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视角下的政治学研究

2016-04-10金江军韦文英

社科纵横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政治学冲突政治

金江军 韦文英

(1.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 北京 100091;2.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 北京 100032)

·政治学研究·

信息视角下的政治学研究

金江军1韦文英2

(1.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北京100091;2.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北京100032)

信息是政治的基本变量之一。本文首先从公共权力和冲突阐述了信息与政治的关系,然后从政治人、政治组织、政治体制、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沟通和政治社会化七个方面阐述了信息与政治学的关系。最后对信息政治学研究领域进行了思考,包括政治学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对其他政治要素的影响机制、互联网时代的政治和政策问题。

信息政治政治学信息政治学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众所周知,人类就是通过获取、识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信息与政治、政治学密不可分。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在新的时代,从信息的角度研究政治问题,是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我们要从信息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政治和政治学,在政治学研究过程中建立信息思维。

一、信息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是人类共同体以公共权力为依托,管理冲突,建立和维持秩序并实现共同体目标的方式和过程[1]。信息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公共权力包括信息权力,政治人、政治组织通过信息进行交流,管理冲突、建立和维持秩序依赖信息。共同体目标取得共识也需要信息传播和交流。

(一)信息与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信息权力。例如,政府部门掌握的信息往往比普通群众要多得多。据初步统计,政府部门掌握80%以上的信息资源。在中国,行政级别往往决定政治信息获取量的多寡。对于某些信息,一定级别的官员才能获取,如有些文件只发到县处级官员那里,有些信息只有省部级领导才知道。

所谓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离不开信息。例如,开展经济调节,需要掌握经济运行状况信息。开展市场监管,需要掌握监管对象的信息。

政治人分为精英和大众。在人类共同体中,少数精英实际控制和掌握并行使政治权力。在政治过程中,精英往往比大众掌握更多的政治信息。

(二)信息与冲突

冲突是指两个以上相关联的主体因互动行为所导致的不和谐状态。冲突包括权力冲突、利益冲突、文化冲突等。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始终贯穿政治冲突的全过程。冲突各方掌握的信息状况会影响冲突行为和冲突结果。某些敏感信息的泄露还会引发冲突。

在权力角逐过程中,参与者往往根据掌握的信息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信息往往是权力角逐决胜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古代封建社会的皇权争夺过程中。在权力冲突过程中,参与者往往向竞争对手封锁真实信息,有意释放虚假信息。

在利益冲突过程中,参与者往往依靠信息来判断自身利益有没有受到损害、损害到什么程度,根据掌握的信息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信息有时候是引发利益冲突的重要原因。例如,当人们得知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了或者可能被侵犯,就会采取抵制行动,表达利益诉求。在厦门、宁波、大连、昆明等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就是当地群众担心PX项目危害他们的健康,而有关政府部门处置不当。

文化冲突往往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交流引起的。例如,多年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冲突不断,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不安,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缺乏信息沟通和交流。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不是彼此通过增进信息沟通和交流化解民族矛盾,而是通过信息扭曲相互诋毁对方,特别体现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

要管理冲突,建立和维持秩序,也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获取和处理。例如,冲突各方通过提供信息表达利益诉求,政府部门或调停人综合各方提供的信息来平衡各方利益,化解冲突。建立和维持秩序依靠一系列制度、程序和规则,而制度、程序和规则的表现形式就是信息,需要通过信息传播手段把这些制度、程序和规则让各方周知,以共同恪守。全民守法的前提是全民普法。试想,如果民众连某部法律的条款都不知道,条款内容都无法准确理解,怎么能够去遵守这部法律。

二、信息与政治学的关系

政治学的基本任务是静态描述和说明政治的结构,动态描述和说明政治的过程。政治结构可以从政治人、政治组织、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观察,政治过程可以从政治行为、政治发展等方面进行观察[1]。

(一)信息与政治人

政治人是指具有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能力并且参与政治过程的人,包括政治家、政客、政府官员、社会公众等。政治人分为精英和大众。如何认识和处理精英和大众的关系,涉及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安排。

控制信息是少数精英管理和支配多数大众的重要手段。精英和大众的关系,主要包括统治、管理和治理三种模式。在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垄断信息,对被统治阶层实行“愚民”政策。在统治模式下,由于采取的是利益代替机制,信息是单向流动的。工业革命以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代议制的国家管理模式,采取的是利益代表机制,大众可以表达诉求,信息开始双向流动,但信息是被管理阶层严格控制的。21世纪以来,治理模式逐渐兴起。这种模式采取的是利益协商机制,信息双向流动,信息渠道毕竟通畅。可见,精英的信息控制权和大众的信息知情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精英和大众的关系。在民主社会,政府信息公开是普遍做法。

善于传播信息是政治精英的共同特点。例如,在广播时代,罗斯福经常坐在壁炉跟前,通过广播鼓舞美国人民,被称为“广播总统”。在电视时代,里根经常发表电视演讲,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被称为“电视总统”。在互联网时代,奥巴马的支持者通过互联网组织竞选活动,表达政治观点,争取美国网民支持,被称为“网络总统”。

(二)信息与政治组织

政治人需要形成政治组织来参与政治过程。政治组织包括政党、政府和利益集团等。世界上许多政党都已经意识到信息采集、信息传播、信息处理的重要性。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英国工党、德国社民党、法国社会党、日本自民党和瑞典社民党都较早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全方位地向社会公众宣传和阐述本党政治理念、方针政策、组织体系、领袖成果,使普通党员和民众能不受时空限制地在第一时间了解党的情况。美国民主党还把线上线下政治活动结合起来,在网上发布活动信息和进行动员,然后在现实场合中组织会议、游行和集会。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广泛采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行政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向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电子政务是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其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要求的政府治理结构和行政运行方式。目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

