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理念引领下“十三五”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研究

2016-04-11郑家鲲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十三五体育发展

郑家鲲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上海 200438)



五大理念引领下“十三五”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研究

郑家鲲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上海 20043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 群众体育;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DOI10.16099/j.sus.2016.02.004

China’s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3thFive-year Plan” Period Led by Five Development Philosophies

ZHENG Jiakun

AbstractThis study,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explore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were faced with during the “13thFive-year Plan” period.In addition,led by five development philosophies—innovation,coordination,green,opening and sharing,it presented the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Keywordsthe 13thFive-year Plan;mass sports;innovation;coordination;green;opening;sharing

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Sport Leisure,Recreation and Arts,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动体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体育强国建设实现新进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秉持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突破建设难题,争取发展优势的“钥匙”。群众体育作为增强人民体质、建设健康中国、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抓手,将在五大理念引领下迎来大有可为的快速发展期。

“十二五”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硕果累累,全民健身升级为国家战略,群众体育组织不断健全,体育参与和活动方式日趋多样,群众体育主要发展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然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渐趋多元的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群众体育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因此,面向“十三五”,认真分析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出现的新机遇,准确把握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以五大理念为统领,系统提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水平,就显得紧要和迫切。

1“十三五”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1.1全民健身战略升级为群众体育发展开辟新篇章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全民健身升级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提出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变化,提供了新思路,产生了新影响。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提出促使人们对群众体育价值的理解由单一的强身、健体向经济、社会等多元功能转变,促使人们对群众体育发展方式的理解由体育系统独立支撑向跨界整合转变,促使人们对群众体育资源配置方法的理解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转变,促使群众体育领导机制由部门推动升级为政府推动[1]。这一系列变化有助于破除群众体育发展在认知、机制、体制上的障碍,形成有利于群众体育发展的新局面,为群众体育发展开辟了新篇章。

1.2“健康中国”建设为群众体育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社会发展新目标。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可以调节和改进人们的不良习惯,提升生活质量,是助推“健康中国”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之一。与此同时,在“健康中国”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对健康含义的理解将更加深入和全面,在促进自身健康的实践活动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在推进健康关口前移、治疗和预防疾病、延长健康寿命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们体育观念的改变和体育需求的不断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尤其是群众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热爱体育,关注体育,参与体育,推动体育普及发展,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实现群众体育的大发展。

1.3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新支撑在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之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理念和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包括平等城镇化、幸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六大建设目标[2]。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与群众体育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在千方百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过程中,群众体育无疑为其提供了现实的路径选择。以群众体育为手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借助身边体育活动、身边体育指导、身边体育组织等体育服务可以有效增强群众对新型城镇化的真实体验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夯实了公众基础。与此同时,与群众体育相比新型城镇化建设具备更多的资源政策优势,群众体育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无疑为其自身的发展获得了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

1.4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新契机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深受科技革命的影响。“十三五”期间,科技与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以网络信息、生物、新材料为代表的领域会出现重大突破,推动生产力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变化,比如生产工具加速革新、生产社会化深化发展、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等[3]。这一方面为提升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科技化水平,创新群众体育管理方式,完善群众体育政策决策机制,促进群众体育服务智能化建设,实现群众体育治理、决议、服务的精细化、科学化、智慧化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群众体育与科技融合,孕育诸如“互联网+群众体育”等体育新兴产业,催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历史机遇。

