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东民俗论略

2016-04-12◎曹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习俗民俗

◎曹 强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秦东民俗论略

◎曹 强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秦东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表现出稳定性、群体性、地域性、丰富性、可变性等特点。秦东民俗是一种变与不变的消解,流变的原因为国家政策的影响、经济文化的冲击、主体观念的变化和客体对象的消失。秦东民俗是内在自足的系统,民俗的形成及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相互影响、互相消解的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是民俗的传播影响所致,秦东民俗的传播主要表现为个体传播和群体传播两类。

秦东;渭南;民俗

渭南市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辖临渭区、华州区和大荔、富平、白水、澄城、合阳、蒲城、潼关7个县及韩城、华阴两个县级市。渭南又称作“秦东”“东秦”“东府”“陕东”等。秦东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华夏之根”的美誉,距今约20万年前的“大荔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秦东地区方言古雅、民风淳朴,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积淀。

一、秦东民俗的主要内容

秦东地区的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主要体现为当地的人文自然风貌、生产民俗、农业民俗、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间艺术民俗、民间智慧民俗、工业民俗、商贸民俗、村落民俗、民间社团民俗、行旅民俗等民俗。下面,笔者择其要简单介绍秦东民俗的内容。

(一)农业生产习俗

神州华夏农业生产历史非常悠久,内容和表现形态也非常丰富多彩,表达着信天由人的自然农业习俗特点。[1]秦东地区地处关中平原,农业发达,是关中粮仓的重要产区。因此,农业生产习俗占秦东民俗的绝大部分。秦东农业生产习俗主要表现为:第一,农业生产完全按时序节令来安排,季节性非常强。第二,存在大量经验性的占卜天象以预测农事的习俗。第三,农业劳作习俗。第四,农业生产禁忌。第五,祭祀雷雨风电等神灵。第六,欢庆丰收习俗。农业民俗在秦东地区产生和盛行,大部分内容已不局限于对生存必需的生产的需要,但是在自然经济环境中,听天由命的色彩比较明显,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仍然是秦东地区重要的生产方式。[2]

(二)人生礼仪民俗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依赖于社会而存在,意味着人必须面对社会中他个人必须面对的所有民俗文化。秦东地区的人生礼民俗相对复杂,并呈多样性。第一,诞生礼俗。在秦东地区人们的生命观中,传宗接代是最重要的,强调多子多孙多福。诞生礼伴随于整个生命孕育和生产的最初阶段。因此,诞生礼的构成也由一系列的过程组成:包括生命孕育的祈求仪式、孕育期的习俗和禁忌以及诞生后的庆贺等内容。求子仪式,求子于神佛,一方面增添了生育的神秘性,同时也说明人们对于生育缺乏科学的研究,是一种自然生育加信仰的表达;求子于习俗;求子于性崇拜;求子于仙药、秘方。孕育期的习俗。生子庆贺。生子庆贺习俗中一个与后来的寿诞相衔接的则是周岁庆贺。许多地方在婴儿周岁时要举行隆重的集会,亲朋好友都要出席。其中在很早的时候就流行的一个仪式是抓周礼,以验小儿之贪廉智愚和预卜将来的生命发展。家长在婴儿前面放上糕点果品、文房四宝、书籍玩具和刀尺秤剪等物,由孩子任意去抓。人们相信孩子所抓到的第一件物品,将兆示他今后的志趣和发展方向。第二,结婚礼俗。婚姻“六礼”和特色习俗,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亲迎拦门习俗较为独特,在亲迎队伍到达女家之后,决不轻易开门让迎亲的人进入女家,而是想尽办法去刁难或捉弄亲迎人。闹洞房,婚礼中最热闹也是高潮。闹洞房有“文闹”和“武闹”两种,“文闹”主要是借助于言语、一些文明的行为,以挑逗或戏谑新人,“武闹”则是一种在闹洞房中很出格的行为方式,但大部分都是为习俗所容许的。当地人常说越闹越发,是“武闹”兴盛的一个原因。第三,丧葬礼俗。丧葬礼是人生走向最终归宿的一个最后通过礼仪式。丧葬与婚姻一样在秦东地区被称为喜事,只是婚姻称红喜事,而丧葬称白喜事。秦东地区的丧葬礼俗主要为:送终、更衣、点引路灯、停尸、招魂、报丧、浴尸、入殓、成服(戴孝)、守灵、吊丧、出殡安葬(出灵)、埋葬。

