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退黄汤浴在临床运用
2016-04-12田力
田 力
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中药退黄汤浴在临床运用
田 力
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症状,通常在出生后2-3天表现出来,在4-6天达到高峰,新生儿黄疸又分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可自然好转,但病理性黄疸却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特别是大脑等神经系统的发育,甚至可引起死亡,预后差。是广大家长担心的问题,也是我科积极治疗的内容,我科在的治疗过程中发现,一些西医治疗新生儿黄疸时的副作用及治疗中的痛苦经历,让家属难以接受,影响了治疗经过及预后,近几年,我科根据我国中医药理论辨病论治,辨证选药,开发出清热除湿、清泄湿热的中药退黄汤浴,临床运用多年,对轻、中度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疗效,且方便操作,未见毒副作用。
新生儿黄胆;中药药浴;临床疗效
1 正确区分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
1.1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在通常在出生后2-3天表现出来,在4-6天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无反复,而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临床表现为轻微食欲差,或无症状。
1.2 病理性黄疸
特点是出现早(多数出生后24小时既有症状),持续时间长(半个月以上都不消退)并且反复无常,退了又上升,程度重,就是病理性黄疸。医学研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成因:血型不合(新生儿ABO溶血、RH溶血)、先天性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症、败血病等,可造成病理性黄疸。化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大于205umol/L;黄疸退而复现或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每日升高大于85.5 umol/L等,黄胆持续过久,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
1.3 临床常用西医治疗
(1)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日4-8mg/ kg,副作用有嗜睡及吮奶缓慢。
(2)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每日1-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3-0.5mg/kg,但应根据引起黄疸病因慎重使用。
(3)光疗,使用光疗时应注意:
①光疗箱温度应保持30℃左右,湿度60%。
②婴儿应全身赤裸,用黑纸保护双眼,并遮盖睾丸,除喂奶及护理操作时暂停外,应持续照射。
③定期用蓝光辐射计测其功能。最有效的光谱波长427-475nm的蓝光。灯源与婴儿距离 50cm,总瓦数为160-320W。使用光疗的副作用有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血小板减少、青铜症等,停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1.4 中医药药物治疗
因我院为爱婴医院,要求母婴同室,而且大多数产妇不能接受长时间与孩子分离,所以我科在近几年着手研究中医药对新生儿黄疸的方面的临床应用,总结出中药退黄胆药浴汤:茵陈,大黄,薄荷,炙甘草加减等组方。
其中医药理论:新生儿黄疸为“胎毒”所致,是妇女在孕期受到湿热侵袭,传给胎儿,或胎儿在分娩时,或出生后受到湿热侵袭(因民间“有小儿没有六月天”的说法,导致保暖过度)且新生儿内脏器官羸弱,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健,感受湿热之邪未能输化,透发于外”所以致病,我科研究中药退黄胆药浴汤,针对湿热,逐湿毒于外。方解:茵陈:清热除湿、利胆,是君药,大黄:清泄湿热,使邪有出路,为臣药;薄荷:具有疏风散热的功效,为佐药。甘草:有解毒、补脾益气、调和百药等作用,为使药。再根据患儿及孕母不同的体质,增减药物,使疗效最大化,药物使用途径也是我科研究的内容,有效,无毒,方便是用药宗旨,针对新生儿口服药物困难,灌肠过程痛苦,而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粘膜,利用药液的温度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方便,无痛苦,其机制清泄湿热,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肠-肝循环降低了胆红素回吸收,从而起到退黄的作用。
用法:将药材清洗,浸泡后,武火至沸腾后文火再煮半小时至1小时,过滤后静置至温度达35-40℃,将新生儿颈部用合适的游泳圈固定,或用手固定新生儿头颈部,将其肢体和躯干浸泡于药液中10-20分钟一日1-2次(避免过饱及饥饿时段)。
2 临床意义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健康有很大危害,消除新生儿黄疸对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健康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中药退黄胆药浴对促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轻、中度)的消退有明显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健脾化滞,加快胎便排出,减少肠-肝循环降低了胆红素回吸收,从而起到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作用。
而中药药浴的历史很久,《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药浴记载,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儿家属的信赖。
我科结合中药退黄疸药浴的诸多优点,开发中药退黄胆药浴,应用于临床600余例,对促进新生儿黄疸的消退有明显作用,减少了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在使用中未发现过敏、感染,对减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程度,和加快黄疸消退有一定作用,可做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辅助方法。且经临床观察未见明显副作用,疗效显著,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1]王慕逖.主编:儿科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郑守曾.主编:中医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