2“十三五”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潜在的主要挑战

2.1经济新常态对进一步转变群众体育发展方式提出更高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会削弱政府财力,但由“未富先老”引发的公共医疗卫生、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支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要大量的财政投入[4],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对群众体育投入的稳定性。据统计,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第1次超过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比达46.1%,截至2014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为46.6%[5]。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将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这对群众体育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在体育产业市场、结构、管理、融资、人才等方面还有诸多基本问题尚未厘清[6],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色彩浓厚,这从政府财政拨款占全民健身投入经费的比例中就能看出,2013年这一比例达到62.11%[7]。受“十三五”经济新常态影响,群众体育必然要突破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寻找发展活力。社会化是创新群众体育发展的必然措施,然而,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化还存在着主体要素间联系推动不强、资源要素间补充利用不足、服务环境缺少信任和惠利、子要素协调配合约束[8]等问题,这为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2.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进一步释放群众体育多元功能提出更多诉求在党的十八大上,党中央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要求,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生活水平及质量广泛提升、公民素质及社会文明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进、各方面制度进一步成熟稳定等方面。小康社会是人们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需求相对旺盛、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群众体育综合价值有了真正释放的空间,人们对群众体育多元功能和价值的渴求也愈加强烈。然而,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在拉动体育消费、满足人们健身需求、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功能未充分发挥[9],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贡献作用尚不突出,在体育场地设施、组织、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与民众需求尚有较大差距[10],群众体育对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升的效果并不显著。面对群众体育发展的实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对群众体育多元价值和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更多诉求,有了更高期待。

2.3全面深化改革对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提出更艰巨的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群众体育新发展的必要措施。全面深化改革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提出了三方面的任务,即创新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政府群众体育服务职能、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1]。创新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机制和转变政府群众体育服务职能,就是要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群众体育治理体系。目前群众体育在供给主体间职责的边界划分,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如何调动社会和市场供给活力,如何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市场间的关系等问题上,还存在阻碍群众体育改革的“堵点”“痛点”和“盲点”。与此同时,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完善、建设效果不佳、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不足、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主体尚未形成等问题[11]。以上问题不破除、不解决,就难以实现群众体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2.4群众体育封闭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制约自身发展活力当前,在群众体育治理体系建设中,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管办一体、政企合一、政事融合、政资不分、条块及部门分割、地区壁垒、干预过多等现象,“缺位”与“越位”、职能交叉、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体育财政投入体制不完善,基层政府承担的群众体育事权与财力不相适应,多元化投入渠道尚未建成,监督评价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公益性群众体育社会组织的管理运行独立性不强,激发发展“活力”和提升基础任务仍然艰巨。在体育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中,部分体育部门与单位对解决财政与投资、减少政府管理职能等思考过多,而对由改革引发的公共责任空缺的考虑略显不足,改进体育民生职责缺位。与市场经济环境相契合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群众体育运行机制尚未形成,鼓励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的法律政策还未完善,基层、民间、网络的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不足,进入门槛仍然过高,这些都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群众体育自身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3五大理念引领下“十三五”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思路

3.1坚持“创新”发展,破解群众体育发展瓶颈,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活力

3.1.1树立“引领型”发展新观念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实施的是“保障型”发展方式,即政府提供什么样的体育服务,公众就享受什么样的体育服务。然而政府所想与公众所需难免会存在差距,这样就会产生政府做了一大堆工作,公众却不买账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群众体育要转变发展观念,实现从传统的“保障型”向“引领型”转变,即以公众需求引领和开拓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政府部门要做好群众体育需求调查,树立前瞻意识,主动对接全民健身需求,以群众的体育需求为基础做好规划研制工作,破解体制机制约束和政策障碍。以公众需求引领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解决当前群众体育供给与需求间结合不紧密、政府对公众需求特点内容研究不充分、产品数量与种类选择盲目性、主观性较强,供给有效性相对不足的问题[12]。

3.1.2构建群众体育发展新体制首先,创新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深化政府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组织权力边界,逐步形成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以及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群众体育治理体系。其次,革新群众体育运行机制。通过制定政府购买群众体育服务指导性目录,依照法定程序,将部分群众体育事物交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负责,逐步形成层次多、方式巧、途径新的群众体育服务供给格局。再次,健全群众体育工作评价方式。实行群众体育工作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制度,注重群众体育发展绩效评估,在监督群众体育发展目标实现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对群众体育发展投入产出效益、公民满意度的评价,落实与完善群众体育发展反馈与问责机制。