(三)节日民俗

节日民俗主要是指因气候等自然原因和一些具体的社会原因而形成的以年为单位、具有固定时间限制的习俗。秦东地区的节日习俗主要有:第一,农事性节日。农事性节日是与源于自然物候变化和劳动生产需要的节日相一致的节日。秦东地区农业生产发达,农事性节日习俗相对较多。四季变化中的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以及打春牛、清明等是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农事性节日与各地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与各地的不同信仰和传统息息相关,是一种生存方式的节日化。第二,季节性节日。季节性节日是以季节的周而复始的变化为主要依据的节日习俗,它与农事节日有一定的关系,春节、元宵节、三月三、七夕、中秋、冬至、腊八节等是这种节日类型结构的典型代表。第三,信仰性节日。因信仰等因素而形成的节日习俗,秦东地区信仰性节日及祭祀性节日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第四,庆贺性节日。秦东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百姓间重视文化礼俗,以庆贺为目的的节日诸多。第五,娱乐性节日。秦东地区的娱乐性节日主要表现为庙会等。在这些庙会节日期间,常常会伴有社火、剪纸、老腔、素鼓、皮影制作工艺展示等秦东地方民俗。

(四)服饰民俗

秦东地区与关中地区的服饰习俗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秦东地区的服饰民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严格要求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具有各自的特点;第二,标明用途等,体现尊卑和贵贱等;第三,体现地域性,是自然气候的间接反映;第四,民族认同的区别与标志。

(五)居室民俗

居室的发展大约经过两个阶段,一个是利用自然空间阶段,一个是自选建造居室空间阶段。[3]秦东地区的居室习俗主要体现为:第一,居室选择上遵循“背阴向阳、阴阳冲合、辨风正位、以水为龙”等原则;第二,居室功能为注重四合院式,主次有序、长幼嫡庶分明,庭院深深、内外有别,多重结构、尊卑有别,层层叠叠、聚族而居等;第三,居室装饰方面,重视风水文化,喜好雕饰等。

(六)家庭及宗族民俗

秦东地区的家庭、宗族文化比较盛行,宗族成为普遍的民间组织,以姓氏为基础,“敬宗收族”的活动非常流行,成为民间现实生活和人们之间情感交往的最重要途径,形成了独特的习俗文化。主要体现为:第一,称谓。同一族的人都以血缘称谓加以区别。凡同姓而已出直系或旁系血亲范围的,也以相应的辈分排列并给予称号。对长辈若不以辈分序列称呼,将是没有规矩和家教的表现。第二,修谱。同族修谱不仅是出于同血缘关系的一种确定,族谱内容包括族源世系、族籍登记、先贤礼赞、界址墓图以及族规家训等内容。族源世系和族籍登记是关于同族源流的传说和实录的记载,先贤礼赞是记载本族中一些显赫人物的生平事迹的,与本族源流一样,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当时所崇尚和认同的观念,以感召后代子孙。第三,族规。族规由宗族中制定,全体宗族成员必须遵守的“公定条约”,亦称“宗法”“宗规”“家法”“家训”等,主要劝人学好和为善。第四,族祭。族祭是尊祖的一种表达,同时也能够联络族人的情感。族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墓祭,一种是祠祭。秦东地区的墓祭与祠祭大都合二为一。

(七)饮食民俗

“民以食为天”,秦东地区的百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民俗。秦东地区的饮食习俗通常与当地的物产及气候密切相关。主要有:第一,面食。秦东盛产小麦,制作形式各异的面食是当地百姓习得的重要技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第二,酿醋、酿酒。当地百姓以柿子、梨、苹果等为原料,酿造食醋、美酒等,这些酿造的手法,已经形成重要的民俗。第三,小吃。秦东地区的小吃众多,其中以柿饼、石灰窑点心、焪(当地人通常写作“琼”)锅糖、水盆羊肉、羊肉胡波(或写作“糊波”)、合阳璇面等著称,这些小吃中蕴含着诸多的民俗。第四,用餐的时间。秦东地区的农村仍旧保留着一日两餐的习俗,早饭在早上八九点,午饭在下午两三点。这种饮食习俗当是上古饮食习惯在当地的保留。

(八)语言民俗

秦东方言古朴雅致,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民俗用语,而且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载体。秦东语言中的程度副词、称谓语、歇后语、谚语、俗语中保存着大量的民俗事象。

