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逻辑及其方法论

2016-04-11陈相光

社科纵横 2016年2期
关键词:范式心态畸形

陈相光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逻辑及其方法论

陈相光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内容摘要】社会存在以及人对社会存在的意识是疏导畸形社会心态的方法论基点。基于改善整体性社会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强调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通过祛除相应的社会土壤或者改变相应的社会环境,实现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基于改变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强调通过直接干预当事人的认知、情感(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实现对当事人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基于改善局域性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强调改善社会环境与改变心理环境都是实现心理疏导目的的关键变量。

【关键词】畸形社会心态心理疏导逻辑方法

*本文为2013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共建课题“广州大学生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研究”(编号:13G05)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2012年,自6 月12日至7月4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连续发表6篇主题为“我们时代需要怎样的价值”的系列署名文章,呼吁社会要警惕“精致的利己主义”、摈弃“狭隘的极端主义”、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走出“诡辩的相对主义”、远离“不加分析的怀疑主义”、拒绝“功利的实用主义”等畸形社会心态。畸形社会心态的滋生,扭曲人的精神世界,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P92)或者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1](P55)”社会环境是人的生存发展外环境,心理环境是人的生存发展内环境。人对社会环境的总体意识构成人关于社会存在的一般印象,这也是人关于社会存在的镜像。这种镜像囿于个体主观因素的制约,既可能是科学、合理的,但不排除存在畸形的可能性。社会存在以及人对社会存在的意识(包括意识的形式、内容、方法、过程及其结果等)是疏导畸形社会心态的方法论基点。从改善社会环境或者改变心理环境角度切入,应用心理疏导方法化解畸形社会心态,科学疏通心理症结,正确引导思想观念,培育积极社会心态,业已成为加强社会建设的要务。

一、基于改善整体性社会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及其方法

在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中,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曾提出著名的强化理论,认为不管正面强化还是反向强化,通过适当的可操作手段都可以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斯金纳将S(刺激)—R(反应)关系扩展到环境—行为关系,强调理想社会应对环境和人的行为进行控制。其理论逻辑在于:“生活或活动于环境中的有机体,在多方面改变着环境,在改变环境中往往又影响有机体自身的变化,其中某些变化使人们得到通常所说的奖赏,就具有一般专业用语中叫做‘强化’的含义。在操作行为中,强化物与反应相联系。”[2](P344)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利用人工环境的反复强化、累积强化、综合强化,可以牵引人的行为。由此可见,既然可以通过环境塑造或者调控人的行为,也就可以利用环境对各种畸形社会心态实现合目的性的教育疏导。要实现畸形社会心态的疏导,关键在于通过建构科学、合理、合适的人工环境,继而影响和调控人的社会心态发生社会合目的性的转变。

“孟母三迁”的故事表明,通过主动选择或者改变环境,进而影响人的发展包括心理发展是可行的。这是因为,“环境的结构是一个由有机体对自然界的反应不断详细安排的过程;任何一种环境——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个体环境,都是一个由与它相对应的活动、由不断追求公开表达的活动所具有的逻辑结构不断详细安排的过程”[3](P139)。以人为中心,基于同心圆的考察视界,人的环境有宏观大环境与微观小生境之分。对于人的宏观大环境而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宏观大环境不存在可选择性。相反,人的微观小生境,是可建构的,或是者可选择的。因此,于人的宏观大环境而言,存在普遍性(或者公共性);于人的微观小生境而言,存在被选择性(或者被组织性、被建构性)等特性。一个有机体可以从选择意义上建构它的环境,只要先在环境是由我们人类有机体选择性地发生强相互作用或者弱相互作用,又或者选择性地建构人自身的后继的强相互作用环境,并且取决于被如此选择或者建构前者与后者的关系,那么,人的意识就时常指涉环境的特征。也就是说,在宏观意义上,人的环境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人不可能选择环境,环境的先在性要求人必须适应环境对人的制约。“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4](P105)。因此人必然地受到环境的限制,环境的状态决定人的生存发展状态。

