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十三五”发展规划概览

2016-04-11陈超马春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图情上海图书馆十三五

陈超,马春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 200031)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十三五”发展规划概览

陈超,马春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 200031)

本文概述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十三五”发展规划,解读规划提出的发展主题、发展目标和10项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并从资源建设、服务能力、技术保障、科学管理等角度展望未来五年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发展。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是图书馆管理中的高层次管理,通过规划图书馆可以在未来发展中调整业务并把握方向。1995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二为一,正式名称为“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上图(上情所)”]。机构合并半年后即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随后又依次制定“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1]。在图情一体化探索实践20年的基础上,上图(上情所)的此轮发展规划旨在更好地推进上海图情事业转型发展,充分发挥机构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 “十二五”发展回顾

作为国内唯一的图书情报联合体和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总馆,“十二五”期间,上图(上情所)在馆藏建设、全民阅读、情报服务、境内外合作、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科学管理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1.1 馆藏建设稳步推进,特色资源体系构建凸显成效

截至2015年年底,馆藏实体资源数量约5 513万册(件),其中书刊1 950万册;馆藏电子书总量超过200万种、电子期刊4万种、电子报纸500种。数字资源采集比例逐年提高,2015年数字资源采购经费约4 249万元,占总经费的30.0%。“十二五”期间,整理完成1.2万种舆图,每年制作馆藏家谱数字化图像30万幅、善本数字化20万页、民国期刊数字化200万页;整理修复“罗氏藏书”,编制出版《中国家谱总目》《盛宣怀档案选编》《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等;自建文献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馆藏家谱”“馆藏善本”等,并且规模不断扩大。

1.2 公共服务开拓创新,探索转型优化用户体验

持证读者和到馆读者的数量逐年上升。2015年,上海市持证读者数量约378万人,持证读者数量占上海市常住人口总量的15.5%,该值比2011年提升13.3%;到馆读者累计230万人,“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1.0%。2015年,馆内文献流通量约497万册次,“十二五”期间保持平稳态势。上图(上情所)不断开拓读者证的新功能,与上海市信用平台合作开展免押金办证,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合作为上海市中小学生电子学生证开通“一卡通”功能;5年共举办1 228场公益性讲座,直接听众28.2万人,先后举办“上图讲座进高校”等一系列活动;探索并固化主题图书馆建设,先后设立“创•新空间”、产业图书馆、旅游图书馆、中西文化交流研究资料中心、“上海客堂间”等,为专业人员和普通读者搭建主题服务知识平台和体验专业技术的智能空间。

1.3 情报服务巩固优势,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评议示范机构、上海市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中心、上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国家级、市级基地先后落户上图(上情所)。技术情报向专利分析转型势头良好,上图(上情所)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上海市唯一出具专利检索报告的第三方检索机构。2015年,《竞争情报》正式发行,其与《图书馆杂志》联合搭建图情研究平台;《上图专递》系列内参继续扩大影响,合计刊发简报540期,承接社会研究课题318项;完成科技查新项目1 974项,同比增长5.8%。

1.4 图情联盟健康发展,社会效益持续增强

截至2015年年底,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服务覆盖市、区(县)、街道(乡镇)的304家图书馆和服务点,实现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的全覆盖。2015年,“一卡通”有效证总量288.8万张,文献入藏总量2 478.7万册;文献流通总量达6 326.8万册次,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0.0%。“十二五”期间,联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上海新兴产业情报研究联盟”,联盟单位共12家;上海行业情报发展联盟稳步发展,联盟单位约40家,坚持开展合作研究、举办系列讲座和展览活动,形成“一年两周”的科技情报科普宣传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

1.5 境内外合作扩大覆盖面,国际交流持续深化

截至2015年年底,上图(上情所)外宣品牌“上海之窗”已在全球64个国家/地区开办129家,累计赠书8.7万册。积极开展国际优秀文化交流项目,加强文化互动;紧扣行业热点与学术前沿,成功举办两年一届的“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及“竞争情报上海论坛”;与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OCLC)、德国文献服务系统(Subito)等22家国外文献机构建立馆际互借合作关系;2015年完成文献提供69 127篇(册),文献提供量同比增长95.6%;OCLC馆际互借完成量1 962篇(册)。