二、秦东民俗的主要特点

据笔者整理归纳,秦东民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稳定性

梳理文献典籍中记载的秦东民俗,调查当今秦东地区的民俗,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秦东地区的民俗自古至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调查发现,诸多民俗事象是民俗主体在家庭或者村落等环境中,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或者在村落等环境中耳濡目染习得。人们口耳相传,大家彼此互相遵守。由于早期当地民众的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对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便将一切视为神灵的旨意,如履薄冰般而又心悦诚服地服从“神灵”的意志,不敢丝毫违抗。虽然他们对某些民俗事象无法解释,但是他们仍然认为应该严格遵循,渐渐地这些习俗形成了民众的集体无意识。这些民俗一旦习得,便具有了一定的强制性,他们祖祖辈辈互相遵守,并不断地给后代强调,反复告诫子孙后代应该严格遵守不敢逾越,生怕一旦违背了这些约定,会招致灾难或者不祥的结果。因此,这些因素造成了秦东地区民俗的稳定性。

(二)群体性

所谓群体性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宿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1]秦东地区的民俗是当地百姓寻求共同目标及共同归宿感的直接或者间接反映,透过系列民俗事象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实质是“人”的自在自为,是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互动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以秦东地区的“细狗撵兔”习俗为例,这是当地民众经历了繁重的农业劳作之后,一种追求精神愉悦的生存方式,寻求精神的寄托和满足,进而宣泄内心深处的情感。

(三)地域性

秦东地区“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各地的民俗均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具体民俗事象上,而且体现在某些大的、宏观的民俗事象方面;不仅表现在县与县之间,而且表现在同一县城不同乡镇或者村落之间。以丧葬习俗为例,蒲城县陈庄、党睦镇一带讲究人死之后,停尸三天下葬,永丰镇讲究停尸五天等。这些地域性的差异,是认识秦东民俗的关键。此外,秦东地区有许多山东、河南移民,这些山东、河南移民既保留着原居住地的风俗习惯,为了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感,他们又主动融合、接受当地的民俗习惯,两种风俗习惯在相互交融碰撞中,互相吸收,互相借鉴,进而呈现出新的特点,成为一种复合体的民俗,其地域性特点更加明显。

(四)丰富性

秦东地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三圣”故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秦东民俗的丰富性。据笔者调查,根据民俗学分类的标准,秦东民俗具备现今通用分类目录中的全部内容,并且内容丰富。以民间艺术习俗为例,秦东民俗中包括: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民间舞蹈:当地的秧歌、舞蹈等。民间美术:民间绘画等。民间音乐:器乐、曲式等。民间雕刻:木刻、石刻、砖刻等。民间戏曲:老腔、碗碗腔、眉户、关中道情、提线木偶戏等。民间杂技:社火、芯子等。民间手工艺品:富平陶艺等。民间游戏:儿童游戏、成人游戏。再以民间智慧民俗为例,秦东民俗中包括:谚语:如天气谚语、风土谚语、生产谚语、世态谚语、人生立业、处世交往谚语等。民间知识: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事件、地方传说、幻想故事、机智故事等。民间信仰:民间庙宇、民间诸神、玉皇大帝、观音、关帝、冥界、阎王、城隍、土地神、灶王爷、鬼神等。民间祈禳:如念咒、画符、送瘟神、下神、镇邪、避灾等。秦东手工业民俗中又包括:建筑行业民俗:如木匠、石匠、砖瓦匠、五金行业,铁匠、小炉匠等。生活用品行业民俗:如裁缝业、印染业、陶瓷业、酿酒业、油坊、豆腐作坊等。服务行业民俗:如医药业、理发匠、浴池业、修脚业、屠宰业、饭庄、茶楼、酒楼等。

(五)可变性

自古至今,秦东地区的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稳定中又有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古老的习俗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渐渐消失,而且这种变化或消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潜移默化或者润物无声式的变化。以婚姻习俗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秦东地区以前“表亲婚”“典妻婚”“转房婚”等已经消失,而且在婚姻习俗的“六礼”方面也较以前越来越简单。

三、秦东民俗的主要价值

秦东民俗是秦东地区历史和文化最长久、最深厚、最真实的积淀,是当地人灵魂深处的寄托。秦东民俗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东民俗的诸多事象都是省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不仅仅在于抢救和保护,更重要的在于如何传承。秦东民俗中保留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已经处于即将消失的状态,抢救、保存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真正摸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如果今日抢救的文化,不注重传承,那么明日依旧会变成束之高阁的文献,无人问津,那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悲哀。深入调查研究秦东地区的民俗,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服务秦东社会文化建设

