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文本意义构建与生成
2016-04-11李远兰陈峻俊
□ 李远兰 陈峻俊
浅析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文本意义构建与生成
□李远兰陈峻俊
笔者对豆瓣中关于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133条短评进行梳理与统计,其中“霸权式”解码占3.01%,“协商式”解码占12.03%,“抵抗式”解码占39.85%,“创造式”解码占45.11%。通过对短评的分析发现:《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纪录片在中国的传播,受众不仅不赞成纪录片中的观点,而且还抨击BBC不客观,责备BBC在诋毁中国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传者与受者的文化符码不同,对文本意义的构建与生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意义生成
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在2014年2月19日上映,但几个月之后该纪录片被屏蔽,中国有关部门屏蔽纪录片是为了不让中国受众观看该影片,归根究底,有关部门认为纪录片中关于武汉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是泡沫经济,在不久的未来将会化为虚无,中国老百姓看似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其实将要面临着重大经济危机的观点会影响中国受众,从而导致民众产生巨大的负面舆论压力。然而,笔者通过对豆瓣中关于BBC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短评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受众接受纪录片观点的比例只有3.01%,而39.85%的受众是抵抗片中的观点,45.11%的受众对纪录片呈现的观点不感兴趣,反而对BBC拍出这样的作品给予负面评价;虽然有12.3%的受众赞成片中的观点,但并没有表现出极大的负面情绪,只是非常平淡地认为纪录片表达的观点部分正确,如一些短评“世界观不同,这是可以理解的啊,言论自由也是提倡的,别人的观点也该尊重,即使是在黑中国什么的”,“提供了不一样的看法,核心观点是武汉有债务危机,而且时刻暗示观众中国整体存在高负债的问题。其实30多个大城市里面,只有数得出来的几个存在高负债的问题。而且武汉是绝对可以原谅的,因为武汉是中西部城市,东部增长收敛以后就是西部的爆发,让我当武汉市长我都知道要借钱,越多越好”,等等。由此可见,针对外来对中国负面形象建构的信息传播,受众并不是积极地迎合他们的观点,相反,受众对于诋毁中国的外来信息具有极大的抵触情绪,表现出一股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一、研究方法及意义
本文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的豆瓣评论进行统计,豆瓣中显示关于该纪录片的短评共有271条,但能够浏览的短评共有133条,笔者根据霍尔的“霸权式”“协商式”“抵抗式”三种解码方式与陆正兰的“创造式”解码方式,将所有短评进行归类,并对每种解码方式进行分析。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传者编码与受者解码相互作用产生文本意义,受众会根据自身的“文化符码”重构纪录片新意义,受众通过“创造式”解码,弱化传者传播意图。此结论可以解释一些传播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让有关部门认识到没有必要随便屏蔽一些看起来会产生负面舆论压力的外来视频。
二、传者编码与受者解码相互作用产生文本意义
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以文字、声音、图片等符号共同组成的一个视频,该视频通过不同方式的蒙太奇剪辑手法拼接而成,选择哪一句话,选择哪一个画面进行组接,都是传者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意识形态及传播目的等决定的,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环境文化的考量,最终完成了长达58分钟的纪录片,生成了该纪录片的第一种传者赋予的意义。该片传达的基本意义为:大量的债务关系使中国经济下滑,发展前途也可能就此断送,其影响力将如爆炸一样,震撼世界,同时也是一种毁灭,像武汉这样的城市,就像是没有明天一样在建设。纪录片的基本论调是否认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并预言在未来,中国将会陷入深深的危机当中不能自拔。