基于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人之所以萌生畸形社会心态,源于社会环境提供栽培这种心态的社会土壤。因此,可以从改变社会环境角度切入化解上述六种畸形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社会大环境由社会的(1)经济生态(2)政治生态(3)文化生态(4)社会阶层结构生态等构成。要消解上述六种畸形社会心态,就需要加强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阶层结构生态等环境建设的协同,有意识消除社会不公现象,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平等,以及社会阶层之间的平等,进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改变社会环境的范式有两种:一种是看似合理的、基于休克疗法意义上的突变性的环境变革。从满足作为具体个体的人的心理期待而言,突变性的环境变革速度基本符合人的心理期待。因此,通过突变性的环境变革来改变具体个体的人的畸形社会心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相当有效的。但是,基于社会发展成本或者代价思考,虽然突变性的环境变革对于调整作为具体个体的人的畸形社会心态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突变性的环境变革往往引起意料之外的负面影响,继而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并由社会成员共同承担新的社会发展成本或者代价。这种成本效应类似于一人生病、全家人吃药。从整体性的社会角度而言,这是不合理的,对基于社会话语权弱势地位的人尤其如此。另一种是基于动稳态发展的、渐进式的环境修正。从满足作为具体个体的人的心理期待而言,渐进式的环境修正速度滞后于人的心理期待。因此,通过渐进式的环境修正来改变具体个体的人的畸形社会心态,这是一种以时间为函数的、逐步优化社会空间结构的范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基于社会发展成本或者代价思考,渐进式的环境修正对整体性的社会而言是最合理的。因此,基于改善整体性社会环境,进而通过改变社会环境中的内容结构实现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目的,长期而言,合理并且有效;短期而言,效果难以评估。具体的历史实证就是前苏联、东欧剧变所引发的新的历史阵痛。前苏联、东欧剧变虽然改变了当事国历史发展的向度,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当事国当时社会的心理需要,但是这种政治环境的剧变又酿造了新的畸形社会心态,并且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成本。其合理性程度如何,至今当事国和其它国家仍然在反思。

二、基于改变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及其方法

微观意义上,以人为中心,人是可以通过自身的选择或建构,而生成一个更适合于人自身的微观环境,经过选择或者建构的环境为他提供了他想要的内容。人对特定内容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程度与环境对于人的意义是一致的,而“意义在有机体和环境方面的分配既通过有机体表达出来,也通过事物表达出来,而且这种表达并不是一个心理状态或者精神状态的问题。这里存在有关对有机体针对环境的有组织的反应所作出的反应的表达,而这种反应并不仅仅是环境对有机体的决定过程,因为有机体对环境的决定与环境对有机体的决定同样充分。”[3](P140)即是说,有机体对环境具有建构或者选择功能,进一步而言,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相互决定。“广义地讲,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并且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因为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5](P19)因此,“在任何既定的社会活动或者社会情境中,当一个个体以某种姿态向另一个个体标示这另一个个体即将做什么时,这个个体实际上意识到了他自己的姿态的意义——或者说意识到了他的姿态在他自己的经验中出现时所具有的意义,只要他采取这另一个个体对这种姿态所持的态度,情况就是如此;而且,他往往会以这另一个个体对这种姿态作出明显反应的方式,潜在地对这种姿态作出反应。”[5](P49-50)由此可见,通过改变人的心理环境,可以实现对人的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

心理环境是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在拓扑心理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环境指人脑中对人的一切活动发生影响的环境事实,也即对人的心理事件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心理环境包含认知、情感(情绪)、意志等重要心理因素。人的心理环境具有以下特性:心理因素的多样性、心理结构的系统性、心理过程的复杂性、相互作用的多维性、干预影响的多端性[6](P21)。我们对此略作扼要分析①。(1)心理因素的多样性。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参与或影响心理活动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等。(2)心理结构的系统性。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知、情、意、信、行的功能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函数关系、非线性关系,体现了心理结构的系统性。(3)心理过程的复杂性。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过程复杂性包括认知过程的内在复杂性、情感过程的内在复杂性、意志过程的内在复杂性、动机过程的内在复杂性,以及由这四个子过程所构成的作为整体的心理过程的复杂性,等等。(4)相互作用的多维性。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动机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他们之间形成多维的网状的相互作用。(5)干预影响的多端性。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无论干预知、情、意、信、行中的哪个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这种多端干预和影响的可能性导致心理活动具有显著的复杂性。

