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网络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2016-04-11王海燕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实训体系专业

王海燕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市场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络专业通过几年的探索,建立起高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4-0147-03

Exploration 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Network Professiona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Hai-yan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ai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practical talents for the market, the key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very important. Through several years of exploration,the network professional in Jiangsu Institute of Economic&;Trade Technology, establishments an efficient three-dimen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graduates.

Key words: three dimen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1 概述

高职网络专业学生的培养面向各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岗位群,能进行计算机操作维护,计算机局域网的设计、安装、调试;计算机网络通信产品的系统集成;广域网的管理、维护;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网站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可在软件园、高新技术园区、各大电脑公司、网络公司、网站、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信息部门中从事网络管理、网站维护、网页设计与创意和电子商务等工作。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高职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探索至关重要。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必须建立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2 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1 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我校网络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使学生获得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知识,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在实践中灵活应用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网络专业基本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网络领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职业素质;三是创业能力;四是职业资格证书。

3)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认真积极和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合作能力。

2.2 网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修改和制订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案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市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也应该是动态的、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变化的。根据教学目标,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

经贸学院实行严格的“双证制”,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大学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网络专业选定权威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选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内容和考试要求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之中,课程设置与网络领域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转业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多形式教学。

网络专业针对每一个课程,都制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标准,实践课程标准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时间(课时)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

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超过1∶1。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50%,不少于24周的整周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2)网络专业理论教学体系

总结起来,网络专业的毕业生的岗位分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应用三个子领域,因此,将我校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分为三个方向进行模块化教学。如图1所示,网络建设模块学习内容主要有网络需求分析、拓扑设计、设备选择和安装、网络功能配置与调试等,毕业生面向的岗位有网络工程师、布线工程师和系统集成工程师等。网络管理模块学习内容主要有网络维护、网络性能监控与分析、网络故障排除等,毕业生面向的岗位有技术支持、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网络应用模块学习内容主要有网站开发、web程序开发、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等,毕业生面向的岗位有网页编辑师、网站维护与优化人员、网站推广人员等。

3) 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学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网络专业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总结出了“四维基点,三方立体面”的网络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理念,如图2所示:

我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分四个层次,四个层次互相联系,层层递进,不仅培养学生对网络理论知识的时间应用能力,还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和岗位责任感,为他们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1)第一层——教研。教研阶段由教师和企业参与,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完成,主要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去企业调研、市场调查种种方式,制订出适合市场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重中之重是确定出学生在学校三年中的实践任务,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2) 第二层——实操。实操阶段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学校的网络实训中心完成,适合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到大学二年级上半学期的学生。学生针对每个理论学习知识进行独立实验,如双网搭建、子网划分、域的搭建等,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实验和理论学习结合最紧密,因此,与理论教学体系相结合,也分为三个实验模块,相应的试验区域也分为组网区、管网区、用网区,在每个区域,培养学生不同的网络领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第三层——实训。实训阶段教师和企业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适合大学二年级下半学期到大学三年级上半学期的学生。学生分组进行综合性的网络项目实训,如网络工程实训、网络系统集成等。实训教学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网络企业资深人员给予一定的现场教学和指导,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团体合作精神和岗位责任感。由于企业技师只能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实训教学任务实施指导的主体还是教师,因此,在教学活动进行前,负责综合实训教学的教师要定期排向企业,了解企业运营,明确岗位职责,深入企业一线岗位,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素养。

4) 第四层——实习。实习阶段适合大学三年级上半学期到大学毕业前的学生。学校推荐或者毕业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在实际的企业里运用大学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岗位实践。实习阶段在校外企业里完成,学生脱离教师,走入工作岗位实践学习市场一线技术人员的工作,为毕业后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2.3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3个方面。

1)组织管理

由学院教务处实训管理中心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系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2)运行管理

制定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并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践课程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根据行业的实际任务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3)制度管理

制定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和教材,实践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卡、实验报告等实践教学文件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

2.4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较完备、先进的设备设施,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相应教材三个重要方面。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四条标准,强调“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共性,更要具备进行技术应用与开发的特质,即要具有“双师素质”。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培养“双师型”教师。定期选派智能网络教研室教师到发达地区的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带头实训锻炼;对新设置的专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转行,通过进修实训获得职业资格。二是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到社会各行业中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2)实训基地建设

网络专业在现有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保证专业必修实践课100%的开出率。为了满足校内实验和实训教学,将现有实验室改造为智能网络实训中心,兼有实验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功能。

“智能网络”实训中心在满足教学的同时,可以为我院教师提供一个用于教学研究和软件开发的平台,通过对现有软硬件的使用,提出更符合智能网络技术发展方向的需求目标。中心建设注重仿真性、先进性和完整性,尽可能仿真或模拟职业环境,特别是专业实验实训室能够直接接触生产一线已经成熟且广泛使用的技术,模拟岗位环境,使教学环境和条件接近生产一线。

“智能网络”实训中心还可以提供对个性需求和社会化长期发展的技术理念,在企业BYOD智能终端管理、云计算平台搭建及资源不出还未完全进行推广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即可通过“智能网络”实训中心的实践操作对最新的概念和技术进行验证,了解当前还存在的优缺点和实际运行中的弊端。为完善基于BYOD、云计算平台等最新技术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补充。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基本目标为每学期学生下厂实习至少一次。各系部根据此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规模,制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3)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教材建设上,为此,我系智能网络专业积极研发适合职业教育中培养实用性网络领域人才的专用教材,比如我专业带头人李畅主编的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

2.5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

本网络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高认识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评价上,采取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机制。

3 结论

好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在近几年的高职高专学生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在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方向多次获得国赛第一和省赛第一。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理念突出了教学体系的模块化、系统性,使学生学习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效地提高了网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组.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 10(1):47-48.

[2] 李兵.构建系统的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报, 2008(3):57-59.

[3] 魏威. 试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职业, ,2008(30):148-149.

猜你喜欢

实训体系专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