此外,信息在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翻译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料,获得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

(三)信息与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是政治共同体的存在方式和稳定的政治行为模式,包括政治行为主体、政治结构或政治制度、程序和规则。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制度起源于既存制度偏见所引发的潜在冲突。换句话说,旧制度在新环境下所面临的危机,从而引发出原有制度之下的政治主体产生改变现存权力的企图。制度的生成和变迁包括环境、冲突、观念和利益等变量。这些变量出场的顺序、作用的大小,影响制度的生成和变迁。而信息就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信息是观念的载体,政治主体掌握信息程度影响其冲突行为,信息是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

在我国制度的生成和变迁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精英及其思想观念。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帝皇的才能往往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国家兴衰往往系于帝皇个人能力。在帝皇才能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才能就是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能力。开明的帝皇,往往通过广开言路收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勤于批阅奏章来处理信息,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把国家治理好。而昏庸的帝皇,往往被奸臣封锁信息,不善于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

信息在政治制度变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封建社会制度长达几千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对信息的垄断、控制和封锁,实行“愚民”政策。而辛亥革命的发生,清政府被推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先进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西方先进观念的引入。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冲突的共同作用下,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不可避免。

(四)信息与政治行为

政治是由人们的行为构成的,政治是持续的行为过程。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包括选举、决策、政治录用、支持、服从、游行示威、暴力对抗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政治学家主张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发起了“新政治科学运动”,为行为主义政治学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20世纪70年代前西方政治学的主流。行为主义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的实证研究。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博弈论。

政治人做出某种行为,往往基于对信息的研判。政治人掌握的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全面,会影响其政治行为及其后果。因此,精英往往通过信息传播来引导大众的政治行为。

在选举过程中,信息传播和沟通对竞选人来说至关重要。竞选人需要快速地将自己的政治主张传递给选民,倾听选民的呼声,及时回应选民的关切,影响选民的投票行为,让更多的选民投自己的票。奥巴马成功竞选美国总统,与他善于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渠道有很大关系。

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离不开信息化。针对需要进行决策的问题,决策者需要充分掌握信息,信息要及时、准确、全面。决策者掌握的信息数量多、质量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才高。另外,决策者自身能力有限,需要向其他人征求意见,如通过互联网发布政策法规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近年来,“占领华尔街”、“占领中环”等街头政治,互联网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占领中环”非法集会事件发生后,香港警方发现有人透过社交网络教唆公众人士参与网络攻击,并且发布一些网络攻击工具。

(五)信息与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指政治体制的成员对与政治体制有关的认知和态度的总和,包括对政治体制的意识定向、对他人的意识定向和对自己的意识定向。

信息是政治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基本形式。政治文化往往是通过文学作品、戏曲作品、影视作品等进行承和传播的,这些作品包含大量政治文化信息。政党为了传承和传播自己的政治文化,往往对党员和领导干部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促进政治文化深入人心。

(六)信息与政治沟通

信息是政治沟通的主要内容。政治沟通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政治信息传递过程。政治信息包括制度性政治信息和非制度性政治信息两大类型。制度性政治信息是一种正式的政治信息,包括意识形态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非制度性政治信息是一种非正式的政治信息,包括个人利益诉求信息、个人政治观点信息。

(七)信息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意识在社会积累、传播和延续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成员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包括家庭、学校、圈子、工作环境、大众传播和社会组织等。占主导地位的政党和政府往往通过宣传部门和各种传媒把政治意识灌输给社会成员,以改变社会成员的政治立场。

三、信息视角下的政治学研究

信息是政治结构和政治过程的内在要素,影响政治人和政治组织的行为,是政治文化传播和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尽管信息对于政治、政治学研究来说很重要,但还没有引起政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足够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凤毛麟角。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正深刻影响国际、国内政治。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信息政治学”研究,进一步开拓政治学研究研究领域。总的来看,“信息政治学”主要包括以下研究领域:

(一)政治学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正如在经济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政治市场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精英和大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高级官员和低级官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和被监管对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经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出现“柠檬市场”、“劣币驱良币”等现象。政治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会导致逆向选择,政治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政府官员逆向淘汰现象,“会干的不如会说的”。暗箱操作使公众无法对政府官员进行社会监督,导致政府官员寻租、腐败。

政治人往往倾向于通过掌控信息来获取更多利益。例如,在代议制政府中,政治代理人会利用其信息优势谋取私利。针对政治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做好制度设计,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二)信息对其他政治要素影响机制研究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影响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要素包括行动者、环境、冲突、观念和利益等。行动者的行为受环境的影响,行动者之间相互冲突的根源是利益和观念不一致。外部压力、内部冲突、观念引入是发生重大政治事件的关键因素。

行动者对环境的感知是通过获取环境信息来完成的。观念和利益诉求需要以信息的形式来表达、传播。在冲突过程中,行动者往往通过判断掌握的信息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因此,要把信息纳入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研究信息对环境、冲突、观念和利益等其他政治要素的影响机制。

(三)互联网时代的政治和政策问题研究

信息化、互联网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电子民主(E-Democracy)、网络政治等名词。政治学研究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开展政治领域的新事物研究。例如,研究如何通过互联网促进政治社会化、公众参与、政治沟通、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治现代化,弘扬优秀的政治文化,建立“制度+技术”的治理模式,保护人权。研究如何通过电子政务改进公共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通过电子党务提供党建水平。研究如何制定、修改和废止相关政策法规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1]赵虎吉.政治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2]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科学的重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D0

A

1007-9106(2016)10-0026-04

金江军(1978—),男,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政治学和公共政策研究;韦文英(1966—),男,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博士,主要研究区域营销、区域价值、区域发展战略与中国现实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学冲突政治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