秦东既是“三圣”“三贤”故里,亦是杨震、郭子仪、王鼎、杨虎城、习仲勋等历史名人的故乡。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若干意见》,指出渭南地处陕晋豫三省结合部,是关天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陕西省向东开放的战略门户,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富集,历史文化厚重;强调要努力建设经济实力较强、人民生活富裕、文化魅力彰显、生态环境优美的新渭南。为建设好陕西东大门,渭南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文化特色的总目标。要实现“三个陕西”的奋斗目标,要建设好陕西东大门,渭南必须要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坚持文化传承创新。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地域文化底蕴,挖掘秦东民俗,弘扬秦东优秀文化,有助于服务秦东社会文化建设。

(三)拓展民俗学的研究领域,丰富民俗学理论

秦东地区民俗事象众多,保留着许多先民早期的风俗习惯,是研究民俗史的重要材料,许多民俗事象在已出版的民俗学著作中尚未专题研究,深入调查研究秦东民俗,可以拓展民俗学的研究领域,丰富民俗学理论。

(四)为民间文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

秦东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俗中的诸多事象可以为民间文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

四、秦东民俗的流变及原因分析

(一)秦东民俗的流变

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秦东地区的民俗亦是如此。据整理,秦东民俗是一种变与不变的消解。文献典籍中记载的许多秦汉、隋唐时期的秦东民俗事象已经消失,从文献记载中可以追寻彼时的景象。不仅如此,近百年的历史演变中,秦东民俗亦处于不断的消解和变化之中。例如秦东地区诸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秦东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文化遗产或者处于即将消失的窘境,或者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尽管当前政府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但是其效果依然不容乐观。例如,渭北细狗撵兔习俗,近年来秦东渭北的兔子越来越少,许多人为了撵兔,要雇车远赴陕北定边县等地,这样不仅增加了撵兔的成本,而且撵兔的场地大都是狗多兔少,失去了撵兔本该有的乐趣,加之部分人在撵兔环节中增设了赌博的成分,致使当地群众对撵兔的兴趣越来越小,民俗的群体性渐渐消失。再如,华州面花、澄城面花等习俗,由于制作工序繁杂,使用频次较少,许多新生代女孩不愿意学习面花制作技艺,加之当今生活的快节奏及当地人崇尚“经济为上”的理念,致使没有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制作面花。但凡遇到重大节日时,面花的制作也由原来注重花色、品质、美观等,转变为经济、美观、简洁,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追求“简洁”。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阈下审视秦东民俗可知,秦东民俗处于不断地流变之中,可谓稳定中有流变,流变中有稳定。

(二)秦东民俗流变的原因分析

秦东民俗流变的原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政策的影响。纵观历史,自秦以降,每个朝代建立之后,总会颁布系列的法规制度,旨在约束民众,引导民众遵从律令。在一切以政府律令为准绳的前提下,许多民俗乡约便会最大限度地调整,以求适应于政府的律法。秦东地区地处关中要道,是秦汉、隋唐等朝代的京畿之地,政府律法执行力较强,当地民众对民俗调整及适应性自然较强,所以,秦东民俗中原有的诸多民俗便在与政府律法的磨合调整中,不断变化,部分已彻底销声匿迹,部分已重新改造为新的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曾推出系列政策,鼓励百姓移风易俗,秦东地区部分习俗也随之改变,以婚姻习俗为例,秦东地区以前盛行的“表亲婚”“转房婚”等习俗,随着国家政令的推行及民众思想觉悟的提高,这些婚姻习俗已经寿终正寝。

