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的发展及启示
2016-04-12侯怀银
刘 楠,侯怀银
(1.山西医科大学 教务处,山西 太原 030001;2.山西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学,对于中国而言,是外来的、引进的,而非本土所有。国人从1901年开始,开启了西方教育学的引进旅程,同时也拉开了教育系科在中国的发展序幕。教育系科的发展和师范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学类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是我国教育系科出现的先声。[1]国立师范学院在民国时期的教育系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总结其发展经验,继承中国教育系科传统,以期为我国当前教育系科的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
一、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的形象素描
国立师范学院成立于1938年,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先生所创办。起初,学院的院址设在蓝田,而后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学院迁至溆浦。抗战胜利之后,为了确保学院的稳定、长足发展,廖世承于1945年8月到重庆参加教育部召集的教育善后复员会议之后,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最终将院址定为南岳。1938年颁布的《师范学院规程》中,规定了师范学院的系科设置目录。
根据此规程,国立师范学院从创办时的自身条件出发,设有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公民训育、教育七个系科。由此,教育系科伴随着国立师范学院的产生而产生。纵观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的发展局面,总体如下:
第一,学生生源的稳定。由于教育资源有限,为了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国立师范学院的招生规模整体上处于稳定的态势。其中,教育系是国立师范学院之中一个发展规模较大的学院,实力比较雄厚,其学生生源人数在全院学生总数中占据着很大比例。从1938年到1946年,教育系的学生人数在整个院系总人数中所占据的比例分别是:23.58%,16.30%,19.74%,18.81%,17.10%,16.26%,15.99%,21.30%,19.81%。*百分比根据孔春辉编制的《国师学生人数表(1938-1946年)》统计而成。(《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的办学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21页。根据《国立师范学院旬刊》第37期、51期、79期、88期、89期、103期、123期、128期编制而成。)由此可见,作为国立师范学院的重要系科,教育系的生源一直较为稳定。
第二,师资力量的重视。师资力量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质素,大学的教学、科研以及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实现都与师资有着内在关涉,其直接影响着大学的生命力。由此,大学需要确保师资在其中的应有之位。国立师范学院向来重视师资,在1939学年度的院务行政计划指出:“师院师资,最为重要,不特须学有专修,且须人格足为师表,教法足资模仿;故本院聘请系主任及教授,兢兢业业,不敢掉以轻心。”[2]在重师重教理念的引领之下,国立师范学院的师资力量在逐步扩大。其中不乏留学归国人员,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为学院增添了学术生气,夯实了学院的学术之根。作为国立师范学院中的重要系科,教育系的师资力量也在逐步扩大。其中,正、副教授主要有廖世承、阮雁鸣、孟宪成、张文昌、罗季林、高觉敷、黄子通、谷延寯、朱有光、陈一百、郭一岑、王越、朱有瓛、程宗潮、王骏声、司徒汉贤、钱亚新、陈孝禅、陈达三、王士略。1938-1946年间,学校正副教授总人数为135人,教育系的教授和副教授人数占据着全学院教授和副教授总人数的14.8%。*本数据根据孔春辉整理的《部分曾任国师正、副教授人员名单(1938-1946年)》(《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的办学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30页)统计而成。
第三,学生“成人”品格的锻造。教育的本真目标在于使人成人。由此,廖世承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成人品格,注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育系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人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养。而活动的参与则是锻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路径,其中尤以文艺活动和服务活动的参与为主。廖世承认为,活动的参与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他者意识,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乐群和责任感。其中,自信,是个人生活的一种状态,是一种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乐群,更多反映的是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人性中内含着人的合群这一特性,个体与他者乃至社会的关系事实上孕育在个体与自身的关系圈之中;而责任感则是一种自我价值观的体现。责任是人性的内在要求,正是责任感的浸润,人性才得到了提升,人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在他者意识、自信、乐群和责任感观念的倡导之下,国立师范学院于无形之中培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在锻造着学生的健全人格。
第四,教学管理的严格。国立师范学院非常重视日常的教学管理,学院规定“教师的讲义须由院长核定,再缮写印刷”,“平时教学,注重动笔、讨论、实习和实验”,“对于考试,素主严格,学生有舞弊行为,一经发觉,即予除名,不稍宽待”等。[3]以作为基础科目的国文为例,国师为了保证其教学质量,有着详细的规定:“范式文由教授讲解,诏以法式;自习文令诸生阅读,责其圈点”,“规定两学期作文一次,其不作文之一星期,责令诸生当堂阅文,加圈点,由教师巡视指导”。[4]由此,可见国立师范学院整体上对于教风、学风的重视,实乃对学术的一种严谨、审慎的态度。同时,这种规范化的严格管理方式,于无形之中涵养着学生的规范意识和审慎态度,从而为教育系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着切实的保障。
