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武学的分布及其初步探究
2016-04-11李春晓
李春晓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重庆 北碚 400715)
宋代武学的分布及其初步探究
李春晓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
宋代武学分为中央武学和地方武学两个组成部分,其时空分布的特点受到区域经济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民族关系和军事因素的影响。研究宋代武学的分布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宋代教育,且对我们了解宋代人地关系和历史风俗亦有所帮助。
宋代武学时空分布
宋代武学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专科学校,对我国军事史、教育史以及武学制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意义。目前关于宋代武学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赵冬梅《武道彷徨:历史上的武举与武学》[1]等,学术论文中有周兴涛、李新伟等人的《宋代的武学博士考论》[2]、《宋代地方武学初论》[3]、《北宋武学教育研究》[4]、《北宋武学考略》[5]、《两宋武学教育比较研究》[6]等。这些著作及论文主要从武学建立的原因、武学设立时间、武学体制、武学制度以及对武学的评价等几个问题上对武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传统教育史和断代史意义之外,宋代武学本身是具有历史地理背景的。
北宋初年对辽战争失利,宋廷长期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导致边防空虚。党项族人李元昊于康定初年(1040年)反叛,宋军大败。守军边战失利,坚定了宋廷中发展军事教育士人的决心,如范仲淹、富弼等。富弼上疏道:“文既富矣,武未甚备”[7],主张建立武学。这些士大夫们对庆历武学的建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熙宁年间武学的建立也是在王安石等士大夫的极力支持下而建,理由与西北开边的安全有密切的联系。宋代武学招生对生员的限制较为宽松,入学者的身份可以为低级使臣、甚至平民。武学生员学习的内容除“诸家兵法、武艺、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及阵队演习等”[6]之外,还包含了许多儒家经典内容。武学的建立与发展对我国教育史和军事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地理分布对研究武学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武学的地理分布进行初步探讨。
一、宋代武学的时空分布及特点
宋代武学由央武学和地方武学两部分组成,宋代中央武学的建立及发展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自北宋仁宗、神宗至北宋灭亡,第二阶段是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二十六年(1156年)武学重建至南宋灭亡。地方武学在北宋主要发展于徽宗时期,并在南宋得到普及发展。武学创立与发展与宋代“兴文教,抑武事”[8]甲政策有密切关系。兴办学校是兴文教的重要表现形式,宋代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在地主阶层之外还向工商业者和富农阶层开放。此外,武学作为宋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立与发展受到宋代地域文化的影响,展现出一定程度的区域地理特征。
宋代武学分为中央武学和地方武学,除京师的中央武学外,地方州县也建有武学,然而并非所有州县都有地方武学。根据文献记载,北宋地方武学自建立以来,随政策的变化武学有裁并之势,“诸路增养县学弟子员,大县五十人,中县四十人,小县三十八。”[9]笔者据宋代基本史料以及各地地方志、文集等粗略整理出两宋武学的分布地点,其中整理出北宋武学17处,南宋武学武学22处[10]。详细情况如下:
北宋武学分布的情况依次如下:
1.荆湖北路武昌县分布有一所武学,名称不详,创办时间大致为崇宁三年—崇宁五年(1104—1106),文献出处见清邵遐龄《武昌县志》卷五《学校志》。
2.广南西路永福县分布有一所武学—武士,创办时间大致为为崇宁三年—崇宁五年(1104—1106),文献出处见《淳熙三山志》卷九。