3.1.3拓展群众体育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激活社会和市场活力,完善推动社会力量、激励社会团体、私人投入群众体育发展的政策方法。拓宽融资渠道,探索以BOT、PPP等政府与市场合作公益性项目建设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群众体育发展之中。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建设,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站点的网络化、规范化建设,构建全民健身“行政组织—社会组织—民间健身组织”的网络体系,加速社会体育组织实体化进程,促进社会体育组织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加强对群众体育消费的引导,探索、创新体育消费补贴和保障机制,如利用医保卡结余资金支付体育健身消费等。进一步推动体育企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借助于大数据分析、云计算、APP等高新技术和产品,提升群众体育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坚持“协调”发展,丰富群众体育发展形式,形成群众体育发展合力

3.2.1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相协调国内外群众体育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在单方面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时,都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因此,“十三五”时期应探索政府与市场协调供给的新思路,实现群众体育政府供给与市场多元化供给相协调的目标。借鉴英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建设的经验,运用“主题投资”的方式协调群众体育的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所谓“主题投资”是指政府将群众体育服务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模块匹配不同的支持政策,将其推向市场进行招标。政府在此过程中主要负责职责划分、政策支撑、监督、评估以及提供不被市场接纳的内容(即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通过“主题投资”模式实现政府与市场在群众体育发展上的合作,解决“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问题,形成群众体育政府供给与市场多元化供给的新局面。

3.2.2“福利”型体育与“消费”型体育相协调一直以来,我们都把群众体育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进行建设,群众体育的“福利”色彩浓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群众体育消费意识的提升。政府在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方面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鉴于此,“十三五”时期,群众体育发展应坚持“福利”型体育与“消费”型体育的协调发展,以“福利”型体育满足公众的基本体育需求,以“消费”型体育满足公众的个性化体育需求。在保障“福利”型体育发展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手段提升“消费”型体育发展,如通过对群众体育功能的宣传和推广,促进民众形成投资健康的消费理念;通过项目补助、贷款贴息、奖励等政策和措施,调动社会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户外运动等体育消费服务;通过利用彩票公益金,以政府购买等多种手段,支持群众体育健身消费等等,最终实现两者的协调和平衡。

3.2.3群众体育健身功能与多元功能相协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对群众体育功能的认识也逐步由“单一”走向“多元”。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提出要把体育当成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体育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的融合发展。这不仅为群众体育提出了全新的发展任务,也明确了群众体育多元功能发挥的“着力点”。因此,“十三五”时期我们在落实“三边工程”(即身边场地、身边组织、身边活动)建设任务,发挥群众体育健身功能的基础之上,还要站在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高度,通过群众体育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群众体育在拉动经济消费、改善生活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功能,以及在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实现群众体育健身与多元功能的协调发展。

3.3坚持“绿色”发展,保持群众体育发展持续性,增强群众体育发展动力

3.3.1坚持体育场馆建设节约化,利用持续化大力倡导体育设施建设和大型活动节能节俭,通过对旧有建筑的改建、装修、租赁、临时搭建、多元化利用等方式,降低体育场馆投资和赛后的维护成本。体育场馆的建设要体现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尽可能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永久性建筑及构件要考虑使用寿命,提升科技含量,尽量减少维修和维护,临时性建筑重点关注实用性,少用或不用高档材料,增加可回收材料、“绿色”材料的使用量。场馆建设也要坚持赛事需要与赛后利用相结合,提前做好功能预置,实现体育场馆的可持续性利用。据“六普”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有各类体育场169.46万个、面积19.92亿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6 m2,分别比2003年增加了99.34%、49.77%、41.75%[13],但体育场馆的数量、质量、种类、功能、使用率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14],体育场馆功能单一、规划不合理、远离人群现象还比较突出;因此,建设体育场馆前应做好相关规划,借助对体育场馆的功能储备、结构预留、适当改造等举措,促进其在赛后向文化中心、娱乐中心、商业中心、旅游中心转化,实现体育场馆利用的可持续化[15]。