第二,经济文化的冲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对民俗文化具有极大的冲击力。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民俗文化便会随之变化。秦东地区的民俗亦不例外。以服饰民俗为例,人们摆脱了以树叶遮羞蔽丑的日子,取而代之的是桑麻粗衣,随着丝绸染色、制革等技艺的发明和不断提高,人们对服饰越发重视,进而形成了严格的服饰礼制。由于经济文化的冲击,服饰民俗由粗疏变得系统,其约定性便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有的民俗逐渐消失,例如秦东地区的酿醋习俗,以前大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秦东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以农为本,自给自足。过去秦东地区家家户户自酿食醋,“麦麸子拌醋”的习俗较为盛行。“麦麸子”亦称“麦麸”,指小麦磨成面粉后余下的麦皮。先将麦子、黄米等煮熟,反复搅拌,加热发酵,制成醋曲,再将麦麸与醋曲等反复搅拌均匀,待稍微干后,装在缸里,盖上锅盖,置于阳光下暴晒。最初几日需要用棉被等捂住缸,过几日便可去掉棉被,盖好锅盖,让其直接在阳光下晒,使其发酵。若发酵好后,从缸中取一部分,倒进另一准备好的小缸中,小缸的侧面接近底部专门凿有一小孔,安装10厘米—15厘米的木棍,木棍中间凿通,孔比较细小。将小缸置于小板凳上,装有木棍的前方摆放一个小盆。发酵后的麦麸变成食醋,顺着木棍的小孔,一滴一滴流淌到下面的盆中。当地人认为第一次的醋味过浓,不便于适用,就将其再倒回小缸,任其继续流淌,第二、三次的醋味非常浓香。食用方便,健康环保。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秦东地区的大多青壮年或外出务工或忙于赚钱,绝大多数家庭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酿醋,酿醋技艺在当地已呈逐渐消失的趋势。

第三,主体观念的变化。众所周知,一切民俗活动都是围绕着民俗的主体——人而进行的。主体观念的变化通常会导致民俗的流变。秦东地区地处陕西东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百姓淳朴善良,秦东百姓非常恋家,民重死而不远徙。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秦东地区民众的思想观点相对比较保守,精神信仰习俗在早期的秦东民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人们重视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祭祀的仪式比较隆重。灶神是掌管人间饮食的神灵,秦东地区将灶神尊称为“灶爷”、“灶火爷”或“灶王爷”。大多数县市是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晚上将灶神送上天,二十四日专门打扫厨房和其他房间(俗称“扫房”),大年三十晚上再将灶神恭迎回家。当地百姓害怕灶神上天讲对自己不利的话语,就冲好红糖水或蜂蜜水请灶神“享用”,试图用糖和蜜“封”住灶神的嘴巴,祈求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言家中的种种好事,回宫之后保护全家幸福、安康。当地百姓不说买灶神,而说“请灶爷”。旧时秦东地区厨房(当地称作灶火)锅台正中专门为灶神修建神龛,供奉灶神;新时代建造的厨房一般很少建神龛。请回灶爷后,常常要为灶神装饰宫殿或房子,通常以白纸为底,黄纸为装饰纸,为灶爷折出宫廷、卷帘等,两边粘贴对联。上联为“上天言好事”,下联为“回宫降吉祥”,横批为“天官赐福”或“四季平安”等。灶神不能用图钉或钉子等钉在墙上,那样会被视为对灶神的不敬,通常需要胶水或糨子等粘贴在墙上。近年来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当地民众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精神信仰习俗渐渐从当地人的习俗文化中淡出。新生代的秦东民众或者已经对先辈们的精神信仰习俗产生怀疑,或者对先辈们的精神信仰习俗知之甚少。又如,秦东地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当地民众非常注重婚丧嫁娶及重大节日时的饮食习俗,通常会将家庭里珍藏的粮食拿出来,精心制作,讲究每个环节的仪式,通过制作系列精致的食物,一则供奉神灵,祈求神灵福佑,保佑来年庄稼的丰收;二则庆祝喜悦,以最珍贵的美食,展现他们内心的愉悦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秦东地区民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人们经历了 “吃饱——吃好——养生”的阶段,渐渐改变了原有的饮食习俗,开始注重养生文化,秦东诸多饮食习俗发生变化。