在认知心理学流派中,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认为,人的情感(或者情绪)来自人对认知对象所持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认知对象本身。而情感(或者情绪)和行为受制于人的认知,不良行为、情感(或者情绪)与认知不良有关。当事人的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认知疗法的核心是改变当事人对认知对象的认知,或者说实现当事人的认知重建。其思想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和维特根斯坦(L·Wittgnehstein)的语言分析哲学。认知疗法针对心理分析疗法的缺陷:注重当事人心理与行为的潜意识和情感症结,隐私揭秘、人性揭短式的互动容易诱发当事人深层心理阻抗,进而造成治疗认同障碍,而且治疗技术复杂、过程漫长。认知疗法重视改变当事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根据认知疗法,针对畸形社会心态,促使当事人意识到:其一,因为个人经验的有限性,个人对周围世界、人际世界、内在世界的感知觉存在局限性,不可能完全反映现实,对现实的感知觉并不等同于现实本身,最多也只能接近现实;其二,对感知觉到的对象的解释依赖于诸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或者认知过程。而认知过程的正确性及其程度易受生理、心理问题的影响。因此,由于人的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人的社会经验、学校教育因素、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的差异性,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中国关于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以合社会目的性发展为导向,重视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张耀灿、郑永廷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指出,“疏通与引导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的。疏与导相结合的原则,是人们思想、行为活动规律的反映”[7](P368)。心理疏导方法既蕴含了心理学方法的优点,又结合了中国传统疏通方法的优势。“心理疏导疗法是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其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是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8](P34)诸如说理分析式、宣讲感染式、共情感化式、咨询指导式、材料学习式、实践体验式等是基于改变心理环境的常见方法。虽然可以从知、情、意、信、行等多角度切入化解当事人的畸形社会心态。但是,就改变当事人的心理环境而言,多数情况下改变认知比直接干预情感更适于群体性心理疏导,也比干预当事人的意志、信念、行为意向具有更强的可显示性效果,因此某种程度上认知疗法最切合注重整体性的中国人的实际。殷鸿炜认为,“认知疗法的本质和治疗的关键就在于通过与来访者共同探讨,以求启发、引导和帮助来访者改变那些歪曲的、不合理的、非理性的思想观念,调整认知结构,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认知方式纠正和取代原有的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件作出更为现实合理的理解和评价,进而改变其不良心态和不良行为。”[9](P526)通过干预人的认知,进而实现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是一种常用方法。

三、基于改善局域性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逻辑及其方法

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任何一个思想领域本身并不能完全独立地存在和发展。思维并不是人们可以离开可能使它存在的各种社会用途来把握的领域或者王国。……人们为了达到所谓的‘论域’,就必须假定存在这样一种合作情境。”[3](P279)也就是说,人的心理环境与人的社会环境存在相关关系。“只有当社会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了参与这种过程的任何一个既定个体的经验,或者说在这种经验中呈现出来时,心灵才会在这种社会过程中出现。”[3](P145)针对社会环境与人的心理环境或者精神结构的发展与建构的关系,借用怀特海的话语,“第一,在我们的根本性的观察中,精神和自然界的这种截然分裂是没有根据的。我们发现自己生活于自然界中。第二,我们得出结论:我们应当把精神作用看作是属于构成自然界的因素。第三,我们应当排斥自然过程中没有根据的轮转观念。……第四,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对自然界的因素加以界定,以便了解显相在决定其后的自然过程中有怎样的作用。”[10](P143-144)也就是说,社会环境和人的心理环境之间具有互为因果并呈螺旋式循环发展关系。

社会环境和人的心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人的心理环境对社会环境具有反作用。从社会环境和人的心理环境的表现形式上看,人的心理环境深藏于内,而社会环境表现于外。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社会环境相当于心理环境的环境,心理环境相当于社会环境中的系统。由于环境的非线性作用,系统的功能相对于系统的结构而言,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更大。环境中各种因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改变了系统的潜在功能,即是说,实现了的系统功能与潜在的系统功能并不见得完全一致。这样,实现了的系统功能反过来成为系统演变的动力。也就是说,一旦存在某个具体的社会环境先于某个特定的心理环境而存在,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之间就进入互为因果的同步演化过程,在这个演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演化是一种对称性双螺旋演化,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之间通过信息交换实现这种对称性双螺旋演化。从因果关系看,社会环境的发展(作为原因)是心理环境发展(作为结果)的基础,而发展后的心理环境(作为原因)又是社会环境发展(作为结果)的前提。

在精神分析与存在主义心理学流派中,其代表人物罗洛·梅深受存在主义哲学与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并通过糅合存在哲学的基本原则与精神分析理论,首创存在心理治疗范式。罗洛·梅将存在主义哲学家坚持的人的三种存在方式②改造为人存在于世界的三种方式[11](P410-411):(1)人与环境的关系方式;(2)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方式;(3)人与自我的关系方式。罗洛·梅认为,人同时存在于物—人—己三种方式之中。对于环境,人类只有适应和接受。对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不是对他人和社会进行适应,而是要能够与别人建立创造性的关系。对于人与自我的关系方式,要发展出积极的自我意识。罗洛·梅主张,“在心理治疗中要从对人的关系世界的这种认识出发来理解病人的存在”[11](P414)。就存在心理治疗范式而言,只有从人的三种存在方式出发,才能合理地消解人的畸形社会心态。其关于环境的认识过于消极,与基于改善整体性社会环境的心理疏导范式相悖。

