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接触看网络语言中的语码混用
2016-04-12张玮玲
◎张玮玲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从语言接触看网络语言中的语码混用
◎张玮玲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语言的多样性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这种多样性来源于语言之间的接触。网络语言中的语码混杂即是不同语言接触产生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从社会语言学中语言接触的角度,结合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解读网络语言中语码混用现象的特点和成因及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语言接触;共变理论;网络语言;语码混用
语码混杂是指在特定言语社团的日常交际中,说话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社会语言。从言语社团来看,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群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言语社团。在我国,网络语言呈现出以汉语为主导,英语为补充,掺杂符号、数字和字母的语码混杂的状态。美国学者布莱特于1964年在他的《社会语言学》中正式提出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该理论指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网络语言中的语码混杂现象究竟是语用的灵活变异还是语言的污染?本文从社会语言学中语言接触的角度,解读了网络语言语码混杂现象的特点和成因,并结合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来分析网络语言对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表现及特点
语码混杂(code-mixing)指的是同一个句子,同一段话,同一篇文章中,出现两种或多种语码的交替使用(杨永林2004:57)。一般来说,语码变换生成的语码混合不会违背任一语言的句法结构。如操双语者在某种场合下想表达某事时会觉得其中一种语言(如英语)有更合适的词汇项目,从而把这些项目运用到另外一种语言(如汉语)的语法结构中。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网民自由随意地使用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交流,运用谐音、拼音简写、英文简写等使得网络语言大致呈现出以汉语为主导,英语为补充,符号与语言交叉使用的特点。这也就形成了网络语言中常见的语码混杂现象。
(一)英汉两种语言糅合而成的字母词
文献资料显示,1903年出版的《新尔雅》在正文中收录了“X光线”一词,这在汉语词典词语收录中尚属首例。随后,诸如AB团、CC系、S.A.加纳帕西、X行动计划5条等字母词汇也被收录。但这些字母词都是某一领域内的专业术语而非日常生活词汇。本文所要讨论的字母词特指在网络语境下,人们因接触多元文化而产生的,并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字母词。从词语构成看,这类字母词多由英汉两种语言糅合而成;就词语特征而言,简洁明快,时尚新潮,既顺应了快速的生活节奏,也与当下最流行的事物密切相关,尤其受到青少年人群的追捧。例如由汉语词黏着英语词素构成的 “期待ing”,“幸福est”,“out了”,“很low”,“情绪有点down”,“K歌”,“玩得high不high”等。
(二)数字谐音词与英文字母谐音词
网络语言具有鲜活多彩和杂乱无章的双重性特点。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使得新词不断增加,旧词生出新意。谐音和隐喻被认为是两种最盛行的网络构词法。
1.以阿拉伯数字为书写符号
在网络中阿拉伯数字是一个重要的能指,可以利用谐音、隐喻等手段来表意。以阿拉伯数字为书写符号,对普通的词语进行谐音化处理的谐音现象被称为网络数字谐音现象。比如,“886”就是“拜拜喽”,“1314”即是“一生一世”,“8147”是“不要生气”,“55555”表示“呜呜呜呜(伤心地哭)”等等。对于这类词语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因为谐音的数字和汉字并非完美对应,只是大致的谐音。
2.以英文字母为书写符号
“ICQ”是“I seek you”的谐音,“CU”是“see you”的谐音以及“IC”表示“I see”“我明白了”。诸如此类的英语谐音对应汉字的网络词语数量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二是这类词语的构造要求造词者有一定的英语知识。
3.数字和字母混合构词
由数字和字母混合构成的网络词语主观性强,以谐音和首字母缩写词为主要特点。“我爱你”可以写成“我I你”(利用英语单词“I”与汉字“爱”的谐音);“我服了你”写成“I服了U”。在“F2F”中,“F”是英语单词“face”的缩写,“2”的英语发音和“to”接近,合起来表示一个英语词组“face to face(面对面)”;“4U”中,“4”的英语读音和“U”字母读音结合谐音“for you(为了你)”。
二、网络语言语码混用成因
(一)文化接触的结果
1969年,互联网诞生于美国。1994年,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接入互联网的国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以往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使得各国之间的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因此,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互接触既是历史必然,也是一种切实的现实存在。加之当今全球一体化趋势明显,一种语言接触另一种语言或接触来自另一文化系统的新概念、新事物时,从信息输出的语言文化里借用词语或者依靠自身构词材料创造新词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上文提到的字母词即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二)省力原则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George Kingsley Zipf第一个明确提出省力原则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又称经济原则(the Economy Principle),强调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为达到某种效果会采用更经济、更省力的方式、方法或者途径。就语言使用而言,Zipf指出“语言中的短词很明显地比长词更受到人们的欢迎”。网络语言是介于口语和书面之间的一种新语体,它们以电脑键盘为输入工具,用键盘上的字母或数字来简化语言即是省力原则的体现。例如,用英文字母或数字代替汉字,“E时代”即为“电子时代”,“9494”的谐音“就是就是”;缩略语代替词汇本身,“CU”代表“see you”,“RMB”是“人民币”的缩略语;词缀-ing表正在进行的动作。网络语言中语码混用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的经济性上,要求言语配置在最短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网络语言的语码混杂现象恰好符合了语言学中的省力原则。
(三)求变求新的心理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网络语言与青少年亚文化之间有着相似之处,网络语言区别于正统语言如同亚文化区别于主流文化。标新立异是个性化的表现,也是吸引他人关注的砝码。青少年恰好处在张扬个性,渴求他人关注的年龄段。另外年轻群体追求时尚,对流行事物的接受度高,反对因袭前人、固守传统。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语体形象生动,方便快捷,这无疑迎合青少年群体求新求变的心理,而青少年恰是使用网络语言的主力军和最积极的传播者。
