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016-04-11谭玲玲王西兵
谭玲玲,王西兵
(山东工商学院 a.工商管理学院;b.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
能源经济研究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谭玲玲a,王西兵b
(山东工商学院 a.工商管理学院;b.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国外的研究主要涵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资源型城市的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社区)的规划与建设、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交通通勤模式以及资源型城市公共政策,研究学者来自于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国内学者大多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集中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体系、转型评价体系、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随着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迅速发展,国内研究领域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归纳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脉络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可以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
1.关于资源型城市内涵及发展阶段的研究
1921年,英国学者Auronssean首次提出了矿业城镇的概念,1930年加拿大经济学家Innis分析了单一产业城市的发展轨迹,针对其随着资源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发展,又随着资源枯竭而快速没落的发展特征,Innis采用“飓风”一词来形容这种剧烈变化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警醒世人,同时也正式开启了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历程。
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资源型经济、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经济的依赖性问题,资源型城市人口发展特征,资源型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源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资源型城市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等,主要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Robinson Ira以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工业城镇基蒂马特、安大略的埃利奥特湖、布拉多铁矿区的矿业城镇谢弗维尔等资源型城镇为例,分析了这些城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包括他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城市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教训,并对这些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Lucas系统地研究了资源型城镇人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环境因素,首次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他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建设期、发展期、转型期、成熟期四个阶段[2],“四阶段发展理论”对之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资源型城市“四阶段发展理论”进行了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Bradbury通过深入分析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机理,他认为非均衡发展理论应该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3],Bradbury认为Lucas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不能完整地表示资源型城市的整个生命周期,他在Lucas的四个阶段基础上,又增加了“衰退阶段、关闭阶段”这两个新的发展阶段,Bradbury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处于衰退期的加拿大资源型城镇谢弗维尔的情况和特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理论[4]。
2.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学者开始重点关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对城市、社区、居民带来的广泛影响,比如,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模式的影响,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对社区建设及发展状况的影响等等。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发展,很多的资源型社区都在积极地进行调整,努力保持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使得城市经济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5];同时,资源型城市的每个家庭也在努力适应这种变化,积极应对过于依赖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各种危机[6]。Barns等研究了加拿大矿业、石油、渔业、林业等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发展问题,认为在资源逐渐耗尽的情况下,不同的应对方式将产生不同的效果:一些城市能够迅速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支柱,可以实现很好的过渡,有的城市无法做到这些,只能很快地走向衰落,资源型产业的重组会带来一系列诸如经济衰退、失业剧增、离婚率升高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一个艰巨而痛苦的过程[7];21世纪以来,关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对地方居民带来的收益及负面影响仍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一项由世界银行支持的庞大的研究课题在这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分析了资源开采对资源型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区的积极全面参与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在其中应该起到一个协调者的作用,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多方协调的机制,为利益各方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资源开发型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国家或地区之前,应该详细了解这一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动态、风土人情等,从而避免与当地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冲突,企业有义务密切关注和促进地方社区的发展[8]。Lockie Stewart以2002年、2006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部的Coppabella 煤矿进行了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影响的评价研究,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社会公共服务、人口变化情况、基础设施、住房状况、犯罪率、社区活力、交通模式、就业率变化、地方政府规划管治能力、居民的机会等等[9]。
3.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机制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学者们在以往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了规范性研究,研究的重点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机制以及资源型社区的规划建设问题,在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影响重大的依附理论、主流经济学派的区域发展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这一阶段学者们的研究基础。
不少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依赖性和制约性问题进行了研究。Bradbury等基于依附理论,以国际化视角分析了资源型城市、政府部门、跨国公司等资源型经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由于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始终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之中,由于跨国公司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使其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一定的控制地位,而政府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导向和促进作用[10-11];Newton的研究结论是,处于边缘地区的资源型城市与其服务的处于核心区域的大都市区之间是一种明显的“剥削关系”,资源型城市对中心城市存在着较强的经济依赖关系,大量的资源从资源产地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心城市,实现了价值增值和资本积累,而资源型城市则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就业规模小等一系列问题[12]。资源型社区的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衡量社区是否具有活力,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社区的社会互动,如果一个社区中的社会单位之间不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则社区对区内生活环境的控制能力就会比较弱,社区的活力就不够强[13];Marsh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煤炭城镇的居民社区为例,研究了资源型社区居民对于城市和社区发展的认识和态度,因为资源型社区居民经历了矿区从建设发展一直到衰退关闭整个生命周期,对城市和社区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能够充满信心地面对产业衰落转型过程中的困难[14]。
