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生态住宅评价与住区绿化
2016-04-11陈宝明陈伟彬周婷彭少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陈宝明,陈伟彬,周婷,彭少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75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生态住宅评价与住区绿化
陈宝明,陈伟彬,周婷,彭少麟*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275
基于绿色建筑与生态住宅的内涵,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分析了生态住宅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系统介绍了国内外与生态住宅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重点讨论分析了生态住宅住区的绿化建设。认为发展生态住宅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住宅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生态住宅住区的绿化应强调生态住宅住区内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绿化,除了绿化率,还要考虑选取吸收或吸附污染物能力强的乡土植物为主要绿化植物,慎用外来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的引入。今后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住宅的规划、建设与评价等的研究。另外,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与特色,尽快制订建立全面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地方生态住宅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或技术指导细则等,以便更好地指引各地生态住宅的建设与发展,切实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生态住宅;评价体系;生态住宅区绿化
引用格式:陈宝明, 陈伟彬, 周婷, 彭少麟.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生态住宅评价与住区绿化[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6): 1082-1087.
CHEN Baoming, CHEN Weibin, ZHOU Ting, PENG Shaoli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for Ecological Residence und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6, 25(6): 1082-1087.
近些年来,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将“绿色”、“生态”、“健康”作为宣传卖点,试图以“生态住宅”来吸引消费者,但这些小区很多仅仅只停留在小区绿化、美化的层面上,并未真正涉及生态住宅的实质内涵。还有很多市民也并不清楚生态住宅的真正涵义,对生态住宅的概念仅仅停留在“小区绿化好”的狭义范畴内,这就需要我们对人们的生态观念、生态意识加以引导和培养。概念上的模糊与认识上的混乱、规划设计理念的相对落后、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缺乏、已有的评价标准难以适应我国不同区域的特点等已成为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此外,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其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发展生态住宅住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讨论分析生态住宅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重点讨论分析了生态住宅住区的绿化建设,以期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生态住宅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生态住宅的概念与内涵
住宅、住区是人们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也是城镇和区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已从以安居为目的向更高需求提升。生态住宅是在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扩张、居住空间的缩小、不可再生资的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有关改善人类居住条件、节约各种资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的住宅发展模式。生态住宅和住区是一个人-住宅-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复合生态系统,是按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具有较完整的生态代谢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系统,是人与自然协调、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它融合人的身心和环境健康、自然和环境保护、生态良性循环、风水、生态文明五大主题,其中每一主题又包含众多具体内容、措施和要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生相克、互为因果,形成一个统一体(颜京松等,2003)。
马文银(2003)将生态住宅的定义归结为:应用生态学和建筑学原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前提,能够进行自身良性生态循环,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不构成任何危害的居住空间。《生态住宅(住区)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标准》(HJ/T 351—2007)将生态住宅(住区)定义为: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充分体现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环境负荷和创造健康舒适居住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住宅(住区)。
生态住宅与绿色建筑的内涵是相通的,但生态住宅又不同于绿色建筑,生态住宅更加强调生态学原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互惠互利及可持续发展,要求住宅住区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健康的生态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完整的生态代谢过程,并能提供较为全面的生态服务功能。而绿色建筑强调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王祎等,2010)。生态住宅与生态系统相呼应,除了要求住宅住区建设的各个环节的节能与环保,还要求所建设的住宅区形成全新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相对完整的生态代谢过程,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过程,同时该系统能够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 生态住宅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其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重要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住宅作为一种可持续性的住宅发展模式,强调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贯彻环境保护思想,关注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生态住宅的目标是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和能源,产生最少的废弃物,创造最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颜京松等(20041-5,20047-11)先后论述了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的健康、自然与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化,这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生态住宅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认为:生态住宅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节约地球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态住宅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生态住宅评价应该以人为本,将人的活动包含在生态住宅的整个生命周期。