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严格干部选拔问题思考

2016-04-11杨兴林

实事求是 2016年1期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杨兴林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严格干部选拔问题思考

杨兴林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 北京100192)

摘要: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对党的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复杂因素的作用,我们的干部选拔工作存在唯年轻是选、唯学历是选、唯“绩”是选、唯选票是选、唯金钱是选、唯“关系”是选等极为突出的问题。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必须严格坚持按照习近平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选拔干部;着力秉持高度的公心和责任心选干部;切实以长期、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考察为基础选干部;在高度重视操作层面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前提下选干部。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干部选拔“好干部”

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之后,向全党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前三个“全面”的重要保证。面对这样一个系统性工程,无论从一般的思维逻辑来考虑,还是从现实情况看,严格干部选拔都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一、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对党的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1](P336)这里的“人”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党员,重点是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以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基本价值追求的党,但是我们的党能否真正实现自己的根本宗旨与追求,却取决于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与表现。一方面,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或间接制定者,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我们党能否制定出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归根到底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与能力;另一方面,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一项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得到有效地贯彻与执行,决定性因素同样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与能力。正因为如此,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P526)“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3](P277)“干部问题是一个有决定作用的问题”,[4](P436)“只有依靠成千上万的好干部,革命的方针与办法才能执行”。[5](P63)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又特别强调,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6](P2)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同样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立足“文革”结束后重启现代化建设面临干部构成不合理,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干部太多的严峻现实,他严肃地指出“一定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面临着现代化建设巨大任务的形势和现有大批干部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实际”,[7](P326)根本扭转这种状况,不仅广大干部要抓紧学习经济学、学习科学技术、学习管理,而且要选拔大批年富力强、有专业知识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

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有66年执政历史,8 600多万党员的巨型政党,掌握着巨大的权力。这种权力,不仅是指党对国家发展战略、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以及将自己的意图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贯彻和实施,而且是指我国各级各类公共组织的领导干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皆由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所担任。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也是有效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社会生产力,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根本保证。但是,也必须看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内外形势均已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阶层结构、关系结构、利益结构均已呈现多元发展态势,公众诉求已经从单一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满足,发展到追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1](P70)思想文化生态更是深刻变化,传播渠道和内容从一元到多元,多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国际方面,大国之间的合作与斗争相互交织,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势力蔓延。置身如此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面临宝贵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推进发展,需要党中央高瞻远瞩,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更需要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有效贯彻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做出更加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更加突出的成就。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的比较和选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人民比较和选择的结果。诞生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正值国家危难、民族危难和人民危难的艰苦岁月,但为了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实现主权独立、政治民主、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千上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牺牲。在井冈山、在延安及其他许许多多的革命根据地,官兵平等,官民平等,政治廉洁,民主自由,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相反,不要说北洋军阀时期的政府腐败不堪,暗无天日,就是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也是一个官场倾轧,争权夺利、中饱私囊,漠视人民利益的贪腐政府,国家和人民同样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广大人民正是从这样的鲜明对比中,深刻认识到了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才会有富强、民主、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自己才会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因而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也犯了不少严重的错误,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太慢”,[7](P311)国家贫穷、人民贫穷的状况未能根本改变,然而人民群众对党的高度信任却依然坚定不移,深刻原因正在于此。

但是,从历史发展的经验看,人民的比较和选择绝非一选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会不断地作出新的比较和选择。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不同国家及人民之间的交流机会空前增多,各种信息渠道空前广阔,客观上为这样的比较和选择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和宽广的视角,相应地我国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比较与选择,也由原来的纵横维度转向了新的纵横维度,这种新的纵横维度,不仅是指将我国的过去与今天相比较,进而得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看法与结论,而且更是指将我国现实的综合国力、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社会保障、政府廉洁、法治建设、官员与百姓关系等,与他国特别是与发达国家情况相比较,进而得出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看法与结论。实事求是而言,这样的比较,有些方面可能并非十分合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始终是讲究实际的,通常总是着眼于实际,而不是着眼于多维度的理论分析看待和评价问题,因而也就总会在实际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类似各种各样的比较,得出类似各种各样的结论,即便其中有些比较和结论不合理,或不甚合理,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其作出类似的比较和结论。这种情况,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无疑是一场深入持久的大考验,要持续地赢得这样的大考验,中国共产党就必须在贯彻自身根本宗旨、价值追求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做出更加卓越的成效,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严格干部选拔,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无疑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意义。

