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探讨

2016-04-12方杰

生产力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四川文明民族

方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3)

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探讨

方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3)

四川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屏障建设的前沿阵地,对于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快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只有通过制度的保障、约束和监督作用,才能建立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文章提出从加强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建设和加快生态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入手,以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环境资源管理制度、法律保障制度、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制度为抓手,逐步健全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41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特别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6页。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中的意识文明,行为文明,产业文明都需要相应的制度支撑,没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不能保证生态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四川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加快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有效保护,实现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制度

“文明是与野蛮、愚昧相对立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积极进步的状态,指人类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产生的结果,它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③张志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第11期,第117-120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系人类文明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现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原始文明是完全接受自然控制的发展系统,一般称为“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是对自然控制能力有较大提高的发展系统,一般称为“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征服的发展系统一般称为“黑色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系统,一般称为“绿色文明”。目前对生态文明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本课题组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型文明伦理形态,这种文明与“野蛮”相对,是指人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的掠夺,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等的共处共融、和谐统一、全面协调、持续繁荣的目标。

生态文明制度的基本内涵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④夏光:《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关于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第2期,第9-11页。生态文明制度有“软”和“硬”两个方面,“软实力”体现在制度体系是否先进,“硬实力”体现在生态环境是否优良。

可见,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制度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要靠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设想、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要靠制度,实现生态文明可操作性的具体规范、行为准则要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要落到实处、践行实践要靠制度。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实现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最有效方式

四川民族地区有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也是我国生态屏障、生态涵养地的重要地区之一,如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处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安全的主控区,其生态屏障建设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保护和建设好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对四川乃至整个长江流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目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光靠宣传说教还远远不够,必须建章立制,通过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才是实现该地区生态文明的最有效方式。

(一)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得以推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所伴随的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共享一片蓝天绿水的重要性,但作为处于不同区域、具有不同代际及不同背景的个体的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生态文明的意识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目前四川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但总体还较弱,个人乱丢垃圾、企业非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等不文明行为还较多,所以生态文明意识的普遍形成光靠自觉还不行,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才能得以加快推进,同时生态文明制度的实施与运转也离不开生态文明意识这个基础。

(二)生态文明理念转换为行动通过制度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马克思曾指出:“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6页。精辟地总结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把生态理念转化为生态自觉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往往更多地从个人或个体自身的利益考虑得更多,尤其像经济相对落后的四川民族地区可能更是如此。因此,要把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转换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必须通过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设想变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并付诸建设的实践全过程,真正落到实处。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复杂关系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处理好

目前除了金融类和综合类院校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很多农林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院校以及外语院校等都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因此学生就业竞争激烈。除了银行、传统外贸企业等就业领域,跨境电商无疑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的又一重要领域。因为虽然跨境电子商务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特点,但其核心是国际贸易,实际上是国际贸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在与电子商务进行结合之后出现了新特征而已。招聘跨境电商人员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

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会涉及各种复杂关系,如不同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近期与长远的关系、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若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和进程,要处理好这些复杂关系就必须靠科学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才能使各种复杂关系得以协调、规范和约束,让各种关系形成正效应,使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和谐与科学有序中落到实处。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得以根本保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39页。,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将涉及资源、环境、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生产、生活等诸多领域和方面,并且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任务,因此需要明确方向、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弱、头绪多、任务重,但必须摸清家底、理清头绪、找准建设的主攻方向,这就必须以强有力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证,从而协同、有序推进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四、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东部是四川民族地区的主要区域,共包括甘孜、阿坝和凉山3个自治州及峨边、马边、木里和北川等4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幅员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总面积的62%。该地区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虽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长期来由于四川民族地区历史和自然等原因,既面临发展不足造成的贫穷问题,又面临着发展方式不当造成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严重下降的趋势。

(一)生态文明意识较薄弱

生态文明意识是公民通过对生态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形成的公民对待生态问题的基本理念和普遍看法,公民的基本素质高低与公民对待生态文明的意识直接相关,大力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传统落后的发展理念、认识水平不到位、法律意识不强等是造成该地区整体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薄弱的主要原因,如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程度总体不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却普遍缺乏,整体水平较低;对自身没有直接关系的环境问题态度不够明确坚决;参与民间环保组织的主动性不强;对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够熟悉,自己享有的生态环境权利受到损害依法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因此,四川民族地区必须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法律等,不断增强该地区广大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经济增长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增长和发展,但在发展方式上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做法,过分强调“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观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特征,这种增长方式的最大问题是造成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一种典型的以粗放型增长的不可持续方式,若不及时加以纠正和改进,将给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甚至引起资源大量浪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生态危机。

(三)自然生态环境脆弱

第一,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四川民族地区不少区域平均海拔在3 000米以上,因地质结构复杂,海拔高低悬殊,气温的梯度变化明显,等温线与地形等高线的走向一致,海拔升高1 000米,气温一般下降 6℃,有“十里不同天”之说。与严寒气候相伴,旱涝冰雹等灾害频繁。再由于地质结构脆弱,夏天雨季来临时时常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之堤坝护岸设施不足,一旦遇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就会直接冲毁当地居民房屋和庄稼,毁坏交通道路,带来严重的人员及财产损失。

