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几个有效途径

2016-04-11华北油田机关中学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华北油田校服日记

华北油田机关中学 夏 琦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几个有效途径

华北油田机关中学 夏 琦

语文与德育密不可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语文教学中“德育与智教”的几个有效途径:

一、挖掘教材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中有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

学完郑振铎的《猫》,学生都在为第三只猫的悲剧命运而慨叹,责备妄下断语的主人,同时也明白了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我顺势抛出一个问题:如果鸟被咬死时,主人家所养的猫是前两只中的一只,主人还会这么坚决地怀疑是自己的猫干的吗?由此启发学生:正是第三只猫平时所表现的懒散与阴郁,才造成了主人的误判。继而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别人(特别是老师或同学)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是源于自己平时的表现,赌气、对着干只会让自己更不受欢迎,只有试着转变自己,赢得大家的正面评价,才会扭转这种局面。

由这样一篇文章,学生意识到不能一味抱怨别人、要多反省自己言行,这就是语文教材独特的育人功能。

莫怀戚的《散步》,引导学生如何与师长相处,感受家庭和睦的关键;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让学生思考“友情靠什么维系”,什么样的朋友才是我们需要的;王安石的《伤仲永》提醒我们天才也需要后天培养;《香菱学诗》引导学生体悟执着追求的甘甜……

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细品其寓意,让他们在领略语言奥妙、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心灵也有所触动。

二、日记交流

现在的学生特别渴望倾诉、交流与理解,他们喜欢把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写进日记。对学生的日记予以真诚的回应,耐心地点拨,体现出对他们生命的尊重与人生的关怀,让教师更容易走近学生。这种心灵笔谈让师生的心交融在一起。通过日记,我们能随时发现学生暴露的问题,及时疏导。

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了一次大扫除,字里行间流露出“在工作中任劳任怨的人是傻瓜、老管自己的劳动委员让人厌烦”的思想。征得这名学生同意,我隐匿作者姓名后在班上宣读了这篇日记,发动同学自由讨论。很多同学发了言,对这种认识持否定态度,并阐明了理由,最后形成了热爱劳动、为集体奉献的共识。课后写日记的学生主动来找我,表达了羞愧和改正之意。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通过日记我们及时消解了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澄清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误解,解答了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惑,甚至还帮助解决了一些孩子与父母相处的难题。

三、下水写作

教师下水写作,通过文字,以健康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与情感,形成一定的文化和情感的认同。

为了方便管理,学校出台了校服着装规定,不少学生有抵触情绪,以各种理由拒穿或者“美化”校服的事时有发生。针对此,我以学生的口吻,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在班会课上展示给他们:

今天,我穿着校服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在笑。

我问他们,是不是很傻,他们异口同声地笑说:“是”。

“我穿也大呢!”“挺质朴的”“超可爱”……大家七嘴八舌地聊着校服。看着穿着新校服的这帮“新”同学,心里竟有些暖洋洋的感觉。

在一楼的正衣镜前,再看看自己的形象,一个青春快乐的女孩,好像也没有多傻么?有几个女孩跑了过来,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照着,不久又嘻嘻哈哈地跑远了,看着她们,我也笑了。

老师说:“回家后,让妈妈给缝缝就行了。”

我回到家,让妈妈给我缝了缝,确实就好了。

…………

那节班会课后,我班的校服穿得齐整、干净,学校集会上受表扬,让孩子们更加自豪。

教无定法,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挖掘德育素材,巧妙利用各种载体,才有可能润物细无声。

猜你喜欢

华北油田校服日记
种葫芦
锐角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校服
华北油田煤层气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