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融入当代中国社会的新途径
——以北京龙泉寺为例
2016-04-11田奇
田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佛教融入当代中国社会的新途径
——以北京龙泉寺为例
田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2488)
随着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佛教团体也紧跟时代步伐,探索融入当代社会的新途径。龙泉寺这一汉传佛教寺院,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服务社会、开展宗教慈善事业,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弘扬佛法,开展国际交流、推动中国佛教走向世界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宗教团体融入当代中国社会提供了借鉴。
佛教;中国社会;新途径
一、简介
龙泉寺始建于辽代应历初年(公元951年),经历了辽金战乱、元朝重修、明末衰落、清朝改建、抗战破败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已走过一千多年的历史。龙泉寺因寺南有龙泉池而得名。龙泉寺坐西向东,此方位布局是辽金寺庙的典型特征。北京地区最大最古老的单孔石桥即位于寺中山门殿后,寺内有古银杏树两株,一雌一雄,距今均千年以上。古石桥与古银杏树是龙泉寺千年历史的见证。1995年,随着凤凰岭景区的开放,当地政府及诸善信开始修复寺院,逐渐恢复原貌。2005年4月11日,龙泉寺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主持寺务工作。
龙泉寺提出“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佛教文化建设理念,倡导将佛教传统的教义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佛制戒律、祖师清规与现代管理制度相结合,积极培养佛教僧俗人才,推动佛教融入社会、服务社会,面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推进中国佛教的自身建设并使其走向社会化、全球化,更好地发挥佛教济世利人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
龙泉寺在每一个重要的公共假期和佛教节日都会举办免费法会,提供不同语种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本文以清明节法会为例介绍龙泉寺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有益尝试。
在清明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祭拜逝去的祖先,缅怀已故的亲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最充分的体现。“孝”是中国情理型社会结构的重要支撑,它体现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通过家庭维系着社会秩序。现在,清明节也成为举家团聚的节日,一家人聚到一起,分享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增进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感情。对于在外工作的子女,这也是回家看望父母、陪伴父母的好机会。由此,这一传统节日不但有助于巩固家庭的亲缘关系,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传统“孝”文化的传承。
第一,举行祭祖仪式,缅怀逝者。每位到场的俗众都可领取一束康乃馨和一页“祭万姓先贤、个人祖灵、父母塔仪”的祭文。同时,每个人可以领到一个祈愿牌,写上对亲人的祝福后挂到路边的竹子上。众人可按照祭文上面的文字,跟着法师诵读。然后十多个人一组纵队进入西跨院内,会场正中是三位佛的画像,并题有对联,上联是“缅怀祖先先贤美德”,下联是“报答父母师长深恩”,横批为“2013年北京龙泉寺清明祭祖报恩法会”。祭桌上摆满水果、鲜花等供品。俗众拜佛之后,将手中的康乃馨放到佛像的供桌前。会场两边一人多高的祭奠墙上有万家姓的牌位,牌位上写着“佛力超度XX氏祖先之莲位”,俗众可以寻找自己的祖先牌位进行祭拜。
第二,举办漫画展,普及清明节文化习俗。龙泉寺漫画宣传海报展示了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以及祭祖的流程和祭祖的三种方式,即在祠堂或者宗祠里祭祀祖先、全家到墓地祭拜和在外的人择一高地面对家乡进行遥祭。清明期间的习俗有蹴鞠、荡秋千、踏青、插柳、放风筝和寒食等。海报分别介绍了这些习俗的历史渊源,并配有描写相关活动的古诗。以插柳为例,插柳风俗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神农氏教始民嫁接的技术;另一种是讲杨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再一种说法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所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节是鬼节,人们为了驱鬼辟邪而插柳。此外,寒食节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因政治斗争流亡他乡,途中饿晕,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给晋文公吃。后来,晋文公执掌了政权,想对救命恩人赐官封赏,派人去请但都未果。后晋文公亲自去请,发现介子推背着母亲躲进绵山。为了逼介子推出来,他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母子俩不幸被焚身亡。介子推留给晋文公一封血书,告诫晋文公要勤政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的这天禁烟火,吃寒食。
