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思想贡献和学术地位
2016-04-11高专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高专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三晋人文
荀子的思想贡献和学术地位
高专诚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从对社会现实和历史进程产生影响的角度看,荀子是中国古代最有贡献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贡献有二:一是他儒法兼容并存的思想;二是他对孔子、孟子以来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调整、深化和发扬。荀子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对先秦时期三晋思想和学术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荀子;思想贡献;学术地位;三晋文化
从对社会现实和历史进程产生影响的角度看,荀子必是中国古代最有贡献的思想家之一。
一、荀子的思想贡献
(一)荀子思想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儒法兼容并存的思想
荀子从理论上全面合理地论证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如何能够并存于社会现实和政治现实中的问题。世称荀子思想“杂王、霸之道”或“礼、法并重”,虽然也是从这个角度作出的观察,但并没有强调荀子所主张的儒、法可以并存,可以共同作用于现实,甚至相得益彰的问题。当然,对于荀子在主张儒、法并存的同时,认为儒家之礼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问题,研究者中还有不同的声音。实际上,如果认真阅读《荀子》,这种不同看法是不应该有的。
正因为荀子认为儒、法可以共同有益于社会和政治,所以,他对这两家思想的研究和思考都非常全面和深刻。这与荀子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现实有关,也与他的思想传承、社会阅历以及学术历程有关。特别是后两者共同促成了荀子思想的理性主义精神,使其能够从容而不偏激地看待社会和政治,看待思想和文化。
荀子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系统化,包括深化两家思想的主要范畴,连缀两家思想中各自主要概念间的关系。传统上认为荀子是先秦学术的总结者,这只是问题的一半。问题的另一半是,荀子之所以总结学术,目的是为了突显儒、法思想及其能够相互容纳的那些方面,以便形成一个新的有血有肉的完整的思想体系,更有效地影响现实。荀子做到了。如同所有深刻影响历史的伟大思想家一样,荀子的思想虽然没有被当世完全采纳或遵从,但在他身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儒、法共存的政治愿景,儒、法共同作用于现实的时代,终于在西汉中期完成,直到今天。
(二)荀子的另一项伟大思想贡献,是对孔子、孟子以来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调整、深化和发扬
荀子坚持了孔子、孟子以来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即把道德修身、道德教化、道德约束政治放在其思想首位,强调以先王之道、圣人之道或仁义之道治天下。尽管荀子非常重视法治的作用,但在每一个法治的环节,都没有忘记强调礼义的核心地位。
荀子对于孔孟之道理想化的内容有所调整。比如,对于孔子的德政和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一方面以德政和仁政思想为基础提出王道思想,同时,也立足现实,强调了霸道的现实有效性。再比如,对于孟子的性善论,荀子认为现实性不强,所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性恶论,以期更有效地强化儒家教化的力度。
荀子对于孔孟之道简约之处加以细化。比如论“勇”,孔子仅强调礼义之勇,孟子分别了有理之勇与无理之勇,荀子则细化为上、中、下“三勇”。再比如,对于传统儒家所看重的圣人、仁人和君子,孔子和孟子都是一概而论,荀子则细分为若干层次,主张应该有各种类型的圣人、仁人和君子,以便更好地发挥儒家道德修身体系的作用。
当然,荀子思想对儒学最突出的贡献,也是对孔孟之道的补充,即用法治精神来补充儒家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力度,以使传统儒家更有效地应对现实。传统儒学虽然并不完全排斥法治,但孔子和孟子都没有正面论述过法治问题。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全面考察和深入思考,荀子明确肯定了法治的有效性,并从正面讨论了如何推进法治,以及如何以儒家的礼义约束和提升依法治国的问题。对于儒家以德治国和法家依法治国的深入思考,既是儒家思想的全面提升,也是大一统帝国必须具有的治国之道。
