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坚硬裹上一层柔软的外衣

2016-04-11梁好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刘校长惩罚放学

■梁好

给坚硬裹上一层柔软的外衣

■梁好

【案例】

我们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通过师生讨论制定了“十不准”和“十个好习惯”,作为学校对学生安全和行为习惯的最基本要求。比如:我校紧临蟒河、黄河,我们要求不准私自去河边玩耍;学校住校生多,我们要求不准私自离开校园等。对于违犯了规定的低年级同学,一般采取老师谈心、同伴帮助的原则;对于高年级同学,一般采取批评和通报的办法。一次晚自习放学后,一个三年级的同学带领两个小同学拿了同寝室同学放在寝室的食物。我在学生晨会上批评了这三个同学,尤其是那个三年级同学。周五下午放学后,家长打电话来,指责我批评孩子,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教育专家熊丙奇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他说,教育中有一些“坚硬”必须坚持;而有一些则是“柔软”的,需要春风化雨——这才会有和谐的教育。所谓“坚硬”的部分,就是规则教育的部分,这对学生不得有丝毫含糊,有时甚至需要用惩戒的方式。

这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一篇名为《有一些“坚硬”学校必须坚持》的文章。在大力推崇赏识教育的今天,刘校长能够独守自己的教育主张,坚持规则教育,着实让人钦佩。教育生活中,对于一些规则,教育者一定要向学生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了不该做的事,就要接受必要的惩罚,以明辨学生的是非,让学生正确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然而,规则教育就一定要做到“坚硬无比”?笔者却保留自己的看法。

制定“十不准”,违反规定就要在校会上予以批评,凡此种种,刘校长所实施的“坚硬”的教育总让人感觉到难以承受。诚然,校长这样的做法的确是在彰显一种鲜明的态度,诸如“十不准”,不准私自河边玩耍,不准私自离开校园等等,这样的不准有理有据,出发点绝对是为了学生的好。但是,校长是否想到,这样的“不准”会给学生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又会用什么样的心态接纳这样的教育方式呢?

对于刘校长在校会上通报批评孩子的做法,也有商榷之处,孩子毕竟是孩子,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自尊,在其他孩子面前的点名到姓的批评,无疑是用响亮的鞭子抽打在他们的脸上,这样的惩罚是否太过残忍,又是否太过强烈?难道惩罚一定要用这样的形态,就没有柔软的是方式代替吗?“坚硬”的批评对于有些孩子或许是适合的,但是,谁又能保证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无比的坚硬,都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呢?

陶行知先生“四个糖果”的故事,对于校长们可谓耳熟能详,这就是教育的艺术,用柔软的方式传递“坚硬”的教育,这不仅需要责任,更需要教育的智慧。还记得,在不少幼儿园的墙角、方台、桌边都用绵质的护层包裹着,幼儿园的管理者们用这层柔软包裹着边角的“坚硬”,小心的呵护孩子们,其实,我们的教育亦当如此,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颗颗脆弱的心灵,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猜你喜欢

刘校长惩罚放学
放学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快放学了!
惩罚
永不磨损的丰碑
放学歌
真正的惩罚等
刘校长又来了
感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