二、一个时期以来我党干部选拔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干部选拔的标准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都一直强调干部要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2](P526)“领导骨干的标准,应当是……无限忠心,联系群众,有独立工作能力,遵守纪律。”[8](P899)“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6](P361)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干部选拔标准基础上,强调“要选贤任能”,其中的“贤就是德,能无非是专业化、知识化,有实际经验,身体能够顶得住”,[7](P400)“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9](P380)实践中,我们党进一步将干部选拔和考察的标准概括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这一选拔和考察标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其间出现的多方多面复杂因素,也严重影响了我党干部选拔标准的贯彻,导致了不少的突出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唯年轻是选。干部年轻化“并不意味着提拔任用每个干部都要是年轻的,也不是每个班子都要硬性配备年轻干部,更不是不同层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层层递减”。[1](P347)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却片面规定各级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的比例和各个层次干部提拔的年龄上限,如35岁以上不再进入乡镇党政班子,40岁以上原则上不再进入县级党政班子,并且把干部年轻化比例作为考核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这种做法,实际是把年轻化变成了一种严重的年龄歧视,既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又减少了各层级干部选拔竞争的人才总数,直接影响干部选拔的质量,而且在干部队伍中滋生出种种浮躁情绪,甚至于腐败。

二是唯学历是选。“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7](P40)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一般意义上,必要的学历教育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前提。但是,学历与人才之间绝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干部职位而言,更不是任何层级、任何职位都一定要求高学历,优秀的领导干部也并非都有高学历。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干部选拔却把高学历作为重要条件,甚至是决定性条件的严重偏向,既造成了高学历人才的严重浪费,也严重压缩了低学历干部的发展空间,更导致了现行干部队伍中公费获取学历成风,一些地方和单位甚至因此衍生出严重的学历腐败。

三是唯“绩”是选。德、能、勤、绩、廉是干部选拔必须考察的五大要素,其中的绩是德、能、勤、廉的综合反映,是考察的重点。但是,绩有真绩,有假绩;有实绩,有虚绩;有真抓实干之绩,有纯属“口功”之绩;有符合人民长远根本利益之绩,有追求个人名声杀鸡取卵之绩。不同绩的追求,反映不同的权力观、价值观和干部的真实品性,需要认真分析。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干部选拔却往往“一绩遮百丑”,唯“绩”是从,至于绩的获得方式、绩的含金量及其性质等一概不予考虑。近些年来,一些地方“GDP”在增长,人的生存环境却在不断地恶化,或者“黄赌毒”严重泛滥,一些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时间不长,就成为严重的贪腐分子等,与这种唯“绩”是从、唯“绩”是选,不对“绩”进行科学分析的干部选拔确有深刻的内在关联。

四是唯选票是选。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是我党干部选拔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扩大干部选拔问题上的民主,改变在干部选拔任用问题上少数人说了算,甚至个人说了算的现象,但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却被逐渐扭曲,一些地方和单位过度依赖选票、唯票取人,将选票当成干部选拔的决定性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致使那些因拉票或当老好人而得票高的人得到提拔重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干部拉票或当老好人的不良风气愈演愈烈,拉票行为花样百出、屡禁不止,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1](P345)

五是唯金钱是选。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一些单位风气严重不正,腐败之风甚行,买官卖官,行贿受贿,大行其道,“不跑不送,降级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成为通行规则,有的地方甚至公然发展到不同级别、不同职位明码标价,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几百万、上千万不等,胆大妄为,欲壑难填,结果导致某些地方或单位出现整体坍塌式腐败,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了极为痛心的损失。

六是唯“关系”是选。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干部选拔工作中,将庸俗关系凌驾于原则之上,一些领导干部、组织干部的第一考虑对象,始终是自己的远亲近戚、官场关系、团伙关系,“山头”关系等等,无论有的干部多么符合德、能、勤、绩、廉的要求,也无论相应职位需要什么样条件的人才能胜任,只要不在关系圈内,一概不予考虑,即使为了避人口实,对圈外人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公平公正”,也总会让圈内人占居重要职位,圈外者只能在一些相对清闲或者是边缘岗位上任职。

三、新时期严格干部选拔的基本路径选择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严格干部选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而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提供坚强后盾,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确需进行多个方面的努力,这里略述四个方面:

其一,必须严格坚持按习近平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选贤任能。为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从严选拔和使用干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在深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现实发展和我党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党干部选拔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习近平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什么是“好干部”这一重要问题。他认为,从党的发展历史看,“好干部”的标准有其始终一贯的要求,就是德才兼备,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有不同的历史要求。现阶段的“好干部”是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进一步而言,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信念坚定。党的干部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二是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与其他阶级政党的鲜明不同,在于她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党的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必须忠诚人民,服务人民,以人民之忧而忧,以人民之乐而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勤政务实。党的干部必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四是敢于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党的干部必须敢于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明自己的态度,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矛盾面前敢于直面相对,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五是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这样的“好干部”标准是对我党干部选拔和任用思想的重要创新和发展,严格坚持按这一标准选干部、用干部,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的根本前提,也是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提供坚强后盾的根本前提。

其二,必须着力秉持高度的公心和责任心选干部。为党的事业选拔优秀干部,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永葆生机与活力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但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要有效履行这一职责,必须将公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置于首当其冲的重要地位。所谓公心,简而言之就是考虑问题坚持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出发点,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抛却一切个人恩怨及私心杂念之绊,唯贤是举,唯才是用之心。所谓高度的责任心,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兢兢业业,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之心。有了这样的公心和责任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就会积极主动地深入实际,公平、公正、全面、客观地了解干部、评价干部、帮助干部、选拔干部,那些勤勤恳恳为党和人民事业工作的好干部,那些具有各方面优秀潜质的好干部,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好干部、那些可以充当帅才、将才的好干部等等,就会更多地进入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的视线,引起领导和组织的关注与重视,得到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同时也使那些善于投机钻营、买官贿官、攀龙附凤者无机可投,无营可钻,无官可贿。

