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内简讯

2016-04-11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级教师有偿职务

省内简讯

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合二为一中小学教师均可评正高

省人社厅、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河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这也意味着今后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正高职称。

方案规定,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其中,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用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我省将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职务)对应关系,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并统一办理过渡手续。根据相关要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过渡后,本单位有空岗的中小学都要将取得资格的人员聘用到相应岗位;本单位没有空岗,但待聘人数较少的,可将待聘人员聘用到相应岗位的最低等级;待聘人员较多的单位,各地可按国家规定跨校聘用,实现城市学校教师向农村一线或薄弱学校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我省出台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民族教育办学水平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民族教育,近日,我省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未来5年,从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突出民族特色、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我省民族教育办学水平,力争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意见》明确,省级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着力加大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倾斜力度,对自治县和民族县分别按照高于其他县的15%和10%安排补助资金。在“十三五”期间,省级财政增加投入3亿元,重点支持自治县、民族县和民族乡改善幼儿园、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力争2018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加强双语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培养试点工作,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薄弱学科教师培养;实施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重点向民族地区倾斜,培养骨干教师。少数民族县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要按照专任教师“退补相当”的原则,及时确定每年乡村学校教师补充计划,确保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围绕群众关切 办好惠民实事省教育厅出台强化措施促机关作风整顿

在推进机关作风整顿过程中,省教育厅紧密围绕社会群众关切,出台多项强化措施,切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

在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方面取得突破。扩大资助范围,除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外,将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建档立卡学生纳入资助范围;加大资助力度,对建档立卡学生除免除学费外,还将免除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享受国家助学金等政策,确保建档立卡学生应助尽助、全部纳入资助范围。

打造公平公正招生秩序。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改革,自2016年起合并本科二批和三批;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扩大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深化高职单招改革,从2016年开始,将高职联考单招专业大类由3个增至10个;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探索实施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新措施。

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围绕“下得去”,以中学和小学全科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实施为契机,探索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启动实施优秀退休教师乡村支教讲学计划;扩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改革工作试点范围。围绕“留得住”,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制度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推进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落实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围绕“教得好”,深入开展“国培计划”和省级项目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启动实施边远困难地区农村中小学校长素养提升工程。

邢台: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日前,邢台市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通过实施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措施,更好地保障乡村教师各方面待遇,使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在职称(职务)评聘方面,将降低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在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方面,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制度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邢台市要求,各县市区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确保全市乡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力争到2020年,再帮助1000名乡村教师解决周转宿舍问题。同时,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乡村教师整体水平。到2020年,建设100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培养500名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名师。另外,还将通过加强优秀教师资源城乡间流动等方式,引导优秀校长、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

石家庄:职业体验教育进课堂

从2016年起,石家庄市职业体验与职业认知课程将进入中小学课堂。石家庄规定,自今年开始,全市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要开设职业体验与职业认知课程,对小学生渗透职业体验教育,培养职业意识,帮助他们确立具体目标,做好人生规划。对初中生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选择初中后教育类型。鼓励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探究型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职业认知和创新能力。

石家庄要求,小学四年级以上和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30学时的职业教育课程学习,其中至少1/3为综合实践课程,作为社会实践成绩记入学生毕业档案。初三年级每学期举办一次生涯规划指导培训班,引导学生多渠道了解和体验不同专业和职业特点,为选择专业和职业提供判断依据。

秦皇岛:补课须公示有偿必严查

近日,秦皇岛市教育局下发《关于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对中小学教师补课适用范围、有偿补课的认定、亲友子女无偿课外辅导补习、有偿补课行为处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文件规定,在职教师确需给亲友子女进行无偿课外辅导、补习的,要事先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与备案,并进行公示,否则按照有偿补课行为处理。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行为一经查实,要对当事人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当年年度师德考核和专业技术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扣发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暂缓注册教师资格。对于情节较重者,给予降低专业技术等级、开除或解除聘任合同等处理。同时,从3月至9月开展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专项治理行动,通过明察暗访、群众举报等多种途径,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高级教师有偿职务
“任意”“存在”型双变量问题分类辨析
论高级教师奋进思想的激发策略
三尺台传道授业 二十年甘为人梯——记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何毅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对初中体育学科上微型课的再思考——以高级教师评审之课堂教学评价为例
青海: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