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校报的育人宗旨

2016-04-11王立美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宗旨育人

王立美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大报社,济南250014)



论高校校报的育人宗旨

王立美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大报社,济南250014)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校报担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高校校报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办报的主旋律,追求真善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高校校报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育人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高校校报;育人;宗旨

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校报架起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大学生了解学校的首选媒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校报担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15〕1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高校校报做了明确的定位。《意见》指出:“高校校报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校报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校报必须牢固确立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办报宗旨。

高校校报确立了办报宗旨,意味着校报工作的每一环节都要紧密围绕着育人这一中心展开,办报育人既是校报的核心,又是校报的根本任务。只有把育人始终贯穿在办报中,才能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功能达到育人的目的。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而不是流于形式,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高校校报的育人宗旨。

一、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中国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之所在,行动之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随着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出现,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上部分人价值观缺失,缺少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不问是非,不讲对错,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这也是时代赋予高校校报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因此,高校校报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极力放大主流声音,努力完成政治担当和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继而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心工程,核心是入脑入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普遍认同的价值追求,成为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编报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深层次地贯穿、融入到校报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报纸中。把抽象的观念概念转化成具体丰富的题材,把思想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故事,用丰富多彩的语言、丰满灵动的形象,从多维度告诉大学生,应该肯定和赞扬什么,必须反对和否定什么,引导大学生如何辨别真善美,如何辨别假恶丑。让在报纸上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融入大学生的内心,使大学生为之悲喜,为之动情,激发出每个大学生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使大学生像沐浴在明媚的阳光里,徜徉在温暖的春风里,思想得到启迪,心灵得到温润,人生得到陶冶,颓废萎靡之风被一扫而光,使大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在艺术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认同信仰之美,认同崇高之美,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罗盘,成为大学生情感的寄托。

二、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社会上出现的不良思潮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有的用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歪曲历史、解构经典、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用个人主义的观点,冲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对这些社会不良现象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消解、人心涣散、精神弱化,难以形成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高校校报要旗帜鲜明地纠正这些不良现象,抵制文化浊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同时避免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高校校报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把爱国主义作为报纸的主旋律,运用各种形式,把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正确反映出来,把各民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海内外儿女心向祖国的心路历程生动反映出来,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激励大学生以全部热情为祖国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续写爱国主义的精彩华章。

高校校报要拓展爱国主义题材的表现空间,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众多道德模范、时代先锋,他们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改革创新,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他们的事迹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典型,代表了我们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在人类精神和智慧的刻度上提升了当代中国的水准。大书特书这些道德楷模和时代先锋,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切实承担起祖国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高校校报还要弘扬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辉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大学生的精神财富。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有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是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辉的宝贵精神财富,能够增强大学生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大学生奋斗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是激励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进器。只有充分发挥校报作为校园主导媒体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这些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才能在广大学生心目中牢牢扎根,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坚定信念和精神追求。

三、真善美是高校校报的永恒追求

真善美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引人向善;假恶丑却会腐蚀灵魂,败坏人心,甚至将人推向罪恶的深渊。校报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以真善美为永恒追求,呵护真善美,传递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校报工作者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担当精神,把美好的道德情感融入校报中,让校报的文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表达出对真的洞见,对善的讴歌,对美的颂扬,呈现校园生活现象之真、劝喻启示之善、鲜活灵动之美,从而展现大真大爱大美,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和刚健有为的思想氛围,传递向上、向善、向好的价值观,以此感染大学生,打动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使大学生在艺术的熏陶和情感的激荡中,向时代所崇尚的价值观聚集,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提升自己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永远保持健康向上、充满希望的精神状态。

榜样有着无穷魅力,蕴藏着无限的正能量。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很大,模范人物及身边人中的典型先进事迹对他们有巨大的震撼力。从典型示范的规律来看,同类生存环境中的榜样更具有示范效应,教育对象身边的典型更有示范的作用。对大学生来讲,在与之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中,不乏学习的典型、事业的典型、奉献的典型、爱心的典型、勤俭的典型等,深入挖掘各种各样散发着真善美芳香的典型,并广泛加以宣传报道,会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榜样的先进事迹会使大学生的灵魂经受洗礼,受到崇高的美、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的感染。

校报传播真善美还有很多方法,而一些反面例子具有引导大学生认识真善美的特殊功能。可以在校报上开辟版块,用学生违纪违法事件进行大讨论,对一些不文明现象,进行深入跟踪报道,用活生生的反面事例告诉大学生,那样做是不对的,是不道德的,是不美的,从而以此为戒;有针对性地开辟弘扬真善美的专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教师对有关问题进行集中解答,以不断提升大学生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使校报成为大学生学习真善美、实践真善美的大舞台;还可以大规模地组建一个功能完善的大学生记者团,大学生通过参与办报,在传递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积极影响。高校校报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传递真善美,引领大学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境界。

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当今世界,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交融与交锋频繁,而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地位更加突显。在这种趋势下,民族的、本土的优秀文化传统就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同时也面临着因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而有被边缘化、逐渐衰弱甚至消亡的危险。这些年来,国内出现了一些历史虚无主义文化现象,否定中华文化,歪曲中国历史,对传统文化典籍极度漠视或肆意诋毁。抛弃传统即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高校校报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化审美风范。

高校校报要大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血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凝聚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的智慧、气韵、神采,留存着辉煌灿烂的文化经典,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巍然屹立的坚实根基。高校校报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豪地礼敬中华优秀传统,坚定不移地在办报中贯注中华文化的强健血脉,做好报道,用有深度、有力度、有新意、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的优秀作品体现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承中华文化,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戏说历史”“亵渎经典”等乱象都是十分有害的,一旦隔断中华文化这个“根源”,去寻求旁门左道,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难以远行。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培根固本,增强文化底蕴,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高校校报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精髓。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国外不少有识之士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论等,可以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不同国家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人类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校报要对这些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做最好的诠释和实践,把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用大学生喜爱的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让这些包孕着民族优秀文化密码的思想道德精髓时刻展现在大学生的眼前,飘扬在大学生的耳边,激荡在大学生的脑海,渗透进大学生的血液,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建构、道德价值追求,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养成以及内在精神生活和精神境界的建构,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校校报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办报的主旋律,追求真善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高校校报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完成育人的重要使命。

编辑:鹿风芍

作者简介:王立美(1963-),女,山东师大报社编审。

收稿日期:2015-11-07

DOI:10.3969/J.ISSN.2095-7238.2016.01.018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238(2016)01-0095-04

猜你喜欢

宗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牢记宗旨 永葆初心 再铸辉煌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崔适《五经释要》的思想宗旨
漫画也疯狂
恪守为民宗旨 忠实履职尽责
环境保护税如何实现立法宗旨
十年送刊路 十年育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