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估

2016-04-11林董海浪

社科纵横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实效性评估

谭 林董海浪

(1.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2.沈阳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辽宁 沈阳 110136)



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估

谭林1董海浪2

(1.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9;2.沈阳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沈阳110136)

【内容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估,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科学决策,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估,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和直观判断与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坚持政治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广泛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德育教育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培育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支撑。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原则方法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JG14DB2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概论课’理论教学话语和实践教学方式转换研究”(15JDSZK009);沈阳工程学院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评估机制研究与实践”(Z2014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使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成长和信念确立的主渠道,因此,要想成就一批强有力的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估,将进一步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二层皮的现状,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和水平。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估研究,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评估原则与方法,也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只有这样,评估工作的研究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将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决策。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既离不开本学科、本部门的努力,也离不开高校其他教学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共同协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3]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估工作,有利于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促进管理部门积极解决问题、更新观念、加强合作。有助于从整体确立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适时调整和规划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起学生、教师、学校三方互动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估将优化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评估就是检测,所谓教学评估就是指在坚持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下,依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的总体检测,尤其是要检测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检测,发现教学中的优点与缺点,针对教学对象及时改进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估工作一般是通过教学文件的检查、教学过程的观测、教学效果的分析来完成的,通过教学实效性评估,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推广先进经验,优化教学过程。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将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教学实效性评估并不是简单地对教师的教学劳动进行评价,主要是为了查找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评估,教师将会发现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并对未来的教学工作起到导向作用,帮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而利于整体教师队伍的优化与进步。

第四,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评价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参与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有着切身的体验,因此,最具有话语权。教学实效性评估,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自身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提高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也可以促进教师更加关注和重视学生,真正树立学生中心的教育思想,能够更加有效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第五,有利于改进学风。学风是学生学习风气和教师教学风气的结合,凝结着学校的文化和精神。学校的办学之风,展现了大学理念、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毛泽东指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作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4]学风是学校全体师生和员工在治学、做事等方面的风格,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教学实效性评估,提高学校、教师、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教师明确责任使命、树立师德情怀;让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对于学风的促进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的基本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评估应实施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和手段。例如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的构建,可以通过明确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评估依据、逐层分解目标、确定评价等级和标准、确定指标权重等。搜集整理分析实效性评估信息的方法包括文献法、汇报法、问卷法、访谈法、座谈法、数据资料整理法等。

1.直观判断与理性分析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教育者按照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道德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自觉地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形成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养成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知、情、意、行四个不同的发展阶级,需要消化和吸收,而且这个消化与吸收过程表现的速度与形式也不一样。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思想道德表现一般;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政治信念表现优秀。造成这种理论与实际分离、知与行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对教学实效性评估时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充分考虑到造成学习效果不一致的具体原因。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也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就是指一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指标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揭示教学现象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依靠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教学的发展趋势。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将德育指标体系中各项分成若干层次,并对每一层次规定标准,然后把德育指标规定再合理分配到各级各层次中去,进行定性归类与核定分数进行评分。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在评估互相补充,离开定量谈定性,容易使认识停留在模糊的概略水平,导致主观随意性;离开定性谈定量,则容易把复杂的思想现象过于简单化,导致整体认识的失真。只有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才能对思想整理理论课教学的整体状况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评估的原则

1.政治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政治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属性的自然延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党性、政治性很强的科学,教学实效性评估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必须立足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根本任务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估既要考察知识性功能,又要坚持政治性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特征,对其进行教学实效性评估应与一般的自然科学课程评估不同,除了对知识、技能的考察,重点还要放在学生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学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2.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遵循规律进行评估是坚持科学性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要符合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客观规律,要按照德育过程三要素,即教育者、教育言行规范和受教育者三方来开展评估,对受教育者还要遵循思想品质形成的知、情、意、行四要素来衡量。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唯一尺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破除思想的束缚,打破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要遵循的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评估要包括社会反映,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不对培养的人追踪调查研究,就不能看出德育水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既要体现本学科的科学性,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学生思想新动向,与时俱进地更新评价指标,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勇于开拓进取、锐意革新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一代新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水平和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满足社会的目标要求,更要德育教育的客观规律,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可操作性。

3.广泛性与具体性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其评估应该具有广泛性,评估指标应该囊括课程的所有环节,涵盖课程的全部进程,使用普遍高校。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因而评估指标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培养方向的学校在具体考核中都应该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以此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整体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新华网[EB].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 113722546.htm.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EB].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3/0408/c241220-21055424.html.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3.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18.

*作者简介:谭林(1978—),男,沈阳化工大学讲师,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在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董海浪(1980—),女,沈阳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2-0164-03

猜你喜欢

理论课实效性评估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评估依据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