1.6 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云中上图”初现雏形

“十二五”期间,升级完善手机图书馆相关服务、注册开通多个新浪微博信息发布账号、搭建完成微信公众服务号。2014年,推出新版网站,正式启用“上图发现”知识资源发现服务平台,整合外购全文学术数字资源、馆藏目录及电子书,实现知识信息的统一检索和发现。2015年,建成微信支撑平台,实现二维码手机读者证;完成APP版本升级,实现iBeacon馆内导航。截至2015年年底,互联网带宽扩容至440M,虚拟服务器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由35台虚拟机宿主服务器、223台各类虚拟机组建的虚拟化应用环境;自建数据库38个,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级数据总量达293.1T,应用服务级数据总量8 431G,数字对象总数突破亿级。

1.7 人力资源结构深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累计164人纳入上图(上情所)“2151人力资源建设工程”,该工程从学术、管理、业务三方面对员工予以资助和培养;不断加大专业馆员培养力度,建立并实施数据馆员、采访馆员等制度;引进新员工126人,其中本科81人、硕士45人,有效优化人力资源结构;3名研究员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上图(上情所)员工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图情学术论文437篇、专著86部,获批国家级、市级等项目82个;成功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效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提升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

1.8 依法治馆能力有效提升,科学管理方式突破创新

2014年10月,正式成立上图(上情所)理事会,成为上海市宣传系统第一家成立理事会的事业单位,标志着法人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物业管理体系从ISO9001 2000版升级到ISO9001 2008版;持续推进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建成移动端消防管理系统;升级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试点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2014年完成机构业务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管理平台建设;2015年基本完成绩效评价PC和移动展示平台建设,开展绩效前评价、绩效跟踪评价和绩效后评价。根据事业发展需要,2015年合并设立行政保卫处,组建典藏中心筹备组,成立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办公室、上海图书馆东馆筹建办公室。

2 “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十三五”时期,是全球图情行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信息物理系统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掀开人类信息化进程的新篇章,无处不在的信息社会正在到来。以互联、智能、高效、便捷为主要特征的图书馆智慧化进程已经开启,对现在和未来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形态、服务模式、服务内容起着深刻的影响。图情行业呈现以下发展态势:网络成为图情服务的主战场,阅读服务和图书馆空间价值获得重新定义,“数据化”趋势正深刻改变图情服务范式,智慧图书馆成为新的建设目标,公共图情服务进一步呈现“普及化”和“智库化”的发展趋势[2]。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重要时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3]和《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4],确立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购买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5],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等具体要求。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6]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7],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和智库建设作出全面战略部署,为科技情报事业创造重大发展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上图(上情所)全面深化改革的转型关键期,是积极参与上海加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发展机遇期以及推进“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窗口期的“三期叠加”的重要阶段。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圈,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机制,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全面推进“文化上海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市和区(县)图书馆的服务全部纳入“文化上海云”总平台;“上海图书馆东馆”将全面建成并开放等[8]。

3 “十三五”发展目标明确

“十三五”期间,上图(上情所)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发展主题、发展主线和发展目标。

3.1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历次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总体要求,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为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可持续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共图情服务,引领上海图情事业创新转型发展。

3.2 发展主题

全力实施“智慧(intelligence)”“包容(inclusiveness)”“互联(interconnection)”转型战略,全面构建图情一体化知识服务体系。其中,“智慧”战略体现上图(上情所)不断深化“云中上图”与情报服务,建设智慧型图书馆和新型科技智库的愿景;“包容”战略突出上图(上情所)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使命和立身之本,即面向所有社会群体包括社会弱势群体及特殊人群,提供多元、均等、包容、开放的公共服务,营造倡导阅读和学习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互联”战略强调人、空间、资源三者间的便捷高效连接,并且注重科技与文化融合,促进知识充分流动并有效、有序地相互关联。

3.3 发展主线

发展主线是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也是对“智慧、包容、互联”转型战略的详细阐述,具体包括深化“云中上图”与情报服务,打造智慧型图书馆和新型科技智库;提供平等、多元、开放的知识服务,营造倡导阅读和学习的综合性文化场所;注重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建设知识空间,加强人、空间、资源的便捷高效连接。

3.4 发展目标

积极推进“上海图书馆东馆”项目建设,努力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基本建成世界级城市图书馆体系,加快向大数据时代的全媒体复合型知识中心转型。着力营造“连接一切,无处不在”的公共文化空间,提供以阅读服务为核心的丰富多元文化体验;着力完善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知识共享空间,提供以图情一体为特色的专业知识服务;着力打造“支撑创新,支持决策”的新型科技智库,提供以科技、产业和文化为重点的情报服务。

