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2016-04-12齐月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老龄养老土地

◎齐月祥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我国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齐月祥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人口分布集中化与人口老龄化是当今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试着从养老模式的发展演化,说明不同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改进之处,提出未来养老模式发展需要加强重视的一些方面。研究发现,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共存的今天,养老呈现模式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的养老模式,有着不同的优缺点,我们应以兼容并包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养老模式,并不断追求养老模式的创新,进而形成相对科学的养老模式,以实现我国养老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养老模式;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但在社会保障工作中依然存在不稳定因素,关乎民生的养老事业的持续发展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重养老保险,轻老年服务,而随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其对老年服务的需求日益提升。[1]在国际社会中,多数国家是在社会物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政府与社会有足够的物力、财力全身心投入到国家养老事业,轻松解决养老问题,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还未全面建成的现实下,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的形势下,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则不能适应沉重的老龄化压力。

以往一些学者对养老模式做了很多的研究,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很少有把养老模式看做一种自然演化的成长状态。刘贵平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依据的基础应当依照经济来源划分,不同经济来源的养老负担水平有所差异,它们在促进养老模式的发展中承担不同的作用。[2]熊巍俊认为,养老并不是孤立的生活上资金的问题,其伴随着物质、文化等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完善养老模式要将一系列配套的设施结合起来,否则养老只是“生存”的问题,而不是“生活”的问题。[3]也有一些学者从养老资金扩展来源分析,他们认为养老是一种商品,应当加强私人养老商业模式的发展,真正的满足各层次收入阶层养老梦想。笔者试着从养老模式的发展演化,将养老起源时的模式到逐渐成熟的现代养老模式的历史演化进行相关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演化中养老模式相对原有模式的先进之处,综合演化前后养老模式的变化分析提出了养老模式可能需要的创新之处。

一、我国现行的主要养老模式

在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社会机构养老模式,受自然环境影响,农村的土地养老模式也是不少农村人的选择,目前农转非的潮流出现了逆转,出现了非转农的浪潮,土地养老也受到了不少城镇人的欢迎。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我国几千年来长期不变的传统,“百善孝为先”的处事理念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根深蒂固,传统的养老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旧不会过时,家庭儿女对长辈的赡养会减少政府与社会的养老压力。但是在现在,无论农村还是城镇,除了血缘关系来维持社会交往外,地缘和业缘也渐渐成为了社交的主要因素,在社会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下,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前进,家庭养老模式不仅仅是让老龄人口获得物质上的愉悦,还需要使老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二)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是指以家庭为中心、依靠专业化服务,为社区、农村的老人提供便利化的服务。有生活照顾、医疗服务等方面内容,在农村和城镇都有着广泛的实施发展空间。居家养老弥补了部分家庭养老的缺陷,是缓解家庭儿女压力的一种有效举措,执行了家庭养老的部分职能,同时也缓解社会养老机构的压力。其实质是将居家养老与社会服务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在养老中的作用,从而实现“家”载体与家庭的经济基础上的家庭养老区别开来。这时的“家”与家庭养老的“家”有全然不同的概念。

(三)社会养老模式

社会养老模式是依靠社会力量来实现老龄人口的基本日常生活保障,社会养老模式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到达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金,二是社会养老机构,通过政府组织、企业、民间非企业组织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全方位生活服务。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兴起为社会养老机构提供了专业型人才,为老龄人提供了专业化的服务,对老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老年人自理能力受到限制,进入到生活不便的状态时,社会养老机构可以行使家庭养老、居家养老难以行使的职能。

(四)其他养老模式

在农村,土地养老模式非常普遍。农民依靠自家土地的生产经营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思想在老一辈的农民身上依旧有所体现。在家庭压力较大的儿女家中,老人并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更不想因为老人导致儿女争吵,影响家庭和谐。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下,刚刚退休的老龄人可以自己去经营管理土地,土地收入所得和养老金可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随着现代化器具的出现,土地自身养老也较为方便,可以弥补生产力不足,但是土地经营收入有限,除了生存难以满足其他花销,而且土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足够的经济价值,相反,随着年龄增长,劳动能力下降,土地也不能发挥科学的经济价值,满足生活需要。

二、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子女负担沉重

人口老龄化加重家庭负担,少子化使得社会儿女负担沉重。进入新世纪,计划生育的继续实施使得我国出生率下降,家庭的人口数量减少,规模减小,一对夫妻面临着赡养4位老龄人口,抚养1个孩子的压力。由于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医疗水平快速提升,老年人口的寿命增加,死亡率下降,人口老龄化愈加严峻,家庭结构出现4+2+1模型,家庭劳动力资源严重下降,老人的子女负担沉重。[4]养老模式下,两个人的打拼需要维持7个人的生活,日常的生活开支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难以达到养儿防老、安度晚年的养老目标,不能使老人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愉悦。