(三)荀子思想是在博学多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中国思想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思想家能够像荀子那样博学多识。在《荀子·赋篇》中,甚至记载了荀子对云、蚕、针等事物的描述,似乎已经超出了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关注范围。但是,在描述和说明这些事物的时候,荀子却情不自禁地把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表现于其中,比如称云是“功被天下而不私德者”,称蚕是“功立而身废,事成而家败”,称针线之德为“功业甚博,不见贤良”,这就说明,荀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是建立在观察和思考社会、人生基础上的,是非常接地气的。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丰富多样的思想样态,荀子采取的是认真考察、虚心学习、积极应对、严厉批判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全面、系统、深入的主张。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当我们在阅读《荀子》十万言的时候,对于他涉及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方方面面的深入论述,通常是难以全面理解和把握的。这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如果缺乏广阔的胸怀和广博的知识积累,是难以与荀子展开对话的。
二、荀子与三晋文化
在有关先秦思想史和学术史研究方面,遍览所有综合性的重要著述,晋和三晋地区一向不被作为一个有着明确发展线索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在先秦思想史和学术史的研究方面,学术界并没有把晋和三晋地区作为一个有着独特地位的发展单元来看待。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三晋地区的思想发展在先秦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的地位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有着独特的发展脉络和整体成就的。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刻意夸大晋和三晋地区的重要性,而是希望从一个新的、合理的视角去审视先秦时代思想和学术发展进程,从而加深认识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去审视,我们才特别提出了荀子思想和学术成就的历史定位问题。
荀子的思想和学术成就是整体的先秦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是,因为荀子的思想和学术成就源于晋文化,深受晋文化的启迪和塑造,所以,从晋文化的角度看待荀子的思想和学术成就,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中国古代的思想学术发展,从孔子时代开始,正式进入了传统上所谓的“私学”时代。也就是说,从孔子开始,才出现了以个人的思想和学术成就为特色的新的思想文化发展进程。在此之前是“官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思想家以个人身份传播思想文化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被允许的。孔子之后,大批的孔子弟子成为有成就的思想家,最著名的是所谓的“孔门四杰”,即孔子晚年收授的四位年轻弟子,他们是曾子、子夏、子游和子张。
子夏(卜商)是三晋人氏,从三晋地区进入孔门,又在孔子去世后回到三晋地区。子夏是魏文侯的老师,魏文侯的重要大臣也几乎都师从子夏。子夏虽然未在魏国做官,但他的思想却深刻影响了魏国的政治、经济和法治建设。子夏在政治上,坚持孔子所主张的“以德为政”;经济上主张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法治上主张建立严格而健全的法治体系。他的这些思想在魏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对于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为战国初期魏国国势的不断加强,子夏及其思想的影响力在魏国国内及其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而持久的影响。
子夏以其在孔子门下的学术所得,整合性地推动了三晋文化的发展,应该说是全面推动晋文化发展的第一人。从时间上讲,子夏是晋文化史上的第一位思想家和学术家;从思想传承上讲,子夏思想是孔子儒家思想在三晋地区的发展;从思想成就上讲,子夏创立了三晋儒学,启迪了三晋法家;从历史贡献上讲,子夏培养了一大批三晋思想家,影响了包括荀子在内的三晋思想家,奠定了晋文化的历史走向。所以,要定位荀子的思想和学术地位,必须明确子夏的思想成就和影响。荀子的思想学术成就,是对子夏思想和学术成就的继承和发展。先秦时期晋文化的发展,就“私学”角度看,是始于子夏,终于荀子。
从先秦时期晋和三晋思想、学术发展的角度定位荀子的思想和学术成就,从对子夏之学的继承和发展角度审视荀子的思想和学术成就,至少应该有四个方面的着眼点,当然也就至少应该有四个方面的重新认识或全面理解。