更多学者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机制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促进了资源型产业的规模化、资本化运作,产业发展呈现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特征[15];Parker Paul通过对日本和加拿大间的煤炭贸易的深入研究,得出结论:虽然新型资源产品的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是其产业的高度依赖性没有丝毫的降低,并没有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16]。特别是21世纪以来,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则围绕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策略以及产业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17-18]; Markey Sean等通过分析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地区的发展轨迹和措施,指出竞争优势对区域经济的振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有效途径是从经济、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渐向城市的竞争优势转变[19]。
二、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
1.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学者开始了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家普遍认为,经济结构单一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因此,产业转型模式、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成为国内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关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模式,张米尔提出了产业延伸模式、产业更新模式、产业复合模式3种主要模式,认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只采用其中的一种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产业延伸模式只是转型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模式,产业更新才是最终目标,因此,由产业延伸、产业更新两种基本模式组合而成的复合模式才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最佳模式[20];对应着产业延伸模式和产业更新模式,刘玉劲等提出了资源型产业的两种退出模式,即存量型退出和增量型退出模式[21];有学者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4条路径: 一是加工型产业多元化路径,二是外生型主导产业更新路径,三是资源型主导产业延伸路径,四是资源加工混合型产业发展路径[22];近来有学者结合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新机遇、新挑战与新要求,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新路径和保障措施:一是发挥大企业主体作用,构建城市和区域循环经济系统;二是借助资本运作手段,实现产业的柔性改造和服务型转变;三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园区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投融资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和现代农业等更新替代产业,实现稳增长和保就业并举;五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缓解转型风险;六是加快区域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跨区域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和互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投资,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23]。有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要发展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优质产业集群,应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而主导产业的升级与更新则应运用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战略[24],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发展应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区位优势等条件[25],要以城市的土地经营模式改革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26]。
很多国内学者研究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接替产业的选择问题,张米尔认为,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投资决策过程中,用于项目机会选择的匹配矩阵方法是决策成功的有效依据[27];刘剑平等学者认为将波士顿矩阵和GE 矩阵作为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建立了以产业发展潜力、关联度、比较优势、市场导向、创新、综合效益为选择基准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28];周密等提出,资源型城市解体产业选择的依据主要是城市的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市场发展情况、要素配置效率、城市发展目标及战略等[29];龙如银等重点研究了循环经济模式下技术创新的特征以及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从创新理念、创新项目选择、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战略[30];有学者专门研究了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潜导产业的选择应该有所不同,西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应该把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新兴服务业等作为潜导产业,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应该将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作为潜导产业,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则应该发展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以及如旅游业这样的比较优势和特色产业[31]。
2.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研究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会给城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其成功转型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国内学者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包括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创新、财政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政策等方面。
金建国等认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管理职能创新至关重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整体规划,不断挖掘城市文化要素,构建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32];曾万平则认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财政、投资政策的法力支持,必须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以及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33];有的学者论述了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与“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建立的重要性,认为资源型城市要顺利实现转型发展,资源开发补偿和产业援助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34-35];有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是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城市的转型发展[36],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市场培训机制,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解决再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37];贾小燕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环境政策包含了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环境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等政策,政府应协调好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政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招商引资的吸引力,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督激励机制的建设,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构建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良好的发展环境[38]。
3.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的研究