生态住宅的评价不仅关系到建造过程,还关系到建成后的使用管理与改造等,不仅要对规划、设计、建设的技术措施、材料使用、能耗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而且还要对建成后的住宅(住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等进行综合评价。生态住宅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让居住区域与周围的生态环境更协调,同时强调以人为本,使人、住宅、自然三者之间更和谐。
3 生态住宅相关评价体系
生态住宅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含住宅建造的整个过程(规划、设计、建材、能耗、环境影响等),还包括建成后居住的健康与舒适,以及住区的运行与管理。此外,生态住宅、住区涉及许多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难以确定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因此生态住宅的评价体系必须舍弃一些非主要因素,在确定的环境评价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切实可行、比较简便的评估方法。
3.1国外主要评价体系
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相继提出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以定量客观地描述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节水率等,以及“3R”材料的评价和经济性能等指标的建立,从而为决策者和规划者提供参考标准。国外评价体系主要有:美国 LEED-NC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的BREEAM评价体系和对住宅进行评估的“Eco-homes”评估体系,日本的CASBEE评价体系,加拿大的GBC评价体系等,这些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与方法是生态住宅评价体系的重要基础。
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建筑分级评估体系LEED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倡导的评估方法,从建筑全寿命的角度对建筑物整体的环境性能进行评估,为绿色建筑提供了明确的构成标准(李蕾等,2016)。LEED没有规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是对各指标的评分简单相加。体系简洁,便于理解和把握。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 BRE(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于1990年提出的绿色建筑环境评估体系(Haapio et al.,2008)。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根据总分高低进行评价,有通过、好、很好、优秀四个等级证书。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 assessment method)评价体系通过对住宅全生命周期(设计、施工、运行到最终拆除的整个过程)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引起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创造有利于使用者身心健康的室内环境(徐子苹等,2002)。
日本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是由日本“建筑物综合环境评价研究委员会”于 2001年提出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华佳,2012)。该体系提出了建筑环境效率BEE(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建筑物绿色评价的基础,建筑环境效率越高,环境性能越好。CASBEE的目标是提升建筑物的环境效率,实现住宅的可持续性。我国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便是基于CASBEE,结合我国特点提出制定的(杨文,2008)。
加拿大“绿色建筑挑战”GBC(Green building challenge)(2000)旨在通过评价工具GB Tool(Green building tool)在国际化平台上建立起一个全球化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标准和认证系统。GBC 2000 (Green building challenge)是从1998年起由加拿大发起的一项国际合作行动,由世界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制,以实现建筑性能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选取的指标注重地区性与国际性的集合,其具体细分的评价项目、评价基准和权重系数可由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赋值和选择,充分尊重地方特色,评价标准灵活、适应性强。但其评价过程过于复杂,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其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王蕾等,2007)。
北欧环境标志针对包括生态住宅在内的环保产品都必须经过专项认证。北欧各国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地实施生态住宅工程。瑞典、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等北欧五国实施了统一的北欧环境标志包括生态住宅在内的环保产品都必须经过专项认证。首先,北欧国家在建材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瑞典的生态住宅建设近年来也取得很大进展。瑞典最大的住宅银行宣布只向生态住宅开发商贷款。生命之家是迄今为止丹麦的第一个按照碳中和理念设计的住宅建筑,是威卢克斯集团“VELUX”完成的生态可持续节能示范建筑。
此外,还有芬兰的LCA-House;法国建筑科学研究中心针对建筑环境性能的EScale评估工具、全寿命周期分析工具TEAM、Papoose及EQUER;荷兰的生态指标Ecoindicator评估体系;瑞士的OGIP全寿命评估工具;德国的生态建筑全寿命评估工具EcoPro等(李路明,2002;王蕾等,2006;Haapio et al.,2008)。
3.2国内相关评价标准
3.2.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2005年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较为系统完整地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内涵和技术原则”。指标涵盖环境、能源、材料、废弃物处理等系统。详细说明了各个系统的建设要点和技术。作为技术指导性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实施方案和技术的可行性,更加注重住区环境质量在“绿色”程度评定中的权重,以此来引导绿色住宅建设。但此导则没有说明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和评价等级。
3.2.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6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该评价指标体系由六类指标组成: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具体指标分三类: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其中,控制项为评价绿色住宅的必备条件,优选项主要针对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住宅建筑评价标准中共包含 76项指标,其中控制项27项,一般项40项,优选项9项。评分标准分三个等级,按照三类指标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完成数来评定。
