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生新闻纪录化
2016-04-11江礼贤
□ 江礼贤
浅谈民生新闻纪录化
□ 江礼贤
民生新闻纪录化,指在民生新闻中运用纪录片手法进行创作。当前,纪录化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手法被越来越多运用到民生新闻中,成为民生新闻创作的一个新趋势。本文阐述在民生新闻中如何进行纪录化创作,从而有效提升民生新闻的真实性、社会性和艺术性,为民生新闻注入新的活力。
民生新闻;纪录化
民生新闻的兴起,被视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然而,随着这一股“民生热”的退去,民生新闻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与隐忧,尤其是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栏目的影响力大幅下降,整体发展遇到严重的瓶颈。与民生新闻发展处境相反,随着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美丽中国》《舌尖上的中国》《水脉》等一大批优秀作品的推出,纪录片从生产、制作、传播到营销等领域有较大增长,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在长期的实践中,笔者发现这两种看似互不相干的电视体裁,其实有着许多共通点,尤其是纪录片创作手法被越来越多运用到民生新闻中,使民生新闻的纪录味越来越浓,纪录化现象已然成为民生新闻创作的一个新趋势。
一、“画面思维”打破“文字思维”,纪录化使民生新闻更具真实性
纪录片和民生新闻同属于电视纪实类节目,真实性是其灵魂和生命。然而,近年来,受到虚假新闻事件的影响和传统报道手法的局限,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已倍受质疑。那么,在确保新闻要素客观真实的前提下,民生新闻如何创新报道手法,以更真实的方式去报道新闻事件呢?笔者认为,运用纪录片创作中的“画面思维”打破传统民生新闻的“文字思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传统的民生新闻创作基本上采用的是文字思维,一般情况下记者到现场采访拍摄,然后先写出新闻稿,再回到编辑机前进行剪辑制作。这种创作是在“文字”的概念引导下进行的,关于新闻的各要素都是经过记者的文字描述传递给观众,画面只是起到了图解文字的作用,既削弱观众对其接受的效果,也容易形成记者的主观判断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与这种典型的文字思维创作恰恰相反,纪录片更侧重于运用逻辑思维对画面进行有机的组合,用画面去讲故事,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事件或塑造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著名导演谢晋曾经说过:“导演是用镜头写作的作家”,这句话生动阐释了画面思维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主导作用。在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中,记者跟随马尔洋乡党委书记郭玉琨首次攀越悬崖的过程没有采用任何解说词,而是运用画面思维,通过俯拍全景、脚步特写、相互搀扶中景等短短的九个镜头,生动表现了“搁下一只脚就算一条路”的艰险道路,这是任何语言描述都不可能具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画面语言比文字直观,容易领会,能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的原始风貌,因此更具真实性。在民生新闻的创作中,我们并不排斥、否定文字思维作用,而是提倡把画面思维放在首位,用自然、朴实的纪实手法,贯穿于采访、制作的全过程,形成影像的纪实品质。显而易见,与传统那种解说配画面的创作手法相比,更多地运用了现场同期声、跟拍、抓拍等纪实手法,注重画面思维的新闻作品将更加生动,现场感更强,有效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二、“拓广度”与“挖深度”,纪录化使民生新闻更具社会性
社会性指事物与公众利益相关联的属性,作为纪录片和民生新闻来说,作品价值的实质就是社会性。“短、平、快”是传统民生新闻区别于纪录片的一大特点,这个特点在为我们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也影响了节目的广度和深度,使节目无法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物情感,或反映新闻事件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走势,导致民生新闻的社会性大打折扣。因此,深度报道成为民生新闻不可或缺的形式。从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报道《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到连续报道《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每一篇报道几乎都是一部微纪录片,既有对现实的观察和描述,又有对根源的探讨和思考,将新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叠加、推进,引发观众的共鸣,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种微纪录式的民生新闻深度报道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不但没有失去市场,反而有更强调、更重视的趋势。深度报道通过对新闻事件多层次、立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考,篇幅较一般的消息要长出许多,这也决定了它在结构上必然是多样化的。
绘圆法。纪录片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就是将数学中的“绘圆”运用于纪录片的创作之中,圆心与半径的确立是掌握绘圆法的关键。一部纪录片的“圆心”,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旨或者中心;“半径”则是片中被摄主体所要登场的主要活动区域和相关人物。绘圆法要求纪录片在开篇部分就提示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中国电视纪录片也有使用绘圆法的优秀作品。例如,中央电视台陈晓卿的《远在北京的家》,讲述了几位来自安徽省的农村女性,到北京打工,在北京生活,以及她们的甘苦。“圆心”是打工妹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奋斗,“半径”是安徽无为她们的老家、北京她们生活的狭小的空间。
设定中心线法。所谓设定中心线法,就是在众多的被摄对象和拍摄素材中,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理出一条明晰的线路,使创作者和电视观众都能对此一目了然。通过一条条或自然,或人为的中心线,将一个个繁杂庞大的内容穿连起来,构成一部又一部完整、线条清晰的作品。设置中心线法的合理运用,可以使一个繁杂庞大的主题变得清晰透明,还可以给后期编辑带来思路清晰的方便。在电视屏幕上,设定中心线的方法可以说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结构方式。我们熟知的一些大型电视纪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故宫》等,都是运用设定中心线的方法。
