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提高数学分析能力

2016-04-11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中学沈建巧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3期
关键词:同类项解决问题情境

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中学 沈建巧

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提高数学分析能力

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中学 沈建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并且从多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问题解决策略要求尽可能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问题解决策略对学生分析能力提高的作用,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问题;分析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与深化理解的过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问题解决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培养,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进而提高数学分析能力。

一、设置问题解决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情境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强化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就应该多设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学情境。这些问题以生活作为素材,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对于许多知识还不能分析出来,尤其是生活中蕴含的知识点。教师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时,采用问题引导的形式,帮助学生在问题中分析出问题答案。

例如,在教学“绝对值与相反数”这一内容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陈华住在离学校正西方4km处,张浩住在离学校正东方2km处,如果这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他们去学校所用的时间与什么有关?如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学校、陈华、张浩家的位置呢?用数轴上的原点O表示学校所在的位置,并且规定向东为正,数轴上的1个单位表示1km,用点M、N分别表示陈华与张浩的家,则点M、N表示的数是多少?点M、N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策略,让学生感受数学化的过程。

二、教师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心理学研究认为,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主体的思维发挥作用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然而,我们已经习惯于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忽视了。这是因为教师觉得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想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对于许多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的时期,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分析生活问题,分析自己不会的问题,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极大的提升。数学教学中突出探究知识的过程,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体验。因此,教学不在于教师的灌输,而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们把一张普通的白纸对折一次,然后再对折。当对折到第10次时,问现在应该有多少层?如果纸的厚度是0.1mm,那么叠加起来估计有多高?当把纸对折到20次时厚度是多少呢?在这个题目中,教师提出一连串的具体问题,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只有在独立进行中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而且这种潜能才能发挥到极致。我们知道,个体对知识的接受最好的方式是实践。学生在课堂中虽然可以接收到许多的知识,但是课堂就显得非常无趣。教师可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去探究数学知识的本源,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这一内容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先巧妙地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在上一节课中,大家学习了降幂排列,我们不妨把降幂排列比喻成体育课中按照个子高低进行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比喻成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学生觉得有趣,于是讨论起来,有的说:“好比是按照男女生来排队;卖水果的商贩常把水果中好的归一类,质量差的归一类”等等。这样,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于是,教师继续追问:“数学中的同类项的分类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地分析同类项在分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自主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是学习好数学知识的动力。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教材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适当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一定的努力或小组讨论、探究,最后归纳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结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有关性质”后,的设计了一道关于找圆心的问题。首先,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画有一个圆的白纸,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都看到纸上面有一个圆,那我们如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呢?”这个问题一出,学生们开始动手操作。他们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也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就利用了“圆是轴对称图形”这个原理,也有学生运用了“弦的垂直平分线通过圆心”这个性质来判断。这样的结论,说明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数学学习就会变得水到渠成。

[1]王学俊.浅论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04).

[2]冯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学习,2015(09).

[3]郜昌民.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举隅[J].新课程研究,2015(07).

猜你喜欢

同类项解决问题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初试锋芒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学习同类项 口诀来帮忙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检测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