国内不少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模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效果进行了测评。牛菲,付允对比分析了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生态足迹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SVM法、熵值法等有关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评价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39];尹牧,宋冬林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数量化与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并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维度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体系[40];刘晓荣等构建了包含综合评价层、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的三层次评价体系,使用加权平均法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综合评价[41];谭玲玲等建立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成熟度模型,从政策成熟度、产业成熟度、环境成熟度、技术成熟度四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进行了测评分析[42];刘剑平等在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共性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及特征,确立了个性化的指标体系,使得评价系统更加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43];马丽等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资源系统四个层面建立了包含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的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伊春市进行了实证分析[44];郭海涛等主要研究了矿业资源城市转型评价问题,他们选取了12个不同类型的矿业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的DEA模型,从经济总量、社会福利、生活水平、环境质量、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力等方面,测评所考察矿业城市的相对效率,通过对2004年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研究结论是:石油类城市转型发展的综合效率最高,煤炭类城市的效率则最低[45];陶长江,李响从旅游经济、旅游环境、旅游可持续三个维度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23项指标对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的旅游转型进行了评价分析[46]。
部分学者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徐君从产业增长潜力、产业关联度、产业经济效益、产业比较优势、产业科技进步、产业人力资源素质、产业社会效益七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47];王新民等以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作为定量指标,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48];张团结等以产业资源自有率、带动失业劳动力就业率 、产业投资利润率、产业可持续发展性等因素为指标,建立了替代产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契合度模型,对产业转型的效果进行测评[49]。
三、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比较分析
国外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的认识主要在于单一型的资源经济或资源产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风险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可持续性,研究的范围包括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资源型城市的社会发展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资源型社区的规划与建设,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动态、交通通勤模式,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公共政策等,研究学者来自于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方法从最初的以实证和案例研究到后来的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由于国外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学者门习惯于将资源型区域(城市)发展问题纳入到国际贸易和经济活动中进行研究;国外学者大多采用“依附理论”“剥夺理论”等来对资源型城市面临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充分地研究了资源型城市(地区)与国家或中心城市之间、资源输出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关系;由于国外的资源型城市规模都不太大,城市的发展受企业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不少学者研究了跨国公司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了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比如城市社区的活力及规划发展问题、居民的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问题、女性权力的保护问题等[50-51]。
国内外学者对资源型城市内涵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仍然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国内学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主要根源是“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主要包括产业转型升级、转型政策措施、转型效果评价等方面,相对来说研究范围不够宽泛。由于国内关于资源性城市的研究最早是从区域发展与规划的视角展开的,因此决定了国内的研究更加侧重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布局、城镇规划发展等问题。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面临困境的原因研究相对比较欠缺,个别学者从体制弊病层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还停留在“矿衰城竭”这一表层原因的研究层次。由于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主要立足于解决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都比较重视实证研究的方法。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随着全世界资源型城市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通过文献分析我们也看到,大部分学者都是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缺乏一定的前瞻性,研究的视角和内容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际出发,在继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研究,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与改善问题的研究,同时,应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纳入世界经济政治大环境系统中,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实践,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特点进行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理论方法体系。
[ 参 考 文 献 ]
[1]Robinson J L. Geographical Reviews [J].American Geographical Review, 1964, 54(2):289-291.
[2]lucas R A. Minetown , Milltown , Railtown : Life in Canadian Communities of Single Industry[M].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1.
[3]Bradbury J H. Towards an Alternative Theory of Resource-based Town Development in Canada [J]. Economic Geography, 1979,55(2):148-165.
[4]Bradbury J H,St-Martin I.Winding Down in a Quebee Mining Town: A Case Study of Schefferville [J]. The Canadian Goographer , 1983, 27(2):128-144.
[5]Ross D, Usher P. From the Roots up: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if Community Mattered [M]. Toronto: James Lorimer&Company ,1986.
[6]Sharpe R. Informal Work and Its Development Role in the West[J]. Progress in Hunan Geography, 1988,(12):315-316.
[7]Barns T J,Britton John N H,Coffer W J,et al. Canadian Economic Geography at the Millennium [J]. The Canadian Geographer,2000,44(1):4-24.
[8]McMahon G, Remy F. Large Mines and the Community: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Latin America , Canada, and Spain [M]. Washington DC: IDRC and World Bank, 2001.
[9]Lockie S , Franettovich M, Petkova-Timmer V, et al. Coal Mining and the Resource Community Cycle :A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the Social Impacts of the Coppabella Coal Mine[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09,29(5):330-339.
[10]Bradbury J H.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Cycles in the Mining Sector:The Case of the Quebec-Labrador Region in Cana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4,8(3):311-331.
[11]姚睿,胡兆量.北美澳洲工矿城镇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1997,(1):41-44.