3.福建路共有两所武学,一处在福清县,名为武士,创办时间为崇宁三年—崇宁五年(1104-1106);一处在连江县,名亦为武士,政和初年(1111)创办。以上两所武学文献出处均为《淳熙三山志》卷九。
4.两浙路郯县存有武学一所,名称不详,创办于崇宁五年(1105),文献出处为《郯录》卷一。
5.淮南东路共考证出两个地区共六所武学,其中真州在崇宁三年—靖康年间(1104—1126)有五所武学分布,名称分别为尚德、观德、训德、建德、果德,文献出处见[嘉庆]《惟扬志》卷七;宿州有一处武学分布,名称不详,时间大致为崇宁三年—大观二年(1104—1108),文献出处为《群书考索》后集卷二九。
6.秦凤路、永兴军路所辖的关中地区于崇宁五年创办有武学,数量武学名称均不详,见于《群书考索》后集卷二九。
7.大观元年(1107)河东路建有武学,数量名称不详,见于《群书考索》后集卷二九。
8.梓州路于大观三年(1109)建有武学所,名称不详,见于《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百一十八。
9.崇宁三年—政和三年(1104-1113)京西南路建有武学,名称数量不详,见于《群书考索》后集卷二九。
南宋武学分布情况如下:
1.两浙西路有三个地区四处武学分布,其中湖州于隆兴元年(1163)建立武学一处名为志复,文献出处见于《吴兴备志》卷十四;吴郡于绍定元年(1228)和宝佑三年(1255)各建一处武学,前者名称不详,后者称立武,文献出处为[正德]《姑苏志》卷二十四;寿昌于南宋年间创办一所武学名为辅文,出自《寿昌乘》。
2.两浙东路有三个地区六所武学分布,其中台州于淳熙九年(1182)建有三所武学,分别名为备文、辅德、经武,文献出自《赤城集》卷六;于庆元五年(1199)建有武学一所名为辅德,出自《赤城志》卷五;定海县在绍定四年(1231)建有武学一所,名为武斋,出自[延佑]《四明志》卷十四;浦江在南宋年间建有武学一所,名为辅文,文献出处来源于《寿昌乘》。
3.淮南东路共有六个地区有武学分布,分别是:绍熙年间(1190—1194)毗陵建有一所武学,名为辅文,出自于《咸淳毗陵志》卷一一;滁州建有武学名称为武斋,数量不详,时间为绍熙元年(1190),文献出自于《漫塘集》卷二○八;泰州于庆元六年(1200)建有武学一所,名称不详,文献出自[嘉庆]《惟扬志》卷七;武岗军建有武学一所,名为武庠,时间为嘉定五年(1212),出自于[康熙]《宝应府志》卷二十九;真州于南宋年间建有武学一所名为果德,文献出处为[隆庆]《仪镇县志》卷八;高邮于南宋年间建有武学一所名为辅文,出自于《江湖长翁集》卷二十一。
4.福建路有两处地区建立武学共三所,其中临漳有二,均叫受成分别建于绍熙元年(1190)和庆元四年(1198),出自[乾隆]《漳州府志》卷一五和《北溪大全集》卷一七;泉州于嘉泰元年(1201)建有武学一所,武学名称不详,文献出处为《八闽通志》卷四十四。
5.江南东路的信州有一处武学分布于此,名为昭德(另称辅文、炳文),建于淳熙年间(1174—1189),文献出自《广信府志》卷五。
6.江南东路有两个地区两所武学分布,分别是:万安县于庆元五年(1199)建有武学一所,名称不详,出自《江西通志》卷七一;吉安州于嘉定二年(1209)建有武学一所,名为自克,出自于[嘉靖]《吉安府志》卷七。
需要说明的是,武学数量“不详”是指武学在此地的数量≥1,即可以确定此处一定有一所武学分布。北宋的两浙路(治所杭州)即南宋的两浙东路(治所绍兴)、两浙西路(治所临安府),北宋梓州路(治所梓州)即南宋的潼川府路(治所潼川府)。位置只能确定到路的武学选取原因是因为已经确定具体位置的武学并不包含在这些路中,故这些路存在的武学对武学的地理分布依旧具有一定价值。
宋代实行“路——州——县”三级行政制度。但宋代路制并不稳定,北宋以二十四路为常,南宋以十六路为多。从空间分布看,宋代武学的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宋代武学分布不均衡,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状态。北宋时期已考的17处武学中,南方地区就占有13处,其中荆湖北路中的武昌县、广南西路中的永福县及两浙路的郯县各有1处武学分布;福建路和梓州路各有两处分布,具体地点分别是福建路的福清县和连江县各1处,梓州路地点不详;淮南东路武学分布为北宋可考最多,共6处,其中真州5处,宿州1处。南宋统治区域决定其武学均分布在南方,己考证出的武学分别在两浙西路、两浙东路、淮南东路、福建路、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共22处。北方地区武学分布则在秦风路、永兴军路及京西南路,数量不详。两宋武学主要分布在南部与东部地区,分布差异明显。
其次,淮南东路、两浙路(南宋为两浙东路、两浙西路)、福建路的武学数量较多。在北宋淮南东路已考证出的武学共有6所,其中真州5所、宿州1所;南宋时淮南东路武学分布地点与武学数量均扩大毗陵、泰州、武岗军、真州、高邮各考证出1所,滁州有武学分布,数量不详。两浙路(南宋分为两浙东路和两者西路)的武学尤以南宋最多,共10所。成为南宋己考证出武学最多的地区。福建路在两宋的武学分布相较于其他地区数量较多,分别考证出北宋2所,南宋3所。在数量上此三路地区的武学多于其他地区的武学。