3.3.2倡导公众休闲生活“绿色化”科技的兴盛在带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同时也催生了部分负面产物,比如社会“文明病”,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休闲时间,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和消除由社会文明带来的“负产物”。然而,目前我国居民“有休无闲”、不会休闲的问题依然存在。据调查,2015年中国人的休闲时间花在上网、看电视、纸质阅读的比例分别为1/3、1/6、1/10[16]。长时间上网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也不符合环保绿色的生活理念;因此,应引导公众的休闲活动向“绿色化”“环保化”“节能化”发展。20世纪60年代,体育热逐渐在全球形成,尤其是回归绿色自然的运动,如野营、登山、攀崖等日益受到人们的热爱。“十三五”时期,应积极倡导公众走出网络、走向户外、参与体育活动。这不仅契合“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还能使人们投身于大自然,与自然界融为一体,舒展人们的胸怀,缓解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增强人体机能,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延长健康寿命,提升生活质量。

3.3.3坚持群众体育运动“生态化”体育生态化是指实现体育与文化、生态环境间关系的互相协调、彼此关怀、共融共生、共同发展[17]。“十三五”时期,以“绿色”理念指导群众体育发展,实现群众体育生态化建设是其应有之义。群众体育的生态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 在群众体育开展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升社会环境的“稳定”,如减少开展群众体育带来的垃圾及修建体育设施、公路、停车场所造成的植被、土壤破坏,通过开展体育活动缓解社会各阶层矛盾、缓和紧张人际关系等;② 使不同形态的体育活动、体育文化和社会环境相互协调、均衡发展,如特殊群体能广泛参与到群众体育活动中,民族性、区域性体育活动被广泛接受,体育成为公众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等;③ 指群众体育与文化、环境、科技等和谐发展观念的树立与形成,目的是探究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实现群众体育的新发展。

3.4坚持“开放”发展,加强群众体育内外合作与融合,壮大群众体育发展合力

3.4.1加大体育资源开放力度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拥有全部的群众体育资源,全面负责群众体育的“管”和“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管理模式的弊端不断暴露,迫于群众体育发展的现实压力,政府不断通过职能改革向社会力量寻求帮助。“十三五”时期,政府应进一步秉持开放的发展理念,简政放权,提升群众体育资源的开放力度。将适当的群众体育具体操作、管理权力下放给社会组织,政府以购买、民办公助等形式发展群众体育,转变社会体育组织等、靠、要的依赖性观念,强化自治意识,促其发展。以我国商业性、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工作的取消为契机,针对“十三五”期间群众体育活动举办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扩大行政审批权取消的范围和力度,降低社区、草根体育组织参与、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门槛,激发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的便利性。与此同时,借助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机遇,实现政府功能从原先的管办一体向制度保障、环境营造、监督评价、提供服务的转化。

3.4.2推动群众体育部门与其他部门融合发展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体育的发展既受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为了加强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减少群众体育发展的阻碍,应从国家层面着手建立群众体育发展工作的领导协调机制,争取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在群众体育发展政策项目、土地使用、税收优惠、建设规划、经费投入和重大科研专项立项等方面的更多支持。为了进一步拓展群众体育功能,发挥群众体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效用,应加强群众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群众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养老等事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运动康复、健身养老等体育服务业,促进群众体育消费的提高,为社会经济转型和小康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3.4.3强化区域间、国际间群众体育发展的交流协作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区域间、地区间差异问题较为严重,为平衡群众体育发展差异,实现群众体育均等化发展,“十三五”期间应加强区域间、地区间群众体育发展的经验交流与协作。我国经济领域的“对口援建”模式为群众体育区域合作提供了思路,可以通过启动群众体育对口支援专项建设工程,按照“实事求是、量入为出、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小型多样、经济实用、讲求效用、服务群众”的原则,实行区域间群众体育的援建工作。与此同时,群众体育还应放眼海外,遵循“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理念,加强同周边及欧美地区、国家的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和理念,解决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此外,将具有我国特色的群众体育健身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积极推向世界,让国外了解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新面貌,提升我国在国际群众体育交流中的地位,增强国际群众体育事务话语权。

