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德行为的目的和手段

2016-04-11刘丽

社科纵横 2016年12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手段道德

刘丽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论道德行为的目的和手段

刘丽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是道德实践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在道德行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人类行为的发生过程以及结果的环节中,呈现的是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关系本质,即对道德行为评价的认识。对道德目的和手段关系的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道德评价体系,同时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道德目的道德手段道德评价

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根源于人对道德性质、功能、作用和价值的思考,反映着人们的道德立场、道德觉悟和道德思维趋向。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产生以前,一些伦理学家认为道德本身即具有内在价值和目的善,从而形成道德目的论;而另一些伦理学家则认为道德只具有外在价值和手段善,从而形成道德手段论。在理论认知中,一个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去实现(手段有多种选择性);从必然性上讲,其中必有一种与目的有着本质联系的手段(在这个意义上,手段又受到制约);从价值选择的可能性上讲,必有一种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只要我们把握了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这种种联系,我们就能够自觉地对各种可能的手段加以比较和筛选,从而找到使正当性和有效性最佳结合的那一种行为手段。[1]因此,在新时期下道德应当超越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的对立,实现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的辩证统一。

一、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的确证

道德目的指人们在作行为选择时所预想达到并力求实现的道德目标。换言之,就是预想达到的道德行为的结果。道德目的发生在道德行为之前,它是道德行为发生或实现的逻辑前提;而道德结果是人们建立在道德目的基础上运用道德手段、采取道德措施而实现的必然结果。道德目的作为道德行为的动因,决定着道德行为的方向和性质。道德目的包括两方面内容,即道德行为的目的和行为目的的道德性。目的根源于人们内在的道德需要,实质就是实现人们内在的道德需要,充分体现了目的的道德性。

道德手段是基于人们的道德目的、为实现人们预期的道德结果而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方法。换言之,道德手段就是人们完成行为时力求采用的道德策略或道德方法。一般而言,道德手段也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强调发生或完成整个道德行为而采取的手段、方式和方法。二是强调发生或完成行为而采取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道德性,即指策略、方法要合乎人们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普遍意义上在解决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中的矛盾方式以道德手段实现,这一过程中不使用法律等强制性手段,才得以充分体现道德手段本身的道德性。当下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确证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辩证关系,不仅仅是确证人之为人的意义之需,也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道路所需。

二、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的互存之争

人类在一切行为活动中最经常面临的选择,

就是如何处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任何目的都要有相应的手段,否则,主观的目的就无法变成客观的现实;而手段的力量和作用,也只有在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才能得到表现和发挥。目的和手段构塑了人的行为活动始终。在人的道德行为活动中,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关系是辩证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道德目的支配道德手段。从行为发生学的意义上,是先有道德目的后有道德手段,道德手段为道德目的服务,因道德目的而存在。任何道德手段都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行为,而任何道德行为大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离开了道德目的的行为(如无意识的冲动或精神失常者的病态行为)就不具有道德手段的意义。道德手段总是相对于一定的道德目的而言,是为该道德目的服务,唯此才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根据。

其次,道德目的的实现依赖于道德手段。道德目的只有通过一定的道德手段才能实现自身,离开道德手段的目的只是一种主观的观念,它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往往也无从考证。因而,道德手段的实际运用反过来影响或改变道德目的。

最后,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人类的道德时间是有限目的的不断实现和新目的不断产生的无限过程,因而,实现了的道德目的往往成为达到另一目的的道德手段,反之,道德手段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成为道德目的本身。正如黑格尔说的:“实现了的目的也是手段,反过来,手段的真理也同样是这样的东西,即本身就是实在的目的……”

三、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的现实对话构建

在人类行为的发生、过程以及结果的环节中,呈现的是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关系本质,即对道德行为评价的认识。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强调了道德的内在价值和外显价值,这有助于在活动行为中确立起道德行为的尊严、权威和神圣性。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助于人们抵抗非道德因素的侵蚀或进攻,培养追求道德践履的坚定信念和纯粹性。

(一)道德价值评价的成因条件

首先道德手段是为道德目的服务的,毫无疑问道德目的比道德手段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但是,道德目的的相对重要性不应排斥道德手段的对立性,“道德目的高于道德手段”不等于“道德目的可以为道德手段辩护”。在价值评价上的一定层次来说,目的的价值高于手段的价值,在一定的行为中,目的是单一的、恒定的,手段是多样的、不变的、暂时的。在现象上,目的是内隐的、观念的,手段是外显的、现实的,认识和评价目的必须借助手段来实现。正如马克思指出,“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时,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2]

其次,合理地完成道德评价,必须要明确道德行为中的哪一部分属于目的,哪一部分属于手段。如果将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相混淆,本末倒置,道德评价的结果会有失偏颇。同时,不能简单地将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分割,应当体现出对道德的全面理解和真正尊重,建构起一种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合一的道德评价理论体系,在道德的理解和认识问题上,坚持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这种辩证统一是人与道德关系的最终科学求解,确证了人的道德或道德的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人既需要道德却又在不断地运用和发展道德。有助于造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整个社会生活公正有序;可以为人排忧解难,疗治心灵的创伤。

最后,道德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总伴随着各种矛盾的产生和排解,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的关系也正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考验。如果人们对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关系的认识缺乏辩证统一或处于失之偏颇的状态,就意味着人性天平的倾斜和失衡,并终将导致道德和信仰大厦的崩塌。因此,正确认识道德目的和手段关系,对现代化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道德评价体系的构建因素

首先,和谐的道德评价体系首先是社会各成员共同信守的道德评价体系,在这一体系的影响下,社会各成员会依据统一的道德评价机制对社会道德现象做出使社会各成员都能接受的解释。坚持区分清楚道德目的、道德手段和道德结果的差异性,三者不可混淆,在构建和谐的道德评价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三者的不同意义,这将有利于

使评价体系指向合理,并符合道德的终极价值趋向,从而有利于社会道德规范的运行和完善。

其次,要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世界上既不存在没有义务的权利,也不存在没有权利的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道德修养、道德行为作出了憧憬式的规范原则,如果人们普遍树立和遵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德准则,并以模范的道德行为奉献和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必将有效促进个人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充分实现自己的道德价值,从而助推社会公平和国家长治久安。

从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实际来讲,在坚持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辩证统一的同时,更需要强调道德规范要求的绝对性,以利于清除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全民族道德素质提高的坚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有利于人们在崇尚敬慕道德和追求向往道德的同时,又要学会运用和驾驭道德,保持对道德的某种批判性理解和创造性运用,使道德为人的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和完善服务。

[1]朱平.论道德行为的目的与手段[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第87页.

[3][意]丹瑞欧·康波斯塔.李磊,刘玮译.道德哲学与社会伦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张晓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10.

[5]葛力.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马晓俊.论康德“目的论”对于科学合理性问题的启示[J].理论界,2006(1).

[7]穆纪光.爱尔维修的“公益论”[J].甘肃社会科学,1989(5).

[8]邓翠华.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J].教学与研究,2007(8).

[9]任鹏.关于道德行为的区分和价值[J].中州学刊,1982(2).

[10]滕宇.道德行为:利他和自利的统一[J].中国德育,2007(10).

[11]聂凤峻.论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J].文史哲,1998(6).

[12]高兆明.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德行成本分析心理[J].浙江社会科学,1999(5).

B2-0

A

1007-9106(2016)12-0088-03

刘丽,女,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伦理思想史。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手段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