基于改善局域性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范式针对存在心理治疗范式关于环境认知的缺陷,强调改善社会环境与改变心理环境都是实现心理疏导目的的关键变量。某种程度上,基于改善局域性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范式又可细分为:(1)社会环境发展优先范式;(2)心理环境发展优先范式;(3)社会环境与心理环境同步发展范式。以社会环境发展为优先的改善局域性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范式与基于改善整体性社会环境的心理疏导范式类似;以心理环境发展为优先的改善局域性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范式与基于改变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范式类似;基于社会环境与心理环境同步发展的改善局域性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范式又可细分为两种子范式:其一,其社会环境相当于现实社会的局域性环境,这种心理疏导范式相当于同步改变局域性社会环境和干预人的心理环境,具有双管齐下之意味。其二,其社会环境相当于西方心理辅导、咨询与治疗技术所建构的人际环境,这种心理疏导范式更接近于西方的心理辅导、咨询与治疗技术。这种范式首先需要建构良好的局域性人际环境,基于良好的局域性人际环境,才能将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进程推进到实际的心理干预过程。

在这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式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式是西方主流的心理治疗范式之一。他在《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中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观。人际关系作为局域性的社会环境,对化解当事人的畸形社会心态具有重要价值。“假如我只把人际关系看作是一种机会,利用它来强化对方对于某些话题或者观念的认同,那我就会倾向于把他确认为一个客体——一个从根本上说是可操控的、机械的对象。而如果我认为这就是他的潜能,那他的行为表现就会倾向于支持这种假设。另一方面,如果我把人际关系看作一个机会,是为了‘强化’他的全部存在,即他作为个人所具有的存在的一切可能性,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倾向于支持这种假设。”[12](P50)罗杰斯不赞成将当事人视之为客体,而更愿意将当事人视之为对等的主体。罗杰斯将心理治疗看成是一个转变过程,并认为心理治疗主要是调整当事人自我的结构和功能的一个过程。强调动员当事人内部的自我实现潜力,使当事人有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主张治疗者的工作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无条件地倾听、复述和反馈。罗杰斯说:“我的心理治疗经验使我相信,通过建立能带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能最大限度提高建设性创造力产生的可能性。”[12](P326)罗杰斯认为,促使心理安全感的形成和能够实现当事人心理的自由是当事人心理转化的外部要件。其中,心理安全感这个条件的形成需要通过三个相关联的过程才能建立:其一,心理治疗师要将当事人作为具有无条件的价值的人予以接纳。其二,心理治疗师主动为当事人提供一种没有外部评价的气氛。其三,在具备以上两个前提的基础上心理治疗师与当事人之间发展“共情理解”。当事人心理的自由指教师、治疗师或者别的促进者允许当事人拥有象征性表达的完全自由,即允许当事人自由地思考、感受自身的体验,或者允许当事人自发地把握知觉对象、概念和意义,使之成为自身内在的真实。象征性表达的完全自由,相当于不随意干预当事人心理活动及其过程的自由。正如罗杰斯所说的,“大概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人们都有用行动来表达所有的情感、冲动和欲望的自由。在有些情况下,人的行为可能会受到社会的约束,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象征性表达却不必受到限制[12](P326)。”

综上所述,(1)基于改善整体性社会环境的心理疏导、(2)基于改变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3)基于改善局域性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心理疏导是化解畸形社会心态的三种基本范式。其中第一、二种都是单维范式,或者通过消解既有环境实现对人的心理疏导,或者通过直接干预人的心理环境实现对人的心理疏导,社会环境与心理环境之间的发展属串联演化。第三种是二维范式,通过并行干预社会环境与人的心理环境实现对人的心理疏导,社会环境与心理环境之间的发展属并联演化。归根究底,这三种范式都是旨在通过认知改变机制、情感调适机制、行为及其意向调整机制、价值观调整机制等实现对人的畸形社会心态的心理疏导。他们各自具有优劣势,针对具体畸形社会心态,合并使用三种基本范式可能比单一运用某种范式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更好的社会效益与个人效果。

注释:

①此处关于心理因素的多样性、心理结构的系统性、心理过程的复杂性、相互作用的多维性、干预影响的多端性等内容参考作者的有关论述。详见:陈相光.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J].社科纵横,2011(3):21.

②即一是组成生理和物理环境的内部和外部世界,或者周围世界;二是由他者组成的人际世界;三是人与自我和自我价值、潜能的自我内在世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厚粲著.行为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乔治·赫伯特·米德著,霍桂恒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李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6]陈相光.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J].社科纵横,2011 (3).

[7]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黄爱国.儒道文化与心理疏导疗法[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8).

[9]殷鸿炜.认知疗法在大学生个体心理疏导中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6(6).

[10][英]怀特海著.思维方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1]叶浩生著.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卡尔·R·罗杰斯著,杨广学等译.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陈相光(1971—),男,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与行为等。

中图分类号:C91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2-0092-06

猜你喜欢

范式心态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还是“看掐架”心态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