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引领学校内涵特色发展
——以北京市海淀区知春里中学“知·春”文化建设为例

2016-04-11□郭

中小学校长 2016年9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文化

□郭 征

文化引领学校内涵特色发展
——以北京市海淀区知春里中学“知·春”文化建设为例

□郭征

北京海淀区知春里中学作为一所普通中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文化、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以“知·春”文化为内涵的学校特色发展之路。

一、“知·春”文化理念的探寻之路

北京市知春里中学成立于1985年,地处中关村腹地,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学。现有初中教学班18个,高中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1200余人。中关村地区名校林立,优质教育资源密集,这样特殊的区位环境,给知春里中学带来了不少机遇,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这种特殊的发展环境,我们不抱怨、不懈怠,始终坚持追寻适合的发展路径。2010年3月,我就任后,在前任校长的基础上,继续寻找适合知春里中学的发展方向,期望走出一条有知春里中学特色的发展道路,实现学校发展的新飞跃。经过深入分析、讨论、思索学校发展的现实问题之后,我们开始清晰地认识到文化认同、发展自信是立校之本;认识到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石;认识到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的发展之源。为此,我们将文化建设作为特色发展的重心所在,用文化激发自信,用文化指引发展。

(一)始于“绿色”学校建设

“绿”是知春里中学的代表色,更是知中人心中的教育追求。学校自建校以来,依托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经历了初创、稳定、发展、特色项目实践,初步建成“绿色学校”。2005年,学校成为ESD项目实验学校,以“雨水收集利用”项目为龙头,以建设“节水型”校园为切入口,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2007年,学校借校园改造契机,引入了集雨设施、零能耗滴灌垂直绿化等高新环保技术,绿色校园基础设施逐渐完备,学校成为“节水科普基地”。随后,学校从课程建设、学生活动等多个角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实践,将绿色教育理念辐射到家庭和社区,取得良好社会影响,初步形成绿色教育体系。

在“绿色学校”理念的指导下,创建“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

(二)立足时代,传承发展

“绿色学校”的内涵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学校在传承原有理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我们反复自问:原有的特色如何保持和发扬?面对“名校”环绕,我们如何发展?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新的问题,也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原有的可持续发展办学思路之上,立足人才培养,结合时代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三)深化“绿色”学校内涵,创建“知·春”特色文化

学校在特色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将学校原来的“绿色”学校发展内涵与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核心追求相统一。我们在“绿色”学校的发展基础之上,注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形成我校富有特色的“知·春”文化。“知·春”文化以“知”为根,以“春”为生,根是做人、为学之基,生是发展、创新之源。“知”还是家国情怀、文化传承——基于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春”还是健康成长、创新教育——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绿色生态教育。“知·春”文化将家国情怀与健康成长协调统一,将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有机整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是“绿色”学校理念的再创新。

二、“知·春”文化内涵解读

(一)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精神的校训——知中行健春和海涵

知中:就是要知我们的学校,爱自己的母校;就是要知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国家;就是要知中国的思想智慧和为人处世之道;就是要知我中国的民族精神,进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行健:就是要勇猛刚健,勤奋不懈,一往无前,自强不息,天天进步。

春和:就是春日和暖,春风和煦,春意盎然,像春天那样,抒发、生长、向上、创造,适宜、和谐。富有生气,推陈出新,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海涵:宽广与包容。宽广才能包容,包容才能和谐,和谐才能发展。

(二)学校的使命:在文化传承中奠基未来,在化民成俗中培育栋梁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空间,课堂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校园环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无声对话。学校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将传承文化形成一种共识、一种行为准则,更应该让学生形成一种烛照心灵的文化自觉。学校不仅要传承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还要在传承中培育民族栋梁。

(三)办学理念:安全,适宜,有生命、有生机的教育

安全,不仅是物理环境的安全,更是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是“心灵环保”。适宜,要求我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同时也要求我们创设平台,让学生去选择、去尝试,进而找到适宜他的舞台。有生命、有生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教”,更重要的是“育”,对生命的抚育,是生命的传递。这就是我们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四)育人目标:培育“内德外强”知中人

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锤炼人的心性,丰盈人的德行,以促进人的持续发展。为此我校形成了打造“内德外强”知中人的育人目标。

