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6-04-10何国长刘转玲王国兴
何国长 刘转玲 王国兴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20)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何国长刘转玲王国兴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兰州730020)
本文在分析甘肃农村文化产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影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从农村文化产业的投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现代产业经营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但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搞好农村文化建设,不但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甘肃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甘肃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发展甘肃农村文化产业是全省实现经济与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甘肃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现状
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二五”期间将是文化产业大发展时期,文化产业研究成为我国学术界新的热点问题。当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文化产业上,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相对不足,造成了文化产业在城市和农村发展严重不平衡。根据中国知网(CNKI)2003—2010年检索期刊论文摘统计,含有“农村文化产业”的论文只有78篇。可见,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尚未真正形成,其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特性以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等方面。当前,学术界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的看法是我国文化产业主要存在三种状态: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文化产业和农村文化产业。我国较早使用“农村文化产业”概念的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他对中国农村手艺及农村文化产业展开了近30年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村文化产业是一种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集聚在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集中在手艺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地方土特产等领域的产业形态,具有生态环保、劳动力密集等特点,不仅可以安民、富民,对农村手艺等传统文化也可以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陈金先把农村文化产业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定义,他认为“狭义的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农民为创作生产主体,以民间文化为产业资源,将地域性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产业形式。广义的农村文化产业,不仅以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为作用对象,而且包括现代文化产业形式,如电影院、主题乐园、休闲农家乐等。”当前,我国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手工艺产业、民间艺术表演、乡村旅游等方面。国外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较多,由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农村人口较少,文化产业研究的重点在城市,只有韩国在“新村运动”中,学者对政府扶持农村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投融资模式进行过专题研究。总之,学术界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定义和研究领域分歧较大,需要探讨的问题较多。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涉及甘肃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为数尚少。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甘肃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与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优化路径为视角进行研究,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培养新型农民和树立农村社会新风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甘肃农村文化产业获得较快发展,但存在着文化消费水平较低、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匮乏等一系列制约因素。这些因素成为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和阻力。
1.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文化消费水平较低。甘肃农村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显然离不开文化消费的繁荣。但是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在居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并未得到显著提升。甘肃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收入方面看,2015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36.00元,比同期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93元低4057元;从支出方面看,2015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6830.00元,其中人均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支出854.00元,占消费支出的12.50%。同期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9691.00元,其中人均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支出1276.58元,占消费支出的13.17%。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湖南省低2861元,人均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支出低422.58元。由此可见,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收入水平不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较低,人均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支出更低,文化消费对甘肃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弱,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足。
2.对农村文化产业认识不清,其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甘肃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阻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部分领导干部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不清,认为只有城市才能够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等同于城市文化产业,一些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上,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重视。同时,许多地方政府部门还存在“经济发展是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的模糊观念,尤其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在思想观念上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农村文化建设的错误观念,地方政府出台支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较少,没有完整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预算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文化健康发展。
3.对农村文化投入偏低,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甘肃许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路、电力、广播电视、通讯等建设滞后,基础设施的落后致使文化产业所需要的配套条件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同时,甘肃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民收入水平有限,再加上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缺乏社会捐助等必要的投入机制,致使农村文化经费匮乏,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条件相对较差。经费投入不足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4.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较少,文化产业融资问题依然突出。目前,甘肃文化企业发展主要依赖自身的积累,许多农村小型文化企业没有多少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贷款,通过金融市场融资又困难重重。为通过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陕西省于2013年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投融资、土地等7方面完善了配套支持政策。其内容包括,设立文化产业项目专项资金;通过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支持项目建设;对重点文化项目,其建设资金新增国内贷款部分,省财政按照实际发生利息的30%~50%给予贴息补助;要求各地也要适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示范和杠杆作用。民营文化企业在享受以上政策方面按奖励标准上限执行。甘肃省与陕西省相比融资优惠政策较少,文化产业融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资金缺乏成为甘肃文化企业发展的最大瓶径。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转化为文化商品的产品较少。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历史悠久,积淀厚重等特点。近年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日渐恶化,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被逐步毁弃,经典的民俗和民间艺术渐渐消亡,传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失去生存的土壤。其原因是对非遗的保护力度不够,保护规划和保护机构不健全,保护开发与市场接轨的机制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市场吸引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商品的较少,市场运作相对困难,再加上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尚未形成一支稳定的专业保护队伍等。
