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域下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的困境及其出路
——以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三江派出所为例

2016-04-11吴旭红汤广玲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情公安机关精细化

吴旭红,汤广玲

(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金华市公安局, 浙江 金华 321000)

文化视域下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的困境及其出路
——以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三江派出所为例

吴旭红,汤广玲

(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金华市公安局, 浙江 金华 321000)

当前,精细化管理为公安工作创新发展释放了广阔空间。然而,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公安机关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遇到了不容忽视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与保守情结、管理方法与人情伦理、管理制度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冲突。为了克服这些冲突,公安机关要在文化认同、方法创新及提升领导力和执行力上下功夫。

精细化管理;公安机关;文化

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是法治第一线的执法者。作为一种舶来品,精细化管理的提出和应用的确为公安工作的创新发展释放了广阔空间,但是从文化语境来看,公安机关作为法治实践者在推行精细化管理中面临的困境和冲突不容忽视。

一、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的提出

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也是伴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层级化、精准化而诞生的管理模式。从19世纪末美国著名工程师、科学管理学者泰勒提出并巧妙运用“科学管理”取得成效以来,精细化管理先是被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以帮助企业运用已有的各种科技成果来解决组织管理问题。而后,政府开始引入精细化管理,以实现政府管理全面科学化。由此可见,精细化管理的提出和发展,是一个由企业管理到政府管理的演变过程,始终围绕“科学管理”的主旨。

一直以来,我国公安机关管理模式基本是在仿效军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强调由上至下的单一式指令,管理模式较为粗犷等特点使得整个管理过程缺乏严格的控制,难免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社会治安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公安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民众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急切需要公安机关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手段方法,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警民沟通渠道的多样化,给公安机关原有管理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先进管理技术、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成为公安机关抓住机遇、锐意发展的必然途径。本世纪初,湖南、浙江、安徽、上海等地公安机关结合当地警务工作特点率先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的初步尝试。在总结各地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是指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细操作为特征,通过借鉴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方法、原则和技术,致力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精、准、细、严。精是目标,追求最好;准是信息与决策,准确无误;细是执行细化,重视细节;严是严格要求,严格纠正偏差。[1]

二、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的困境

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改革的重点落在管理层面,在企业管理领域已较为成功的精细化管理无疑成为基层公安机关的迫切需求。虽然全国较早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公安基层单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方法、制度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其在推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仍遇到诸多困惑和冲突。

(一)精细化管理理念与传统文化保守情结之间的冲突

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马克斯·韦伯认为,西方文化特有的和独具的合理主义就在于,“这些领域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最终价值观和目的使之合理化,而且从一种观点来看是合理的,从另一种观点来看很可能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各种不同的生活领域,所有文化地区,合理化的特征差异最大”。[2]这就意味着,精细化管理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部件”,其在非西方文化环境中传播与应用必然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是属于异质性文化冲突。精细化管理从理念到应用,可以分为理念层次、基本方法层次、技术工具层次和应用层次等四个方面,理念显然属于第一层次。尽管这种管理理念在西方功利主义文化土壤中呈现出独特的优势,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情结之间却存在矛盾与冲突。传统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发展到极致的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使得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逐渐养成了墨守成规、安贫乐道的思维惯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靠“礼”或礼制来维系,这就积淀了普通民众内心深处的“臣民”思想。与此不同的是,精细化管理强调激发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主体性,重视管理过程的刚性和协同性,追求的是管理结果的效益性,有利于管理对象在积极参与管理的过程自觉形成“公民”思维。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三江派出所作为较早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层单位,通过精细化抓执法办案、社区治理、综合勤务、警营文化、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升了工作效能,实现了警力无增长改善。然而,在推行精细化管理之初,也曾经遭到老百姓的抵触,甚至部分民警的不理解。例如,针对辖区治安形势复杂、社区警务工作量大而警力增长有限的特点,该所发挥精细化管理优势,依托微信微博等平台设立网上警务室,大力推行“一点通”等高科技系统,本意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却招致一些老百姓投诉,他们认为社区民警不在警务室就是不为民办事。而在社区民警看来,这种管理模式对社区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年龄较大的社区民警对电脑、智能手机等操作不熟悉,由此产生畏难情绪。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点下来,该所逐渐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并非万能之良策,需要与公安工作的对象、环境相适应,公安机关在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时还要兼顾服务对象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心理。在此基础上,该所摸索出了一套“固定+流动”、“实体+虚拟”、“传统+科技”的社区警务管理模式,成效显著。

