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16-04-11蔡贤军赵敏

社科纵横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交思政信息

蔡贤军 赵敏

(1.湖北美术学院马列课部 湖北 武汉 430205;2.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社交媒体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蔡贤军1赵敏2

(1.湖北美术学院马列课部 湖北 武汉 430205;2.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具有自主参与、平等共享、秒速自传播等特点,带来社会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巨大改变,如信息受众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信息应用由独占转向共享,人的社会地位由等级化更趋向网格平等化,在时空上扩展着人生活的存在感和意义等。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挑战,主要有思政课教师角色认同转变的挑战,以及多元信息下亚文化消解对思政课教学主流价值引领构成的挑战。只要我们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地加以应对,就能够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社交媒体思政课教学挑战应对策略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特别是近年社交媒体在中国的产生和快速成长、普及,对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改变和人格形成的影响,超出了当初人们的想象能力。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经验,交流感受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信、微博、博客、论坛、播客等。当今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超过9亿,其中仅运行5年的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到2016年初月活跃用户达到将近6亿。近两年时间,微信已经赢得90%以上在校大学生的青睐。社交媒体这种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秒速自传播、参与性等信息沟通特性,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包含那些内容,以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下面试做一分析。

一、社交媒体实质上以新的信息沟通方式建构着新的人际关系

概言之,社交媒体对信息沟通方式和人际关系交往方式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信息客体即受众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传统媒体信息需要经过专业媒体机构过滤和把关,再抵达受众,信息传达在内容上是有选择的,在时间上是滞后的;同时传统媒体机构拥有一批学识深厚的专业人士,他们与高校思政课教师具有共享的主流价值观——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有利的外部因素。而正在兴起的社交媒体不需要过滤和把关,每个信息终端都可以自主参与交流信息,并以起始端秒速传播信息至其他终端(接受者)。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是单向的,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是双向的;传统媒体信息客体是被动接受型的,社交媒体信息主客体转换频繁、界限趋于模糊,信息终端可以选择性接受、选择性转发、选择性编辑,具有很高自主性、参与性,很强的即时性。

这种被动—主动的信息传播转变,对社会人际互动行为产生巨大影响,表现在消费行为、学习行为、生产组织行为等多方面的变化。

二是信息主体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知识财富与物质财富有根本区别,在使用过程中,物质财富因使用耗损而递减,而知识财富因使用积累而递增。在前网络时代,知识储存与学习主要在社会

上层,他们更容易实现积累。而在社会中下层,知识显得非常数量有限、分散和凌乱,知识累积困难得多。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发现了新知识,传播难度比较大,而且其传播具有明显的“向上性”,即其知识更容易也需要向社会上层传递,知识发现者也藉此可能变成上层社会的一员。在网络时代,网络上特别是社交媒体每个节点都是平行的,处在每个节点的个人和机构可以公平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加密除外),都成为信息交流的参与者。这样社交媒体就为信息大众化做好了物质技术准备。

三是信息应用由独占化转向共享化。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往往与对包括物质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占用相联系,拥有更丰富信息的阶层同时占有更多社会资源,享有主流话语权,几种因素互相结合有利于其保持对其他社会阶层的优势地位。肇始于网络技术的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人们方便、平等地获得信息,有效打破了信息的独占和垄断,极大有利于社会中下层人群来提高社会地位和获得发展资源。譬如,社交媒体让处在社会底层、距离遥远的人也能比较容易获得知识,而且可以自主地选择知识内容;让远程终端用户可以远距离获得与课堂同样高质量的大中学教育资源。即使小学没毕业的打工仔打工妹,一样可以和研究生或者企业高管在网上谈论中国的改革、美国的总统选举或者韩国的整容行业。