3.2.3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2001年,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联合清华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单位,在参考世界各国关于生态住宅技术研究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并发布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第一版。该手册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体系,经过3次修订,于2007年更新为第四版,并更名为《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该评估体系共包括5个部分:选址与住区环境、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共包含22项二级评价指标和多项三级评价标准(聂梅生等,2007)。
《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构建的评分标准分为规划设计和验收与运行管理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评估必须要通过必备条件审核之后,才能参与生态住区的评估。其评分主要以五项一级指标为基础,每项一级指标均为100分,每个阶段总分为500分。该体系的最终评价结果根据得分的高低分为通过和未通过两个级别。
3.2.4生态住宅(住区)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2007年11月1日《生态住宅(住区)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标准》(HJ/T 351—2007)正式实施。这一行业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推出,它参照了《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和美国《LEED评价体系》中的生态技术评估体系从场地环境规划、节能与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等五个方面对我国住宅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如材料生产及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改造、拆除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其评估分为规划设计和验收两个阶段,采用权重形式计分。通过《生态住宅标准》评估的住宅住区,将获得中国环境标志。其必备条件为:5个一级指标必须达到单项满分的60%,每个阶段的得分总和必须至少达到阶段分值的70%。
3.2.5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
《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是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借鉴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并结合国内已有相关绿色建筑标准研究成果来编制的。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可持续建设场地、城市区域价值、住区交通效能、人文和谐住区、资源能源效用、健康舒适环境、全寿命住区建筑。主要以评分的方法来衡量绿色住区的品质,并以权重分值确定七大要素的重要程度。建设导则由“必要项目”和“加分项目”两部分组成,所有的“必要项目”必须达到要求,而“加分项目”可以根据不同地区,项目的不同环境和特点加以选择,选择的项目越多,总分越高,评定等级也越高。评估项目都作为“A级评定”统一认定,根据分数的高低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A1(优秀)、A2(良好)和A3(通过)。
3.3地方评价标准
2003年,由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出《福建省环保住宅工程认定技术条件》,为在福建省开展环保住宅工程认定而制定的认定技术条件。该认定技术条件的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环境保护技术要求两部分。基本要求主要指从环保角度对住宅工程的建筑功能提出具体的要求;而环境保护技术要求主要指从保护人居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角度对住宅工程的环境质量提出相关技术要求。该认定技术条件并未提出具体的评分标准和评价等级。
2003年,上海市住宅发展局在参考世界各国在生态住宅建设方面的标准和技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和《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的基础之上,结合上海本地情况制订了《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该细则分为六大系统:小区环境规划设计、建筑节能、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固体废弃物收集与管理系统。其评分标准采用基本分加附加分的形式,各系统总分为500分。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分三个等级,各级得分要求为:三级,300≤得分<350分;二级,350≤得分<400;一级,得分≥400。
2005年,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编制了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DBJ/T50-039—2005)。2007年对该规程进行了修订,并于2008年2月1日实施。2015年批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规程》(修订)为重庆市工程建设推荐性标准,编号为:DBJ50/T-039—2015,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原《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DBJ/T50-039 —2007同时废止。该规程从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生态绿化环境、能源系统、空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光环境、建筑材料应用、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管理与处置、智能化、数字化服务与管理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该规程技术指标分为四类,分别为必备的条件(任何一条不合格,表明该小区不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强制性指标(不合格即认定该指标所在章节不合格)、一般扣分项、加分项。最终的评估标准分为两个等级:合格,得分≥90;不合格,得分<90。
2009年,以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基础、适合于深圳地区地域特点的《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30—2009出台。该评价体系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六类指标组成。控制项是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得分项则是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得分项每条分值均为1分,每条创新项分值均为1分。最后按得分项的累积得分,划分为四个等级:铜、银、金、铂金。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气候条件与建筑类型,各地应该根据自己的区域特点,尽快建立起适合区域特点与特色的全面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生态住宅评价指标体系。
4 生态住宅的绿化建设
绿地可以通过植物的蒸腾、蒸散、吸收、吸附、反射等功能,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固碳释氧,吸收粉尘、Cl2、SO2、CO等污染物,降低噪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苏泳娴等,2011)。城市住宅小区的绿化对区域小环境有很大影响,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又减弱了热岛效应,改善了住区环境质量,住区的绿化建设在生态住宅小区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