第三,召开“孝的习俗”论坛,促进不同文化间孝文化的交流。2013年清明节举办了“孝的习俗”论坛,邀请儒家学者、美籍犹太教学者、中国学者、外籍友人等就对孝的理解和自身生活体验进行交流。儒家学者提出要像父母疼爱子女一样爱父母,心中有大爱;美籍学者指出犹太教的孝就是尊敬父母;中国学者认为,为人父之后才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深有感触等。不同的文化对孝有不同的理解、对孝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孝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通过论坛的举办,加深了不同文化间的了解,传播了中国的孝文化,找到了中国孝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契合点。
三、慈善事业
龙泉寺的“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有九大项目,于2007年7月后逐渐成立。最先建立的“仁爱衣+衣”,由爱心人士捐赠八成新以上的干净衣物到基金会或者基金会指定的捐赠点,然后由志愿者进行分类并赴贫困地区按户发放。“仁爱助学”项目对失去双亲或者父母离异、经济窘迫的初高中孤困生进行资助。“大学生仁爱使者”行动是对有意向在社会或社区从事慈善活动的大学生社团提供资助。“仁爱心栈”由志愿者在北京西客站、清华科技园和朝外SO_ HO地区奉送免费爱心粥。“仁爱灾害救助中心”奔赴一线开展救难、救急、救助和救济赈灾工作。“仁爱孝德奖”设置了对贤德孝悌人士主要是青少年进行奖励。“老年关怀”鼓励老人主动参与志愿活动,在服务他人中体现人生价值,该项目还计划建立老年人公寓。此外,还有“龙泉之声”倾听热线心理服务项目和“四和仁爱”社区服务中心。
仁爱基金接受社会捐款情况。根据仁爱基金“接受其他单位和个人捐款收入明细表”,2013年1月至5月,仁爱基金会共收到捐款1,174,911.09元,其中雅安赈灾款650,035.1元,老年人关怀项目25,200元,助学项目195,716元,仁爱孝道奖34,270元,衣加衣项目2,222元,丰粥项目32,566元。这些捐款都注明了捐款日期、捐助项目、捐赠单位或个人、捐赠金额和捐赠方式。这些捐款大多以个人名义捐赠,信众或者社会人士的捐赠维持了这些慈善项目的运转。较为稳定的捐赠收入也反映出这些慈善事业得到了信众和社会人士的认可。
慈善活动的开展。仁爱慈善基金会参与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云南盈江地震的救助。基金会定位做“政府救灾体系的补充者、民间公益组织的协调者、灾民可信赖的服务者和陪伴者、灾后原生公益力量的培育者”。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仁爱慈善基金会灾害救助中心立即启动了救助活动,分别派出三批义工参与救援。从地震发生当天4月20日志愿者启程到6月7日最后一批志愿者返京,他们在灾区服务了近50天。首先,仁爱慈善基金会联合其他救灾团体,分工合作,协助政府的救灾工作。同时,查漏补缺,对一些政府尚未来得及救援的贫苦、偏远、还未被关注到的地区的受灾情况进行信息统计,了解灾民需求,将灾民急需的物资发放到手中。主要物资有米、油、面包、牛奶、帐篷、矿泉水、方便面、药品、彩条布、衣服、净水器等。此外,对灾后情况进一步跟进,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特困、孤寡、残疾、老弱人群等。志愿者赴灾区给老人做义诊,向受灾的中小学发放救援物资,为师生做灾后心理培训,疏解压力。同时,设立爱心粥栈,奉送爱心粥。对受灾地区的寺庙进行查访,送去急需物资。
四、现代传播手段
龙泉寺积极运用现代媒体传播手段弘扬佛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了社会对寺院的了解,吸引了一大批义工参与寺院的各项建设活动。
博客截至目前共有5290篇博文,有52,906位关注者。内容包括了学诚法师的开示讲稿、随师行记、僧众弟子、学修笔记、俗众弟子、寺院报道、慈善文教、龙泉每日、见闻觉知、同师共学、早斋开示。对寺院各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报道,成为俗众了解龙泉寺、了解佛法、了解出家生活的窗口,一改宗教活动场所神秘、严肃、与世隔绝、刻板的印象。
轻博客共发表博文1212篇,包括佛教文化的漫画、绘画、动漫,修行弘法、出家生活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每日一图的“见行堂语”,通过形象的漫画、绘画诠释了佛法思想和佛教智慧。例如,“修行,就是开发我们潜在的佛性。如果没有发心,就犹如你的手机关机,收不到信号”,“世人只看到名利诱人之处,却忽视了它背后的痛苦和祸患”。
微博拥有178,203个粉丝,12,966篇微博。开通了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泰语八国语种的微博。
播客共有视频304部,有52,906人关注,主要有“感悟人生”“苦乐人生”“信仰与人生”“认识人生”“世界佛教论坛”“心的世界”“觉悟之道”“早斋开示”“龙泉讲堂”“龙泉动漫”等。
网站 “龙泉之声”开通了英语、日语、韩语三语网站。主要有龙泉道场、多元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修心养性、品味生活六大板块。龙泉道场,介绍了大和尚的生活、信众修行的感悟以及邀请专家学者到龙泉寺作的讲座;多元文化,展开中国儒释道三大传统宗教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寻求三者的共通与融合,同时,展开宗教的信仰真理与科学发现真理之辩;人与社会,涉及家庭与情感、教育、职业和经商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人与自然,提倡绿色文明,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修心养性和品味生活。此外,仁爱慈善基金会也建立了网站,有关慈善项目、慈善资讯、慈善活动等信息都可以很便捷地从网站获取。
五、组织结构