最后,武学分布稀疏的地区多属于军事防御重地(秦凤路、永兴军路、梓州路)。整个宋代与少数民族的战争此起彼伏,未曾间断,以至于对军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两宋分布在秦凤路、永兴军路的武学。笔者认为不仅有可以满足两宋培养军事人才的需求,也因为其中有些武学分布的地区与两宋和少数民族战争爆发的主要地点相近,设立武学在此旨在为战争军事服务。
除了空间分布外,在时段分布上宋代武学亦有其自身的特征,其并非存在于整个两宋时期。北宋时期以宋徽宗年间所创立的武学最多,南宋则主要集中在宋孝宗、宋宁宗、宋理宗三个时期。宋代武学集中分布的时期都是两宋民族矛盾比较紧张的时期,宋夏、宋辽、宋金、宋元的战争频发,需要大量军事人才。武学分布密集的重要时段,正与战争频繁发生的时段不谋而合,且分布指向性明显——为军事服务。
二、影响宋代武学时空分布的原因探析
影响宋代武学时空分布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区域经济因素、自然地理因素、还有人文地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民族关系和军事因素等。
1.区域经济因素。宋代武学大多分布在宋代经济比较发达的南方地区,繁荣的社会经济是文化教育的兴盛的基础。宋代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1]的局面。宋廷税收主要来自于南方地区,尤其以东南六道为主,即:淮南西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两浙路(南宋改为两浙东路与两浙西路),这些地区恰好又是武学分布的主要地区。此外,武学设立需要强大的物资支撑,如武举考试科目中有弓马射一项,宋代养活一匹马的费用相当大,《续资治通鉴长编》载“钱粮、萄粟、衣缣之类,每一指挥,岁费数万缗。”[12]养马昂贵,故“诸州武学习射马,许私置,不得过五匹,仍官给草料。如不能私置,用学事司钱置三匹。”[13]富庶的地区更适宜成为武学的选址。
在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中,以两浙路经济最盛。两浙路作为宋王朝重要的经济文化区,为南末偏安一隅之财赋所赖。史载“两浙之富,国用所持,岁糟都下米百五十万石,其他财富贡馈不可悉数。”[14]农业方面,仅苏州一地“一州之田系出税者三万四千倾,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记出米七百余万石,乃州所出”[15]。两浙路的手工业发展亦十分兴盛,宋代纺织业规模很大,“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16]其产量很高,两浙地区是宋廷征收丝织品的主要地区。更为重要的是,两浙印刷业尤为发达,“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17]为其文化传播与教育普及奠定基础。两浙路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武学建立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宋代武学在两浙路分布的数量颇多。传统时期,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武学在南方地区更容易得到发展,其建立与南方经济的繁荣有着密切联系。
2.自然地理因素。宋代武学多分布在河流众多,自然环境较好的平原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适宜办学。北宋时武学数量较多的真州,地处平原地带,“望于淮右。当东南之水会。江淮一都会。东南水路要冲。大江奔流。”[18]拥有便捷的交通,吸收外界教育资源和信息的能力较强,同时便于武学生进京参加武举考试,如吴县“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19],信州为“江、吴、闽、越之交。为东南重镇”[20],依山旁水,环境优美。自然环境因素并非武学选址的最重要因素,但影响了武学的教学质量和良好学习氛围。宋代武学的选址,显然对交通是有所考虑的。
3.人文社会因素。人文社会环境对武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宋代武学的创办地点,大多都具有尚武传统。如《太平寰宇记》载两浙路的湖州、吴郡“俗好用剑轻死,盖湛卢属镂,干将,要离之风遗耳。”[17]“用剑轻死”一方面有此地民风好斗、不易治理的意味,另一方面从侧面表现出这些地区有尚武风俗。有宋一代,因全国大部分地区重文轻武之风贯穿始终,武举的地位远远不及文举,世人追求功名多选文举。尚武地区更容易使该地民众接受武学,也是对武学生源的稳定的保证。