[12]Newton P, Robinson. Settlement Options: Avoiding Local Government with fly-in fly-out[Z]. Canberra: AGPS Press,1987.
[13]焦华富,陆林.西方资源型城镇研究的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0,(3):291-296.
[14]Marsh B. Continuity and Decline in the Anthracite Towns of Pennsylvania.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J]. 1987,77(3):337-352.
[15]Slocombe D S. Resources, People and Place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Geography in Canada 1996-2000[J]. The Canadian Geographer,2000,(4):56-66.
[16]Parker P. Canada-Japan Coal Trade: An Alternative Form of the Staple Production[J]. The Canadian Geographer,1997,41(3):248-267.
[17]Tanya B, Hayter R, Barnes T J. Resource Town Restructuring, Youth and Changing Labour Market Expectations: The Case of Grade 12 Students in Powell River, BC[J]. BC Studies, 2003,(103):75-103.
[18]Sorensen T, Epps R. The Role of Tourism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Central West Queensland Economy[J]. Australian Geographer, 2003,34(1):73-89.
[19]Markey S, Halseth G, Manson D. The Struggle to Compete: From Comparativ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J].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2006,11(1):19-39.
[20]张米尔.市场化进程中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1]刘玉劲,陈凡,邢怀滨.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框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184-187.
[22]李洪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J].煤炭工程,2008,(2):96-98.
[23]王伟凯.新常态新机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EB/OL]. http://www.ccidnet.com/2015/0720/10000902.shtml, 2015-07-20.
[24]顾润波,佘延双. 资源型城市选择接替产业的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5,7(6):106-108.
[25]仁锦鸾,郭雯,陈锐. 资源型城市创新战略研究: 以唐山市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12):142-145.
[26]张宏,任海军.论城市土地经营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1):115-118.
[27]张米尔. 市场化进程中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8]刘剑平,陈松岭,易龙生. 资源型城市转型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54-57.
[29]周密,柳晓明.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探讨[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50-52.
[30]龙如银,董秀荣. 面向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35-39.
[31]胡碧玉,刘诗白,宋小军.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潜导产业的培育[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16-19.
[32]金建国,李玉辉.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5):134-137.
[33]曾万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34]彭介林,张萌.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构想[J]. 宏观经济管理,2005,(8):13-16.
[35]胡彩峰.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建立“两个机制”[J]. 辽宁经济,2008,(3):22-23.
[36]张耀军,姬志杰. 资源型城市避免资源诅咒的根本在于人力资源开发[J].资源与产业,2006,8(6):1-3.
[37]周敏,闫士浩,赵春阳. 资源型城市问题再就业的层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9):57-58.
[38]贾小燕.可持续发展下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探析[J].中国市场,2011,(19):161-162.
[39]牛菲,付允.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方法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7,(6):23-26.
[40]尹牧,宋冬林. 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J].黑 龙 江 八 一 农 垦 大 学 学 报,2012 ,24(4):105-109.
[41]刘晓荣,马燕玲,王士军,等. 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以白银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638-1639.
[42]谭玲玲,刘传庚.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成熟度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37-43.
[43]刘剑平,陈松岭,易龙生.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重塑[J].水土保持通报,2007,27(5):79-82.
[44]马丽,黄凤,贾利. 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评价标准与实证研究——以伊春市为例[J].林业经济,2014,(6):48-51.
[45]郭海涛,于琳琳,李经涛. 我国资源型城市效率的DEA 方法评价[J]. 中国矿业,2007,16(7):5-9.
[46]陶长江,李响. 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4,(6):23-27.
[47]徐君.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会计之友,2011,(5):36-37.
[48]王新民,焦存志.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分析: 以甘肃省嘉峪关市为例[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28(1):32-33.
[49]张团结,王志宏,从少平. 基于产业契合度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模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8,10(1):1-3.
[50]杨建国,白永秀,杨志坚.制度变迁与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4,(4):7-13.
[51]丁非白,吕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阜新市为例[J].财经理论研究,2015,(3):60-66.
[责任编辑:刘炜]
doi:10.3969/j.issn.1672-5956.2016.04.007
[收稿日期]2015-10-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106)
[作者简介]谭玲玲,1968年生,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电子信箱)tanll@sdibt.edu.cn。
[中图分类号]F2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56(2016)04-00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