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若干问题探究
——“第六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北京)”综述
2016-04-11王维国
王维国
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若干问题探究
——“第六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北京)”综述
王维国
2016年5月2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高端论坛——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副巡视员陈矛、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韩俊兰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等80多所高校,以及《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学习与探索》等新闻媒体单位的专家学者近200人参会。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这一主题,通过主题报告、小组讨论、大会汇报等形式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观点碰撞与思想交锋中达成了诸多理论共识。
一、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本次论坛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大家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总书记着眼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就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南,指明了前进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基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热议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方面达成了若干共识。
一是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冯培教授指出,如何创新、持续创新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学术界有大量以创新之名行其他之实的现象。因此,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宣传教育。有学者提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理论创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发展的理论而不是教条,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对教条主义。围绕如何防止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问题,本次论坛达成了以下三方面共识:一是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深度研读;二是防止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条式理解;三是防止对实践检验标准的教条式态度。
二是理论创新必须深刻理解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的时代任务,积极推进理论研究的供给侧改革。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实需求与理论供给的关系问题,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由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的转变,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着眼于由“三步走”目标需求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需求的转变,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因此,应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和党的时代任务的变化,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供给侧改革,及时研究,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总结和提炼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其理论主题是回答如何在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其理论特征是强调人民至上,其理论内容紧扣实际、直面现实,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解答。
三是理论创新必须牢牢把握问题导向,深刻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应善于发现和敢于提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思考和破解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认为,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解决人们现实的思想认识、行为规范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首要职责。关于重要现实问题的理论,是帮助人们有效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或现实困扰的理论,其作用是明确方向、辨别是非、提供准则与方法。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主要有:如何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问题,个体独立自主与社会规范的关系问题,社会压力问题,社会信息问题。研究这些重要现实问题的理论,可以概括为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或并存)的辩证、坚持主体性与社会化的统一、坚持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的转化、坚持信息获取与信息整合的结合。有学者提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并对这一课题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指向性原则等作出了精要概括,认为其既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中国道路实践经验之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之强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机制之高效等为其提供了可能性。“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精髓、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本质等指向性原则。
四是理论创新必须遵循创新规律,掌握科学方法,从容自信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本次论坛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规律和方法论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就此取得了一些成果。大家一致认为,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立足国情与国际视野的统一。教育部社政司原司长杨瑞森教授认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应从三方面着力:一是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为主题;二是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三是理论创新与实践推进相结合,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有学者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必须厘清基本范畴,理论要指导实践,若未厘清基本范畴,就会对实践产生误导。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了理论创新的整体性方法。他们认为,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协同创新,不能偏颇。此外,也有学者强调了跨学科、多视角、全方位研究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的重要价值。
二、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层理论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着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本次论坛不仅从整体上讨论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时代价值、理论品质等,更聚焦“中国梦与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五大发展理念’与社会风险防控”“党要管党与从严治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解读,提出了一些富有新意的观点和主张。
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品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运筹,深刻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生动展开。北京大学郭建宁教授从学理角度系统论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六大理论特征,即科学的哲学基础、深厚的历史底蕴、深邃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实践特质、真挚的人民情怀、全新的国际视野。还有学者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人民主体性作了进一步阐释,认为人民主体性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人民”这一概念,在今天既要从整体上理解,也要从个体上把握,不能只讲整体性,而忽略了个体性。只有这样,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理论界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厘清和研究。
二是中国梦与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与会专家学者的讨论主要涉及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具体目标、实现路径、精神动力等,并深入阐释了中国梦与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的关系。燕山大学陈春利教授认为共同富裕、共同幸福是中国梦的核心与精神实质。从国家层面讲,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梦;从个体层面讲,中国梦是人民生活富裕、生活幸福之梦。但归根到底,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共富梦、幸福梦。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可望而又可即、可知而又可行的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有学者从内涵、依据、路径及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的关系四个方面对中国道路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还有学者提出中国精神不仅萌生于传统文化,同时新生和重铸于以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为指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