其三,切实以长期、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考察为基础选干部。邓小平早就指出,选干部“要注意公论”,要选人民公认的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9](P300)“提拔中青年干部,光靠推荐不行,要下去发现人才。”[10](P659)“组织部门一定要建立卡片制度。要不断将优秀中青年干部在工作中的表现、新贡献填进卡片中。”[10](P609)要开阔眼界,多方面了解,要突破“观点、看法上的老框框”,把有知识、有见解、能独立思考,甚至有时候有点不大听话的人选上来。[10](P610)干部选拔之所以必须建立在长期、全面、深入了解和考察的基础上,原因在于:人是最难识别的对象。同一个人,往往会因环境、场合或行事目的不同而表现各异,有的反映真实面目,有的掩盖真实面目;有的善于恭维奉承,投领导所好,有的习惯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有的喜欢夸夸其谈,极力张扬;有的崇尚踏实务实,做事低调;有的说得多,做得少;有的做得多,说得少;有的注意把握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甚至为了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不惜牺牲暂时利益,有的为了眼前政绩,不顾人民长远利益,甚至杀鸡取卵。诸如此类,纷纭复杂,难识庐山真面目,尤其需要各级领导者和组织部门深入实际,善于从不同侧面多听、多看、多了解、多观察。不仅要看一个人在上级组织和领导面前的表现,尤其要看其在同事面前、群众面前的表现;不仅要看其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其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不仅要看其工作场合的表现,更要看其工作时间以外的表现;不仅要看其完成工作的情况,更要看其对待荣誉、地位的态度;不仅要看其顺境时的心态和表现,更要看其逆境时的心态和表现。至于考察的具体方法和艺术,古今中外有“火力侦察法”“醉酒测验法”“面谈观察法”“故意激将法”“降职使用法”“额外加压法”“以小窥大法”“旁敲侧击法”等等,无论什么方法,皆有长处和不足,没有固定的程式与妙诀,其艺术只在于使用的切景和适情。同时,“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十年期”,考察一个干部究竟如何,不仅需要全面地综合看,而且需要历史地发展地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究竟是正直,还是奸诈;是忠诚,还是喜欢耍“小聪明”;是厚道,还是尖薄;是清廉,还是贪腐;是一时凭运气作出了成绩,还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凭真才实学做出成就;是顾大体、识大局,还是缺少集体感和谦让精神;是具有亲和力,还是缺乏凝聚力等等,都需要较长时间和多方位的了解和考察。

其四,必须在高度重视操作层面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前提下选干部。我国现阶段干部选拔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从干部选拔的实施过程看,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正是操作层面的制度设计不完善。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确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对此,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主要应注意五个方面:

其一,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坚持“好干部”标准前提下,对干部选拔条件的确定必须坚持一视同仁,彻底杜绝“量身定做”,有效遏制干部选拔工作中的“腐败增量”。[11]为此,必须严格党的监督和监察,负责干部选拔的领导干部及组织部门必须承担长期的责任,无论何时,只要发现有选拔条件不公的问题,都应当依照相应的纪律要求追究责任,绝不姑息。

其二,民主推荐作为干部选拔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大投票人或推荐人的数量,并且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相应范围内随机挑选投票人或推荐人,以从根本上避免“关系推荐”“人情推荐”。

其三,民主推荐之后的个别谈话对象,可以考虑有目的的安排与随机挑选相结合,特别是要防止“近亲”安排及“关系”安排,保证上级组织能够切实了解到被考察者的多方面真实情况,进而便于对拟提拔人选是否确实适合提拔作出准确的判断。

其四,切实改变唯票数选干部的不正常状况,对于票选结果与群众公论及组织印象相差较大者,特别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深入了解,以有效防止错用和误用的情况发生。

其五,切实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实名举报,不仅要给予有力保护,而且对于举报属实,使组织有效避免了重大决策失误的举报人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

总之,严格干部选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对确保党的事业发展及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合法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我们党的干部选拔工作存在一系列极为突出的问题,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及事业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严格干部选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及组织部门必须严格坚持习近平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选干部,必须着力秉持高度的公心和责任心选拔干部,必须切实以长期、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考察为基础选干部,必须在高度重视操作层面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前提下选干部。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Z].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年)[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1]新华社.深化改革巩固成果积极拓展,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N].光明日报,2015—01—14.

责任编辑:哈丽云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4641.2016.01.16

猜你喜欢

全面从严治党
《古田会议决议》对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启示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机关党建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领导干部为官做事为什么要紧握法律戒尺
浅析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的现实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为领导干部戴上“紧箍咒”
怎样清除政治生态中的“雾霾”
如何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