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完善

2016-04-11李旭华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育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李旭华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的完善

李旭华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包括宣传、内化、实践、强化等环节。通过宣传达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知;通过内化,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理念;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理性反思;通过强化,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我们应该遵循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规律,完善“宣传—内化—实践—强化”环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他们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他们自己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还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已成为全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价值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有其特殊的规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当中价值观形成和定型的重要时期,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我们应该遵循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规律,完善“宣传—内化—实践—强化”环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

一、完善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机制

宣传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环节。通过宣传使大学生广泛接触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必须统筹兼顾,充分发挥高校政治宣传的整体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联动效应,做到宣传不留死角,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在校园内无处不在。

1.完善党委、宣传部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引领功能。高校各级党委和宣传部门地位特殊,政治宣传是其专长。党委和宣传部门掌握了学校宣传的优势资源,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目前,一些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仅仅是党委和宣传部门的职责,与其他部门无关。而学校党委和宣传部门也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视为自己的专属,一手包揽了这项工作,这种状况极不利于发挥高校政治宣传的整体示范作用,难以形成各部门的联动效应。此外,党委和宣传部门工作繁多,难以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导致宣传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绝不是学校党委和宣传部门的专属工作,不可能由其包揽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毋庸置疑,党委和宣传部门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具有特殊作用。这种特殊作用主要体现于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引领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各级党委和宣传部门应该努力“转变职能”,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重点突出政治方向的引领作用。完善党委、宣传部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引领功能,首先必须转变思路,形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科学认识。其次,应该由学校党委或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学校各部门,统筹规划,形成全校各部门的联动机制。此外,还应该由学校党委或宣传部门牵头组织制定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方向、目标、方案、原则等一些根本性的制度,并领导实施和监督检查。

2.发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对大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传播知识、技能,更要承载思想政治宣传的重要职能。虽然这种认识在学界已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融入大学课堂始终不尽如人意。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以此为依据,2014年教育部党组和团中央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要“发掘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1]。这些文件的相继发布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仅应该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中,课堂还应该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体方式,必须发挥它的主导作用。

不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还应该在各专业课教学中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部也明确要求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1]。这样才能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产生联动效应,形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整体效果。为此,必须从教师素质、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着手推进。首先,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高校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格。高校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身份意识,自觉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还应该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认真钻研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加强教材的建设工作。高校教材的编写、修订必须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专业知识和价值观宣传的兼容。最后,高校应该加快推进教学评价体制的改革。应该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融入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中。

3.发挥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辅助效用。社团在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有重大的影响。大学生社团的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对社团文化具有很强的认同性,体现了社团的文化凝聚功能。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的文化传播和凝聚功能,发挥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辅助效用。

发挥大学生社团的辅助效用,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政治方向引导。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团的文化建设,占据社团的思想阵地,确保社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加强对社团干部的教育、培养,将其纳入学生干部的考评范畴。积极引导大学生社团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其次,高校要积极扶持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努力为社团的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设备和场所,要为大学生社团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鼓励社团成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最后,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对大学生社团的注册、审核、报告等进行规范的制度管理,以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方向、内容和活动程序,确保社团在活动中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

二、完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

内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内化是指某种理论观点、主张或政策通过一定的方法、渠道、手段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使之接受,并逐步转化为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就是使大学生从内心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价值理念,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方式。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就不可能有“外化于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就是虚假的认知,毫无意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完善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净化媒体舆论环境,形成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舆论氛围。媒体是承载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传播价值观的基本职能。在信息化时代,人们每天都在接收各类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在媒体充斥的各种信息中,鱼龙混杂,各式价值观、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锋。在这种舆论环境中,人们在信息选择性的摄入时需要较强的鉴别能力。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信息接触面较广,正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处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人生阅历上,生活历练不足,不善运用理性思维思考,其价值判断易受媒体舆论的左右。当前的媒体尤其是网络舆论充斥着大量攻击党和政府、污蔑民族英雄、诋毁社会主义、歪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它们混淆视听,欺骗性很强,严重地阻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净化媒体舆论环境,必须坚持党对官办媒体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必须弘扬主旋律。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3]对于中国境内非官办的新闻媒体,也必须坚持党对其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决不能允许它们肆意妄为,为所欲为地与我们争夺舆论话语权。对违背我国法律、制度的媒体舆论及时予以封杀,并依法对媒体单位和作者进行严厉制裁。对境外媒体进行严格监管,尤其要加强对境外互联网的监控。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加强对官办新兴媒体的建设,必须让党和政府的声音在互联网等的新兴媒体中占据主导地位。必须加强媒体人才建设,“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3]。