4 主要任务及重点工作

“十三五”期间,围绕发展目标,上图(上情所)将聚焦3大重点创新工程和10项主要战略任务。

4.1 重点创新工程

以上海图书馆东馆、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典藏中心等重点项目工程为依托,围绕核心建设任务,循序渐进地推进机构转型创新。

4.1.1 推进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

项目力争2016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十三五”期间竣工并投入使用。通过整合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创新研发资源、科技智库研究资源、上海市地情研究资源,在国内率先建设一座互联网时代全媒体的复合型知识中心,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由资料中心向信息中心、科学文化中心的转变,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公益性的社会创新空间和资源,发挥跨界深度融合所产生的创新引领、转化驱动效用。

4.1.2 建设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

机构将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重大热点,培养公共文化领域人才队伍。重点研究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数字文化服务,聚焦数字阅读、数据服务、文化预订、智慧图书馆、创客空间、数字人文等方面,发现创新案例、模式、产品并向全国推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4.1.3 深化机构设置,成立典藏中心

打破各部门、各类型资源间的壁垒,合并相关部门,配置相适应的专业人员,成立典藏中心,全面整合散布在各部门以不同载体格式保存的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成典藏书库改造工程;推进文献典藏制度建设,优化文献管理体系;完成数字资源灾备中心建设;强化资源保存保护项目研究。

4.2 主要战略任务

未来五年,上图(上情所)将着力在资源建设、典藏保护、公共服务、科技智库、数字服务、交流合作、支撑保障等10个方面开展工作,涵盖资源、服务、技术、管理、保障等各方面。

4.2.1 加强资源建设和知识组织,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十三五”期间,将建成与上海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充分保障机构履行地区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情报联合体职责的资源体系,兼顾各层次读者阅读需求,采集服务大众读者与专业人员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网络数字资源、科技创新研发资源、科技智库研究资源等);进一步加强纸质书、刊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资源采集比例,力争“十三五”末期实现数字资源采购经费占比超过35%。

4.2.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加强典藏保护工作

以推进典藏中心和保存本书库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功能角度进一步强化馆藏资源的整合力度,以期更有利于资源的全面典藏和保护,更有利于公众及科研人员的使用。“十三五”期间,将科学编制《2016—2020年典藏工作规划》,系统梳理典藏与服务、研究的关系;建立文献保护实验室、数字灾备实验室,强化资源保存保护研究。

4.2.3 积极推进上海图书馆东馆项目建设,力争新馆全面建成开放

“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进上海图书馆东馆项目建设,将其建设成功能布局合理、供给主体多元、运行机制科学、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全面提升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综合服务能级和现代化水平。“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图书馆东馆,馆内将设置资源展示空间、信息交流空间、专题研究空间、创新体验空间以及国际交流空间。

4.2.4 营造“连接一切,无所不在”的公共文化空间

“十三五”期间,机构将建设激扬智慧、共享包容的“知识交流共同体”,打造特大型城市知识交流中心;同时,进一步提升现场和在线文化活动的多样性,满足市民的基本公共文化与终身学习需求,逐步提升满足市民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阅读文化需求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十三五”末,上海市公共图书馆读者证力争突破460万张,并不断提升读者证的含金量。

4.2.5 建设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知识共享空间

“十三五”期间,机构将从传统的积淀与传承文化、提供信息、知识和文化服务,扩展为提供工具、鼓励知识与思想的交流、激励创意与创新,满足上海市科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信息需求,真正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更多、更舒适的研究交流空间,提供面向各层次市民群体的文化科技融合体验服务,探索邀请全球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受聘“驻馆专家”,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4.2.6 夯基础重拓展,探索新型科技智库建设

依托机构长期以来在科技、产业、人文领域的研究积淀和馆藏文献资源,发挥图情合一研究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前沿、新兴产业、国际大都市和数字人文等方向的研究实力和决策咨询服务,为建设新型科技智库打下坚实基础,不断提升机构在专业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加快国际大都市数据库、新兴产业专利数据库、企业竞争情报数据库为重点的情报知识库建设,打造针对国内外科技创新、国际大都市竞争力跟踪、预警及监测研究平台。

4.2.7 深化“云中上图”建设,打造泛在智能的智慧图书馆

“十三五”期间,机构将积极实施“互联网+”战略,打造以便捷高效的人、空间、资源连接应用为核心,以“云中上图”为基础,全力推进上海图书馆东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并积极推动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图情事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十三五”末,数字阅读整体访问量和知识发现系统整体服务量均较“十二五”翻两番。

