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幕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6-04-11张陆

视听 2016年3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张陆



弹幕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张陆

摘要:弹幕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观影模式,有即时评论的功能,形成多方互动等优势。本文通过对比弹幕电影与传统电影观影模式的区别,展望了弹幕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当下弹幕电影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弹幕电影;观影模式;发展趋势

在《辞海》中,弹幕是一种军事用语,指子弹像密集的幕布一样。弹幕电影来源于互联网中的弹幕视频。早在2006年,日本的一家动画视频网站首创了弹幕形式,网民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在页面上对播放的内容进行实时评论。2008年,我国的视频网站开始引入弹幕视频系统。现在国内最有名的弹幕网站有AcFun (A站)、Bilibili(B站)、MioMio以及tucao.cc等,还有很多网络直播平台也兴起弹幕的形式,如虎牙直播、斗鱼TV、战旗TV。

正是互联网上弹幕视频的广泛兴起,使得一些电影发行商想将这种新颖的观影模式嫁接到影院放映的电影中,于是诞生了弹幕电影。2014年7月31日,国产动画片《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成为首个进入院线的弹幕电影。弹幕电影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突袭电影院,早在其出现之前就有互联网网民这样广大的受众基础,也因为拥有固定的受众,这个集娱乐、吐槽为一体迎合受众需求的观影形式自然使得观众在观影时热情互动,实现社交的满足感,也完成了电影社交的部分功能。

现已上映的弹幕电影有《秦时明月》《小时代3》《绣春刀》等。虽然这几部电影仅是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几个城市的部分影院推出了弹幕场次,但是却受到了观众的疯抢。不仅是电影的粉丝观众,还有一些“弹幕粉丝”专程来电影院玩弹幕,过把弹幕瘾。目前上映的弹幕电影包含了动画、时尚、青春、爱情、武侠这几个元素,而弹幕电影能否包含更多类型的影片还有待电影市场的考量。

一、弹幕电影相对传统观影模式的改变

弹幕电影将互联网上的实时互动社交情境搬到了电影银幕上,激发了人们互动社交的情感能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也指出,“以前影视剧是仅供被动观看的文本,现在它更多地成为大家主动诠释和分享的话题,这是互联网时代社会心态的转变”。①弹幕互动是互联网时代里,观众在情感能量驱动下的一种社交性互动。弹幕电影作为新型的观影模式,与传统观影模式存在以下区别。

(一)观影模式的差异

众所周知,传统的观影模式是一群大部分互相陌生的观众坐在一个黑暗的闭塞空间中共同观看一张发光银幕。在观影期间大声说话或是对着银幕开启闪光灯等行为都是不道德行为,会受到谴责。这是观影的基本礼仪。这种自电影诞生以来延续至今的观影模式,更像是在完成一种群体的仪式。当导演在银幕上进行自己的艺术表达时,观众只能端坐在台下默默地接受,使导演与观众处于不平等的位置。弹幕电影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传统。弹幕电影将互动的形式直接在银幕上显示出来,观众在看电影时,不再像履行仪式,而是可以随心随性地发弹幕进行互动。

(二)互动对象的差异

传统电影局限了人们对电影的讨论空间,只有共同观影的同伴之间才能讨论影片的剧情。弹幕电影则不同,所有观看电影的人都可以进行弹幕互动。从主体上看,弹幕互动一般包括观众基于对影片的理解而进行的互动、观众和影院工作人员之间及相关影片制作人员之间的互动等,完全打破了传统观影中互动对象的局限性。观众在看弹幕电影时,通过弹幕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实际上是内心渴望交流互动的情感能量在驱使。

(三)文本美学的差异

弹幕电影将线下的一些影评活动搬到影片上来。在弹幕电影的观影中,除了导演有一块银幕表达其想法外,观众们也有另一块银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成对传统观影模式中只有导演可以“发声”的颠覆。但是当屏幕上飞满了五颜六色的评论时,原本电影中的构图、色彩以及完整性和艺术美感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就是说,在这满屏无声的喧闹中,传统观影模式中的观影仪式感被彻底打破。这样的弹幕评论使原本只能出现在网络环境中的评论与吐槽得以进入电影的大雅之堂,原本边缘的ACG爱好者融入到了主流人群中。弹幕电影类似于一个视频版的QQ聊天群,模拟了人们在线聊天时集体刷屏的互动体验。弹幕电影也像一个视频版的微博,满足人们即时评论互动的需求,形成一种集体围观的抱团式观影体验。

二、未来弹幕电影的发展趋势

(一)弹幕电影的积极意义

弹幕电影能够极大地提高观影主体之间的社交属性。传统电影的交流模式主要在第三平台进行,例如豆瓣影评、新浪微博话题榜等平台,影迷们通过这些平台发表自身观影心得。这种交流模式其实并不能从本质上进行真正的交流,只能算是一种个人的评论,自己的意见也不一定能够被其他人发现、讨论,无人与之探讨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传统电影交流模式带给影迷的归属感是十分有限的。在快节奏的网络时代,大部分人们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交困难,人与人之间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畅通无阻地交流。而弹幕电影的出现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电影院本身成为社交互动的场所,弹幕可以很好地满足观众对于现场社交、分享快乐的需求。弹幕电影可以为用户提供自由评论电影的乐趣,可以使私人体验在观影中及时被周围的观众分享,寻找到共鸣点,产生一种志同道合的情感。电影院原本具有的社交性得以增强,通过弹幕电影让更多观众有了交流的机会。对于观众本身来说,可以把自己的观点通过手机发送到银幕上与周围人分享,满足了现代人想发声的意愿,而且不必担心影响到他人,同时还能找到心理认同感。采用弹幕的方式,使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观众可以在无障碍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极大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