然而中国受众在观看影片后,并没有积极迎合BBC纪录片传达的意义,而是持一种否定态度,中国受众身处中国发展进程当中,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便利与越来越好的生活品质,并且中国受众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对外人对自己评头论足的行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厌恶感,只要是外人批评自己,无论他说的是对是错,都会一概否决。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环境,受众在观看纪录片后,赋予了纪录片不同的意义:中国强大了,经济发展局势一片大好,在外国经济不景气时,中国经济发展不受影响,从而导致外国人有一种不平衡的心理,拍出这样的纪录片来诋毁中国经济发展,越是如此,越能证明,中国是真的越来越强大了。受众根据自身的“文化符码”重构了纪录片的新意义。
莫利认为,影响文本意义的产生有两个关键性因素:一是文本自身的符号内容,二是受众自身拥有的“文化符码”,两者的互动才能产生“意义”。①由此可见,同一部纪录片会生产出不同的意义,受众从来都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本身的意义,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产生新的意义。
传者编码与受众解码相互作用构建了纪录片完全不同的意义。传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创造一个消极与嘲笑的意义作用于受众,而受众在一种“必须与外人唱反调”的文化影响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重新赋予纪录片一种不客观、夸张、嫉妒、诋毁的意义,通过新媒体互动评论重新反作用于传者。在二者相互作用下,英国、中国以外的国家看到纪录片后又会产生第三种意义,如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发表言论:近20年来,北京通过各种有意无意的代理人(其中许多是西方人),说服美欧相信中国崛起只是种假象。北京显然利用了西方一厢情愿的心理,动机是造成国外的自满情绪和拖沓。西方人意识到世界权力版图变化越迟,抑制中国野心的努力就越无效。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中国非但没崩溃,反而继续发展,且比历史上任何大国都要快。中国现在实际经济总量比2003年多3倍多,比1998年多将近6倍。美国媒体对BBC拍出的纪录片创造了新的意义,赋予了新的解读思路。由此可见,随着相互作用力越来越多,纪录片产生的意义就越来越多。
三、受众“创造式”解码,弱化传者传播意图
斯图尔特·霍尔提出:受众对讯息的解码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霸权式”解码、“协商式”解码和“抵抗式”解码。然而,在社会化媒介高度发达的新时代下,受众与传者互动式交流愈加频繁,在互动的过程中,除了霍尔提出的三种解码以外,还存在第四种解码方式,即“创造式”解码,是自我表达、自我创造,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感情需要、精神追求,予以改造。②纪录片《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豆瓣短评中,45.11%的受众属于“创造式”解码,“创造式”解码的受众既没有“霸权式”解码地接受传者产生的文本意义,也没有“协商式”解码地部分理解纪录片的观点,更没有“抵抗式”解码极端地反对传者的观点,而是表达一些与纪录片传播信息完全无关的观点,避而言他,引出其他的话题,吸引更多受众参与新的话题点赞与讨论。如“最搞笑的就是市民大楼迎接主持人的那些人,真逗比”,“当喜剧来看?字幕君的吐糟与咆哮看得笑死了”,“这前期准备工作不易”,“其实国内的媒体能再深入一些,再客观一些,谁稀得看西媒对我们品头论足”,“在武汉取景拍摄,不过感觉一般,作为bbc出品纪录片而言”,“想念我大武汉而已”,“热情接待……武汉市长估计气晕,抓紧找找当天的武汉新闻来看”,“要不要把武汉拍的这么好看啊”,等等,短评内容与纪录片传播的信息主题无关,是一种自我解读、创造,将纪录片的焦点集中在片中采访对象的形象、武汉恢弘气势的场景呈现、对武汉的思念、中英文翻译的喜感等方面。但这些评论却得到了其他受众的点赞,表示认同,从而进入另外的主题讨论与思考,弱化了传者的传播意图。
四、小结
由文字、声音、图像等符号构建的文本所产生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在不同的文化影响下,在不同的外力相互作用下,生成完全不同的意义,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意义的生产者。任何文本意义的信息传播,都会在经过受众的四种解码方式后构建新的意义,传者不仅不能控制或影响受众,反过来,还会受到受众反作用的影响。
注释:
①陈江柳.受众研究的新范式——戴维·莫利的电视受众研究[J].新闻世界,2010(8).
②陆正兰.回应霍尔:建立第四种解码方式[J].南京社会科学,2011(2).
(作者李远兰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陈峻俊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