其次,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倾向于发展武学。如福建路在两宋均有武学分布。宋代福建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在文化方面成就粲然,文化气息密布于整个福建地区,“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21],儒学盛行,“闽之儒风,甲于东南”[22],福建成为儒学发展的重要地区。“负笈来试于京者,常半天下。家有庠序之教,人被诗书之泽,而仕于朝为天子侍从亲近之臣,处牧大藩持节居方面者,亦常半。而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称七闽。”[23]福建学校教育十分发达,“我宋文治应期,学校之官便于郡县,其制度详密,规模宏远,盖已超轶汉唐,而娓娓乎唐、虞、三代之隆矣。”[24]在如此致力于发展文化重视教育的地方,武学分布较多便具备了可能性和合理性。
最后,武学的发展还与地区官府的支持息息相关。官府对所在地区偏远的武学生提供生活补助,“自川、广、福建入贡者,给借职券,过二千里给大将券,续其路食,皆以学钱给之。”[9]史载建康府“十七界会子三十贯文,折绿裥。过省,凡钱一十贯文七十八陌,酒四瓶,兔毫笔十一枝,试卷纸四十幅,点心折,十七界会子一十贯、酒一瓶,特送一千贯文。”[25]政府官员对武学创办持积极态度,则更利于武学的运作。
4.民族关系和军事因素。两宋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现实,使得武学的创办更多考虑到民族关系和边防因素。
北宋武学设立的秦凤路、永兴军路及河东路均与西夏接壤,是抵御西夏进攻的前沿。这些分布在秦凤路、永兴军路和河东路的武学,设立地区的经济发展逊于南方,人文地理资源也绝非北宋所拥之地中的上佳之地,但因其直面西夏地界,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不仅是战争的主战场,且西夏与北宋的战争均发生在这几路或邻近这几路。宋夏五次战争中,著名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元丰五路伐夏、两次平夏城之战等都在这些地区。重要的军事地位促进了武学的兴办,如第三次宋夏战争中的永乐城之战,其主要战场地处永兴军路的横山地区,史载该地区“人物劲悍善战,多马,且有盐铁之利,夏人恃以为生。其城垒皆据险隘,足以守御,兴功当自银州始。”[26]不仅战略位置重要,而且可以提供给武学最需要的战马,这样的地区对永兴军路建立武学提供一定的方便。
南宋一朝始终处在与金朝、蒙古的战争之中。宋朝抗击金兵的三大战区由西向东分别为川陕战区、荆襄战区与江淮战区。考证出的武学,除福建路、广南西路的武学没有位于这三大战区之中,其余考出的武学均属于这三大战区,尤以淮南东路武学数量最多。淮南东路所分布的已考证出的武学是各路中数量之最,与其所处特殊的军事位置有重要关联。自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江淮地区一直成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沿,社会经济与文化因战争而遭到极大的破坏,地区社会动荡,学校开办地选在此处并非最佳,但亦由于其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淮南东路建立了诸多武学。如泰州南宋时为军事重镇,设为军事州,成为江淮战区的重要军事据点,武学在此处便有分布。武学建立在这些地区,直面现实的需要。
两武学时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与民族关系和军事因素也有密切联系。北宋徽宗时期,继承的是宋哲宗的“绍述政策”,即对少数民族采取强硬的态度,希望扭转长期以来被动的军事局面,完成祖先收复幽云一带的心愿。于是在崇宁年间“开边拓土之议复炽”[27],对西夏、吐蕃、幽云等地发起进攻,军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除中央武学外,熙宁年间又建地方武学。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形成长期宋金对峙局面,南渡有志人士望有朝一日重新北返,宋金矛盾弥漫于南宋至金朝灭亡(1234年)的每一个时期,宋孝宗时期发动隆兴北伐,宋宁宗时期发动开禧北伐,这些战争无一不需要军事人才;理宗时期,除宋金战争之外,更添宋元之战。在与少数民族战争此起彼伏的情况下,武学的设立所起到的谋划布置,补充人才的效果,对这一时期的民族战争有着一定的影响。
结论