四是促成人的生活价值与意义的再思考再定位。一方面人的社会地位由等级化转向网格平等化。综前所述,伴随知识主体的大众化和信息应用的共享化,基于出身的严格等级制正在真正地被消解。扮演这一伟大消解力量的主要工具是网络,是网络中后起之秀的社交媒体。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共享性和越来越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使人们不一定“被动有求于”,或者“主动崇拜”特定的知识拥有者,而可以“自由自主”从平行节点获取相应信息,“选择的权利”在此得到大众化的实现,通过这些信息帮助他或她获得物质的和其他的社会资源,帮助他或她在人群中自我定位,并提供“自我在场”的证明。如此,知识信息垄断和财富、政治地位垄断相结合的等级制,因为网络对垄断的瓦解而开始消解,因为话语权的平等化而使人格地位更加趋向自由自主和平等化。另一方面,主体活动背景由小时空转向大时空化。以手机为主要终端工具的社交媒体,传递信息即时、快捷,真正做到人们常说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人们的社会交往手段变得多样而极为便捷,使得人们活动的时空范围得到极大扩展,从而极大延伸了人们时空上的存在感。从这个角度说它给人特别是广大下层民众带来了一次人格解放。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解说”与平等交流的角色冲突

社交媒体技术“去中心化”、自主性、平等性特点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思政课教师传统的“权威解说”角色与90后乃至95后大学生“平等交流”要求的矛盾冲突,对于本科和专科课堂教学来说,这一挑战要求思政课充分认识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并主动寻求由此而来的应对策略。

对教师而言,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传统的教师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所传的道所授的业,主要是道统及其学术支撑,因而拥有极强势的话语权,拥有正统知识体系的垄断权。道统对话语权的垄断与上层阶级对社会物质资源的垄断结合在一起,中下层阶级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最重要的途径就要通过对道统的深入理解来争取一定的话语权。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也”,老师作为道统的代表就确立了“天地君亲师”之一的尊贵地位,这种地位的获得具有很大外在性的特点,它主要是因为老师代表道统所获得的,而不是基于因为老师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

道统今天可理解为哲理和事理。实际上明清至近代以来,教育观念就发生了并且一直发生着很大变化,其最显著的就是不仅重视道统,而且更加重视事功,这在实学和湘学里表现是明显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引进,就是这一理路的近代化表达或者说西方式表达。德先生和赛先生,一个是“理”,一个是“技”,一个是价值理性,一个是工具理性。“理”驾驭人生的方向,“技”提供生活的基础,包涵着人生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基本内涵。

但是在当代,老师不再是“理”的化身和“技”的代表,日渐普及的社交媒体可以使大学生不经

过老师,也有可能获得这种知识和技能,从而有效地消解了师道尊严。当老师和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来源,当学生能够自主、便捷地从社交媒体得到知识、信息而获取相应的社会资源,并提高社会地位之时,以前教师和学生那种比较严格的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关系,就逐步被要求转向相对扁平状、网格化的平等关系。这种较为平等的师生关系表现方式主要不再是父辈的训导,而是朋友的对话。

针对这种技术带来的社会变化,基本应对策略是教师本身的心理调适。互联网是有史以来信息传播和知识获得方式速度最快、最平等化的变革,它必然使得相对自由的高校教学率先发生大的变革。既然在此基础上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由等级关系向“主要不再是父辈的训导,而是朋友的对话”这种平等关系转变,那么教师心态也必然由“权威的+管理的”向“平等的+管理的+服务的”转变。这个转变要求教师只在课堂教学组织时展现、并且一定要展现管理者心态,而在教学内容呈现过程中则要保持平等心态,平等心态下才能展开真正的对话。平等心态相应要求开明和包容。填鸭式教学,不容许自己的观点被学生质疑,觉得自己的话是权威而不需要讨论,不是以理服人而是硬端着老师的架子放不下,如此种种缺乏包容的态度,不合互联网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见多识广的一代年轻人的口味,就会使课堂没有生气。反之,要让我们的教学充满吸引力,我们先要调整自己的态度,做开明的先生,随时准备和学生对话,在对话中达成新的一致,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主流价值引领与社交媒体亚文化价值消解的冲突

从内容上的类型和专业化程度看,社交媒体知识与信息具有多样性和非专业性,其大众性和通俗性特色突出。专业性强特别是受到专利保护的自然、工程技术等知识信息一般难以查找到,而以世界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涉及的历史、政治、社会等内容,占据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网络信息的很大比例,这就使得社交媒体信息容易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大学生容易受社交媒体负面信息干扰,从而对思政课教学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形成巨大的消解。