4.2.8 引领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创新发展

“十三五”期间,机构将坚持公益方向,深化与外部机构的协作,扩大地区同行业交流,强化区域图情服务联动和互补机制。实现中心图书馆体系、行业情报联盟、上海之窗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的协调发展,提升具有图情融合特色的知识服务能力,促进知识创新发展。

4.2.9 拓展文化传播路径,扩大资源开放和知识推广

“十三五”期间,机构将加大资源揭示与开放力度,全面开放已完成数字化的善本、家谱、民国图书等文献资源;创新“上图讲座”“上图展览”的服务内容及方式,增加图书馆现场和在线文化活动的多样性;探索新型出版和传播模式,帮助公众获取和享受健康益智、富有乐趣、内容丰富的文化知识产品。

4.2.10 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协调高效的管理及保障体系

“十三五”期间,机构将健全完善业务流程、运转环节和运作机制,形成适应现代公共图情机构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加大党建工作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干部人事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组织文化;有序改善工作服务空间,推进节能设施建设;健全后勤保障服务机制,确保安全有序运行。

5 “十三五”发展展望

未来五年,上图(上情所)将在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在公共图情事业范式转型的道路上向前迈进。在资源建设方面,进一步细化建设目标,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加强资源与服务的关联;在服务提升方面,进一步提高全媒体时代的公众服务水平和情报研究能力,不断拓展文化传播与跨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技术支撑方面,进一步深化数字移动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应用;在科学管理方面,进一步提升战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在各部门间开展深入细致的战略管理实践,充分体现图情合一的优势。

此外,由于环境瞬息万变,规划的实施和控制将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需要实时检测环境实况,必要时通过修订或制定其他专项规划、年度计划,来调整、补充发展目标和战略措施[9]。

“十三五”期间,上图(上情所)将借助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契机,努力实现“基本建成世界级城市图书馆体系”的发展目标,促进馆藏资源体系、知识服务体系、技术管理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的长足发展,确保机构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条件、知识服务效能、用户利用和满意度、社会影响和社会贡献等指标得到明显提升[10]。

[1] 陈超.整合与转型: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图情一体化进程中上海图书馆的战略管理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6(1):8-19.

[2] 刘炜,周德明.从被颠覆到颠覆者:未来十年图书馆技术应用趋势前瞻[J].图书馆杂志,2015(1):4-12.

[3]《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EB/OL].(2015-01-15) [2015-11-10].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4]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2015-05-11)[2015-11-10].http://politics.people.com. cn/n/2015/0511/c70731-26983272.html.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EB/OL].(2015-11-03)[2015-11-10].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1103/ t20151103_520379989.shtml.

[6] 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4-10-09) [2015-11-1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8/content_9173.htm.

[7]《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全文[EB/OL].(2015-01-21) [2015-11-10].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21/c_133934292.htm.

[8]《上海市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全文发布[EB/OL].(2015-09-22)[2015-11-10].http://www.jfdaily. com/shizh/bw/201509/t20150922_1834417.html.

[9] 贾东琴,柯平,邹金汇.我国公共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思考[J].图书馆,2015(10):1-8.

[10] 马春.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指标体系应用研究——以上海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5(10):71-77.

An Overview of the 13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 for Shanghai Library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hanghai)

CHEN Chao, MA Chun
(Shanghai Library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hanghai),Shanghai 200031,China)

This paper sketches the contents of the 13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 for Shanghai Library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hanghai). I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theme, goals and 10 main tasks of the plan. And, it also looks into the future of Shanghai Library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hanghai) in development of its resources, services, technologies and managements during 13th five-year.

Shanghai Library;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hanghai; 13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

G251

10.3772/j.issn.1673-2286.2016.11.007

陈超,男,1970年生,研究员,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长、所长,研究方向:科技情报、竞争情报、图情研究与管理,E-mail:cchen@libnet.sh.cn。

马春,男,1978年生,副研究员,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图情研究,E-mail:cma@libnet.sh.cn。

2016-09-21)

猜你喜欢

图情上海图书馆十三五
数字时代图情档学科教育的数据化创新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9年12月)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笔谈)“新文科”呼唤图情档成为“硬”学科
聚青年学者之睿智 窥图情档学科之未来
——写在《图书与情报》“图情档青年学者专辑”出版之前
数字阅读推广新形式研究
中美公共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比较研究
创新创业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的转型
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情况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