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主题教学活动设计思考
2016-04-11屠建芬
□屠建芬
幼儿主题教学活动设计思考
□屠建芬
在幼儿主题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课前考虑得不够周到,缺乏对幼儿认知心理和学习特点的准确认识,在对游戏活动实质的把握上缺少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致使在教学时不能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活动,产生不必要的尴尬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教师认识到组织幼儿开展活动,不仅是一个教师预设的过程,更是一种适合幼儿学习心理,引导幼儿健康向上的学习过程。它的组织与设计,必须是建立在幼儿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的基础之上的。
幼儿 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设计
在如今的幼儿主题教学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幼儿变生动了,活跃了。许多教师注重了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游戏,愉快地学习。然而,是否课堂气氛活跃了,幼儿参与积极性有了,我们的活动就有效了呢?并非如此。在有些课堂上,由于教师课前考虑得不够周到,缺乏对幼儿认知心理和学习特点的准确认识,在对游戏活动实质的把握上缺少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致使在教学时不能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活动,产生不必要的尴尬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现就结合几个主题活动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案例分析】
案例一:“牛奶变少了”
活动中,小班的幼儿围坐在教师的周围。他们正在研究“牛奶”。只见桌子上摆了许多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杯子。教师问幼儿:把这个杯子里的牛奶倒入另一个杯子里,你们知道牛奶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教师手里的杯子是高高瘦瘦的,另一个杯子是矮矮胖胖的。为了让幼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小心翼翼地演示了一遍。牛奶倒好了,幼儿兴奋地说:“变少了!”教师发现幼儿的回答不正确,于是加重语气问:“到底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幼儿面面相觑后仍然回答“少了”。此时,教师显得非常尴尬,但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引导幼儿,只得告诉幼儿:“其实牛奶没有变少,是一样多的。”而幼儿脸上充满了困惑。
分析与改进建议:案例中的教师显然不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小班幼儿的年龄在三岁左右。三岁的幼儿还处于皮亚杰认为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思维缺乏连续性,往往孤立地看事物,认识是基于表象的,对事物外显的表象容易作出反应。由于案例中教师所选用的材料是两个不同的杯子(一个高瘦,一个矮胖),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牛奶从瘦高的杯子中倒入矮胖的杯子里时,牛奶在杯子中的高度明显发生了变化。这种高低变化对幼儿的刺激远远强于对牛奶量的多少的刺激,因此它更易于引起幼儿的注意。在幼儿并不成熟的认识中,高等同于多,低等同于少,是一种很正常的认识结果。如果教师只停留于这种单向的变化来引导幼儿理解“牛奶质量的不变”,是很难帮助幼儿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的。因此,出现以上案例中的现象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事情。那么教师也许要问,这样的活动内容是否超过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还不适合小班幼儿去学习呢?其实不然,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如果能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加层次感,幼儿还是能够感悟到问题的本质的。幼儿的认知能力正是需要在这样多次的经历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把活动设计如下:
第一层次,牛奶从瘦高的杯子中倒入矮胖的杯子中,让幼儿谈谈想法,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幼儿的回答。
第二层次,当幼儿在未认识到本质时,再把牛奶从矮胖的杯子倒回瘦高的杯子中,引导幼儿观察牛奶量是否发生变化,再让幼儿谈谈体会。这种验证性的操作过程,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能够让幼儿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倒来倒去的是牛奶,形状的变化不会影响到牛奶量的多少。
第三层次,再把牛奶倒入另外一个形状又不相同的杯子中,让幼儿观察牛奶的变化,并谈谈体会。
如此经历几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幼儿的认识显然能够得到提升。以上案例中的尴尬局面就可以消除了。
案例二:“皮球里面住的是空气”
在一次科学活动时,教师拿出了皮球。皮球鼓鼓的。教师问幼儿:“皮球为什么会这样?”很多幼儿肯定地说:“里面有空气。”又问:“你是怎么知道里面住的是空气?”有的幼儿说:“猜的。”有的则说:“爸爸告诉的。”有的说:“商场里的皮球都是这样的。”……最后,教师表扬说:“小朋友们真聪明,懂得真多。”随之转入下一个环节。
分析与改进建议:作为一次科学活动,“皮球里面是什么”到底要让幼儿获得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教师去思考的问题。如果仅仅让幼儿知道“里面是空气”这个结论,活动目标的定位过低了。事实上,作为教师应该预想到,在很多幼儿的经验中,是知道“皮球里面有空气”这一现象的。对于本次活动内容,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思维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思维的过程。如果在这个活动中,既能让幼儿知道里面是空气,还能让幼儿了解空气是如何进入皮球的,又是如何让皮球膨胀起来的话,则会显得更为活泼与生动了。基于此这个活动可以设计成如下:
猜一猜,皮球里面是什么?让幼儿自由回答,引导整理:皮球里面是空气。
想一想,空气是怎么到皮球里面去的呢?