目前在部分人包括部分年轻大学生中存在信任错位心态,他们不信主流信支流,不信真相信谣言,不信政府信“大V”等,究其原因,除了现代社会的开放,利益多元和文化多元的影响外,对社交媒体不良亚文化价值辨识缺乏是重要原因,加上境内外别有用心的人甚至敌对势力的有意宣传,加剧这这种对主流价值不信任的态势,这也使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根据笔者梳理,目前社交媒体不良亚文化主要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宗教宣传及其变种算命打卦等,其中影响最大且对思政课教学主流价值引领构成最大挑战的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发现历史真相”的旗号,通过以偏概全、本末倒置、偷换概念,以及虚构事实恶意造谣等手法,歪曲历史全貌,达到解构主流价值的目的。如南方某大网站的“大家”栏目数年前有“学者”以本末倒置的手法,从今天的眼光去“假设”鸦片战争的历史,从而贬低林则徐抬高琦善,这位“学者”连历史不能假设的基本原则都抛到一边去了。还有人否定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散布“被塑造的雷锋郭明义人为拔高道德标准”之类流言等。如果说以上主要可能是辨识能力缺乏的话,那虚构“《毛泽东选集》中大部分文章乃至‘沁园春·雪’作者都不是毛泽东”,虚构“革命老人史良2004年发文批判邓小平”(其实史良女士1985年已经去世),显然就是别有用心的恶意造谣。诸如此类的观点和言论,对求知欲比较强、上网时间较长、部分人辨识能力还不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年大学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其要害是否定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而摧毁我们人民的信念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可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争夺青年人的斗争是激烈的,思政课教学在这种环境下捍卫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更加艰巨。

这样看来,社交媒体环境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更高。首先,教师本人要有坚定的信仰。自己真信,上课才有热情,才能感染人。自己发光,才能照亮别人。自己先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就能够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氛围。

其次是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和观察社会的眼界。互联网催生了所谓的信息爆炸,人们很容易获取很多信息。多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处在即将形成的时期,人生处在由依赖向独立过渡的阶段,能独立分析问题的同学有之,人云亦云者有之,固执己见者有之,愤青偏激者有之,嘻哈八卦者有之,游戏学业者也有之。所有这些都能在社交媒体上找到共鸣,而据调查,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

思政课内容具有价值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我们应以内容的科学性来实现价值引领,做到“以理载道”,力戒空洞说教。我们主要是讲“理”的,所以我们“传道”时,不能只讲网上都能查得到的东西,总要能讲点网上查不到的东西,不然学生为什么要坐在课堂上受束缚呢?同样在我们“授业”时,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现象必然具有的不同观点,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这些观点常常是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出现),我们都要能在理论视野和实践维度下给予合理的评析。理论只要正确,事实只要清晰,一定能够说服人。然后让学生自己自己做出选择,这样的选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也即可以内化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影响行动的。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也能为教师本人赢得学生真心的尊重,这种尊重来自于教师的工作效果,来自于对真理的热爱并将之传染给学生,而不是来自于教师的身份。

最后是形成内外相应的教学风格,提高课堂学艺术。内指教师本人的性格学识情趣等,外指社会环境包括社交媒体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教师面对的学生状况。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社交媒体使得95后的大学生与90后的大学生都会有某种变化。教学工作要有的放矢,就要了解我们的学生,对我们思政课老师,重点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愿望、对社会一些问题的看法,乃至语言习惯等。毛泽东给湖南一师的题词说:“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讲的就是教和学的辩证法。了解好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否则即使满肚子学问也可能无的放矢。教师也需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交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特点,以及不同学校和专业学生知情意特点,逐步提炼课堂教学艺术。比如语言应用、肢体动作、声音控制、语速快慢、师生互动等。在此,个人总结了六个字的心得,即“问题故事新潮”。“问题”即是理论教学联系社会实际、学生实际,从理论高度分析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个人得失,回避问题或者不会联系实际的思政课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用。“故事”指思政课教师尽量会讲中国故事,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以众多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故事来注释理论,表达价值诉求。“新潮”是要懂得95后大学生的心态,用他们或她们喜欢的语言来讲故事、说道理、析得失,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G641

A

1007-9106(2016)12-0170-04

*本文是2013年湖北教育厅思政课专项任务项目“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蔡贤军(1968—),男,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湖北美术学院马列课部课部主任、副教授;赵敏,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社交思政信息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