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生活,感悟『大语文』——语文单元主题综合活动课有感

2016-04-12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赖海燕

师道(教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秋景诗句季节

文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 赖海燕



走进生活,感悟『大语文』——语文单元主题综合活动课有感

文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赖海燕

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走进生活,放眼自然,稻海金浪,老树枯藤,四季更替,物事流转,这一切都浸润着语文的气质,飞扬着语文的才情。为何不让孩子出去走走,听落叶在脚下浅浅低吟,看大雁在天空款款南飞呢?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以“我们认识的秋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一、秋诗——古人秋思浸润语文才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宋代诗人叶绍翁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萧萧……”;而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到来时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独在……”在老师的引读下,孩子们充满感情地背诵了这两首饱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营造了走进秋诗的浓浓氛围。

接着,秋诗小组的学生展示了他们在课外搜集到的关于秋天的古诗。古诗意境幽远,给人以丰富想象。孩子们先把收集到的古诗抄写在小黑板上,读通、读顺诗文,再寻找诗文背后的故事,读懂诗意。如《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而这首诗后面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秋诗小组的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让全班同学对秋天更是多了一份感悟。在语文教育中,古诗文一直是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古诗文对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以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至关重要。

而“诗配画”的活动是快乐而有收获的。孩子们把秋天的一处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做成头饰,邀请其他小组的成员参与活动,把黑板上描写秋天的诗句与画相配。孩子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读诗、想象画面,参与活动,一气呵成。一场活动下来,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更积累了不少描写秋天的诗句,感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丽图景。

二、秋景——自然之美熏陶语文韵味

大自然是一切知识的起源,是智慧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出发点。在自然中汲取营养,感受自然美的熏陶,是大自然送给语文教学最好的礼物。秋景小组的学生得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去闻闻花香,听听鸟语,放放风筝。他们发现,秋天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在展示汇报时,孩子们的表现真是让大家耳目一新。王炜斌同学带上了他在橘子树旁照的一张照片,并顺口吟出:“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而陈信有同学展示了他登山时的照片,描述了他在登山时的感受:秋高气爽,正是登山好时节!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把在查找资料时认识的关于秋天的词语收集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秋天,如此美丽,秋天的词语,你能灵活使用吗?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排了一个相声,名为“秋天之最”,把描写秋天的词语用得生动鲜活而又让人捧腹大笑,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问苍天什么季节最忙?秋天,多事之秋;什么季节最公平?秋天,平分秋色;什么季节最简单?秋天,一叶知秋;什么季节最长?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什么季节最爽?秋天,秋高气爽;什么季节最险?秋天,秋后算账;什么季节最暧昧?秋天,暗送秋波;什么季节最成功?秋天,春华秋实。祝大家秋天各有收获、快乐多多!

三、秋话——文字之美浸润语文学养

秋天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走进秋天,孩子们看到了它,听到了它,感受到了它。课堂上的交流与展示,创设了情境,积累了词语和诗句,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欲望。这时,孩子们对秋天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正盼着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呢!这时,我抛出了“当堂训练”:

写话练习:借助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画面,运用自己的感官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描绘你感受到的秋天。

秋天到了,。秋天真美啊!

当堂训练的设计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课堂上积累了这么多的词语和诗句后,在对秋天有了切身的感受与体会后,学生已经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了。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有温度、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学。语文教学,并不只局限在课堂之中,更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体验、感悟,让语文学习成为真正的“大语文”。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秋景诗句季节
摄影·美好安徽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秋景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画秋天,写秋景
羊艾茶园秋景
花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