6.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实用型人才相对匮乏。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甘肃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手工艺资源,由于其教育质量普遍偏低,很多传承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十分有限,不能将自己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当前,甘肃很多精通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文艺节目的编排、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专门的人才,但由于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使得大部分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来发展,导致农村文化人才十分匮乏。同时,还缺乏农村文化专业人才的扶持政策和培养规划,能够独挡一面的专业人员偏少,使得农村基层文化队伍长期处于薄弱状态。
三、促进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甘肃省农村文化资源丰富,甘肃省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让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形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实现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本文试图从农村文化产业的投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现代产业经营方式等方面为甘肃农村文化产业探索出一条发展新路子。
1.改变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观念,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甘肃虽然农村特色文化积淀深厚,但要将这一优势发挥出来,就必须提高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地方政府要提高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制定出符合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把国家和甘肃省出台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到位;文化管理部门应提高对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意识,新闻传播媒体要应加大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报道力度,及时向社会传递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公众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关注程度。同时,要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前提下,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其建设方向应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建设重点也逐步向农村倾斜。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应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组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落实一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扶持乡镇文化站、图书馆、文化广场、文体活动中心的建设工作,逐步实现群众文化向公共文化的转移,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要提高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水平的公路、电力、供水、广播电视、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夯实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2.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农村公共设施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的基础条件。甘肃省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中,要对文化下乡的重要项目和产品采取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方式直接送到农村以改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供给关系;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建立健全以乡镇信息中心和乡村信息服务室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在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建设中要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以服务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和服务的平台;要重点支持边远贫穷地区乡镇、村基层文化服务点建设,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要提高县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的综合性功能,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能力;在加强县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建设中应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通过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数字化文化服务进乡村;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通过乡镇站(所)的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并配备专职人员管理;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网络与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为农村基层群众提供实用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文化信息服务。
3.树立农村生态文化理念,构建现代产业经营方式。培育生态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的内在要求。甘肃农村生态文化产业在农村文化产业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产业关联性、集聚性、延伸性较强,将其纳入现代生态农业体系中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传统手工艺、传统服饰、传统饮食、民间风俗、乡村旅游等多个方面,特别是传统手工艺生产在全省农村十分普遍。如果对这些农村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利用甚至进行现代创意研发,都有可能成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农村手工艺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文化富民。在我国一些地方,农村手工艺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山东省是手工艺文化产业大省,该省通过利用麦秸秆、玉米皮、高粱皮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可再生资源进行手工艺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借鉴发达省区的先进经验,树立农村生态文化理念,保护由手艺人、手工技艺、手工艺品、手工艺价值理念等组成的生态文化系统,通过继承传统手工艺“量材为用,就材加工”的核心价值,提倡对生活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同时,农村手工艺产业应借鉴现代产业经营理念,构建符合农村地域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模式,提高生产要素的集约化投入,实现规模化发展;要加强市场调研和设计研发,构建产品创新机制,实现传统手工艺的有效转型,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艺术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推广农村文化发展新模式,创建农村文化服务新机制。要加快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推广农村文化发展新模式。“乡村舞台”是甘肃省整合现有的农村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电影放映、体育健身、科学普及等方面的资金、项目、场所、设施、人才等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村文化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乡村体育健身工程等阵地,组建村级文化阵地和自办文化社团,搭建群众自娱自乐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甘肃省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必须推广“乡村舞台”这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为此,必须坚持“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统一管理、服务群众”的基本原则,把“乡村舞台”办成由政府主导、财政支撑、社会参与、群众唱戏的“百姓文化大舞台”;要整合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等资源,建立共建共享机制,相关部门要依托各自优势,在项目、资金、设备、人才、培训等层面形成联动机制;要探索自发式、互动式、输送式、辐射式等农村民间自办文化社团的新形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要培育和建设“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要组建村级民间自办文化社团,将民间传统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把“乡村舞台”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文化惠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结合起来,突出地方特色,调动当地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成立农村手工艺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手艺人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个体面对现代大市场的弱势地位,加强生产竞争力,维护农民手艺人利益;农村手工艺产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发挥教育与技能培训职能,培养手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手艺技能素质和生产组织素质,促进甘肃省农村手工艺产业的科学发展及民族文化遗产代代传承。