三是“五大发展理念”与社会风险防控。与会专家认为,“五大发展理念”形成了宏大的发展框架、严密的发展逻辑、务实的发展思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同时,与会专家就“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发展动力、社会发展与风险防控等提出了新的见解。西南大学黄蓉生教授认为,“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适应新常态“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其理论创新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论的丰富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新的内容;思维的拓展性,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新的思路;实践的引领性,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新的指导。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是核心,是第一位的。西南大学罗洪铁教授系统论述了习近平的创新发展思想,并重点对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是“牛鼻子”和人才队伍建设要突出创新等观点作了解读。与会专家还就社会发展与风险防控这一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发展是目的,风险防控是底线。国防大学颜晓峰教授系统分析了社会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并从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习近平风险防控思想的理论贡献:一是准确判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风险的关系,把握大势,认清主流;二是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国家安全;三是整体推进治国理政总方略,防范风险;四是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化解矛盾风险;五是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新布局,化危为机;六是掌握风险防控规律,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四是党要管党与从严治党。与会专家针对习近平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思想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与研讨,从政党治理、权力规则体系构建和党内制度建设等角度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山东大学王韶兴教授从政党治理的角度分析指出,要把从严治党放在全球大背景中思考,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平台去理解:其一,对“治”的理解,“治”不是简单的管一管、抓一抓、整一整,而是治理;其二,治什么,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关键是治理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其三,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是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主要包括综合能力、执政能力、法治能力、民主能力等。还有学者从理论、价值、运行三个层面分析了党的权力规则体系的建构:在理论层面上,触及党的权力规则体系的立论基础、作用对象与表现形式;在价值层面上,凸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命题、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当代命题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命题;在运行层面上,囊括党的权力运行原则、权力运行边界与权力运行过程。此外,还有学者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例,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保障进行了深入论述。与会学者还提出了习近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理论的三个创新维度:历史维度,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学习与借鉴,夯实党的文化根基;现实维度,基于时代发展,大力提高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未来维度,坚持和发展执政党建设思路,引领中国共产党走向未来。
关于提升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整体研究水平的问题也是本次论坛热烈讨论的话题。中宣部思政所副所长戴木才教授认为,当前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很多研究还停留在表面,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特征、意义、理论渊源与创新发展等基本和重大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去厘清、研究、总结和概括。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一大理论创新,也是本次论坛研讨的焦点问题。与会专家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自信、价值意义、基本理念、文化根基、培育和践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推动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及其意义的全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价值意义的前提是人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就涉及价值观自信问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依据、实践基础、历史渊源、现实着力,与会专家就此进行了讨论。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提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有利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人们对其所持有的价值观是否自信,关键取决于这种价值观的品格和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主要源于它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优秀品格和特性,是理念与实践双向互动的精神产物,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与会专家还突破一般的学理泛论,从文化软实力、虚无主义的克服、族群文化协同、精准扶贫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进行了具体解读。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核心,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根本要求。文化软实力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用,才能形成统一人民意志、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强大力量。有学者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民族性与普世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永恒性的统一、世俗性与神圣性的统一,它是对种种价值虚无主义的克服。有学者提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族群文化都有着显著的时空局限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打破各族群文化的时空局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族群文化的协同发展。此外,还有学者从“精神贫困”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准扶贫中的价值作用,主张“精神贫困”是贫困的真正根源,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实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的“两手抓”。
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深层思考。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次论坛对平等、公正、和谐、自由、民主等价值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内涵、传统文化渊源、与西方价值观的区别等方面作了新的探讨。安徽师范大学钱广荣教授运用语言分析的方法,从语形与语义相统一、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层面重点分析了平等和公正价值理念的话语逻辑。三亚学院王志强教授分析了资本主义自由价值理念和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理念的不同逻辑向度。他认为,资本主义自由观念在其具体历史语境中始终指向“资本自由”和“欲望自由”,马克思则将自由劳动理解为人的本质性力量,用劳动自由扬弃了资本自由,并批判了“欲望自由”。有学者从全球视角探析了和谐价值理念,指出和谐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价值观实然与应然,过去、现在与未来,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核心价值理念。还有学者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明确了民主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并重点分析了民主与外部环境即民主与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价值理念是一种开放性的表述,对其进行再凝练,使其更简洁、更明晰,在理论上可行,在实践上也十分必要,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好传播。同时,还有学者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理念的再凝练应遵循民族性、安全性、开放性、包容性、互补性、发展性、认同性、简洁性等原则。
三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基的深入挖掘。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经过几年的讨论,学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在此共识下,本次论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挖掘。山东师范大学马永庆教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礼乐教化在理念、人性基础、目标、方式方法和实现路径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思想资源,并在以人为本理念、德教为先、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启示意义。有学者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按文化资源的功能类型可以分为四类,即民族凝聚力资源、发展推动力资源、文化自信力资源和国际影响力资源,应坚持科学原则,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服务民族复兴的文化力量。还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者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并主张在民族地区,应依靠本土文化力量,结合民族地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本土的话语形式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拓展。与会专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模式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逻辑、路径选择、重点领域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论述。