在发达的宋代学校教育中,宋代武学作为一个特殊的专科学校出现在两宋的教育领域内,并在北宋长期“重文轻武”的风气中存活并发展,其地理时空分布成因虽然复杂,但处处体现了两宋时期的政治风气、社会风气及民族关系。此外,宋代武学的分布充分体现出宋代人地关系和历史风俗对其设立的重要性,与其他中国古代学校设立的时空分布要素相比,不仅具备其他学校所需的共同条件,更由于所处时代的客观条件和前代历史文化的积淀,赋予武学创办特殊的传承性和创新性。宋代武学的建立,对中国教育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后世的军事教育提供了范本。我们在充分肯定宋代武学对后世军事教育的贡献下,也应看到宋代武学的局限性:其为培养军事人才的初衷并未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并未完全体现。在两宋重文轻武风气的影响下,武学发展相对于书院还十分薄弱,且武学的管理松弛,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武学并未形成完备的体系。大多数武学生也没有成为“将帅之任”,与效命沙场的目标相差甚远,反而成为管理兵马、训练军队,维持地方治安的维稳、后勤人员。武学对宋代的军事国防影响甚小,顾炎武就指出,靖康之变时并未听到武学生起到抵御金兵的作用。在关注武学对中国教育史的贡献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其弊端对后世军事教学的启示。
[1]赵冬梅.武道彷徨——历史上的武举和武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考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4月第41卷第2期.
[3]周兴涛.宋代地方武学初论[J].教育与考试,2010(5).
[4]李新伟.北宋武学教育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 年12月第10卷第6期.
[5]李新伟.北宋武学考略[J].贵州文史丛刊,2009(2).
[6]李新伟.两宋武学教育比较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2卷第2期.
[7]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8月第1版,第394页.
[9]杨良仲.皇宋通鉴长编记事本末(卷一二六)[M].宛委别藏本.
[10]此处整理出的武学指地方武学,中央武学位于两宋京师(北宋位于开封,南宋位于临安府),《宋会要辑稿》崇儒三中有详细记载,此处不再列出.
[11]《宋史》卷三三七,《范祖禹传》.
[1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第1版,第2625页.
[13][宋]章汝愚.群书考索后集卷二九[M].
[14]《苏东坡奏议集》卷九,《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
[15]《范文正忠公全集·政府奏议》卷上,《答手诏条陈十事》.
[16]《欧阳文忠公全集》《居士集》卷十,《送祝熙载之东阳主尊》.
[17]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
[18]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2003:807.
[19]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一)江南东道三·苏州[M].北京:中华书局,2007(11):1817.
[20]祝穆.方舆胜览(卷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2003:318.
[21]王应山.闽都记》卷二“城池总叙”,方志出版社2002:7.
[22]吴澄.送姜曼卿赴泉州路录事序[A].《吴文正集》卷二十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23]陈必复.端隐吟稿序[A].见陈起辑.汲古阁景宋钞南宋群贤六十家小集[C].
[24]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全集(卷七十七)[C].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古籍出版社,2002:3719.
[25][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
[2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八)元丰五年七月丙戌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7]《宋史》卷四九三《蛮夷》.
李春晓(1990—),女,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地理。
K244
A
1007-9106(2016)08-0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