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

2016-04-12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丁清尚

师道(教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家长教师学生

文/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  丁清尚

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

文/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丁清尚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工作压力。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的工作压力

(一)教师的压力源

1.生物性压力源。主要是指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教师职业,由于长时间用嗓,很多老师都有慢性咽炎、静脉曲张、颈椎病等职业病。高中老师经过一天紧张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高强度的工作,甚至有的老师晚上还要看晚修。常常导致睡眠不够、或者睡眠不好。

2.精神性压力源。是指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很多人都会存在错误的认知结构,教师由于高强度的工作,思考的时间少,接触的群体单一,心界狭隘。很容易进入错误的认知结构而难以走出来。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分为两方面:纯社会性的,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第二类是由自身状况,如个人精神障碍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社会交往不良等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1)教师的最大压力来自教育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与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升学考不仅学校领导关注,社会、家长、上级行政部门也非常关注。从现有的评价机制来看,一个教师水平如何,往往用升学考成绩说话,学生考试成绩好,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高,成绩不好,其他成绩好也不能 “将功抵过”,为此,任教毕业班的教师参加会议特别多,假日补课也是份内的事,任教毕业班的教师压力最大,而任何教师迟早要面临升学考的压力。

(2)来自教学的压力。现在是市场经济,竞争无处不在,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甚是更加严重。评模、评优、评职、晋级等等,一切都必须依靠教学成绩。学生成绩的高低成为教师刻骨铭心的牵挂,而且这样的牵挂周期至少一直要持续一年,其实是年复一年,教师的心累啊。就这并不是唯一的累,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没完没了,电脑技术的层层压榨,都变成了教师永远的痛苦与永远的折磨。

(3)来自学生。教师越来越感觉到教书越来越难教,其一是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其二就是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如果某一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较差,校长就会收到学生的意见书——学生要求更换教师,如果教师有时发火骂了几句学生,学生会写联名信,把它寄到新闻部门,目的是把教师的过失行为进行爆光。因此,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也是教师的一大压力。

(4)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当前,家长对子女的普遍高期望和社会对学校的种种要求,使教师感到精神压力很大,甚至如履薄冰。现在的家长普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却又对什么是子女的幸福和快乐,什么是成功与成才缺乏真正的了解。他们把一些流行于世的庸俗的社会功利性的观念作为尺度,平时对子女严格要求甚少,却要教师成为这些学生的“救世主”,结果教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从社会的角度看,提倡素质教育人人都能接受,但往往是口号归口号,行动归行动,人们更看重的还是 “分数”。

据上述分析,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环境性的,其次是个人精神性的压力源。

(二)教师的工作压力应对方式

1.寻找压力源。由于个体差异性,每个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来源不同,强度不同。所以要分析压力主体的压力源是来自于何处,然后针对性的做出调整。

2.改变不合理认知。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作为一种主观感受的心理压力,必须从内部认知着手。去除非理性信念,调整认知结构,善于发现事物的积极面。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上,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有压力,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压力并不可怕,适度的压力可以成为人们行动的动力。只有过度的压力才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压力是可以缓解的,一旦发现自己的压力过大,要及时地通过合理途径,如向朋友倾诉、寻求心理医生帮助、自我缓解等途径来缓解压力,而不要将学生作为 “发泄”的对象。

3.提高个人业务素质。社会环境性压力是最主要的压力源,教育制度,社会和家长的期待,都对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样的时代要求,那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文化知识或者技术要求,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合理目标。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智力结构,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擅长的能力。合理分析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不足的地方,从而根据自己的特点设定合理的目标。既不能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让自己产生挫败感,也不能因目标短浅或者无目标而让自己毫无竞争力,没有成就感。

二、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教师的自我调适

1.换位思考认同法——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例如,当你遇到认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

2.推移时间遗忘法——有时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

3.顺其自然自我解脱法——学会自我放松,在适当的情况下想说便说 (找自己信得过的人),想休息便休息 (劳逸结合),想娱乐便娱乐 (自我发泄)……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 (追求卓越并非追求完美)。

4.注重过程淡化功利法——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例如,对待学历、职称、职务、乃至人生,都应注重努力的过程而淡化结果。需注意两点:一是你的奋斗目标要合理;二是有时做事可往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5.众人面前理智法——在众人面前最好多观察、思考,少盲目表现自己。人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当自己在众人面前盲目表现之后,却后悔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损自己的形象而忧心忡忡。

6.更新环境自我调节法——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内养花、美好事物的想象、恐怖事件的回避(耳不听、眼不见、心不烦)。

7.音乐与生理保健法——各种声音通过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谩骂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因此,你可以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以缓解不愉快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习惯极为重要。同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不容忽视。

8.自信自主激励法——即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赖的。每桩伟业都是由信心开始。

(二)环境制度的支持

1.教师评价制度方面:教育内部要为教师 “减负”。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中尴尬不堪的教师们,学校和教育部门是否可废除使教师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的以 “学生考分和升学率”来考核教师的一系列评定标准,切实制定新的工作量、工作质量考核标准,以减轻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2.社会和家长期待方面:社会和家长要为教师 “减负”。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家长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艰巨性、特殊性,不要把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全都压在教师身上。对教师的要求应该合情合理,使教师力所能及,不要赋予教师太多的角色和过高的期望。

3.学校的环境氛围方面: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场所,物理环境和心理氛围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感受。学校可以建立心理辅导室,茶水吧,休闲室等功能区,让各位老师有安全的心理空间放松自己。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家长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教师如何说课
我心中的好家长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