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国家安全观及特点论析

2016-04-11刘德伦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安全观和平群众

刘德伦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习近平新国家安全观及特点论析

刘德伦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习近平新国家安全观的主旨和核心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新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而且从理论层面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闪耀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辉,突出了当今国家安全的新特点、新态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和我国国家安全理念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新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同志在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他的新国家安全观,其主旨和核心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此外,习近平还在其他不同地点和和场合,对新国家安全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具体论述,如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出了“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和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安全观,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这就阐明了包括意识形态安全在内的政治、文化安全观,在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一论述阐明了网络安全在国家整体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网络安全纳入国家整体安全观的范畴。习近平同志的新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从理论层面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闪耀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辉,突出了当今国家安全的新特点、新态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和我国国家安全理念的发展和创新,因而也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新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时代特征和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体现了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现实针对性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的能力。”[1]国家安全

是一个国家(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每个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高度重视自身的安全,并形成与自己国家安全情况相适应的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提出的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要内容的新国家安全观,就是深刻总结我们党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历史经验,针对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分析我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得出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坚持唯物辩证法全面系统的观点,强调以整体的、全面的、联系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把握国家安全问题,突出其现实针对性,在内容上体现出其全面性、系统性和辩证性。对于这种内容上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辩证性,习近平进行了深刻阐述,他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这一论述,从哲学高度,阐明了新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在内容上,改变了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单一性,突出其全面性、系统性和现实针对性,习近平在讲话中,共列举了11项国家安全内容,并强调要构建集11项安全为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这11项内容涵盖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不仅具有全局性的、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国家安全内容,也有涉及领域性的具体的安全内容,既有公共性的安全内容,也有公民自身的具体安全内容,既体现了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又体现了非传统性的国家安全观,既体现了国内安全,又体现了国际安全,以及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内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不同的层面完整系统地反映了新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和严密的逻辑结构,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神实质和相关具体内容,成为新《国家安全法》的立法(修订)宗旨和制定原则,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新的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新的国家安全法将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这一新的国家安全观法律化、制度化,这就为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理解和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观提供了法律上制度上的保障。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各种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赫然存在,除了传统的安全威胁外,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正以五花八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总体上看,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世界最大最直接的国家安全威胁,这种威胁除了军事方面外,还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而且后者的威胁更加突出和明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此外,如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以及其他威胁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非传统安全因素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最危险的因素,特别是“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猖獗,他们和西方反华势力及境外的“三股势力”相勾结,在西方反华势力和境外“三股势力的支持、怂恿下,一方面在国外大肆进行各种分裂活动,频频上演分裂闹剧,另一方面在国内一些地区大肆进行暴恐活动,制造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暴恐袭击事件,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此外,“台独”、“港独”分裂势力也活动猖獗,大肆进行着各种分裂活动。这说明,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受到威胁和挑战增多,尤其是各种威胁和挑战的联动效应明显。针对这一特点,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加强新形势下反分裂斗争,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团结各族群众。要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多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要正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时妥善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面对各种威胁国家安全的复杂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

和处置国家安全风险,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妥协地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进行各种斗争,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上作出应有贡献,坚决打击“三股势力”,打击各种暴恐活动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活动,在维护国家安全问题上决不妥协,在打击各种分裂主义势力上决不手软。为了更有力地维护我国家安全,国家还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如近年来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我们打击和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和敌对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体现了我党的宗旨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提出:“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2]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高准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党依据这一原理,把人民群众作为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胜利和成功的依靠力量,提出了相信和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唯一宗旨,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浴血奋战,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经历了失败与胜利、失误与成功交织,最终取得胜利与成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忠实践行党的宗旨,学习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各项工作,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毫不犹豫、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因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都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确保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决策和战略意图得以圆满实现,各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使革命和建设事业获得成功,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3]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4]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正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坚定地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开拓创新,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今天这样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念作为这一新国家安全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的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为民情怀。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大的利益和最

核心的利益的生动体现。人民群众安全首先是自身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这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只有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地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其幸福指数才可能上升。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没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环境,人民群众就不可能真正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又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来维护,即国家安全“一切依靠人民”。没有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国家安全,是一种脆弱的、不牢固的国家安全,这种国家安全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安全保障,因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5]“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6]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民群众组织动员起来,才能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的社会力量,使国家安全得到有力保障,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本质所在。

