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梯面镇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

2016-04-12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花山初级中学邱建南

师道(教研) 2016年1期
关键词:监护人儿童家长

文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花山初级中学 邱建南



梯面镇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

文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花山初级中学邱建南

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和分布特点

1.梯面镇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概况

花都区梯面镇是广州市十区内唯一的山区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北缘,东北与从化交界,西北与清远市接壤,全镇总面积91.2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为主。镇下辖八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9232人,95%以上为客家人。梯面是传统的农林山区镇,8个村均为经济薄弱村,经济收入以传统种养业、土地房屋出租为主,工业少而零散,全镇没有系统的规模产业,缺乏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导致农民长期贫困。

2.“留守儿童”出现的成因及分布特点

由于梯面镇以农林经济为主,就业非常有限,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主要流向花都周边的珠三角区域,父母返乡周期短则1-2星期,长则1-2个月甚至数月之久。

由于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依赖逐渐增强,留守儿童的比例与年龄成正比关系。根据对我镇中小学生的留守调查显示,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要低于初中,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比例要低于高年级。受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分布又呈现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较少,反之较多,有旅居海外、出国务工传统的村较多。从数量上看,2013年全镇在籍中小学生1052(含外来流动儿童)人,其中留守儿童348人(本镇户籍),占33.07%,其中西坑村、联民村、横坑村、民安村256人,占73.56%,前3个行政村是经济薄弱村,民安村则是出国务工传统村,旅居海外(巴马拿为主)乡亲人数较多。

二、当前我镇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亲情缺乏,心理失衡

根据我校课题组(市级课题《梯面镇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调查显示,65%的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32%的留守儿童“偶尔想念父母”。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情绪消极,失落自卑,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行为孤僻,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岳慧兰等通过对浙江省长兴县和德清县422名留守儿童进行的心理健康测查,也发现留守儿童有恐怖倾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学习焦虑与孤独倾向等。有的研究者发现也有少数孩子在父母出外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自觉上进。但这样孩子是少数,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生比男生突出。

2.习惯不良,学习较差

调查中发现,32%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或临时监护人的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

3.教育单一,安全难保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落到了学校,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付玉萍在《民工潮引发的社会问题》中指出:由于留守儿童无人监管,出现了水塘里游泳,网吧中沉迷,公路上飞车(摩托),吸烟喝酒等现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其身体和精神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4.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的“留守儿童”生活上爱攀比,缺少社会责任感、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等,甚至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少部分“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学高年级阶段)的道德观念淡薄,道德社会化不完善,早期社会化陷入困境,人格发展存在缺陷,社会化行为产生偏差或失败。

三、解决对策

1.构建“博爱”的学校教育文化

在农村学校中,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学校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宗旨,尊重儿童的主体性,构建“博爱”的学校教育文化,创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途经和教育方法。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

(2)改进教育方法,根植于“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体现新课改理念,让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探索实施“情感教育”导师制,用爱心去弥补“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

2.丰富和推进校园关爱活动

虽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因社会和家庭而产生,但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在解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长远离孩子时,学校更应该扮演孩子第二个“家”的角色,主动承担起更多的教育义务。如通过班主任老师、团支部、学生会建立起“一帮一”、“手拉手”、“共享蓝天”的帮扶网,制订出符合地方实际和特色的帮扶措施,让“留守儿童”感受来自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校园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思念家长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集体中成长进步,培养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作风。

3.加强家校合作,完善家庭教育

农村不少家长认为父母的责任是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孰不知家庭才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例如,我校考虑到“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在家,为了方便沟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送“家长会”下乡,通过与村委合作,利用农村基层组织的“执行力”,把“家长会”送到村民家门口,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实践证明,学校敢于承担起对“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进行教育引导的责任和义务,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树立家庭教育首位观念,能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品位,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发挥家庭教育优势,达到合作教育的目的。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监护人儿童家长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