4.1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
4.1.1缓解热岛效应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以及蒸散作用可以降低温度、增加湿度,有效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苏泳娴等,2011)。有研究表明,面积为0.6 km2的公园绿地可降温1.5 ℃,宽度为60 m的城区绿地其降温影响范围可达到100 m左右(Ca et al.,1998)。绿化覆盖率与热岛强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绿化覆盖率达到30%时,热岛强度出现比较明显的减弱;绿化覆盖率大于50%,对热岛的缓解现象极其明显,每公顷绿地平均每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8 MJ的热量,相当于890台功率为1000 W空调的作用(李延明等,2004)。不同的绿地结构在降温方面的效果依次为乔灌草>水面>草灌>草地,群落结构越复杂,降温效果越好(蔺银鼎,2003;苏泳娴等,2011)。因此,住区内绿地不应一味以草坪为主,群落层次结构在三层以上的要至少占到绿地面积的20%。此外,还应适当增加住区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不仅可以调节住区微气候,缓解高温、干燥情况,还可以有效积蓄雨水,充分收集利用雨水,以节约城市生活用水。
4.1.2固碳释氧
乔灌草型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要明显优于灌草型和草坪型,且树干越高大,树冠层次越多,固碳释氧能力就越强。有些生态住区有重草轻树、侧重以草代木、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韩焕金,2005;苏泳娴等,2011)。单一大规模种植草坪并不科学,草坪相对于植物群落而言,观赏性强但实用性弱,生态效益远低于立体种植的植物群落,且大范围草坪养护及建植的费用都很高,也会增加小区内居民的物业支出。
4.1.3降噪效应
不同树种、不同树高、不同叶片浓度的绿地,降噪作用均不同。“乔木-灌木-草坪”等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林下层次多的紧密型结构型城市绿地,其降噪效果要优于林下植被稀疏的绿地结构(张明丽等,2006;赵明等,2009)。绿地植被组合类型、结构因子、高度、紧密度、宽度、噪音频率等是决定绿地降噪程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在住区绿化植被的选择方面要考虑其降噪效应。
4.1.4净化空气
绿地一方面可以降低空气悬浮颗粒物,一方面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一方面植被枝叶直接吸收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另一方面绿地之间空地的空气流通也可以降尘。不同植被类型降尘能力的差异基本上呈现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的趋势,其中常绿阔叶林降尘能力大于落叶阔叶林。冬季的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要大于夏季,因此住区内种植常绿阔叶树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此外,绿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 SO2、NO2、CO、HF、Cl2等有害气体(管东生等,1999;苏泳娴等,2011)。
4.2绿化建设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结合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内外的绿化,在住区绿化带、住宅的屋顶、走廊等进行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又减少了热岛效应、改善了住区环境质量。此外,植物还可以为鸟类、昆虫等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有利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我国南北的气候条件、东西的地形地貌差异都很大。因此,生态住宅住区的绿化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各地的光照、气温、降雨、风向等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
4.2.1推荐乡土植物、避免外来生物入侵
乡土树种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抗病虫害能力强,养护成本低(龚志跃,2013),同时也最能体现各地区的地域性植被景观,彰显本土文化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绿化投入,降低维护成本,并且能增强居民对自然环境的亲切之感。另外,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要慎用外来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的引入,同时要及时防除扩散到住区的外来入侵生物,避免生态灾难的发生。
4.2.2选择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起到遮阳挡风、调节气温等作用。不仅如此,有些植物对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大气污染物(如SO2、NO2等)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甚至具有相当程度的吸收能力,能很好地利用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潘文等,2012)。国内关于绿化植物对空气污染物的吸收能力有很多研究(孙淑萍,2003;闫灵麟等,2011;宋绪忠等,2013;张莉等,2013),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尽量选择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能力的绿化植物,有助于改善住区空气质量。
4.2.3科学配置植物群落
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与配置是园林绿化成功的重要因素,植物类型应多种多样,规划小区园林建设时选择涵盖乔木、灌木、草本的植物,通过合理组合不同高度植物,使园林绿化具有层次感,避免了小区绿化的千篇一律(祝磊,2013)。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绿化植物,不仅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保证生物群落的多样与平衡,并且可以满足生态住宅小区不同人群的审美、休闲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聆等,2013)。
5 展望
由于我国生态住宅住区研究起步较晚,今后要加强生态住宅规划、建设、评价等各个环节与过程的研究,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如何发展完善生态住宅的规划、建设、评价,切实体现生态住宅的内涵。另外,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与特色,尽快制订全面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地方生态住宅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或技术指导细则等,以便更好地指引各地生态住宅的建设与发展,从生态住宅的角度切实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CA VT, ASAEDA T, ABU EM. 1998. Reductions in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caused by a nearby park [J]. Energy and Buildings, 29(1): 83-92.
HAAPIO A, VIITANIEMI P. 2008. A critical review of build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s [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8(7): 469-482.
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2003. 福建省环保住宅工程认定技术条件[S].
龚志跃. 2013. 住宅小区绿化建设应重视的问题分析[J]. 新建设: 现代物业上旬刊, 12(8): 147-148.