(四)网络的开放性
互联网的诞生对人类信息社会的信息传递不亚于一场革命。它使得天南海北的网友都可以交流,使得各种语言得以在网络空间内接触,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美国心理学家哈里·伯杰(Harry Berger)认为,人有两种原始需要:一种是次序、不混乱;另一种则相反,人类确定需要混乱、危险、新奇、神秘。两种需要是矛盾的。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可以摆脱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及社会角色的影响,以平等的地位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
三、网络语言的社会化意义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是适应网络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变异。网络语言不带有隐秘性,网络语言从网络语境逐步走向现实的日常生活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因为使用网络语言的人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他们会把一些网络语言表达方式带到日常生活中。两者角色的转换没有明显区别,有的时候一些网络语言中的特殊表达反而会显得自己幽默时尚。从另一方面来讲,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语言因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动态地发展着。通过对社会的研究,人们可以理解语言变化的社会原因;通过对语言使用的研究,又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这也正是社会语言学中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的核心观点。
美国学者布赖特(J·B·Pride)曾在他的《社会语言学》中提出“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采用这一理论来观察网络语言,可以发现网络语言与当代社会的发展处于一种双向共变的关系中。这一理论恰当地解释了网络语言日常化现象。
2015年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网络语言有 “Duang”,“然并卵”,“壁咚”,“你们城里人真会玩”,“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我带着你你带着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we are伐木累”,“有权不可任性”等。因为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人们往往不再满足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勇于彰显自我,展示个性。网络自由的环境和富有创造性的群体,使得语言系统中的缺位迅速得到填补。网络用语将社会矛盾或者新闻事件变成某种意味深长的语言符号,其流行和传播,让人们对现实社会中的大事件记忆更为深刻。例如,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云南晋宁县看守所事件中狱警的“躲猫猫”,河北大学校园中的“我爸是李刚”,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用语功不可没。
另外,网络语言进入日常生活是有门槛限制的。一般而言,网络用语首先在网络上流行,再向现实世界渗透。但是这种渗透会受到现实语境的制约,也就是说产生于网络环境中的语言有可能在置入其他语境中因缺乏相应的环境基础而不能被接受。另外,也会有人因为无法使用网络而接触不到网络语言。因此,离开网络这个传播语境,很多网络语言便不能形成系统的语义场。
综上所述,网络用语已经是一种既定的语言事实。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全面确切地认识网络用语这种语言事实是人们应该有的态度。
[1]安志伟.网络语言的多维度研究[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2]曹乃玲.语用的灵活性和规范性-汉英语码混用利弊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4):8-10+24.
[3]樊慧.虚拟与现实——论网络语言变异[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2):9-14.
[4]李新.网络非字词及其语码转换[J].语文学刊,2015(9):27-28.
[5]林纲.略论网络用语中的语词接触现象[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5):56-59.
[6]苏全彩.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10(4):85-86.
[7]唐玉凤.英语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社会化意义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2):92-94.
[8]谢群草.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特点和成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5):766-767+792.
[9]杨永和、陈英红.语码混用现象的社会语用学解读[J].外语学刊,2014(3):51-54.
[10]朱跃、朱小超、鲍曼.语言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1]RonaldWardhaugh.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London:BlackwellPublishersLtd,2005.
(责任编辑 倪玲玲)
Code-mixinginNetworkLanguage-fromthePerspectiveofLinguisticContact
ZHANG Weiling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6,China)
Social linguistics focuses its attention on the diversity of language which comes from linguistic contact.Code-mixing in network language comes into being when several different languages contacts in network spa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contact in social linguistic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ode-mixing in network language, and also the influence on our daily life with the theory of covari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linguistic Contact;covariation theory;Network language;Code mixing
H059
A
1671-9123(2016)03-0107-04
2016-05-10
张玮玲(1991-),女,河南商丘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