除此之外,弹幕电影对延长电影票房寿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现在弹幕电影观众的主要年龄层已经由80后往90后甚至00后变迁,他们都受着快节奏的影响,处在高压的生活状态下,对于生活之外的娱乐更是稀疏平常,他们希望生活中能够有更多的新鲜事物去尝试和挑战”。②弹幕在年轻观众中颇受欢迎,随着这群年轻观众年纪的增长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势必会让弹幕电影逐渐具有更大的市场价值。投资商通过挖掘用户需求,针对特定观众群体推出弹幕电影的做法,体现了影片出品方深度开发粉丝经济的营销逻辑。这是与传统电影营销较大的区别之一,也是弹幕电影现在备受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之一。

弹幕电影是一种电影营销手段的创新。当传统电影经过前期宣传、话题炒作、粉丝见面等传统营销手段创造出首映奇迹后,基本上对于电影票房的冲击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向平缓直至下滑。所以电影票房的收入主要集中在电影的首映周内,之后这部电影的寿命将会走向衰落。然而,如果在电影的下映前一周加入了弹幕场次,则又会吸引观众前来进行二次观影,对剧情进行更深的解读与交流,使电影票房可以得到一定的回暖。

(二)弹幕电影的发展缺陷

弹幕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兴起时间短,在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方面还不够完善,业界对于弹幕电影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标准。从技术方面来看,许多弹幕电影并没有过多的创新,在画质以及电影运作方式方面与传统电影的技术核心以及运作方式并无不同。电影播放期间,将弹幕直接显示在电影银幕上的方式会大大降低电影画面质量,对于观影会造成一定的干扰。也有一些运营商考虑到画面问题,使用技术将弹幕显示在屏幕的两侧,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解决观影受干扰的问题,却又不得不让人质疑这种弹幕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从参与角度上,一部分运营商在弹幕电影上采用无线网络传输,可是因为影院网络信号差等原因使观众的评论并不能及时发送出去,而短信发送弹幕的方式又需要考虑通信费用问题,一旦出现通讯费问题就会大大降低人们的参与热情。目前,弹幕电影的制作标准没有成熟的体系,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制作技术以及制作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的不同,一场弹幕电影的制作成本小则几千,多则上万。另外,从影片内容上看,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做成弹幕电影,要根据电影的内容以及意义来确定电影的性质,然后再分析它是不是适合做成弹幕电影。

(三)阻碍弹幕电影发展的原因

弹幕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形式,自身还有许多问题亟待完善。例如银幕设备、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将影响弹幕电影的发展;哪些电影适合,那些电影不适合做成弹幕电影,现在还没有一个特定的框架来限定;弹幕电影如何与传统电影相融合,做到相辅相成;如何吸引消费者,占据市场规模?这些问题还未找到解决方案。观影质量如何不受影响?如何将弹幕内容从对演员的抨击甚至谩骂以及与电影无关的内容等消极方向上引导至积极的方向,让弹幕发挥正能量?也是亟需思索和解决的难题。不得不说,弹幕电影是继有声电影、宽银幕、3D、IMAX、4D之后又一个向传统电影形式挑战的电影模式。弹幕电影是否能够成为一种固定的观影模式,并发展成为像3D厅、4D厅一样的影院中的常设类型,都还是个未知数。以上这些问题,均是阻碍弹幕电影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虽然弹幕电影目前从各个方面来说都还处于一个不完善的阶段,人们对于这种新的电影形式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不能否定的是,弹幕电影这种新形式的出现显示出人们迫切需要一个互动形式更加丰富的文化世界。

十几年前,当电影初登互联网并疯狂传播的时候,我国的电影市场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然而电影市场并没有因此沉寂,反而在近几年打了翻身仗,带来一片长虹。如今互联网电影在冲击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互联网思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电影的选票购票系统借助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特性,甚至成为了主要的销售方式,带来了丰厚的票房利润。无论弹幕电影今后的发展是否顺利,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弹幕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交互式观影形式,揭示出一个更加强调“互动”的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势不可挡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弹幕电影的出现,代表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发展的日新月异,是现代商品经济时代下电影商业文化和社交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动了电影商业化、社交化的发展繁荣。尽管弹幕电影与电影艺术本身有不可避免的冲突,但作为一种新事物,应该受到理性对待。如果电影制作人用良心制作好电影,营销商在考虑营销时也考虑电影的社会责任,观众在猎奇、娱乐之外,能遵循尊重电影、理性吐槽的原则,那么弹幕电影就会获得良性发展。如今电影市场“烂片”云集之风应马上叫停,才是弹幕电影得以健康发展的重点,否则当弹幕电影流行开来时,观众难免会以吐槽烂片为噱头,那么弹幕电影的生存周期也会像“烂片”的生命周期一样无法长久。

注释:

①任晟姝.功能转型与价值重塑——互联网时代的电影放映业[J].当代电影,2015(1):91.

②马晓虎,许娅.弹幕电影:互联网时代观影空间的变革与重构[J].电影新作,2014(6):57.

参考文献:

1.诸葛达维.互联网时代的弹幕电影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J].东南传播,2015(02):29.

2.曲朋,曲德森.弹幕电影的起源与发展探析[J].戏剧之家,2015(1):88.

3.张承宇.在大银幕上交流与游戏——观弹幕版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J].当代电影,2014(10):48.

4.张青飞.弹幕电影的当下及未来[J].电影文学,2014 (23):10.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试论当前国际金融的形势与发展趋势
国有企业经济市场条件下营销战略发展
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快速原型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乡镇配网规划及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