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情境之帆,展小学数学生活魅力
2016-04-11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小学蔡晓伟
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蔡晓伟
扬情境之帆,展小学数学生活魅力
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小学蔡晓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盲目追求热闹,狭隘地创设教学情境的现象,从而使教学陷入片面化、低效化的误区。
那么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创设情境呢?“境”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情”是一种精神的烘托,只有有“情”之境才能使物质因素有了情感色彩。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应该将“物质”和“精神”融合一体,形成融洽、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以趣激思,以疑获知,引导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奥妙。
一、巧用失落情境,开启思维钥匙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在备课中,教师要力求提供给学生没有精神负担,没有心理压力的思维环境,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产生需要亲自动手探究,集体共同解决,最后得出结论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曾看到过这样一个片段:
师:昨天知道要与同学们见面,我特意准备了一些礼物送大家,请大家看看我带来了什么?(师出示图形的一半。)猜猜这是什么?
生:(欢呼):蝴蝶!
师把蝴蝶图形打开,观察学生的表情。
学生失望地叫道:啊——(有的同学甚至叫起来:“我不要”)
师:你们为什么要发出“啊”的声音?
生1:这只蝴蝶两边翅膀不一样大小。
生2:这只蝴蝶两边翅膀不一样花纹。
师:我们可以说这只蝴蝶两边怎样?(不对称)
师:看来我为大家准备的礼物大家不太满意。你们能不能用桌上的剪刀和彩纸重新来做一个令大家比较满意的对称图形?在做之前,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
教师导入部分选用的虽然只是一只蝴蝶,却引出了同学们“希望”与“失望”的强烈冲击,利用同学们的“失望”之心,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己动手制作对称图形,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钥匙,满足了学生情绪。
二、紧扣玩学情境,吸引探究乐趣
南宋朱熹说过“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是小学生的天职。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玩学就是把一些教学知识用玩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玩学的情境中自然学习巩固新知识。曾听过一节“周长的变化”公开课,其中设置的玩学情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探索梯形图形的周长时,这位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加菲猫和机器猫的速度一样,他们都要从A点出发,各走一条路去捉C点的老鼠,谁先捉到?通过FLASH演示,发现了什么?
学生被这一有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从而积极地对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取。发现在速度一样的情况下,要比谁先捉到老鼠,实质上就是看加菲猫和机器猫跑的路线是不是一样长,加菲猫跑的路线是长方形的一条长加一条宽。机器猫跑的路线通过平移也能看作长方形的一条长加一条宽,这方面的知识以前没有学过,出于对游戏的好奇,学生深深地被这问题所吸引,从而陷入积极的探索状态。
在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现实的海水,要让学生自己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盐来。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使他们有兴趣走进数学奇景,发展敏锐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设置冲突情境,培养合作意识
有趣的情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是浅层次的,是一种短暂的新鲜和好奇。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的本能,所以创设情境还要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不和谐的心理状态和急需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诱发学生对数学问题做出主动反应。
例如,一位老师上“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一课,他这样要求学生:“你能统计出1分钟经过高架的不同车型的辆数吗?”“可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教师按下播放键。
10秒,有孩子拿起了笔;20秒,有孩子皱起了眉;30秒,性急的孩子左顾右盼……1分钟后,肃静的课堂热闹非凡,孩子们再也忍不住,纷纷叫了起来:“老师,我连车型都没弄清楚,怎么统计?”“车速那么快,我怎么来得及?”“我才统计了一种车型的辆数,其余的我顾不上了”……见时机成熟,该教师及时反问:“那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沉思片刻,几名孩子大叫起来:“要几个同学合作才行!”顿时,全班学生恍然大悟,纷纷起身,自觉几人凑成一组,投入到第二次统计中。通过从“无动”—“有动”—“有效、合理”的环节,不难发现孩子已切身经历了“独木难行”的感悟过程,所以选择合作是必然的。
四、借助问题情境,产生解决需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所以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善于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把数学研究的问题与生活中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统计”一课时,教师提出给小动物们发运动服的任务。
1.给跳高运动员发红色的运动服,给长跑的运动员发绿色的运动服。谁能帮我算要几件红衣服,几件绿衣服?你是按什么标准来统计分类的?(按运动项目来统计分类)
2.中饭时间快到了,为不同种类的动物运动员准备午饭。该准备多少份骨头?多少份萝卜?多少份桃子呢?显然按运动项目分类统计不能解决,这时又该按什么标准来统计分类?(按不同动物种类来统计分类)
在这节课上,教师并没有直接提出统计的要求,而是设置了一个完成任务的生活性问题,让学生产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不同分类统计的需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中我们也可看出: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既能把学生置于一种“愤悱”状态,又能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毫无强迫的痕迹,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思维也处于最佳状态,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烁,从而探索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