5.发挥农村文化项目带动作用,促进文化与特色资源的有效结合。要推动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发挥农村文化项目带动作用,通过安排一批集原生态湿地观光、文化教育、养生养老、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设施,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整合效应。为此,要建设一批集居住、观光、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村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项目,规范提升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旅游产品;要探索和开发城市近郊型农园模式、景区依托型休闲农庄体验模和传统民俗型观光模式,建设民俗园、农业观光园、农事体验园、采摘园等,提高乡村旅游游的综合效益;加大对农庄生态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农业文化的挖掘深度,以有机农业为基础,建立包括手工艺在内的生产、加工、认证、创意设计、推广宣传以及销售等产业链,加强衍生产品的开发和贴牌;要制定农村文化用品和服务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发适合农村消费者的文化用品和服务项目。同时,要促进甘肃省农村文化与地方特色资源的有效结合,推动农村文化与生态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甘肃省中药材资源丰富,促进全省中医药产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把中药材资源变成农村旅游业的一个新增长点。为此,要加大对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养生旅游产品价值及养生旅游品牌等方面的研究,深度开发中医药养生和旅游资源,合理设计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产品;要以中医药生态休闲旅游景区、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和中医药生态养生乡村建设为载体,通过发展以中医药生态养生经济、弘扬中医药生态养生文化为重点的特色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品牌,促进中医药和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农村特色优势产业。
6.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甘肃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花儿”和“环县道情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具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8项、省级333项,市级1543项,县级3657项,并发现非遗线索27000多条。近年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日渐恶化,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被逐步毁弃,经典的民俗和民间艺术渐渐消亡,传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失去生存的土壤。为了促进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府要制定较为详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规划,出台扶持政策与措施,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税收支持,解决资金问题;要以政府财政为基础,并吸收社会资本,设立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重点奖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有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建立健全各级保护非遗的工作机构,关注和尊重传承人的现实需求,给传承人营造一个良好的传承环境;要探索“项目+基地+传承人”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的加入;要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提高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并加大对全省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保护力度;高等院校和专业技术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并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加强人才培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要加强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联系与合作,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经营非物质文化资源,实现商业化、产业化运作;应支持非遗与旅游等产业融合,规划建设一批非遗与旅游融合示范景区,进一步拓宽传承保护的路径。
7.创新农村文化产业扶持方式,拓宽产业融资的渠道。要克服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缺乏问题,就必须拓宽农村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为此,甘肃省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将一部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项目启动、农村中小文化企业贷款担保、农村文化设施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应建立财政出资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包括对农村中小文化企业在内的贷款风险损失进行一定补偿;金融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探索新的金融支持手段和方式,坚持间接融资和其他融资方式相结合,拓展非信贷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支持农村文化产业的链条延伸;要完善商业可持续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逐步向个人创业贷款平稳过渡,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支持拥有特殊技能和文化禀赋的农村艺人创业;要将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纳入消费信贷业务范围,开发艺术品投资理财业务,提升文化市场消费层次和规模;应根据实际融资需求,允许农村民营中小文化企业采用多种灵活还款方式,创新“保险+担保+信贷”融资模式;要创造条件积极培育农村各类文化中介组织,依法保障农村文化中介组织在创业辅导、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法律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创建“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多方合作模式;要扶持深度开发已初具规模的民间文化和艺术品牌增加附加值、提升知名度和扩大市场半径,逐步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8.创新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壮大产业发展队伍。目前,甘肃农村文化人才总量偏少,产业整体开发比较滞后,农村文化产业化的推广力量相对薄弱。针对这种现状,甘肃省应实施农村文化人才扶持工程建设,构建起农村文化人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机制,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在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建立协同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农村中小文化企业培养所需的原创型、技能型、创意策划型、经营管理型和文化经纪型人才;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的制度,为农村文化人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扶持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符合融资条件的培训企业和培训人员给予一定的信贷扶持;要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文化合作经济组织举办的人才培养项目要实行减税或免税;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农村文化人才评估标准,通过开发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的增收致富能力;要建设以乡镇为基础的农村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完善农村文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对贡献突出的农村文化人才应予以重奖,并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只有为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才能实现甘肃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李微.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理论探索,2009(5).
[2]陶君道.金融支持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甘肃金融,2010(5).
[3]符晓波.甘肃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10(6).
[4]李向东,徐田江.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5).
[5]许莉,吴玥.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1(9).
[6]孟来果,李向东.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的特征、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2(3).
[7]梁君.我国区域间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研究[J].经济纵横,2012(4).
[8]王伯英.发展甘肃文化产业应处理好四大关系[J].发展,2012(10).
G124
A
1007-9106(2016)10-0056-06
*本文为2013年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及战略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B-054。
何国长(1962—),男,兰州财经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农业经济与文化产业;刘转玲(1977—),女,兰州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非线性系统与农村小城镇发展;王国兴(1976—),男,兰州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筹学与经济教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