(一)荀子与三晋儒学
子夏之学在三晋地区的传播,最终形成三晋儒学。三晋之儒始于子夏,到战国中后期出现了荀子之儒,最终形成了三晋儒学的整体脉络。
荀子的出生地是紧邻魏国东部的赵国郇邑(在今山西西南部),他50岁之前也主要活动在以郇邑为中心的地区。荀子在郇邑的活动年代距子夏去世大约百年左右,从地域和时间上讲,荀子肯定有大量的机会接受子夏之学,并受到子夏之学的影响。子夏思想在魏国的重要继承者之一是弟子李悝。李悝的主要贡献在经济思想和法制思想方面,其前者是子夏思想的重点,后者则是荀子思想的重点。李悝思想很可能成为子夏思想与荀子思想之间的传递者。
荀子把子夏创立的三晋儒学推至高峰。儒家坚持以道德治国,认为道德修养和道德标准是千古不易的法则。这种指导思想,使其容易漠视对实际政治形势的分析和理解。子夏出自孔子之门,但他对孔子的政治追求并不是完全继承或一味模仿,而是结合三晋实际情况,作出新的调整,取得了可观成效。在荀子儒学中,鲜明地体现了子夏儒学的这种精神。清代学者章学诚认为,荀子之学就是出自子夏儒学。三晋儒学从子夏开始,到荀子时代走向了成熟。荀子儒学不仅适应了当时天下政治和社会的需求,也奠定了三晋儒学和三晋法家的思想基础,把子夏儒学的核心精神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是推动三晋儒学发展到了至高点。
(二)荀子与儒家经典
荀子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子夏思想,而且在早期儒家重要典籍的传承方面,也是子夏一派的主要继承者。
子夏年轻时就追随孔子,成为孔子后期弟子中的佼佼者。在历史上留下名姓和业绩的孔子弟子都有其独到之处。孔子在世时曾把当时有成就的弟子分为四类,史称“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子夏与子游一道位列“文学”之科。
在孔子时代,“文学”一词专指文物典章和礼乐制度,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人文科学,而子夏尤其擅长对自古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的研究。根据《论语》记载,孔子曾充分肯定子夏对《诗经》某些诗篇的看法。事实上,子夏对经籍的研究,不仅限于思想评说,还有文字方面的考核。据记载,有一次,子夏经过卫地时,一位读晋史的人将标明时间的“己亥”二字错读为“三豕”,子夏便明确予以纠正。总的来说,孔门众多弟子各有所长,但在研究典籍并将研究所得运用于实际方面,子夏的确付出过特殊的辛劳,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到了汉代,朝廷明确把儒家经籍规定为正统经典,所以,经籍的传承脉络就成为学术界的主要论题之一。因为子夏在儒家经籍研究方面颇有成就,汉儒便把许多儒家经典的最早传承之功归于子夏,认为正是子夏把孔子所校正过的典籍传授给了后人。比如《诗经》、《尚书》、《春秋》和三《礼》等,在后世流传中,都得从子夏说起。尽管这种归结还有许多不确定之处,但总体上说,子夏儒学对于儒家传统典籍的研究和传承,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研习和传承儒家经典方面,荀子是子夏一派的主要继承者。特别是《诗经》和《春秋》,历史上更有明确的传承线索,证明荀子之学对子夏之学的继承和发展。在《荀子》中,儒家“五经”都是被经常引用和直接论说的对象。荀子还是研究礼和乐的专家,到了汉代,这方面儒家经典的流传都被儒生们与荀子挂起钩来。汉儒认为,儒家“五经”都经过了荀子的传承。这虽然有攀附名人的嫌疑,但汉儒之所以选择荀子为“五经”的传承始祖之一,也并非空穴来风的。
(三)荀子与三晋法家
战国时代最具进步色彩的是法家思想,战国法家就是直接来源于三晋地区,并在三晋地区逐渐发展壮大的。三晋法家的明显特点,就是既有注重实际的法家政治家,也有成就非凡的法家思想家。三晋法家的起源,既与晋和三晋不断进行的变法活动有关,也与三晋地区不断涌现的思想家有关,在这些思想家中,最早的是子夏,最晚的是韩非子,在子夏与韩非子之间的则主要是荀子。
在子夏注重实践的儒学思想中,主要是发展经济、选用贤人、学以致用等内容,这些思想既是法家思想的核心,也是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子夏和荀子的思想虽然本质上是儒家的,但却为法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各个时期的思想准备。在战国前期,子夏思想是法家思想的开端,并由李悝和吴起等人发扬光大。到战国后期,荀子思想继承了子夏思想中的积极面,并由他的弟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最后完成。
在荀子的礼学思想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隆礼重法”学说,这一学说与子夏儒学一脉相承。传统对于“礼”和“法”本质的理解是,“礼”是要防患于未然,“法”则是惩治已经发生的罪行。在荀子看来,礼是治国的根本,法则是治国的手段。早期儒家偏重于礼,致使奸邪之人有机可乘,容易犯上作乱,难以约束其行为。为了纠正这样的偏颇,法家一味地强调法治,又容易使人表面上规规矩矩,内心却始终潜伏着犯罪的动机,一有机会,就有可能爆发。所以,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的思想,直到认为儒法可以兼容、可以共同作用于治国理政,就是想弥补传统儒、法两家的不足之处。事实上,在战国初期魏文侯治国精神中,礼法并重的思想已经初步形成,子夏对魏文侯思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子夏本人对礼乐制度颇有心得,他自己在西河设教,是孔子儒学重礼的具体表现;但子夏又有太多的著名弟子归于法,说明子夏思想中重法的倾向也是存在的。