第五,图书资料的国际化。图书资料是学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就教育系科的图书资料而言,其来源有着一定的特殊性。1944年春,廖世承与哥伦比亚大学约定彼此交换抗日战争以后中美两国出版的教育方面的定期刊物、教育新著及目录。为了促进国际文化合作,国师于1945年春设立了教育资料室。[5]这种中美图书资料相互分享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师生了解美国的教育研究动向,而且也有助于师生开展比较教育的研究。
二、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的发展特征
1.培养目标注重人的整全发展教育部1938年颁布的《师范学院规程》,明确了师范学院的办学目的——养成中等学校之健全师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国立师范学院旨在促进整全人的培养。在廖世承看来, “中等学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纯洁之人格, 严正真诚之态度, 丰富有用之学术,继续研究之精神,尤非有坚强的民族意识,热烈的牺牲精神,刚健笃实的体魄,刻苦耐劳的习惯,不足以为人师,不足以担负教育建国之责任。”[6]同时,“因健身为强国及延续民族生命之基础,所以本院素来有‘体育第一’之口号;德育为处世立身之本,故列第二;士先德行而后器识,故智育仅能列为第三。”[7]教育系作为国立师范学院中的重要系科,也同样旨在培养为社会所需的拥有健全素养的师资力量。廖世承指出:“专业训练一方面使学生明了教育的内容,中等学校的使命,儿童和青年的心理,一方面使学生知道学科的性质,教材和教学的方法,这样,施教的时候,便不再茫然无所措手了。”[8]第一,所有学生都必修分科教材教法研究课程,该课程在第四学年开设两个学期,学分为4个,内容包括教材选择、教科书批评、课程标准研究、课程组织和教具设置及其应用等部分。第二,教学实习分为在校实习和离校实习两个阶段。第八学期,学生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在附中、附小、以及蓝田附近的中学和师范学校实习1-2个月。四年修业期满后,离开学院担任实习教师一年。经考核成绩合格后,学院再发给毕业证书。[9]教育系通过对学生进行切实的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教学能力和适应能力。通过体育、德育、智育三育并举的方针,结合专科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教育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健全师资。
2.课程设置重视必修、选修的相互结合在1938年公布的课程标准中,每一系科课程均涉及共同必修基本科目,分系专门科目,以及专业训练科目三类。在国立师范学院,全院共同必修包括教育概论、教育心理、中等教育、普通教学法在内的12门科目。[10]廖世承认为“研究教育者须有广博的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为其基础,大抵凡专攻教育而对于国文、外国语、哲学、历史、生物等学科有较深厚的修养者,常能对于教育理论及实际问题达到较透彻的洞见。反之,钻研兴趣与涉猎范围不出狭义的教育圈子者,往往陷于胸襟褊狭,甚至不免‘见小遗大’之议”。[11]在国立师范学院的所有系科中,教育系作为中等学校培养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师以及教育行政人员的场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教育系不像其他系科(例如数学)的专门性突出。“过去各大学附设之教育学院,太注重了专业训练而忽视了专科训练,结果毕业生除教育和心理学科外,无一擅长学科可教,受到社会不少指责。”[12]有基于此,为了保证教育系毕业的学生能够有用武之地,廖世承在教育系的课程设置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通过课程设置,让教育系的学生辅修第二科目,一则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二则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三则可以为学生将来的教育研究奠定更深广的基础;四则可以为学生适应更多的工作岗位打基础。[13]教育系所开设的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所涉及的知识范围颇广,课程主要有:教育概论、教育心理、普通心理学、中等教育、普通教学法、中国教育史、心理及教育测验、小学教育、西洋教育史、教育行政、教育统计、师范教育、名著选读、分科教材教法研究、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学校训育、实验教育、比较教育、课程论、乡村教育、幼儿教育、女子教育、地方教育行政、儿童心理、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参见孔春辉整理的《教育系必修、选修科目》。(《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的办学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52页,其根据《国师季刊》第2期编制而成。)这一路径旨在使得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也能够习得通识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整全发展。
3.师资队伍强调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职能所在。通过教学和科研,促进知识的传承和更新,进而夯实大学的学术之根。国立师范学院,名师集聚,学术气氛浓厚。廖世承认为“学术渊博殚心研究者,可聘为研究所及高年级教授;有相当专门学问,富有专门学问,富有教学经验而熟悉中等学校各科情形者, 可聘为实习教师;教学能胜任愉快而能勤慎负责者,可聘为教授工具学科或低年级之教师。”[14]有基于此,教育系的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同时,也在潜心学术研究。他们不仅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而且也出版了些许学术著作。其中,学术著作主要有廖世承的《师范教育与抗战建国》,《抗战十年来中国的师范教育》、《三十五年来中国之中学教育》,王越的《教学原理》、高觉敷的《形式心理学》、张文昌的《西洋教育史》、阮雁鸣的《教育哲学》等。由此,教师将科研成果迁移至教学之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也可以体现教师自身的学术生命研究体验,实现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有效转化。
4.师生关系重在师生的共同成长“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的重要一维。”[15]平等的关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与学生建立亲熟关系,乃是教师所应具有的一种内在自觉。廖世承将亲师爱生表述为同情与纯爱,“教师有了这种修养,能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如严父,如慈母,如光风霁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敬师之意,亦油然而生。师生之间,情感相通;学生的成长,刺激教师的生长。教师的年龄,虽一天天衰老,而精神上的愉快,却一天天增高。”[16]凭借教育爱的方式,拉近师生彼此间的距离,构建融入教育爱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师生教育交往的持续进行。学生的成长,刺激教师的生长,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同时也是师生的一种相互成长。