第二,森林植被破坏较大。四川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占四川森林面积的81.3%,木材蓄积量达10.22亿平方米,占四川木材蓄积量的66%。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植被恢复能力差,原始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森林覆盖率迅速下降。甘孜州和阿坝州的森林覆盖率分别由20世纪50年代的30%左右,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 11.3%和18%。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民族地区森林植被又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破坏”①程玲俐、吴铀生:《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223、223、224页。。

第三,草地退化、沙化严重。在较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四川民族地区草地退化沙化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有的地方还有加重的趋势。“2000年,四川退化草原10 545万亩,沙化草原 281.5万亩,占可利用草原的1.3%,并以每年19万亩的速度蔓延。其中甘孜州2007年底草地沙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8%;阿坝州若尔盖县草原沙化面积由1982年的 7.25万亩扩展到 70万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原的7.1%,1995年达到38.4万亩,2001年则达到70万亩,沙化面积每年以11.8%的速度递增”②程玲俐、吴铀生:《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223、223、224页。。

第四,水土流失较严重。四川民族地区长期的森林过度砍伐以及草原退化沙化,带来的一个较严重后果就是水土流失的加重。“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积21.09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3.57%,是全国的11%,占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的56%。据测定,在甘孜、阿坝和凉山三州流失的水土中,草原的水土流失量占41%。流失的泥沙通过金沙江、雅砻江、岷江、白河、黑河等江河流入长江、黄河,既导致了本地区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又加剧了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③程玲俐、吴铀生:《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223、223、224页。。

五、加快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及对策

从上述四川民族地区较严重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可见,要保护好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仅靠先进的文明理念还远远不够,必须以建立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保障,用制度引导和规范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其基本路径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有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精神为指导,结合该地区的实际,从加强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建设和加大生态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入手,然后以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环境资源管理制度、法律保障制度、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制度为抓手,逐步推动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保证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1.充分发挥道德文化制度的引领作用。四川民族地区目前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还很不健全,必须将“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融入到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建设之中,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学校及社区的引领作用,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文明意识,从而培育四川民族地区广大公民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提升整个四川民族地区广大民众的生态文明素质;在政府部门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执政理念;强化当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对生态环境保护引以为荣的道德风气;发挥生态道德文化的“自律”作用,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让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引领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2.加快生态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管理体制目前还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部门之间还存在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管理不顺的现象,必须站在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跳出各自利益的藩篱,加快改革步伐,对管理体制建中严重束缚生态文明建设的环节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探索,应积极探索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扩大县级生态环境管理的权力,做到分工恰当,职责明确,管理有序;在管理体制改革中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又要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手段;改革还必须从长远发展目标出发,构建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3.健全科学的生态文明考评制度。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考评制度目前还不健全,目前四川民族地区在领导干部考评中仍然存在着过分重视经济发展、片面追求GDP的现象,必须改革以 GDP为指标的政绩考核和干部任用方法,应逐步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制度,把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情况作为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时的重点,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终身追究制度,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建立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奖惩机制;加强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必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奖惩条款。

4.完善生态文明的环境资源管理制度。目前,四川民族地区在环境资源管理的有偿使用、赔偿补偿、市场交易、资源产权等制度方面还不完善。四川民族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应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完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重大技术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体系和激励制度;完善节能降耗和污染排放的目标责任制及相应的综合评价体系;继续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市场交易制度;完善环境和生态税费制度;建立健全在行业、企业之间进行资源产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的交易制度,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对资源环境容量的优化配置。

5.积极完善生态文明的法律保障制度。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法律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应对现有的法律保障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对没有建立的但又是当前必须的法律保障制度应抓紧建立,对现有的但已不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法律保障制度应抓紧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应对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民众的宣传力度,大力提高其知晓度,让该地区的广大民众自觉维护法律法规制度的权威性,一旦发现各种违反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制度的行为和现象,就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确保生态文明制度的有效实施。

6.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制度。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公众参与程度不够高、信息公开制度还不完善,因此如何让公众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以便更好更快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大力普及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公众知晓参与制度包括赋予公民环境公益诉讼权等核心内容,广泛宣传参与建设与自身切身利益的重要关联性,选择一些生态文明建设群众基础较好的地区率先示范,然后逐渐扩大范围和影响,从而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等,以最大化地实现公众对环境的保护,加快四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步伐。

[1]顾钰民,2013.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165-169.

[2]陆铭宁,2013.关于四川民族地区建设“西部旅游发展高地”的战略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3):43-47.

[3]付强,2014.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对“三农”的影响及其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131-134.

[4]张春华,2013.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制度维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28-31.

[5]蔡永海,谢滟檬,2014.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紧迫性、问题及对策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71-75.

[6]苏小明,2014.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浙江实践与创新[J].观察与思考(4):54-59.

[7]冉春芳,2015.基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视角的环境审计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33):61-65.

(责任编辑:D 校对:L)

F127.71;F124.5

A

1004-2768(2016)09-0093-04

2016-02-15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CR1303)

方杰(1965-),男,四川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农业经济、循环经济。

猜你喜欢

四川文明民族
A gift I treasure
我们的民族
请文明演绎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漫说文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对不文明说“不”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