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后教”理念下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研究

2016-04-12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李仕勇

师道(教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研学学案

文/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  李仕勇

“研学后教”理念下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研究

文/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李仕勇

研学后教,是以哲学实践论、人脑科学、现代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教师“三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为前提,以 《研学案》为载体,以 “研学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形式,以教师 “三讲” (重点、难点、关键点)为原则,促进学生多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范式。“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学情、学法和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钻研知识和方法,生生互动,提升能力。“后教”主要针对学生钻研后存留的困惑与问题,展示交流,生生互教,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再进一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  “研学后教”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要以 “研”为前提

任何形式的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学的任务都要服务于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进行全面复习,巩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编制学案前要认真研究 《考试说明》和 《数学课程标准》,以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研究所教知识点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关联性,以确定教学中培养学生何种思维能力;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对学生进行哪些学法指导研究知识规律;研究各知识点的衔接,以确定知识的编排顺序,力求有利于学生归纳,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系统地规划复习和训练的内容,帮助学生把零星分散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找出各部分内容的规律性与联系点,使得知识网络能够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以此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在编制复习学案时,各个研学案承担的任务和功能必须能构成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保证知识点全面,学案的纲、线、点的脉络要非常清晰,在初步划分好知识章节之后,研学案在按章节设计的同时,也要考虑知识章节之间的联系,学案学习的先后顺序等,所以,复习学案编制必须以 “研”为前提。

二、  “研学后教”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要注意学习目标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研学后教”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要遵循目标引领,任务驱动的基本理念,以目标为引领,以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中的目标指引不同于由外部目标驱动的传统学习与教学。首先,学习的目标不是从外部、由他人设定的,而是形成于学习过程的内部,由学习者自己设定的。其次,学习目标的形成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真实任务有关。在学习的进程中,学习者可以从学习的需要出发,对初始目标进行分解或将其转换为其它目标。因此,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设计时的学习目标定位一定要合理准确,在不脱离考纲的前提下,目标设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情,还要有知道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要有针对性,又能让学生觉得所学即所需,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每一个学案的学习目标设定要有三个层次:有学生必达的,有学生 “跳一跳”能 “够得着”的,还有学生需要提高的。学习目标的表示还要具体可测,可操作可检测,务求每个学案的学习都是一个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效果明显可测的高效学习过程。

三、  “研学后教”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要坚持基础性和梯度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高考数学复习时,有一个指导思想必须十分明确,那就是所做的题不过是一种知识载体,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这一知识载体去发现、挖掘抓住数学中不变的内涵。那么,不变的内涵是什么呢?首先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是数学的通性通法。全面、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用概念是高三数学复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研学后教”强调学生“学”在前,教师 “教”在后,因此,学案设计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还要注意一定的梯度性,要让学生在课前有所做,课中有所听,课后有所悟,学案宜用题组训练的形式来设计,每个题组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梯度,让学生小步台阶,逐步建构起数学知识体系。课前由学生通过“课前练习”梳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课中通过 “知识迁移”及“能力提升”,让学生带着课前不懂、不知、不会的东西,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 “导”来解学生课前的 “惑”,课堂教学中心就是解决难题,培训思维方法与习惯上。通过题组教学,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既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有能让优生得到足够的思维训练,符合“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四、  “研学后教”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要坚持自主性和合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研学后教”提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课前 (课后)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可以独立完成,可以合作完成,主体性很强;课间,学生只是研究问题,研究不懂、不会、不知的问题,重点发挥小组讨论形式,使之互相学习,互帮互助,达成能力培养。因此,高三一轮复习学案设计时就要考虑学生学习时自主性与合作性的结合,在目标引领下,设计“基础练习”“知识迁移”“能力提升”三个有梯度的题组训练。“基础练习”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前自主独立完成的 “基础训练”部分,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自信地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教室成为 “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参与式教学。“知识迁移”通过各组学生的交流展示、自我组织和澄清,充分发挥数学交流的驱动力作用,让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提升”部分,让优秀的学生通过展示、陈述、交流,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可见性。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研学学案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乡愁导学案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让游戏“畅游”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索
反复确定 使研学问题显出实效性
利用“研学案”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