5.活动倡导丰富和意义的彼此融合活动,作为丰富和意义的联合体,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的学生课余活动丰富而有意义,不仅有各种学术类、体育类、文娱类的活动,而且也有社会性的实践活动。由于当时的特殊背景,学院组织的学生课余服务活动基本都与抗战救国有关,在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同学奔走呼号、出钱出力,在捐集费用慰劳伤兵、宣传兵役、征募寒衣、慰劳出征军人家属、征求伤兵之友、学生号献机运动、协助社会教育、改良公共卫生、整洁市容与院容、校址迁移等方面献出了极大地热忱。[17]教育系的学生在行动的具体参与中,可以深刻体会到自身作为一名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认识到人之为人的要义所在。
三、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的发展启示
纵观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的整体发展概况及其特征,虽然其身处抗战时期且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教育系科仍能突破困境,实现自身发展,其为我们思考现今大学中教育系科的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1.培养目标:整全人从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其旨在为社会养成健全师资。由此,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在其建立与发展过程中,通过对于体育、德育、智育三育并举的方式,结合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促进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契合,不仅锻造了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实乃一种整全人的培养。惟有如此之才,方可能够有所担当,肩负起育人使命,自觉践行自身所扮演的人师和经师的角色责任。
2.课程设置: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融合国立师范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融合,其中既有教育概论、中国教育史、教育哲学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又有乡村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此可见,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对于沟通理论和实践,促进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理念践行。教育系科的课程设置需以对于理论课程的设置为主,在此基础上,增加对于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而实现学生理论素养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和科研并进在抗战时期,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在于其拥有具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国立师范学院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教育系也不例外,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同时,也开展着学术研究。通过教学,实现人类既有文化知识的传承;通过科研,实现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的超越。同时,教师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换和应用,确保学术的生命力。通过教学和科研并进,教师于无形之中不断夯实着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着自身的专业发展。
4.师生关系:教育爱和相互成长正如廖世承所言,将亲师爱生视为同情和纯爱,学生的成长,刺激老师的生长,实乃一副师生同游的图景。由此,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科注重融入教育爱和相互成长理念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榜样力量濡染学生。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敬爱自己的老师,真正从老师身上习得人师和经师的内涵,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爱,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以爱为前提,以对话为路径,进而促进学校公共生活场域中师生共同体的成型。通过爱与对话的方式,真正达成教育的目标,实现师生共同的成长。
5.活动:学术性、文娱性、实践性三结合国立师范学院教育系的学生活动较为丰富,涉及学术性、文娱性以及实践性三种类型的活动。其中,学术性活动基本上围绕各种讲座、读书以及征文等主题开展;文娱性活动基本上聚焦体育、各种社团活动而开展;而实践性活动主要指服务类活动,针对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而开展。通过三种类型活动的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生命的存在感,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心智空间,而且也有助于涵养学生的美好德行,夯实了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根基。
参考文献:
[1]侯怀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2]二十八年度院务行政计划[J].国师季刊,1940,(6).
[3]本院概况[J].国立师范学院旬刊,1943,(103).
[4]汪德耀.教务概况[J].国师季刊,1939,(1).
[5][9][10][13][17]孔春辉.廖世承在国立师范学院的办学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6]湖南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湖南师范大学五十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7]廖世承.在新生始业式上的讲话[J].国立师范学院旬刊,1942,(74)(75).
[8][12][16]廖世承.师范学院的使命[J].国师季刊,1942,(13).
[11]廖世承.修正《师范学院教育系必修选修科目草案表》意见[J].国师季刊,1939,(2).
[14]廖世承.抗战十年来中国的师范教育[J].中华教育界,1947,(1).
[1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