(二)居家养老信息不对称

政府支持力度小,多地标准不统一。家庭养老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居家养老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服务对象比较少。居家养老模式服务内容虽多样化,但政策宣传不到位,使得运行模式难以与老年人的需求产生共鸣,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模式的了解不足;不同经济水平的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同,差别化的需求与服务内容之间的多样化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经济水平较低的老龄人并不能得到所需的服务。[5]

(三)社会养老配套措施不完善

新中国建设时我国的养老保险以现收现付制为资金筹集模式,现如今实行的部分积累制资金筹集模式,无资金积累,旧体制的“低工资、多福利”使他们的养老金通过“预先扣除”转化为政府资金,投入国有资产,导致养老金空账运行,资金不足导致支付困难,政府财政压力较大。社会养老机构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员匮乏,一方面存在养老机构较少一床难求的不足,另一方面又有着敬老院等养老机构老人入住率低,其经营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的矛盾,在照顾老人方面的基础设施并不能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养老服务职能缺少专业化指导,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安保措施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6]

(四)其他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经济水平低下,土地养老难以实现。农村的经济水平与城镇存在着巨大差距,以土地养老的模式与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在贫困地区,解决温饱问题已经是最大的奢求,以土地养老的模式不可能推行,靠天吃饭的命运使得以土地养老的方式存在风险,不值得推广。[7]机械化的操作让普通民众减少了不少负担,但是通过提升单位产量获得剩余的资金还是一件难事,依靠土地单一的收入来源除了日常所需,结余也是寥寥无几。

三、主要对策

(一)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和完善延迟退休方案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目前各地都已启动修法程序,完善延长产假和增加其他福利。另外,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17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实施。这一举措将会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缓解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中国亟待解决延长劳动人口年龄和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继而建立养老金早减晚增的激励机制,让工作的人得到实惠,而不是简单地讨论延迟退休。[8]

(二)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体制,鼓励老龄人口进行土地流转

不适合耕作的老龄人口撂荒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收益较低,在土地流转后进行规模经营可获得经济效益,农村的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浪潮依旧持续,农村空巢现象越来越多。国家对耕地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控制,对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着严格的红线限制,单位亩产参量难以提升,最近一次的土地划分是在2002年,家庭的土地规模与家庭人口数量已经不相匹配,老龄人口家庭已经少有耕种,土地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土地流转的经济费用足以满足老龄人口基本需求,国家需要对土地管理进行规划,对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范。

(三)转变思维观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以房养老的宣传,鼓励老年人进行住房资金积累,传统的养老观念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以房养老并不是意味着放弃家庭养老,单独的依靠儿女赡养会增加家庭纠纷,以房养老可以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榜样,防止子女惦记财产而伤和气,同时可以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以房养老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健全的制度是良好模式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国政府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能分工,针对具体的房产所有权的转让、住房兑换标准、70年产权到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的处理做出科学的解决,促进以房养老的执行。

还有,建立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教育培训支持体制,养老护理员的专业化,是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决定性要素,建立专门的养老护理培训学校,编制规范的教材,发展师资队伍,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机制,[9]促进养老机构之间的平衡,缓解其他养老模式运营压力。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各样的养老方案都存在其合理性,实现了养老模式理论研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前社会上服务主体多元化养老方案呼声较高,我们应该在优势中总结经验,在不足中寻求进步,在模式缺陷中进行创新,实现养老服务从低端到高端覆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鲁全.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十大关系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3(12):4-11.

[2]熊巍俊.论我国人口老龄化下的社会养老问题[J].华东经济管理,1994(3):30-33.

[3]张一华.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J].人口研究编辑部的人口与发展论坛,1996(6):45-52

[4]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3):30-37.

[5]张波.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4):10-14.

[6]王贝芬.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天府新论,2014(3):118-123

[7]卫小将,何云.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J].人口与社会,2007,23(1):36-40.

[8]张熠.延迟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收支余额:作用机制及政策效应[J].财经研究,2011(7):4-16.

[9]王振耀、田小红.中国养老体制结构转型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5(5):23-28.

(责任编辑 卞建宁)

PensionServiceModelComparisonResearchinOurCountry

QI Yuexiang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Centralization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aging are the main problem facing our nation today,are also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nsion mode.The author try to from evolution of endowment patterns of development,existing problems and suggests that different mode needs to be improved,and puts forward some of the aspects of the model development needs greater attention.The study found that family endowment and community endowment and social endowment pension mode coexist today,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ed pension.Different endowment patterns,have differ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we should with inclusive attitude to treat different endowment patterns,and constantly pursue the innovation of the endowment patterns,and then form a relatively scientific pension mode,in order to achiev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old-age industry in China.

Pension mode;An aging population;The social security

C913.6

A

1671-9123(2016)03-0127-04

2016-07-20

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162400410221)

齐月祥(1983-),男,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老龄养老土地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我爱这土地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养生不是养老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