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关西武将集团形成的背景
2016-04-11董莉莉
董莉莉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南250100)
秦汉关西武将集团形成的背景
董莉莉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济南250100)
关西武将集团在战争频繁的秦汉时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群体尚武、逐利、有气节、粗砺性格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背景。大体来说有这样几点:首先,因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尚武风俗;其次,与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军事制度以及关西人的价值追求等息息相关;第三,经学的兴起对关西武将集团的内在素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西武将集团地域风俗文化政治军事制度经学
“关西出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历来为历史学者所重视,最早作出总结并分析原因的当属班固,他说:
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秦将军白起,郿人;王翦,频阳人。汉兴,郁郅王围、甘延寿……皆以勇武显闻。苏、辛父子著节,此其可称列者也,其余不可胜数。何则?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1](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P2999)。
对于关西武将集团群体性格的形成背景,学术界也多有论述,如谢继忠认为“关西出将”现象的形成原因有:汉王朝对外用兵这一客观条件;受少数民族的影响以及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制度[2]谢继忠.“关西出将”述论[J].天水师专学报,1991,(2).(P114)。李传军从靠近戎狄、边防环境和常年战备影响以及人文地理因素以及政治变革几方面来论述“关西出将”的成因[3]李传军.秦汉时期的地域官脉及其成因——从“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谈起[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1).(P46)。他们分析全面,但是没有注意到西汉后期特别是东汉时期经学对这一集团的影响。笔者试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作更详尽的分析,如有不当,敬请读者指正。
一、关西地域风俗文化背景
关西地区尚武勇敢好利之风自古有之。《韩非子·初见秦》记载秦人“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耳,闻战,顿足徒褐,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4](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卷一)·初见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P74)。这一地区的人们“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1](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P1644)。这种尚武风俗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首先,天水、陇西六郡“迫近戎狄”,他们长期与戎狄少数民族杂居,深受其影响。关西人都是天生的骑兵,崇尚武力,最喜鞍马骑射,许多关西名将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军事训练,骑射、兵法是他们日常学习的必修科目。史有李广善于骑射,“其善射也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1](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P2872)。
其次,关西地区处于干旱区与季风区的交界处,气候干旱少雨,宜牧不宜农。游牧民族重利轻义,“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贼老弱。”[1](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P2879)秦人本就是游牧民族的一支,他们长期与戎狄错杂居住,这种特殊的环境使他们养成了尚武习俗。
最后,这一地区“民俗质木,不耻寇盗”[1](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P1644)的性格品质也是统治者重用关西武将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汉代统治者更是重用“六郡良家子”。再加上秦和西汉的政治中心在关西,两朝都奉行以山西制山东的政策,对山东人有不信任之感。而且从文化心理认同方面来讲,关东人非常反感关西人的虎狼之心和好利轻义之风,这种状况到东汉大兴儒学,奖名节时才有所改善。
二、关西武将集团形成的客观条件
“关西出将”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它的形成不仅与地理环境相关,还与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军事制度以及关西人的价值追求等息息相关。
首先,六郡“良家子”充任期门、羽林军。六郡“良家子”在汉代的兵制史上有重要地位。“六郡既多骑士,所以凡属是充任骑士的也称‘六郡良家子’,得补羽林;或者从军因善骑射,有功而为名将。”[2]钱剑夫.秦汉赋役制度考略[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P186)六郡“良家子”都是“以材力为官”,而且善于骑射,如以良家子得补羽林的成纪李广“善骑射,杀首虏多”[1](汉)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P2867);上邽赵充国“为人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3](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P2971),“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3](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P2971)。六郡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此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关西武将成为汉朝选举期门、羽林军的首选。
其次,选官制度中的尚武色彩。以郎官制度为例。郎官制度是秦汉时期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选官都要从郎官开始,然后再升迁其他官员。郎官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有参与谋谏、执兵宿卫以及奉命出使的职责,是皇帝的近臣,位处亲要。《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郎官的职责为“掌守门户,出充车骑”[3](P727)。从郎官的职责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郎官必须要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入选郎官的途径之一就是军功特拜。如《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1](P2867)