2.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涌现了无数的典型人物。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为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战斗不息,不少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们身上体现了高尚的信仰力量,他们的精神永远光芒万丈。今天,我们还要无限缅怀这些革命先烈,要以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感染当代大学生,从灵魂深处触动他们,形成相互感染的德育情境。在这种相互感染的情绪境遇中使大学生们从内心深处理解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同样涌现出了无数的道德模范。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迹催人奋进。这些人生活在我们身边,战斗在各个行业的平凡工作岗位中。中央电视台每年进行的“感动中国十大风云人物”评选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关注,就在于所评选的对象基本上是在平凡岗位上的“小人物”,贴近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了崇高的道德品质,是全国道德模范的典型代表。由于贴近生活,他们的事迹易与大学生产生思想共鸣,形成情感碰撞,在情景交融中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3.彰显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高校教师与大学生通过教学生成情感互动关系,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大学生眼中,教师应该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是可信赖的师长,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还具有高尚的品格。因此,一旦某个教师不符合这个标准,知识水平贫乏或者道德品质恶劣,学生便会产生严重的质疑,进而鄙视他,在情感上拒斥他。相反,如果某位教师知识的渊博程度超出了学生的预期,个人品质完全征服了学生,言行一致,关心爱护学生,他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学生便会打心眼里敬佩他,将其视为良师益友。这样的教师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正是在这种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学生逐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以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修养感染大学生。

三、完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内化后,必须进入实践教育阶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是指“直接实践的反思性心理过程”[4]。体验必须通过大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大学生在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反思,增强对它的情感认同。完善实践机制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一环,应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来实现:

1.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通过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他们比照自己和别人、自己平时和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行为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形成一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模式。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大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快速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热衷于服务社会的现实是相吻合的。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展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行政化色彩浓厚、管理混乱、专业化水平不高、志愿者思想不统一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制度的完善,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管理、运行和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参加活动、奖惩等制度。

2.完善大学生专业实习制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达到“知行合一”。大学生们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知识,理论功底较深厚,但与实践接触、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专业实习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通过实习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在专业实习中,大学生既能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又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实践经验,一举两得。同时,实习单位对大学生的到来也是热情欢迎的。大学生的到来不仅给实习单位带来了最新的专业知识和理念,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股朝气蓬勃的新气象,有力地推动了单位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大学生与实习单位易于形成良性互动,双方在实习中优势互补,产生情感共鸣。大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实习单位,欣赏身边的人,推己及人。情感交融到一定的高度后便升华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专业实习是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专业实习,完善大学生的专业实习制度。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大学生专业实习的领导、组织、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大学生专业实习的有效推进并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四、完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机制

经过实践教育阶段,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同。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只要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行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完成了教育过程。因而,多数高校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停留于“实践”环节,很少深化到“强化”阶段。事实上,忽视强化环节的短视行为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通过“宣传—内化—实践”三个环节的教育,固然达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同,但这种认同层次还不够深,在其他价值观的干扰下易出现反复。要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同深化为深层次的根本认同,必须进入强化教育阶段,完善强化教育机制。

1.完善激励和惩戒相结合的机制。“激励,即激发和鼓励。心理学上是指增强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望程度。”[5]167追求的目标既可以是外在的物质实体,也可能是内在的精神满足。完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教育机制就是要通过激励手段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追求的愿望。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群众的自觉自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应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运用激励手段有助于激发人的思想动机和行为的自觉性,必须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完善激励和惩戒相结合的机制。运用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对大学生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进行表扬和奖励,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进行批评或实施惩戒,以儆效尤。运用正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激励大学生择善而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久而久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固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成为深层次的价值信仰。

2.完善法律和道德有机结合的强化机制。法律和道德具有一致性,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律和道德的功能相辅相成,适用的范围、场合有差异,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功能,必须完善法律和道德有机结合的强化机制,针对不同的情况,有效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不同功能。对社会上践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违反言行,给予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发挥法律和道德的综合作用;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尚未违法的言行进行道德谴责,发挥道德的规范、引导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强化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完善法律和道德有机结合的强化机制必须规范法律和道德各自适用的范围,既不能以法律制裁代替道德监督,也不能以道德制约代替法律规制。完善法律和道德有机结合的强化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又要形成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联动效应,以此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化。

【参考文献】

[1]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EB/OL].(2014-10-20)[2016-02-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410/t20141020_177847.html.

[2]汪立夏,李曦.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2 (12).

[3]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2016-02-19)[2016-02-22].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4]张澍军,王立仁.论德育过程的内化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2003 (2).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王爱玲)

Improvement of th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LI Xuhua

(School of Marxism,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education mechanism

Abstract: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includes publicity,internalization,practice and strengthening links. Through the publicity,we can reach college students preliminary cogni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Through the internalization,college students can conver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their own values. Through practice,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make college students form their own rational reflection. By strengthening,college students mak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olidify their own behavior. We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rule of values education,perfect the "propaganda,internalization,practice and strengthening" link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mechanism.

DOI: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3.030

【收稿日期】2016-03-28

【基金项目】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课项目(2015SSK07);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社科博[2014]10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旭华(1980-),男,江西吉安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26(2016)03-0115-05

猜你喜欢

教育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银校协同模式下金融人才职业道德教育机制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