第四,客体对象的消失。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俗客体对象不断变化,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旧的事物逐渐消失,这是秦东民俗发生变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秦东地区物质生产习俗丰富,但随着经济发展,原有的诸多物质生产习俗已经渐趋消失。秦东地区以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农村地区家家户户养牛马等用来耕田、播种、碾粮等,家家购置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种工具。如“耱”是“一种平整土地的农具”,长方形,用木头、铁、藤条或荆条做成;作动词指“用耱平整土地”。秦东地区的民众讲究深耕细作,认为细作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犁完地后,会出现小的沟壑,不平整,下一次犁之前,要将犁过的地耱平,接着再犁地。也有人不耱平,直接在上次犁过的基础上继续犁地。耱地时通常需要两人,一人负责牵引马、驴或牛等牲畜,另一人站在耱上,依靠牲畜的牵引和人的重量耱平土地。如果土地过于干燥或地里的土块略大时,一般是两个人站在耱上。若遇家里马、牛或驴等牲畜生病或外借时,但又得抓紧时间耱平土地,就会出现成年人用绳子拉耱,小孩双手牵绳,蹲在耱上。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提高,如今大都使用铁质的耱,拖拉机牵引,耱上面站一到两个成年人。播种前一般都有耱平土地,先用耧开翻土地,接着耱平,待土地稍微干后,再用耧播种,完后再耱平土地,此时一般不能重力踩耱。又如“扬场”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之一。打场时反复碾压使农作物的颗粒脱落,颗粒和包裹颗粒的子等混杂在一起,完后将其推成一堆,根据风向,给其前后留出足够的空间,先用小铁叉等将碾落的颗粒裹子等插起,抛向半空,农作物的子和尘土等会随风飘走,颗粒一般会落在原地。“扬场”时风力非常关键,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风力过大会将农作物的颗粒吹走;风力过小,农作物的子和尘土等不能吹走,无法做到颗粒与子等的分离。因此,当地有农谚曰:“风婆婆扬场来,擀下长面你尝来。”正是对适中风力的期盼。当较多的子与颗粒分离之后,再换用木锨,把颗粒等铲起抛向空中,子会进一步随风吹走,若吹不走,另一人会拿笤帚将农作物颗粒上的子等扫到一边,如此反复。这是最能体现“扬场”水平的环节,铲起的颗粒恰好落在原来的颗粒之上,层层叠加,形成一个底部为圆形的圆锥体,且农作物颗粒中不再掺杂子等。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机械化耕作工具不断出现,已经全面取代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扬场”等农业生产习俗已经消失。

五、秦东民俗的传播及原因探析

(一)秦东民俗的传播

秦东民俗是内在自足的系统,民俗的形成及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相互影响、互相消解的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是民俗的传播影响所致。从传播的类型角度划分,秦东民俗的传播主要表现为个体传播和群体传播两类。

第一,个体传播。民俗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是生命的个体及群体。对民俗的认识及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民俗主体通过个体的自我习得,并严格遵守这些习俗,不敢轻易更易这些习俗,他们通过向自己的子女或者晚辈自发地宣讲这些习俗,强制性地要求他们遵守这些习俗,一旦子女或者晚辈未能遵守这些习俗,他们会严厉训斥,通过家长权威式的方式,向子女或者晚辈灌输那些习俗礼制,直到子女或者晚辈遵守那些习俗。例如,春节是秦东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节日,大年三十下午或者晚上要张贴对联和门神。秦东地区的门神大都为武神,分日、月二神,通常是人们心目中的盖世英雄,最常见者为秦叔宝(秦琼)和尉迟恭(敬德),秦叔宝手拿双锏,尉迟恭手握钢鞭,威风凛凛,勇猛无比;也有关羽和张飞等,关羽、张飞手持武器,杀气腾腾。当地百姓认为门神能驱鬼避邪、保家镇宅。旧时秦东地区农村过春节时,都有在大门上贴门神,祖辈们通过贴门神告诉子女,门神能驱鬼避邪、保家镇宅。子女们这样的环境中习得,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他们也会教育自己的子女过春节时应该张贴门神,以求家庭平安吉祥。又如,秦东地区将掌管打雷的神称为“雷神爷”,认为他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当地人认为凡是做过亏心事或坏事的人,雷神都了如指掌,倘若作恶多端,就会惹怒雷神,雷神大发雷霆,便会“揪”或者“抓”对方的人头或者将对方“劈死”。因此,长辈们常常告诫子孙不要做亏心事,更不能干坏事,否则会被“雷神爷”“揪头”或“抓头”。倘若有人被雷击中,不管是否死掉,秦东当地人不会生出怜悯之情,反而会猜测对方做了哪些亏心事。如果某日雷声巨响,当地人就会议论何地人做了恶事,惹怒了“雷神爷”。这种对雷神的敬畏,通过长辈对子女的主动灌输,反复强化,直到深深植根于他们的心灵深处。再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在秦东也非常盛行,没有子女往往会成为被嘲笑的对象,“断子绝孙”是当地非常狠毒的詈语。许多家庭为了生子,倾家荡产在所不惜。先后生下七八个女儿,最后才生下儿子的现象,在当地屡见不鲜;女孩的乳名为“招弟”“引弟”“来弟”“唤弟”等者,较为普遍。“送子观音”的神像或庙宇在秦东地区多见。求子的方式也较多样:有跪拜许愿者;有伸手触摸,摸到陶泥制作的形似小男孩生殖器者;有朝神像旁洞口扔小石头,扔进洞口者;有请道士“画符”,日日携带或冲药服用者;有饮“送子观音”庙中“圣水”者,等。一旦心愿得以实现,来年定会“还愿”等。这些习俗通过个体的长辈向个体的子女分别传播,通过长辈的反复“告诫”而不断传播。