做一做,让幼儿给皮球打气。
看一看,皮球从瘪的慢慢地鼓起来,体会空气使皮球膨胀的过程。
与案例中的活动设计相比,这样的过程设计,对幼儿的发展而言是多方面的。活动既充满了趣味性,又能激起幼儿的思考,有利于幼儿参与活动,并能有个直观感性的认识。
案例三:“诱人的水果”
教师准备和幼儿一起研究水果。课上,教师带来了满满的一篮子水果,里面有香蕉,有苹果,有橘子,有西瓜……教师把这些水果直接放到了幼儿的桌子上。活动前,教师规定幼儿不可以动面前的水果,得先听教师说好要求后才能拿水果玩一玩。结果,幼儿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教师的讲述上,而是在水果上。教师讲了什么,幼儿根本不知道。
分析与改进建议:教师的本意并没有错。但却忽略了幼儿的心理特征,新鲜永远是吸引幼儿的第一要素。活动时,一篮子“新鲜”的水果,远比教师的声音更具吸引力。对于这样的情况,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要么先把水果藏起来,等教师讲清活动要求后再呈现;要么索性先让幼儿玩一玩,消除他们对水果的新鲜感,再提要求,进入有目的的活动。而对于学习材料如何提供、何时呈现的设计,也是幼儿活动设计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教师也是需要通过精心准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思考】
从以上描述的三个案例来看,在幼儿教学中,光有开放的活动场景和活泼的课堂气氛,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活动组织,必须是建立在教师对幼儿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应幼儿心理特征、认知特点的活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为此,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能经常以幼儿的眼光来解读活动内容,预设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不仅仅是教书,不仅仅是把知识教授给幼儿。幼儿也并非完全是一张白纸。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有一定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幼儿。因此,对教师来说,了解幼儿是实施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于活动内容,哪些幼儿是知道一些的、懂得一些的,哪些内容幼儿还不太清楚,教师心里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然后以幼儿的认识基础为出发点来组织安排活动。幼儿了解得比较多的内容,就让幼儿多发表观点,引导幼儿间相互沟通,使他们能够进行相互学习;幼儿知道得较少的或者说是一些全新的内容,则需要考虑如何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采用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方法或手段,组织幼儿参与活动,尽力采用幼儿能够理解或可以操作的学习方法来组织教学;幼儿学习中可能存在困难的节点会在哪儿?需要做怎样的准备?唯有对这些问题有了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才能保证幼儿在课堂上有效地投入到有目的的活动中去。
其次,抓住关键环节,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突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幼儿教学中,幼儿活动更多是以游戏来呈现的。然而仅仅停留于游戏层面,而不作有效的引导与组织,则幼儿无意识的成分较多。这样一来,对于提高幼儿的活动能力,启迪幼儿的有价值思考,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而事实上,教师在幼儿活动的关键环节,要有所动作,善于把握游戏活动的关键性环节,进行适时的引导、启发,从而放大游戏活动的体验价值与学习意义。如案例二中改进后的“打气”活动,不仅使幼儿了解使皮球膨胀起来的是空气,而且还使其观察了皮球膨胀的过程,体验了充气的过程,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的兴奋与愉悦的过程。
再次,密切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善于结合幼儿的学习状况调整活动设计。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这种认识特点往往会使活动偏离教师预设的方向。如果处理不当,则有可能使活动远离原定的目标,走入无序的活动状态。如果进行过度关注,强势干预,又有可能打击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活动缺乏生气与活力。因此,教师除了在活动前,要充分分析幼儿的心理动态,做到充分预设活动环节之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在活动中,善于发现幼儿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如案例三中,当教师发现水果对幼儿的倾听造成影响时,则需要调整学习过程,可以将“触摸水果”“交流触摸感受”等环节放置于前,从而消除幼儿对水果的新鲜感,在充分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再讨论交流水果的一些特点。如能这样处理,活动肯定不会出现上述局面。
总之,组织幼儿开展活动,不仅是一个教师预设的过程,更是一种适合幼儿学习心理,引导幼儿健康向上的学习过程。它的组织与设计,必须是建立在幼儿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的基础之上的。
(浙江省嘉兴市庆安秀城幼儿园 3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