三、体现了重视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指出:“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2]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的辩证关系及其内涵。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是辩证的统一,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其中,内部安全是基础和前提,外部安全是重要保障。只有内部安全有了保障,国家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做到国泰民安,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才能顺利、正常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而要确保国家内部安全,关键是要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其中,经济实力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只有经济实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国家和社会才能安定团结,国防实力才能增强,才能真正抵御任何外部安全的威胁。制止可能发生的战争和其他形式的挑衅,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努力和贡献。

国内安全还需要国际安全作保障。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国际安全能够为一个国家的和平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国内安全和发展需要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特别是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发展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和平环境显得尤为珍贵。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7]这一论述,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高度,阐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良好意愿和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我国一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走西方列强通过对外侵略扩张、靠掠夺别国财富、侵占别国领土、剥削别国人民的血腥方式和强盗行径来获得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可能也不会对任何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7]这就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人民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方式和原则。

但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和道路却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和

反华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强大和崛起,不希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发展步伐,采取各种方式破坏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进程,比如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经济上破坏世贸规则,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大搞贸易战,对中国经济进行封锁、打压,在军事上,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大搞联合军演,怂恿周边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挑起边境纠纷、领土、领海、岛礁争端,政治上,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宣扬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攻击、诋毁社会主义制度,妄图在我国实行“和平演变”阴谋,日本右翼势力猖獗,公然否定侵略历史,妄图复活军国主义,对亚洲国家和人民构成严重威胁和危害,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和影响。面对这些阻力和威胁,“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7]所以,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我们党正确处理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的辩证关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措施,也是我们有效抵御各种风险,化解各种危机,顶住各种压力的有效途径,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不动摇,这是因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利益,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7]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上采取正确的方针和科学有效的方法,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和务实,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在涉及到国家、民族核心利益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妥协让步,做到“不惹事,但不怕事”,敢于并善于同一切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同时在具体斗争中做到有理有节,在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等原则的基础上,采取对话、谈判等非对抗性方式解决相关国际争端,尽量避免诉诸武力,把战争和流血冲突的可能降到最低。通过对话、谈判做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安全环境。在内部安全问题上,要做到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尤其要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强国家的防御能力,随时做好反侵略战争并打赢反侵略战争的准备,确保国土安全;同时加强社会防控力度,做好反恐怖袭击和反分裂斗争的准备,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生态、资源等领域的安全防范工作,真正实现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的有机统一,从而促进国家的总体安全。

四、体现了重视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的新国家安全观,不是孤立的就安全观而安全观,而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科学的国家安全观,其中,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体现了这一安全观的重要特点。关于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习近平强调:“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2]这一辩证关系体现了发展与安全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首先,发展是安全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经济文化落后,综合国力不强,那么其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历史和现实的发展状况无情地证实了这一点,从历史上看,自1840年至1949年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的经济文化落后,积贫积弱,受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和统治,沦为“双半”社会。从国外现实看,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因发展落后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侵略,导致萨达姆、卡扎菲政权相继垮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些

用鲜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从反面证明了发展是安全的基础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华民族摆脱了近代以来中国主权遭受践踏、民族尊严被肆意凌辱的困境,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更让中国赢得了世界更多的尊重的目光,让人民群众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幸福大道。这更加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和真理性。

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得到快速持续发展,才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雄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才能建成强大的国防,形成强大的国家安全实力,没有经济支撑的国防是不可想象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是要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的全面落实发展,这种发展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为此,要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为我国国家安全打好坚实雄厚的基础。

其次,安全是发展的条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一个国家要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具有安全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这是发展的必备条件,事实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在战乱和其他动乱的环境下得到发展,所以,中国要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保持了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8]今天,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进入攻艰阶段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实现“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即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确保2020年(建党100周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在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条件为保障,只有具备了这一安全条件,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梦想成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条)[Z].

[2]习近平.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4/15/content_2659641. htm.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6/26/c_116299439. htm.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民出版社,1994.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xby/s/3757/content-577854.htm l.2012-11-26.

[7]习近平.2013年1月28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29/c_114538253.htm.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4-27.

(责任编辑:吴良培)

D0

A

1674-5612(2016)01-0006-06

2016_01_11

刘德伦,(1957_ ),女,重庆江津人,南京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系教授,研究方向:公安学。

猜你喜欢

安全观和平群众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多让群众咧嘴笑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