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6-04-12曹艳娥冯彩霞敦煌市医院心血管内科甘肃敦煌736200
曹艳娥,冯彩霞(敦煌市医院心血管内科,甘肃敦煌736200)
特色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曹艳娥,冯彩霞
(敦煌市医院心血管内科,甘肃敦煌736200)
摘要:探讨特色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1日—2015年10 月31日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名患者。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与特色护理(特色护理是指针对冠心病介入患者制定的音乐疗法加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观察组术后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2%,明显少于对照组25%。在住院期间,术后卧床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实行特色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术;特色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进而人们各种各样的病种多,发展快。近些年来,我国35~64岁之间的冠心病人群发病率明显呈上升状态。冠心病最高发病率为108.7/ 10万,北方省市普遍高于南方省市[1]。2009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粗率为94.96/10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质量[2]。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是有效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途径,创伤小,恢复快等有点,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因此,介入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效果相当重要,为了探讨特色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敦煌市医院2013年6月1日-2015年10 月31心血管内科收治做介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共计96名,男54名,女42名;最年轻的32岁,最大的63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人。观察组年龄在32~63岁,平均年龄在(49.85±1.97);对照组年龄在34~61岁,平均年龄在(50.11±1.7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异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给与常规介入术后护理。
1.2.2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与特色护理,用音乐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心情舒畅颐养心神,同时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忧郁、恐惧的情绪,增强其应急能力。在音乐疗法的同时配合以舒适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不舒适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满足其需要,维持身心的最佳状态,增加患者满意度。1)分散注意度,放松心情。手术治疗患者不管在术前、术中、术后都比较紧张、恐惧,情感复杂,心里焦虑。选择患者喜欢的轻音乐,在术前、术后合适的时间每天播放半小时,协助患者舒缓自己身心,放松身体,利于休息促进疾病恢复。2)加强技术,消除诱因。针对可能造成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情况,可以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术前心理指导和全面查体。术前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方式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刺痛及其他不良反应,告知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过度焦虑、紧张。同时,对患者做好相关心脏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血常规与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基本功能检查等,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条件,并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做好个性化处理,不宜禁食过长,提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重视程度,预防出血、渗血以及低血压等的发生,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患者进行补液处理。手术治疗过程中,要把握穿刺的技巧和穿刺位置,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避免因反复穿刺操作对患者的血管造成伤害。尤其是对合并血管脆性增加的老年患者,反复穿刺造成损伤的风险大大增加。同时,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过高或者过低引起的压迫止血困难情况。把握穿刺的深度,防止穿透动脉引起渗血诱发假性动脉瘤的情况出现。拔管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抚慰与心理调节工作,缓解患者的情绪,或者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转移患者的关注重点。同时,拔管速度要快,尽量减轻患者的刺痛感觉。而并发静脉血栓的患者,可以通过肢体、皮肤等的颜色、性状等的观察来进行预防,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则应对抗凝剂、肝素等的使用量进行控制,对其进行处理时可根据瘤体的大小选择不通过的方式,瘤体在3cm以下可不作外科处理,在3cm及以上则需行压迫修复,并发动静脉瘘的患者则要特别重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发现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的情况,要及时汇报主治医师并处理。3)心理舒适护理。详细向患者讲解介入手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信任,以最信任和最佳的精神状态配合手术,手术能够更顺利,减少不利因素出现。此外,做好家属的心理指导,家属是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柱,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能让患者更加乐观的面对一切困难。4)环境舒适护理。对于任何一个陌生的环境,谁都会对其产生抵触情绪。为患者清楚的介绍病房、手术室等环境,让其做到心中有数,轻松进入治疗环境。5)生活护理。患者术后一定要卧床24h,术侧肢体绝对制动12h之后如穿刺部位不出血,身体可平移,适当变换患者体位,手伸进患者腰部和骶尾部进行按摩,增加舒适感。鼓励患者多饮水,适当输液是必须的,24h入量应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与术中造影剂的用量而定,建议术后4h内输液量达到24h输液总量的1/3,饮水也是宜早不宜晚。以便尽快排出造影剂。术后即可协助患者进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
1.3按医嘱的推荐应用抗凝药物和药物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极容易出现急性血栓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危险性大,所以严格掌握肝素剂量和术后用药时间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后6h5000IU腹部皮下注射,一天两次,通常7~10d。在抗凝用药期间,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血肿及皮下淤血,本组有10例出现皮下血肿,有2例出现皮下渗血。
2 结果
通过护理模式的不同,两组患者的种种表现有所不同,通过以上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护理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是冠状动脉内膜形成粥样班快,造成动脉腔发生狭窄或阻塞,使血液流动受阻,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出现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临床症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部位,用球囊扩张狭窄的官腔,植入合适的支架,使血流恢复,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介入治疗往往采用局部麻醉,整个过程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创伤及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特色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重点,尊重患者,从患者的心理上、生理上和精神上达到一个舒适愉悦的状态,使患者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去完成手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提高医疗质量,增加医院护理满意度。
冠心病介入治疗分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两种[3]。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治疗效果好,可以避免开胸手术创伤,现在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和血液循环重建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常规治疗[4]。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病发作的影响因素多,通过针对性的全面的术后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患者的康复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本结果显示,特色护理的融入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而主动参与的情绪,降低患者的疼痛度,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玉梅,韩婷.冠心病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11(1):348-349.
[2]张俊英.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118-120.
[3]田金萍,李秀珍.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2):718-720.
[4]王丽姿,李亚洁.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后重度股动脉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6-18.
中图分类号:R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