复次,秦汉时期频繁的战争为关西武将集团提供了保家卫国的客观条件。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它结束了春秋战国混战割据的局面,秦始皇本身有雄才大略,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在此背景下军事人才层出不穷。刘邦也是经历了楚汉之争而建立西汉;由于郡国并行制的推行,诸侯王势力膨胀,危及中央;北方匈奴虎视眈眈,边境不安,汉武帝胆略非凡,开疆拓土,迫切需要国家栋梁之才,“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汉之得人,于兹为盛。”[3](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P2633)东汉刘秀镇压绿林、赤眉起义,开始进行统一战争;击败北、南匈奴,战乌桓;内部还有农民战争、军阀割据战争。可以说,战争贯穿着秦汉王朝的始终,在此时代背景下出现了白起、王翦、李广、赵充国、耿弇、窦宪等杰出的军事人才。秦汉时期的边疆问题基本都在北方和西北,这为有地缘优势的关西武将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战场。范晔说:“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故汉世有发愤张胆、争膏身子夷狄以要功名多矣。”[1](南朝)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P1594)
最后,关西出将还与他们的价值追求以及家风传统有关。秦汉时期很多关西家族都是世代为将,名将之后从小就处于军事环境中,接触的都是兵书、鞍马骑射,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了最基本的军事素养,如酒泉太守、破羌将军辛武贤之子辛庆忌“质行正直,仁勇得众心,通于兵事,明略威重行国柱石”[2](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P2996)。尚武家风以及建立功勋的价值追求是关西名将辈出的内在因素,这种自小就培养起来的尚武风俗使他们很必然地把所有精力都用在鞍马骑射、研究兵法上,并且借助军事世家的种种优遇扶摇直上。为国家战死沙场的宏伟志向则培养起了他们不同于其他地域的价值追求,是他们想要建功立业的内在动力。
三、经学对关西武将集团的影响
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政治上的变化也会影响风俗的变化。严格意义上来讲,如果把秦汉风俗发展史再细分一下的话,汉武帝时期应该是一个分界点,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却也是一个短命王朝,很多措施还没有实施就已经中断,更遑论文化上的同一。西汉前期实行积极无为的政策,致力于休养生息,这一阶段的风俗还非常驳杂,九州异俗。汉武帝之后历代帝王都致力于风俗的一致化,风俗的一致有利于政治的稳定。西汉著名政治家终军曾说:“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于无穷。”[2](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P2816)从秦始皇统一全国开始,为了适应政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一直在追求风俗的“齐同”,不过风俗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同一的,毕竟自然环境是导致风俗差异的决定因素,这也是风俗差异在各个时代的地域划分会有不同,这是这种差异不会消除的原因所在。两汉时期政治对风俗的影响表现在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奠定及发展,统治者对经学的重视直接影响了关西武将追求利禄的方向,使得关西武将由单纯的武将变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汉武帝时期的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汉武帝时,七国之乱平定,全国真正实现了统一,中央集权加强,黄老之学清静无为的思想已经不再适应汉朝开疆拓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在京师设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在地方也建立了郡国学校,发展儒学教育。统治者以及上层人物身体力行,学习儒学理念。如汉文帝尽心侍奉患病在床的母亲,亲尝苦药,衣不解带,日夜陪伴,在“孝”的方面堪称典范。东汉时期更不必说,刘秀本身就是儒士出身,史载:“王莽天凤年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1](南朝)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P1)儒学经过在西汉王朝的发展,使统治者认识到它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巩固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重要作用,大力提倡儒家学派的治世理念。《后汉书·儒林列传》载“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1](南朝)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P2545)。刘秀在还没有建好宫室,战事尚未平息时就下令先修太学,立五经博士十四家。都城也由西汉时期的长安变为学术氛围浓厚的洛阳,儒学经过今古文之争重新整合,有了标准统一的理论,儒士不仅在朝廷上位至三公,民间也是崇尚经学,在太学的影响下,地方官学、私学都纷纷建立起来,使得经学真正蔓延开来。在选官制度上,西汉孝廉重德行轻文艺,东汉进行了改革,开始加入行政和文化考察。茂才也是察举制当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察举“茂才异”的目的是寻求奇才异能之士,因此大部分都是治经儒者,如杨震便被举为茂才。明经科的名额也开始增多,以至于后来又通过限制年龄等方式减少名额。
关西武将集团热衷于功名利禄,上层统治者崇尚儒学的变化对于他们来说当然不会错失机会,在两汉王朝,通经即可入仕,功名利禄多来自于能否精通儒学。“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1](汉)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P3159)很多武将世家开始向士家大族化方向发展。弘农杨氏被称为“关西孔子”,“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2](南朝)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P1759)。关西武将集团不仅有尚武的风俗传统,到了两汉尤其是东汉时期在政治的影响下又注重对文化素质的培养。关西武将集团在这种政治大环境的改变下逐渐开始学习儒学,以期能够继续在朝堂上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关西武将集团的尚武风尚是在特殊的环境下自然形成的,又在国家政治军事制度的影响下把尚武精神主动化。秦汉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军事上战事频繁,这就需要强大的武力做后盾,因此秦汉的政治军事制度无不浸染着尚武色彩,军功爵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并且发展,进而影响着崇尚功名利禄的关西人的追求方向。选官制度中的尚武色彩以及统治者的雄心抱负使得这一时期的武人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当然,历史条件的变化影响着风俗的变化,两汉时期,上层统治者崇尚经学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关西武将集团的价值追求,通经成为入仕的捷径,这使得他们在尚武的同时又不乏经学大师。
(责编:樊誉)
董莉莉(1987—),女,山东德州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秦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