荀子的政治思想虽然以礼为根本,但由于对法律的重视和全面论述,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感觉到他的思想重点更在法而不在礼。他的两位重要弟子韩非子和李斯,一位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一位成为秦国和秦朝立法与执法的主要人物,应该说都与荀子思想的这种倾向有关。
荀子的法治思想表现了荀子思想中始终如一的战斗精神,这正是三晋思想家一贯的思想作风。平心而论,孔子的思想是比较理想化的,而子夏和荀子的思想则相当注重实际。子夏思想孕育了早期三晋法家,而荀子的思想则为法家思想的最后完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荀子与三晋名家
荀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还是一位逻辑学家。
先秦时代所谓名家,也称名辩家,即当时的逻辑思想家。中国古代没有形成如西方近代思想史上一样系统的逻辑学,但这并不是说古代中国人就不讲究思维训练、不讲究语言规律。西学中所谓的归纳、判断、推理、定义等逻辑思想,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只是中国的名辩家遵循了一个不同的思维体系。春秋战国时期是名辩家大量涌现的时代,三晋地区集中出现了一大批名辩大家。这些三晋名家掌握了相当的历史知识,形成了个人的思想体系,然后凭借其妙口生华的辩术到处传播自己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思辨和逻辑思想。
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基本概念是“名”,最早是由孔子提出并使用的。孔子提出“正名”的逻辑思想,是要用概念和名分去规范社会。孔子的这种逻辑思想是现代逻辑中所没有的,这种逻辑不能叫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应该叫做社会政治逻辑。孔子之后,研究“名”的人更多了,他们的研究已不再注重名对实的规范作用。他们意外地发现,名与名之间有许多非常奇妙的关联,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推演、证明。由一个名可以证明或否定另一个名,比如公孙龙就推演出“白马非马”的逻辑结论,乍看起来非常荒谬,完全违背生活常识,但当时的人们却无法从道理上驳倒它。至于现代人,也只认识到了它的逻辑推演过程,而要完全否定它的意义,也难以做到。
鉴于名辩思想给人们带来的思考困惑,荀子全面分析了辩的本质。荀子认为,辩,即议论争辩,应该分为君子之辩与小人之辩。在列国纷争时代,游士争先陈述自己的思想和本领,没有争论是不可能的。天下人都在议论,但议论的内容却不一样。君子议论的是仁义,小人议论的是名利。君子认为,如果能够讨论仁义,就认真地讨论;如果不能讨论,他们宁肯保持沉默。小人则没有这种进退取舍,小人的辩论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因此,他们有理也说,没理也说,以至于逞强好辩、无理取闹。
荀子逻辑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名,其二是辞,其三是辩说,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讲的概念、判断、推理。关于这三者的含义及其关联,荀子指出,实际事物混乱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于是给它起上名字加以辩别;命名之后不能让人明白,就用相关的事物来形容它;形容之后仍然不太清楚,就解释其所以然的道理;解释之后还不明白,就反复加以辩明。这一番步步深入的解释过程,就是今天的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手段的运用。
荀子本人非常重视概念的准确性和推理的合理性,《荀子》中专门有一篇叫“正名”,说的就是以正确的、并且能够让人明白的方式陈述思想学说的问题。在这篇论文中,荀子也批评了名辩家许多“辩而无用”的命题和观点,如“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等。类似的命题,虽然从逻辑思辨的角度能够说得通,但却有碍于道德教化和治理国家。显然,在对待名辩家的态度上,荀子还是坚持了传统儒家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的作风,同时也影响了像韩非子这样的法家人物对待名辩思想的态度。这样一来,三晋的名辩之风就带有更多讲求实用、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与三晋思想的整体发展方向保持了一致。
(责任编辑王怡敏)
K82
A
1008-9012(2016)02-0067-05
2016-04-25 作者简介:高专诚(1963— ),男,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三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