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研究
2016-04-11房剑森
房剑森
(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200030)
习近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研究
房剑森
(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200030)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协商民主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新概念、新判断、新定性、新功能、新规范的内涵特点。作为一个关照世界重大政治课题和中国实践探索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在理论维度,突出了历史继承性、政治创新性、人民主体性、制度发展性、效能持久性的特点;在实践层面,强调了党的领导、有效协商、和而不同、有序参与、突出重点等五个原则。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要内涵;显著特征;实践原则
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因此,我们要把“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研究和推进。本文试就习近平同志协商民主思想的主要内涵、显著特征和实践原则进行初步探讨。
一、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的主要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协商民主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新概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治话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1]。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含义:第一,协商的领导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的职能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第二,协商主体是“人民内部各方面”,这里主要指人民中的一切阶级、阶层、政党、团体等政治力量。第三,协商客体,即协商内容,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实际问题”来安排的。第四,协商程序是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广泛进行,而不是在决策之后。第五,协商结果,是通过“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第六,协商性质,是一种“重要民主形式”,是对世界民主政治制度的丰富和发展。所以,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2]。
(二)新判断: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习近平同志强调,“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我们要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一重大判断”[2]。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制度保证。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个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植于我国土壤,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
(三)新定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基本定性”。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深刻把握”这一基本定性,着重阐明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揭示党的群众路线与协商民主的内在联系,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协商民主的重点。“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2]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可以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畅通各种利益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如此,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四)新功能:从“三个有利于”到“五个可以”
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2014年,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批评和监督,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2]。这“五个可以”集中说明协商民主在中国的优势和生命力,是协商民主的新功能。
(五)新规范: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方向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围绕这一战略任务,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因此,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2]。要广泛多层协商,“涉及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全体人民和全社会中广泛商量;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一部分群众利益、特定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2]。十八大以来党对协商民主建设的理论创新,一是可以集中归纳为“六个坚持”的原则,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依法有序、积极稳妥,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坚持广泛参与、多元多层,坚持求同存异、理性包容;二是提出协商民主“七大渠道”和优先方向,即“继续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1];三是明确了以“五大步骤”为核心的协商程序,即“制定协商计划、明确协商议题和内容、确定协商人员、开展协商活动、注重协商成果运用反馈”的程序设计。这为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提供了质的规定性。
二、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的显著特征
在强调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同时,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4]。习近平同志协商民主思想也是这样的精神标识,表现出以下显著特征:
(一)历史继承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它不是从国外搬来的、也不是我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而是合乎世界潮流、合乎中国国情的“中国创造”。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协商民主“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2]。这“五个源自”说明,协商民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有根、有源、有生命力”。从“三三制”政权建设到协商建立新中国、从协商建设国家再到协商治理国家的历史过程,形成了薪火相传的民主政治模式。习近平同志强调,“讲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和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4]。
(二)政治创新性
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5]。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协商民主政治建设也是如此。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要求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统一的国家,毛泽东同志在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成立联合政府的目标。1948年“五一口号”及1949年新政协召开,在中国创造了一种联合民主党派和其他社会组织、团体等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民主形式。试想,如果没有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我们今天还能用哪种形式把各党各派、各族各界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协商民主是一种伟大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形式的设计,是政治领域的“中国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4]协商民主就是这样一种政治创新中的“中国方案”。
(三)人民主体性
习近平同志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2]。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人民民主是“主权在民”思想的体现,也是民主政治中一种“真、善、美”的标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2]。所以说,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四)制度发展性
协商民主是中国式民主,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主模式。“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2]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历程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如果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2]。要把协商民主的理论优势转化为实践优势,最大程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消除一切可以消除的消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创光明大道。
(五)效能持久性
世界上的事情由世界人民商量着办。“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前进……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4]全球治理体系是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全球治理结构如何完善应该由各国共同来决定。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协商民主是适用于处理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中国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是处理不同文明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这与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实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的实践原则
“有事商量着办”,是中国文化在政治领域的实践运用。好的制度,必须通过好的执行才能实现。习近平同志的协商民主思想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基本原则有:
(一)党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6]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4]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一方面,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到“四个善于”,即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二)有效协商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2]中国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这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持续性最强的一种民主形式,这也是“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形式。有效协商的具体要求:一是真诚协商。政治协商,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协商。“协商就要诚心诚意、认认真真、满腔热情听取意见和建议,有事要商量、多商量,不能想起了、有空了、拖不过去了才协商。”[4]二是平等协商。借鉴多中心平等协商共治模式,按照现代组织越来越向扁平化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善于做“平等中的首席”。协商主体在人格、地位等方面是平等的,这样才有可能真协商。三是自由协商。真正做到言论自由、氛围自由、心灵自由,做到“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装袋子”,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四是开放协商。不预设结论,真正做到“结论在协商之后”形成。
(三)和而不同
协商民主解决了治国理政的合法性基础。当前世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新旧矛盾相互交织、思想观念日益多元、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态势日益明显,唯有通过协商才能达到共识或“最大公约数”。“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2]要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关键是要坚持求同存异。“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包括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这是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对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对其他多样性,要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4]
(四)有序参与
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2]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聚焦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努力为改革发展出实招、谋良策。要敢于讲真话、讲诤言,及时反映真实情况,勇于提出建议和批评,帮助查找不足、解决问题,推动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落到实处。要加强协商主体的能力建设,推进协商主体的组织化,着力解决协商成果转化应用的制度设计,真正做到“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2]。
(五)突出重点
在现阶段,我们要用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形成良好的“民主金字塔”结构,处于顶部的是党内民主,中部的是社会民主,底部的是基层民主。一是要健全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关键是要把设想转化为实践、转化为现实。二是要搞好政党协商,这是协商民主的逻辑起点,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努力。三是要推进社会协商对话。培育社会组织,塑造公民社会,深入开展政治协商、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基层协商等多种协商,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要扎实推进基层民主,营造协商民主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
习近平同志协商民主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是对世界重大政治课题的历史回应和中国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5]
[1]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2-10(01).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2(02).
[3]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6(02).
[4]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报,2015-05-21(01).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3).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01-102.
(责任编辑:刘颖)
10.3969/J.ISSN.1672-0911.2016.05.002
D613
A
1672-0911(2016)05-0002-05
2016-08-08
房剑森(1967-),男,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