管东生, 刘秋海, 莫大伦. 1999. 广州城市建成区绿地对大气二氧化硫的净化作用[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8(2): 109-113.
国家环保局. 2007. HJ/T 351-2007生态住宅(住区)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标准[S].
韩焕金. 2005. 城市绿化植物的固碳释氧效应[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3(5): 68-70.
华佳. 2012. 浅析日本CASBEE评价体系[J]. 住宅产业, (5): 46-47.
李蕾, 李沁, 刘金祥. 2016. 中、美、新三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分析[J]. 建筑节能, 44(299): 102-106, 114.
李路明. 2002.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略览[J]. 世界建筑, (5): 68-70.
李延明, 郭佳, 冯久莹. 2004. 城市绿色空间及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7(1): 1-4.
蔺银鼎. 2003. 城市绿地生态效应研究[J]. 中国园林, 19(11): 36-38.
马聆, 俞丽超. 2013. 试论生态居住小区绿化种植设计[J]. 现代园艺,(10): 157.
马文银. 2003. 城市生态住宅评价及规划设计[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6(3):31-33.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 2005. 美国LEED-NC绿色建筑评估体系[S].
聂梅生, 秦佑国, 江亿, 等. 2007. 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第四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潘文, 张卫强, 张方秋, 等. 2012. 广州市园林绿化植物苗木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吸收能力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1(4): 606-612.
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 SZJG30-2009, 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
宋绪忠, 王成, 杨华. 2013. 亚热带森林群落净化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32(5): 5-8.
苏泳娴, 黄光庆, 陈修治, 等. 2011.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31(23):7287-7300.
孙淑萍. 2003. 北京城区绿化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与降尘的影响[D].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王蕾, 姜曙光, 夏多田. 2007. 绿色生态建筑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的研究[J]. 建筑管理现代化, (1): 30-33.
王蕾, 姜曙光. 2006. 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综述[J]. 新型建筑材料,(12):26-28.
王祎, 王随林, 王清勤, 等. 2010.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J]. 建筑节能, 38(228): 64-66, 74.
徐子苹, 刘少瑜. 2002. 英国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 BREEAM引介[J].新建筑, (1):55-58.
闫灵麟, 聂呈荣. 2011. 几种常见绿化树对陶瓷工业污染的抗性[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9(3): 38-43.
颜京松, 汪敏. 2004. 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Ⅲ)生态循环、风水和生态文化[J]. 农村生态环境, 20(2): 7-11.
颜京松, 汪敏. 2004. 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Ⅱ)健康、自然与环境保护[J].农村生态环境, 20(1): 1-5.
颜京松, 王如松. 2003. 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Ⅰ)背景、概念和要求[J].农村生态环境, 19(4): 1-4.
杨文. 2008. 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探索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张莉, 王尚军, 王勇. 2013. 城市道路绿化对大气污染物的过滤作用[J].北方环境, 29(3): 47-48.
张明丽, 胡永红, 秦俊. 2006. 城市植物群落的减噪效果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15(2): 25-28.
赵明, 孙桂平, 何小弟, 等. 2009. 城市绿地群落环境效应研究—以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林为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7(2): 167-176.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 2015. DBJ/T50-039-2015重庆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S].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与科技部. 2005.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S].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6. 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祝磊. 2013. 论城市住宅小区的绿地设计[J]. 安徽建筑, (5): 23-24.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for Ecological Residence und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EN Baoming, CHEN Weibin, ZHOU Ting, PENG Shaolin*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control,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residence and green buildings, and combined the basic state polic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residenc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addition, the main assessment standards related to ecological residence were introduced. Finally, we emphasized afforest in ecological residence. The assessment is the strong guarantee for develop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veloping ecological residence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concluded that ecological residence is one of the tasks to proce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assessment is the strong guarantee for develop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veloping ecological residence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 multi-level and dimensional plants should be concerned i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s besides green area. The native plants with the ability of absorbing pollutants should be developed in afforest, alien plants should be avoided and the invasive plants should be forbidden in afforest.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residenc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under basic state polic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future. More various assessment with strong normalization and operability should be made in terms of the regional properties, which is helpful to proce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esidence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fforest; assessment; ecology; green building; protection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6.024
X2; Q988
A
1674-5906(2016)06-1082-06
广东省委宣传部打造“理论粤军”重点资助项目
陈宝明(1972年生),男,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生态学研究。E-mail: chbaoming@163.com
彭少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生态学研究。E-mail: lsspsl@mail.sysu.edu.cn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