(二)精细化管理方法与人情伦理传统之间的冲突

在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礼尚往来”式的人情伦理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在国家管理上就体现为“人治”传统,在社会管理上呈现出“治人”的特征。在这种人情伦理的渲染之下,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执法机关,倘若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极易在“公权”和“私权”之间迷失方向,陷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情交易的深渊。与“人治”传统不同的是,源自于西方“法治”传统的精细化管理,善于通过将工作任务细化、量化、流程化的方法实现工作目标。所谓细化就是目标任务的分解,按照合理的逻辑结构将一项工作或任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直至不能再分为止;所谓量化就是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方法将影响管理的各项因素予以标准化考核,一视同仁;所谓流程化就是把细化的各个部分按照时间先后、距离远近、责任大小等连接起来,以提高办事效率。近年来,三江派出所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通过人岗适配、量化考核、刚性管理、人文关怀等各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情请托、以情代法情况的发生,实现了由“分散凌乱”向“集约高效”的转变。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3]每一个社会人都无法摆脱“人情”纽带而独立存在,“人情”固然与法律原则相悖,但“人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公安工作中的一种微妙因素。公安民警日常执法过程中既要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又要顾及群众的诉求和期盼;既要让群众敬畏法律之秤的公正无私,又要让人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这些诸多挑战和问题,无疑给新时期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公安机关及其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精细化管理制度层面与实践层面之间的冲突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呈现出物质财富不断富裕和精神财富不断多样化的特殊景象,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走火入魔般地潜入部分中国民众的心里,由此造成挣扎、无序、失范。这就必然造成我们在移植西方精细化管理时,不可避免地遇到制度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冲突。相较于精细化管理理念与传统文化保守情结之间、精细化管理方法与人情伦理传统之间的异质性冲突而言,精细化管理制度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冲突是一种同质性冲突,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精细化管理尽管源自西方,出于企业管理的初衷,这种严格的标准体系和规范很好地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缺失,但这却成为我们将精细化管理嫁接于中国文化土壤时必然遇到的“瓶颈”。一方面,公安机关在推行精细化管理中可能会陷入形式主义,唯数据唯指标易造成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另一方面,以刚性制度为前提的精细化管理缺少足够的人文关怀,疏远警民之间的心理距离,限制了基层民警和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

三、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一)尽快达成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的文化认同

当前,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但是,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虽然部分公安机关已经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的尝试和探索,但较多的是仅局限于管理手段方法的简单运用,缺乏对管理理念深层次的认知,对精细化管理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缺乏科学的判断,搞“一刀切”,因而必然停留于低层次的模仿阶段。与精细化管理手段方法的外显性相比,蕴藏其中的理念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心理趋同,进而外化为一种稳定的、统一的行为模式。公安机关实施精细化管理离不开相应文化的积淀与支撑,更离不开管理过程参与者的支持与认同。因此,必须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充分挖掘基层民警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尊重公安机关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公安机关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尽快形成符合公安机关工作规律特点的精细化管理文化,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探索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方法

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公安机关如何做精、做准、做细、做严,既需要宏观战略层面的布局,也需要微观方法层面的思考。在战略布局上,公安机关要站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积极谋划警务工作转型升级、管理服务效能提升的重要举措,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的基础上,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组织好战略目标的制定、推进实施、过程监督和绩效评估,防止权力腐败。在方式方法上,公安机关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按照精细化管理基本方法建立健全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守则,构建刚性的制度环境;辩证分析传统文化人情伦理在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既要坚决摒弃人情伦理带来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问题,也要充分发挥人情伦理的正面作用,让“法不容情”之下“法外有情”,在天理、国法、人情的博弈中寻求“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平衡点。

(三)增强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在公安组织行为系统中,领导者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主体,也是精细化管理强有力的执行者,领导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管理过程及其成效。公安机关实施精细化管理,重在发挥领导者的统筹谋划、率先垂范作用,进而推动公安工作细化、流程化、协同化。为此,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改进精细化管理手段方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引领公安工作的正确航向。与此同时,基层公安机关在警务实战中要狠抓执行力,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和规范执行上级部署,充分运用信息化、数据化手段优化警务工作流程,加强警务活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确保上级公安机关的战略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1] 温德成.政府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0-23.

[2]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6.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0.

Plights and their Solutions in Police Agencies’Elaborate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ctor——Take for Example the Sanjiang Police Station of Jiangnan Branch of Jinhua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

Wu Xuhong, Tang Guangling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o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Jinhua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 Jinhua, Zhejiang 321000, China)

Nowadays, elaborate management has broad space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lice work. However,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police agencies have encountered plights in implementing elaborate management program, which should not be ignored. The main forms of confl icts are management concepts versus conservative mentality; management approaches versus human ethics;management system versus management practice.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confl icts, police agencies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in terms of cultural identity,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improvement of leadership and execution.

Elaborate Management Police Agency; Culture

D631.1

B

1008-5750(2016)04-0029-(05)

10.13643/j.cnki.issn1008-5750.2016.04.004

2016-04-13责任编辑:陈汇

本文系浙江警察学院2014年校级科研项目“社会治理视角下基层派出所队伍精细化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0616)阶段性成果。

吴旭红,浙江警察学院社科部讲师;汤广玲,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三江派出所所长。

猜你喜欢

人情公安机关精细化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不要透支人情
人情之美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