其一,正确认知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西南政法大学邓斌教授从命题认知、意象图式认知及隐转喻认知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模式进行了调查,并建议应根据不同对象的认知模式特点与水平,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有学者从“愿不愿”“要不要”“该不该”三个朴素的问题入手,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逻辑,其主旨是启发人们“回到事情本身”,克服重培育、轻践行,重教育、轻示范,重宣传、轻养成,重外在灌输、轻内在唤醒的倾向。其二,路径选择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道。广西师范学院李继兵教授构建了日常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观念三位一体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生活化路径。他指出,通过日常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观念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渗透于人民群众生活的每一方面。还有学者从理论认知、价值认同、道德规范三个维度探讨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化路径:在理论认知上,要尊重个体主体地位,增强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在价值认同上,要加强网络文化建构,注重志趣吸引;在道德规范上,要明确网络道德责任,树立网络道德信仰。其三,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阵地。有学者主张,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其关键是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落实到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抓手是建立各种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机制;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还有学者探讨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路径。
四、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与展望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我们党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思想政治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本次论坛重点就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宣传思想阵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主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一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会专家形成普遍共识,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存在以下三方面既是困惑也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其一,理论的彻底性。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清华大学舒文教授指出,由于理论创新不力,理论界对阶级、剥削、剩余价值等理论问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阐释不够,还不能很好地回应关切、解答困惑,造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的“肌无力”现象,迫切需要更“给力”的理论和著作,来厘清模糊认识,在众声喧哗中凸显社会主流价值,在交锋交融中体现中国精神。其二,逻辑的严密性。有学者指出,人对符合逻辑的东西在思维上具有天生的认同性。宏观理论建构非常必要,但是微观细节层面的严密论证同样重要。我们的一些文章说教味道浓,科学性、逻辑性还有待提升,无法入心入脑,在舆论斗争中也容易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其三,表达的艺术性。有学者提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在规范性、权威性、准确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可读性、生动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要向习总书记学习改变文风,尽可能通俗易懂,尽可能生动活泼,既要体现逻辑的力量,也要展现语言的魅力。善于以小故事阐述大道理,以小话题回应大主题,不断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二是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与会专家深刻体认到,宣传思想阵地是发出党和人民声音、传播先进文化的基本依托,是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现“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的可靠保证。这些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应不断增强阵地意识,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地去建设、管理和使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学习宣传阵地。其一,阵地建设的关键是坚持“姓马”。北京大学梁柱教授富有激情而又旗帜鲜明地指出,只有“姓马”才能真正坚守党的宣传思想阵地。他强调,“姓马”和“姓党”是统一的,只有“姓马”才能真正做到“姓党”,这既是由党的性质和实践的方向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党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灵魂使然。如果离开或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就必然会弱化或失去党性原则和党性要求,“姓党”就会成为一个徒有其名的招牌。其二,阵地建设的重点是协调推进三大阵地建设,即巩固基础阵地、守好传统阵地、发展网络阵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大家一致认为,课堂讲坛,天地虽小,责任重大,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阵地,要严肃讲授纪律、提升教育艺术、强化思想引领。报纸、广播、电视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传统阵地,随着时代变迁、技术革新,传统媒体不再风光,但仍有大量受众,应不断进行创新,提升其宣传效果。同时,与会专家也提出,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大变量,应按照网络生态和运行规律,建强、管好、用活网络阵地,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主流网站、有号召力的红色“大V”、有战斗力的网评队伍,做好重大节日、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网上舆情引导,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机遇。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习近平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为新形势下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教育内容上,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创业与劳动观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特别注重沟通交流、鼓励激励、形象比拟、引经据典、故事引导、实践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领导与服务上,特别强调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共青团与“五老”等方面的作用。有学者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视角突破了社会转型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造成的碎片化困境,深度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为从文明整体转型的历史高度进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峻岭教授阐明了时代精神之于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她认为,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展现,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新时期深入推进社会主义铸魂育人工程必须与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相呼应,与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相契合,把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铸魂育人的有效路径、思想基础和精神归宿。
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会专家结合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等文件,就此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其一,明确定位。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价值引导和信仰教育。其二,把握规律。有学者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其规律与特点,应处理好学术命题和政治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学术命题支撑政治命题,用政治命题引领学术命题。其三,推进改革。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认为,当前教师是有什么讲什么,知识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学生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进行供给侧改革,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就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统一。其四,加强协同。北方工业大学李志强教授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应做好三方面的协同:加强宏观协同,构建“马教材”“马队伍”“马教学”“马学科”和“马院”建设的“五马”合力体系;加强内部协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科四门必修课程内部及其与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调配合;加强外部协同,利用好“外力”,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良好格局。
这次高端论坛,进行了许多精深的思考和开拓性的探索。但在不少问题的深度研究方面还留有较大的空间: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研究还亟待实现整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及长效机制构建,亟待进一步去探究、梳理、萃取与总结;思想政治建设研究在理论建设、教材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等领域,亟待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三个亟待”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激励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做大学问、搞真研究,牢记使命、不负时代。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杨峻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