龙泉寺主要有五个部门:工程部负责寺院的各项建设;教化部下设法会处、学修处、研修处;文化部下设DVD组、编辑室、北京复兴大国学文化基金会;慈善部主要是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弘宣部负责龙泉之声网站、和尚博客等。此外,还有客堂和流通处。近年来寺院又成立了翻译中心、有机农场等部门。
学佛小组对佛教感兴趣但又对佛法、佛教文化不甚了解的初学者,可以加入“学佛小组”。学佛小组由有共同兴趣、爱好学习佛法的人组成。一般北京各个区都设有若干个学佛小组。初学者可先到寺院报名参加学佛小组,填写个人基本信息。随后一两周之内,初学者常居住地的小组负责人会联系初学者并告知上课时间、地点。一个小组大约有十几个人。一般在龙泉寺皈依的信徒都要在学佛小组学习一到两年的时间,主要学习宗喀巴大师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听法师的录音讲解,然后大家交流学习的内容。上课时,学员会交流学佛的心得以及对佛法的认识,初学者可以得到有学佛经验的师兄的指点。
义工群体在龙泉寺身穿黄色马甲的义工随处可见,大雄宝殿前有义工照看酥油灯,地藏殿外佛法书籍的捐赠处由义工负责;午斋及药石也是义工在维持秩序、盛饭、洗涤餐具;客堂处义工负责安排住宿;爱心粥常年由义工奉送;法会会场的布置、各种活动的举办等,都离不开众多义工的参与。寺庙各个部门都有义工参与,义工群体已成为龙泉寺非常重要的一支建设力量。
六、走向世界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宗教之间、宗教团体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龙泉寺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动中国佛教文化走向世界。
语言的桥梁。四语种网站、八语种微博、多语种法会,报道寺庙的各种法会、文化活动,为世界近100个国家了解中国佛教、汉传佛教提供了便利。美国宗教研究所所长梅尔教授到龙泉寺作讲座时说,“你们不是新宗教,而是一个传统宗教中的新团体”,“借助当代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佛教文化与佛教教育传播到世界”。他讲道,在一百年前需要上千名传道者做的事情,现在用不同的语言将佛法及佛教知识发布到互联网上就可以对全球产生影响。学诚法师在接待外国访客时,也讲到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传播中国佛教、弘扬佛法。
翻译中心。学诚法师指出,在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文化交流是必然趋势。传播文化的第一步是语言方面的,语言不通,再优秀的文化也走不出去。2011年龙泉寺翻译中心成立,翻译、出版了数种开示文集及音像制品。在参访美国万佛圣殿、西来寺、庄严寺时,专门举行了5场关于翻译佛经的交流会。
外出参访。2012年6月21日至7月5日,龙泉寺书记悟光法师带领翻译中心一行14人前往美国进行了为期15天的参访、交流,这是龙泉寺首次海外弘法、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他们参访了美国万佛城、西来寺等10座佛教道场以及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10所著名高校,学习先行者海外弘法的经验,深入了解美国社会,同时也向西方传播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声音。
媒体采访。在中国传统节日,很多善男信女到寺庙烧香祈福,希望来年平安幸福。有些人选择在庙里过春节,这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西班牙媒体专门采访龙泉寺,希望对中国民众信奉佛教的原因探一究竟。英国广播公司(BBC)也专程采访了龙泉寺,了解佛教在现代中国的状况。凤凰卫视就佛教戒律话题采访了学诚大师。通过媒体向更多国家和地区介绍当代中国的佛教,展示中国当代佛教的风采。
接待外国宗教团体,交流佛教文化。龙泉寺保持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和邀请外国宗教团体、民间团体以及海外学者、专家造访龙泉寺,交流寺院管理、佛教文化传播、佛法弘扬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当代寺院的发展现状。已有加拿大、日本、韩国、美国、泰国、孟加拉国、荷兰等国家的宗教团体或学者参访龙泉寺。
龙泉寺的发展是当代中国佛教团体的一个缩影。它探寻着佛教文化、佛教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相结合的途径。尝试着把中国文化、中国佛教传播到海外,促进多元文化间的交流和学习。佛教讲究清静无为、重视心的觉悟。所以,在佛教积极融入社会的同时,更需要重视佛法的精进和道心的提升,实现佛教既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同时又保持佛教的本真。
[1]学诚.佛教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影响——在第十四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上的基调发言.法音,2011(11).
[2]学诚.经典翻译与宗教传播——在首届国际佛学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中心”成立仪式上的致辞.法音,2011(11).
[3]吸纳佛教智慧维护内心和谐——专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法音,2007(3).
[4]杨君.佛教在当代中国的存在与发展——京郊龙泉寺对话学诚法师.中国宗教,2011(11).
[5]墨岩.八国语言微博与“和尚博客”——龙泉寺的网络弘法生活.佛教文化,2012(3).
[6]成蹊.仁爱的力量——北京龙泉寺仁爱慈善基金会小记.中国宗教,2010(7).
(责任编辑王怡敏)
D613
A
1008-9012(2016)01-0057-04
2016-01-05
田奇,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