内德:爱国忠诚的情操——建业报国(忠)、尊贤孝亲(孝)、知法晓礼(礼);自强不息的精神——存道正心(正)、勇猛精进(勇)、达事日新(新);好学明理的智慧——敬学博闻(学)、慎思穷理(思)、笃实躬行(行);宽广仁厚的胸怀——诚意守信(诚)、约己恕人(恕)、从善如流(合)。

外强:志——知耻上进之心;勇——正义浩然之气;行——坚毅果敢之力;善——悲天悯人之情。

三、“知·春”文化引领下的学校特色发展实践

在“知·春”特色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始终将“根”与“生”的内涵贯穿始末,坚持“以知为基,从心开始;除芜去饰,直指本源;事上磨炼,知行合一;一以贯之,整体发展”的理念。近年来,我们从教师团队发展、课程体系建设、学生活动实践、内外教育资源整合等角度,探索了“知·春”文化的具体内涵和引领功能。

(一)教师团队发展

为了践行“知·春”文化,培育“内德外强”知中人,学校首先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学校将国学大家请进学校,通过大家学者的讲座,开拓教师的知识面和眼界。学校选送优秀青年英语教师参加海淀区教育考试培训中心开设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TKT)”,接受由美国康伯斯威尔大学实施的英语教学培训,提高英语教学能力、教学评估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获得由英国剑桥大学颁发的英语教师第一级证书。

成立以区学科带头人王晓亮老师为核心的“王晓亮工作室”,带领所有高中青年教师开展高中课堂教学实效性专题研究,通过集体研课、听课、评课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高中课堂阅读实验研究等。

通过这些常规做法,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教师形成精心教学、潜心探究、静心学习、开心分享的教学文化和学术生态。

(二)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以“知·春”文化为统领,围绕育人目标,重新搭建了学校课程结构,形成了指向培养“内德外强”知中人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系列、拓展系列、活动系列、社团系列四个层次。构建了由课堂到活动,由校内到校外的课程育人体系,满足学生多元、个性发展需要。

基础系列。由现行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组成,完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培育。学校注重在国家课程主渠道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努力开展国家课程教学渗透低碳理念的相关研究;将社会领域的公民责任与权利教育、和谐社会教育,文化领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经济领域的绿色消费教育、城市发展教育,环境领域的生物多样性教育等专题内容纳入到国家课程的各个范畴。

拓展系列。在基础课程基础上,结合学生发展需要,进行横向、纵向,以及跨学科的交叉拓展,深化知识学生体系,丰富能力结构。

活动系列。知春讲堂:我校的生源虽然与市区示范校有差异,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学校从2012年创建了以学生为主讲人的知春讲堂,在近两年多的时间里,有十多位学生走上了讲台,通过这样的平台展示学生潜力。为了丰富知春讲堂的内容,我们又将其系统化、拓展化,由学生讲堂拓展为名师讲堂、专家讲堂和家长讲堂,将学生、教师、专家、家长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我校创建了富有“知·春”特色的系列讲座活动。

博物馆:要求学生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国家博物馆、故宫、军博、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自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天文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圆明园、海淀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参观,并为学生印制精美的《博物馆之旅》小册子,让学生撰写观后感,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

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多渠道、多角度让学生体验成长。同时,以品德修养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体育精神教育、安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艺术教育、健康教育、国际理解教育、青年党校少年团校等为主导,践行“知中行健、春和海涵”的学校文化,培养“内德外强”的知中人。

节庆活动:以开学典礼、传统文化节、读书月、五四表彰会、学习节、体育节、艺术节、新年联欢、迈好青春第一步、成人仪式等活动,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

社团系列。社团是由学生自主组织的学习圈子,在社团中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通过社团活动的磨砺,真正修炼学生的内德品格,培养学生的外强操守。学校活跃着手铃团、板球队、曲棍球队、合唱团、管乐团、戏剧社、旋转社、机器人等社团。这些社团活动我们一直在坚持,我们竭尽所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安全、适宜”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有生命、有生机的教育,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内德外强”的知中人。

我们希望创造“有序、有趣、有故事”的教育,每一个活动都可以让学生们感到快乐并有所得,给他们留下青春的美好记忆。在学校特色文化的创设中,我们本着直指本源、知行合一、一以贯之、整体规划的思路,注重学生视角、快乐成长,开展学校特色文化实践,为学校发展创设新的平台。

(作者:北京市海淀区知春里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孙燕兰]

G47

C

1673-9949(2016)09-0059-03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谁远谁近?
完美的特色党建
学校推介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