阶梯式递进法。阶梯式递进法就是引导观众上台阶,而在每级台阶上需要设置一个悬念,使观众在上台阶的过程中解开一个个“谜”一般的悬念,当台阶全部上完即谜底全部揭开之时,全片结束。
这种结构电视纪录片的方式,如同邀请观众与编导共同参加采访,调查片中所记录的事件发展或者人物的命运,直至彻底完成整个过程。观众被这些台阶引入更高层次,逐渐向纵深处探究。纪录片《我的家》就是运用了“阶梯式递进法”结构全片。天津电视台与四川电视台合拍的纪录片《山洞里的村庄》也是用了“阶梯式递进法”。《山洞里的村庄》描写的是一个祖居山洞中的村落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拉电上山入洞的过程。“阶梯式递进法”尤其适用于调查、探索、解开历史之谜等题材的纪录片。
使用“阶梯式递进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在每一级台阶上所设置的悬念必须是观众关心的、感兴趣的,否则,将不具有任何意义。第二,当一个悬念的结果尚不明了,一个谜底尚未揭开,也就是说当观众刚上到新一级台阶立足未稳时,不可匆忙又去攀登另一个台阶——设置新的悬念。电视纪录片每个段落都不能留有疑惑,至少,要使观众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我们不可能要求电视观众如同纪录片的制作者一般,全神贯注于屏幕,他们有可能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刚刚打开电视机,或者,因为其他事情暂时离开了电视机,所以,在电视纪录片进行中每一次新的信息出现时,要提示观众记住它们。
当前,许多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局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将一些琐碎的事件搬上了荧屏,甚至有一些民生新闻栏目为了收视率,报道关于性、暴力、犯罪题材的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宗旨背道而驰。事实上,那些成功的纪录片几乎都离不开人性、灾难、环境等人类所共同关注的话题,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民生新闻纪录化也应当遵循三个“贴近”原则,拓宽题材选择的广度,将关注点放在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事件,展现社会现实和人的生存状态,揭示人类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引起人们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三、“技巧”与“技术”完美融合,纪录化使民生新闻更具艺术性
纪录片和民生新闻的艺术性体现在其真实的生命和丰富的情感,艺术性是深化作品主题、增强作品感染力的关键所在。英国导演格里尔逊为纪录片下的定义是:“对现实创造性的处理”。这里讲的“创造性”不是组织扮演或凭空捏造,而是通过技术手段与创作技巧的合理运用,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民生新闻的创作来说也要讲究“创造性”,把老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常事拍出艺术性,从而提高民生新闻的品质和可看性。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对蒙太奇的理解,人们往往认为那是电影或纪录片的创作手法,与新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甚至会破坏新闻的真实性。其实不然,蒙太奇手法只是一种影视作品的创作技巧,本身不存在虚假的成分。作为民生新闻而言,应该合理运用蒙太奇手法,使新闻通过画面和声音的配合给人以完整的认识。在我台播出的民生新闻《神秘妻子寻亲记》中,有一段关于主人公过去悲惨生活的描述,在没有老照片等相关材料的情况下,笔者抓拍到主人公独自坐在家门口抽烟的背影、滴水的屋檐、雨中的村落和燕子、小鸡在树下避雨等画面,配合生动的同期声,营造出一种阴冷、孤独的氛围,在引起观众对主人公过去经历产生情感共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细节的呈现。凤凰卫视资讯台台长钟大年在他的《纪录片创作论纲》一书中这样写到:“在一部影视作品中,细节是十分重要的,细节像血肉,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捕捉细节是纪录片成功的法门,英国纪录片《横渡死亡之河》中牛羚警惕的目光、猎豹贪婪的注视、鳄鱼疯狂的撕咬,还有喷溅的鲜血和翻滚的泥水,大量精彩的细节把牛羚渡河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惊心动魄,片子也因此获得上海电视节大奖。而在民生新闻中,细节来自于记者走近新闻人物或深入事件的观察,是丰富信息、渲染氛围、塑造人物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鲍美利:歌声营造欢乐共创幸福晚年》中,一个个细节动作、一句句真心实话,一个个面部表情,经过记者的精心剪辑,极富现场感地将“快乐小屋”的欢乐气氛带给观众,让观众一步步接近、喜欢上这位真诚、善良、热情如火的老人。
技术科学应用。电视节目从采访、制作到播出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合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可以很好地提升纪录片和民生新闻的艺术性。近年来,航拍、水下摄影、CG动画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纪录片的创作,极大地拓展了节目创作的深度和广度。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从业队伍素质的提高,纪录片中的“大片”手法也将越来越多出现在民生新闻中,为民生新闻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如无人机航拍,其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非常适用于电视节目拍摄,尤其是在突发事件、需要反映大规模场景的报道中有很大的作用。2013年,笔者所在的河源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灾,在报道中,无人机航拍的画面在新闻中采用,以最真实、最直观的方式把灾区整体情况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对灾区受灾情况一目了然。可以说,新技术的有效运用,开拓了观众的视野,从宏观上满足了观众观察和了解事物的要求,为民生新闻的创作带来一种新的形式美感和全新的视觉享受。
四、结语
民生新闻纪录化凸显了新闻纪实元素,强化了新闻纪实魅力,为民生新闻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提升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使民生新闻更具魅力。
1.李恩吉.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性[J].新闻传播,2003 (9).
2.李健宏.浅谈民生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活力,2012(8).
3.王晓春.浅谈纪实手法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3(18).
(作者单位:河源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