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泽心灵 启迪智慧
——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2016-04-11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曹青燕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拍球润泽现象

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曹青燕

润泽心灵 启迪智慧
——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曹青燕

教育是润泽和启智,它是面向学生心灵成长的活动。老子说“上善若水”,“水”的品格,是最接近于“道”的。有“道”的教育,会像水一样具有包容性,能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成长。

破窗效应;酝酿效应;拍球效应

人性的多样性注定了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教育是润泽和启智,它是面向学生心灵成长的活动。老子说“上善若水”,“水”的品格,是最接近于“道”的。有“道”的教育,会像水一样具有包容性,能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成长。

学生小轩性格温和、乐于助人,但学习不够认真。一次,我无意中翻开了语文老师桌上小轩的作文《我的理想》,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仿佛开启了另一扇了解孩子的大门。文中提到,他时常自己做饭,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他觉得很有成就感。文中做菜一段写得条理清晰,让我这个读者都觉得这道菜很好吃。我特别惊讶,这是平时做数学作业草草了事、学习英文毫无头绪的小轩吗?读到这里,我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厢情愿地思考与实践,要带给学生怎样的教育,从来都没有想过他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以虔敬的情怀读着孩子的文字,感受着他对待生活的态度。理想与憧憬在字里行间流淌,也促使我进一步审视我的数学教育教学如何才能润泽学生的心灵,我如何才能走近学生,构建更优质的师生关系。

一、以“破窗效应”启示良好习惯的形成

现象:我在长期教学中发现,每次使用新练习本时,学生的作业态度普遍较好,而当次练习正确率也是相当高的。随着练习本使用次数的增多,有人能一直拥有缜密的解题思路、良好的书写态度,并把这种习惯延续下去;有人则不同,本子越来越旧,皱巴巴的,没有准确的作业目标。

对策:针对这一现状,我和孩子们交流了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在这种环境下,会有什么后果?孩子们达成的共识是: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氛围中,一些不良的风气就会滋生、繁荣。我又提到,在我们的学习中,有人已经在主动运用“破窗效应”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这样,就有利于他们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讲到这里,孩子们自然地把“破窗”和“不规范的作业”结合在了一起,觉得很有道理。还引起了心思细腻的女生对心理学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主动和我沟通。

二、以“酝酿效应”鼓励研究能力的培养

现象:随着难题的增多,我发现班上孩子核对答案的现象多了。平时在教学中我经常叫大家小组合作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在他们看来,可能觉得这也是在合作学习。但他们不知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知识、难题都是在交流中解决的,独立思考的过程才最珍贵。而这一点,孩子们没有意识到。

对策:针对这一现状,我和孩子们交流了心理学中的“酝酿效应”: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问题就像阿基米德验证皇冠是否造假的实验一样,需要通过独立思考和酝酿来获得结果。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的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会在潜意识里组合。阿基米德之所以在洗澡时突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因为他在思想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放开了前面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我告诉孩子们,独立思考才能使思维步步深入,思考的价值才能体现,很多科学家都是独立潜心研究学问的,“沉潜”是一种态度,“酝酿”是很好的思维品质。孩子们听了频频点头,认识到了“酝酿”的作用。

三、以“拍球效应”促进学习氛围的改善

现象:现在的孩子学业压力大,社会压力小;记忆压力大,创造压力小。虽然已经具有了正确的是非观,但是还不具备“慎独”的品质。有少部分学生在行动中表现出不够自律的状态。学生小翔酷爱各种各样的武器,家里有各种各样的手枪模型,他还喜欢时不时带把手枪、叠卡片等物品到学校来,甚至上课也摸两下,虽然我们采取了很多办法,但是收效甚微。像这种学习缺少动力的现象班上还有一些。

对策:针对这一现象,我和孩子们交流了“拍球效应”:拍篮球时,用的力越大,篮球就跳得越高。适当的压力是有利于成材的。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对自己的期望值越高,理想越远大,潜能的发挥就越充分,取得的成果也就越显著。

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了“社会压力”,派他们做“小老师”,督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起克服“学业压力”,帮助小翔等同学,让他们正确处理好玩和学习的关系,并推荐他们可以玩三阶、四阶魔方等和他们的年龄更匹配并能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玩具。在平时的黑板报设计、数学小论文集编辑等班级活动中,给各个小组施加“创造压力”,让他们把平时学到的文字、美工等基本功有效运用,搭建活动平台,鼓励学生的创意、创新和创造。

在长期的沟通中,我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老师和他们聊的不仅仅是数字、图形和统计,还有做人的道理。这也是我理想中的润泽心灵、启迪智慧的数学文化课堂。

[1]刘儒德著.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拍球润泽现象
An Interesting Class:贾润泽
郑润泽作品
幼儿拍球技能培养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书香诗韵 润泽童心
智慧简约,人文润泽——我的教育教学追求
拍球真好玩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拍球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