第二,群体传播。秦东民俗的主体对民俗的接受有主动和被动之别。因此,造成了民俗的接受也有自发接受和被动接受之分。秦东地区下辖11个县市区,每个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同一县域内各个乡镇村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尽相同。经济文化水平发达的县域、乡镇或者村落的风俗习惯会影响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县域、乡镇或者村落的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民众某种程度上会被动接受“外来”的某些强势习俗的影响,在与自己风俗习惯的融合中,被动地接受这种“外来”的强势习俗。这种传播通常表现为群体性。以农业生产习俗为例,秦东地区过去收割小麦等农作物,一般先将小麦等农作物捆成一个个的小萰,再用架子车等将收割后的农作物拉到场(翻晒作物或脱粒的平坦空地)里,待其晒干后,摞成摞,等到有空闲的时间,天气晴朗,便将摞推倒,把捆萰的要逐一解开,一个紧挨一个,整齐地平摊在地上,且摊成圆形或椭圆形,圆形或椭圆形中间厚,四周薄。待晒干后,马、驴等牲畜拖拉碌碡,反复在摊晒的农作物上碾压,直至农作物的颗粒脱掉。完后再将农作物的秸秆与作物颗粒分离。这个过程叫做“打场”。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机械的出现,秦东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率先使用拖拉机碾场或者收割机收割小麦,取代了原有的农业生产习俗,形成了新的农业生产习俗。受经济发达地区新的农业生产习俗的影响,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逐渐被动地接受了新的农业生产习俗。

(二)秦东民俗传播的原因探析

秦东民俗传播的原因,归纳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大众媒体的传播。媒体传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让当地民众不出家门便可知道外面的世界。秦东地区的民众通过媒介知道了自己坚守的习俗与其他县域、乡镇或者村落的差异;通过媒介掌握了许多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解决了之前困惑许久而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媒介不断宣传本地区的民俗。正是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作用下,民俗主体通过个体和群体不断传播秦东民俗。每个县域、乡镇或者村落的习俗,通过民俗的主体,辅以媒介的力量,在秦东地区的个体和群体之间不断传播。

第二,群众之间的交往。人生活在社会上不是以孤立的个体而存在,而是通过群体之间的交往存在。秦东地区的习俗差异往往以河、山或者沟为界。渭河、洛河、黄河流经秦东地界,由于当时交通工具有限,渡船过河的机会较小,人与人间的交往便被河隔开,于是造成了秦东地渭河以南与渭河以北的风俗差异较大、洛河两岸蒲城县与大荔县的风俗差别较大、黄河流经的韩城市与合阳县等地风俗差异较大。合阳县金水沟大桥未修通之前,当地民众需要翻沟越岭才能走出合阳县,金水沟阻挡了合阳县民众与蒲城、白水、澄城等县的交流,合阳县民众在与外界交往受阻的情况下,转为县域内部群众的密切交往,于是形成了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习俗。当金水沟大桥修通之后,合阳县民众与外界的交往越发频繁,外界的许多风俗习惯传入合阳县,当地民众在自己原有民俗习惯的基础上,开始或多或少地受外来强势风俗的影响。又如,秦东地区的蒲城县、澄城县有许多山东、河南移民,这些移民与当地民众交往中,为了找到“归属感”“认同感”,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学习秦东民俗,并植根于内心深处。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35.

[2]杨景震.中国民俗·陕西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69.

[3]陈建勤.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卞建宁)

K892

A

1671-9123(2016)03-0049-08

2016-09-03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15SKYM03)

曹强(1977-),男,宁夏海原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语言民俗研究。

猜你喜欢

习俗民俗
冬季民俗节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这些过年习俗你还记得多少
民俗中的“牛”
写好春节的一个习俗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