作。”自由的风格和随性的创作也许正是造成文艺电影不同于其他电影形式的重要原因。从1995年开始,贾樟柯导演走上了文艺电影创作的道路。并以《小武》、《三峡好人》、《天注定》等作品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贾樟柯导演的作品以朴实的镜头和显著的纪实风格描写着中国社会,并以其对中国社会现实深刻的人文关怀获得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和赞扬。贾樟柯导演的作品重新诠释了中国当代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也使其成为大众理解中国社会的一种途径。②这正是身处于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民众对大众文化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同样,姜文导演作品《让子弹飞》在国内的巨大成功也无疑证明了文艺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并不会永远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

(二)社会受众内部结构变化带来的发展契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我国公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高文化层次人群在社会总人口结构中比重的扩大。电影作为一种文本形式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大众而独立存在的。受众在观影时的解码过程同时也是一部电影蕴含的精神意义的诠释过程。因此,受众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我国电影产业结构的变动。随着我国社会高文化素质人才比例的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电影中可以看到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寄托。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较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成为文艺电影发展的重要依托。很多文艺电影作品依托大学生电影节走向成功,而较为成功的文艺电影作品也往往在高校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具备较高文化层次的大中专学生因其较好的文化素质基础和对大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逐渐成为了我国文艺电影的固定受众群体。此外,在高校的上映也为长期受商业院线排挤的文艺电影寻求到了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因此,社会受众内部结构的变化给我国文艺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三)电影产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

在对文艺电影的内涵进行界定时,首先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虽然文艺电影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而区别于商业电影等电影作品样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文艺电影就是排斥商业因素的。文艺电影以其灵活的样式游走于商业与艺术之间,在一部文艺电影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见创作者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寄托的浓厚艺术色彩也可以观察到因受众市场需求而做出的灵活改变。因此,文艺电影不应当是排斥商业因素的而应当更好的融入市场寻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我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政策的提出为文艺电影与市场的结合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宏观环境。

我国电影产业呈现着明显的二元化结构,一方面我国电影票房市场高度集中,很多乡村及中小城市地区电影市场发展仍然相对薄弱。从票房收入来看,一级城市与乡村及二级市场票房收入差距较为悬殊。在2008年,乡村及二级市场收入在全国票房收入中所占比重尚不到7%。另一方面,我国电影作品偏向于大投资、商业化,电影票价也逐年上升。这无疑与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样式的本质要求有所不同,电影票价的升高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观影壁垒。而使电影票价呈现健康、稳定的发展趋势,必然会促进文艺电影的快速发展。首先,文艺电影对于基础设施、放映设备的要求较低,可以很好的适应乡村及二三线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消费水平相协调;其次,文艺电影在选取创作题材时往往更加倾向于社会底层和乡村社会的现实生活。因此更加贴近乡村地区居民的现实生活,能够很好的唤起观影者的共鸣。在乡村及二三线城市地区更易推广发展,有利于激活乡村及二三线城市的电影市场并增加票房收入;最后,文艺电影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可以以较低的票价进入市场而不用担心成本问题。因此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电影票价日趋增高的现象,填补低成本电影作品空白。由此可见,文艺电影的发展对于我国电影产业建立健康稳定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文艺电影发展是关系到电影产业化道路是否能够实现长期稳定进行的重要举措。

(四)中国电影产业与国际接轨后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国际文化贸易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主流,世界电影市场更以电影作品数量的不断增长、技术的不断革新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这华丽的外表下,世界电影市场却存在着明显的格局问题。美国好莱坞电影以绝对的优势占据着世界电影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在获得巨额的文化贸易利润的同时宣传着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而其他各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却处于相对弱势。我国的电影产业更是面临着自身转变和外来挑战带来的双重危机。矛盾是可以转变的,对于我国电影的发展而言,与世界电影市场接轨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首先,由于长期与世界电影发展相分离,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因此在寻求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在与国际电影市场接轨后,有利于我国在制定电影产业化发展政策时借鉴国外电影发展的先进经验。使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少走弯路和错路,在充分学习美国、欧洲等地区先进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影业的自身特点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国外电影发展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推广发行上都拥有我们所欠缺的先进经验。因此,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文艺电影对于技术的要求并没有商业电影那么高,但同样也是需要不断革新技术、更新创作手法的。这对于我国文艺电影乃至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最后,文化贸易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同时也是文化效益。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二者之间的平衡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文化贸易的入超和出超不只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文化安全问题,在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要素必然会处于软实力竞争的中心。好莱坞电影在流入各国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美国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虽然并不明显但却对各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样式才能在文化竞争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答案无疑是蕴含着民族自身文化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也只有具有民族自身鲜明特色的产品才能在世界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开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生存空间。文艺电影在众多电影样式中更加倾向于自身精神文化价值塑造的特点使其具有更突出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在世界电影市场竞争中也更加具有竞争力。文艺电影也因其所承载的深厚精神文化内涵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制定相应的政策推动我国文艺电影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四、结 语

文艺电影作为一种同时兼顾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电影作品样式,因其自身的独特属性各适于融入电影市场。文艺电影的商业性特征使其并不排斥商业资本的流入也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因而更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同时,文艺电影在创作过程中更注重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塑造,因而使其具有商业电影所欠缺的文化教化功能。这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大众文化需求和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文艺电影现状的研究、政策的思考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其现状的研究中应当综合宏观与微观层面,既要分析其自身的独特属性也要综合考虑文艺电影发展的外部宏观环境。在清晰的把握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国内外电影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我国文艺电影发展的可行性政策。使其能够更好的承载推动我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双重使命。

【责任编辑:闫现磊】

注释

①陈庆德,马翀炜.文化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②王艳雪.贾樟柯——游走在非商业电影的边缘,继续沉寂还是选择突破?[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4期.

[1]陈庆德,马翀炜.文化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王艳雪.贾樟柯——游走在非商业电影的边缘,继续沉寂还是选择突破?[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4.

[3]陈萌舒,施惟达.在公共力量下起舞——垄断环境下欧洲电影产业公共自助政策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08.

[4]李朝阳.从大众文化的自我解构特性看艺术电影突围的可能[J].电影文学,2011:04.

[5]翁良平.在路上——关于国产文艺电影的一些现实思考[J].电影评介,2011:09.

G12

A

1008-8784(2016)03-17-6

2016-01-07

高旸(1992—),男,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艺学。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文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1942,文艺之春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谁远谁近?
□文艺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