3.5坚持“共享”发展,完善群众体育共建共享机制,保障特殊人群体育权益

3.5.1加快完善群众体育共建共享机制群众体育共建共享机制是指充分发挥公众等作为群众体育建设主体的自主性价值,破除公众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拓展公众参与群众体育建设路径,使全体公民在参与群众体育发展中增强健康意识,享受体育乐趣,提升幸福感,实现群众体育发展为了人民,群众体育发展依靠人民,群众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的。通过加强宣传,提升公众对群众体育的认识水平,使公众明确自己在群众体育中的“主人翁”地位,为公众参与群众体育发展打破思想“壁垒”。借助群众体育信息公开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听证制度、查询制度、行政决定公开制度,实现政府群众体育管理由封闭操作向规范透明的转变[18],打破公众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的信息“壁垒”。进一步深化群众体育体制机制改革,拓展公众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的路径,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社会力量进入群众体育领域,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突破公众参与群众体育的制度“壁垒”。

3.5.2重视特殊群体体育需求的满足重视特殊群体的体育需求,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特殊群体体育活动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特殊群体体育活动供给力度,提升特殊群体体育服务精准化水平。加强老年人体育发展顶层设计,逐步增加老年人体育投入,增加适用于老年人的体育设施,强化老年人科学、合理锻炼意识,立足社区,深入开展经常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以妇女健身需求为导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女性特点的健身活动。通过妇女健身骨干培训、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等特色活动,扩大妇女体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系统提高残疾人体育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构建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借助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残疾人康复体育关爱计划、残疾人康复体育关爱家庭计划的实施,实现残疾人体育服务模式、项目、效果上的新突破。广泛调动社会力量,为城镇贫困人口和城市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场地设施、科学指导等保障服务。

3.5.3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引导和支持“互联网+体育”发展,充分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科技化水平,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平台建设。以场地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体育指导、体育信息、体育监测六要素为基准,分门别类地构建相应的平台组织,突出公共体育服务平台“模块化”建设理念,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精细化,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实施的精准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平台在建设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针对公众现实需求,构建平台结构及内容,使其效用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建设方法上要突出创新性,不同内容的特点形成特色原则和方法,提升平台吸引力,加强平台人性化,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和知名度;在功能应用方面要实现多元化,平台不仅提供信息资讯,同时也要具备体育成果转化、体育购买交易、体育产业投融资等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国永.全面深化群众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5,35(8):3-7

[2]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3]陶纪明.“十三五”时期上海发展环境与阶段特征分析[J].科学发展,2015,75(2):59-67

[4]朱李鸣.“十三五”浙江发展:特征、挑战与应对[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5):4-7

[5]张占斌.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15-20

[6]崔瑞华,王泽宁,于文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3):252-254

[7]刘国永.机遇和挑战: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3):1-6

[8]刘玉.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系统运行理论、困境及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14-18

[9]华泰证券.体育产业:迎黄金发展期 四角度掘金[EB/OL].[2015-12-10].http://www.p5w.net/stock/market/gng/201502/t20150228_962784.htm

[10]张世威,张伟,陈邦权.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动力环境及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162-166

[11]房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究[J].体育与科学,2011,32(5):44-48

[12]肖金柱.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3):23-25

[13]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2015-12-10].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297454/6039329.html

[14]黄志伟,吴毅,刘常林.国内外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状况分析[J].华章,2009(2):52-53

[15]何启安.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24

[16]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EB/OL].[2015-12-10].http://www.news.cnr.cn/native/gd/20150310/t20150310_517953433.shtml

[17]许传宝.生态体育:绿色奥运的核心理念[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5):25-28

[18]曹可强,兰自力.论公众参与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决策[J].体育学刊,2012,19(6):31-34

文章编号1000-5498(2016)02-0019-06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郑家鲲(1977-),男,安徽霍邱人,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Tel.:(021)51253224,E-mail:zhengjiakun07@163.com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15PJC08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BTY002)

收稿日期:2015-10-20; 修回日期:2016-01-20

猜你喜欢

十三五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